
我们来看看专家如何评论这个创新武器的:
里昂IESD中心研究员、核推进专家阿毛里·杜费伊(Amaury Dufay)告诉法新社,与仅使用化学燃料驱动的常规导弹不同,“海燕”(Burevestnik)导弹(俄语意为“暴风鸟”)使用核反应堆。后者加热氢气作为燃料并产生推力。,“这显著延长了飞行时间和射程”。“这有点像拥有一台每百公里耗油量少得多的汽车发动机。”
据俄罗斯称,该导弹在15小时内飞行了1.4万公里。核推进专家阿毛里·杜费伊(Amaury Dufay)表示,“它的目标是长时间低空飞行,高度在15到200米之间,这会增加探测难度”。
核推进专家还表示,可以想象它“从俄罗斯起飞,绕道南美,从南边攻击北美,而这些地方可能没有美国反导防御系统那么坚固”。法国智库IFRI的核专家Héloïse Fayet认为,另一方面它的速度相对较慢,仅为亚音速,“其机动和规避能力也因其速度慢而先验地受到限制”。
这种武器试图应对反导防御系统的加强,尤其是美国及其“金穹”项目。俄罗斯核分析师Dmitry Stefanovich在X电视台解释说:“美国的‘金穹’以及反导防御发展项目是该项目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核推进专家阿毛里·杜费伊(Amaury Dufay)补充道,“这种导弹的设计理念完全是为了绕过反导防御系统”。埃洛伊丝·法耶特向法新社解释道,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凭借其机动性和无限射程,它可以骚扰和削弱反导防御系统,然后为其他导弹(常规导弹)让路”。
法耶特女士解释说,目前,其战略影响仍然有限。“该导弹尚未投入使用,目前部队中没有部署基础设施,也没有使用指南”。法耶特女士还表示,“我认为这应该被视为普京试图在核力量和导弹防御问题上继续拖延特朗普的尝试。说服特朗普绝对需要‘金穹顶’,并调动大量资源,这符合他的利益”。
法国社会党联邦服务局(FRS)研究员艾蒂安·马尔库兹(Etienne Marcuz)在X问题上解释道,因为如今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有“能够拦截大规模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袭击的反导防御系统”。
她总结说,“因此它是一种在导弹防御领域举足轻重的破坏稳定武器,这表明俄罗斯仍然具备创新能力,而且他们并不太担心安全问题”。
如果它击中目标或被拦截,无论携带的是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污染都是不可避免的。费耶特女士解释道,然而,此次试验似乎并未造成任何可检测到的污染。“尽管试验穿过了挪威放射性监测机构的探测区,但该机构没有检测到任何放射性物质。同样,《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监测站也没有检测到任何放射性物质。因此,可以推断,导弹本身不具有放射性”。
然而,杜菲先生表示,由于“燃料要经过核反应堆,在我看来,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泄漏。”“此外,一旦导弹发射进入反应堆,导弹本身就具有放射性。如果距离导弹太近,就会受到辐射,这意味着导弹很难使用,也无法进行太多测试。然而,在核威慑中,重要的是信号,以及测试带来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