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30词读懂五年规划丨五年规划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纲要,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既定战略安排的必然要求。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优势。一部共和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接续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的历史,也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读懂了五年规划(计划),就读懂了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也就读懂了不断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等系列专栏后,2025年10月起,澎湃新闻联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30词读懂五年规划”专栏,推出30篇理论普及文章,以14个五年规划(计划)为主线,结合“十五五”规划建议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解读。

今天的关键词是:新农村建设。

【本文摘要】

“十一五”规划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指引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农业支持、基建完善、民生保障等多方面发力,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为后续三农政策及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它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福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为其提供了政策框架与动力。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这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指引,将农村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布局,投入资源推动系统性变革。

“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农业科技与资金支持。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产量,发展生态种植、乡村旅游等特色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同时,农村道路、电力、水利设施持续完善,“村村通”公路落地,改善灌溉与饮水安全,为经济发展铺路。

农民收入增长是关键任务。通过补贴、减税、就业扶持,农民人均收入攀升,农村消费市场活跃,生活质量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多数农民,缓解看病难;养老保险试点推广,减轻养老负担;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保障孩子上学权益。

新农村建设兼顾精神文化提升。“十一五”规划倡导文明乡风,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开展道德教育破除陋习,推进文化下乡工程,让农民接触艺术与知识,增强文化自信。

环境卫生是重点要求。“十一五”期间,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开展厕所革命,改善卫生条件;加强村庄绿化,打造美丽乡村。规划引导村庄合理布局,保护耕地与传统村落风貌,部分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十一五”规划强调农民主体地位,健全村民自治制度。落实民主选举与村务公开,让农民参与决策监督,提高治理透明度。培训基层干部提升服务能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增强农民获得感。

“十一五”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系统支持。五年间农村面貌显著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缩小。其积累的经验为后续政策提供参考,新农村建设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持续深化。

新农村建设是长期过程,“十一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继承“十一五”精神,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迈进。了解这段历史,能更好理解三农政策脉络,新农村建设也为国家现代化注入动力。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讲师)

resize,w 1024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