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马上评|张颂文救人,看点不只在明星身份

这两天,演员张颂文在街头救人的事迹登上热搜。随着多家媒体接力报道,事发时更多的细节呈现出来。10月30日凌晨1时许,广东省韶关市沙洲尾一处路口,市民石先生驾驶电动车与共享单车相撞后晕倒在地。危急时刻,张颂文与多位热心市民将伤者搀扶到路边,等待救援。

resize,w 1024

石先生和妈妈准备为张颂文送上锦旗。 南方+ 图

原本以为,这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好人好事,只不过是因为张颂文的明星身份,让其有了较高的热度和话题性。但是细看张颂文的救人情节,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很多人“不要多管闲事”的惯性思维,否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

第一个细节,张颂文是从后视镜中瞥见路边有人倒地,当即停车折返查看。也就是说,这起个人单方面的事故不仅与其无关,事发时他也已经离开,但对路人安全的担忧,促使其折返救人。

第二个细节,张颂文和发小阿健到达事发现场开始救人时,曾有路人提醒“小心讹诈”,但他坚持救助并回应“不用怕,人家现在正需要帮助”。毋庸讳言,路人的提醒其实挺有代表性,不少人都有类似的顾虑,但张颂文并未因此被“劝住”。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提醒:“你真是多管闲事”“你给我少管闲事”,它可能是事发时来自路人的警告,也可能是事后来自亲友的担心。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了不少人的行为准则。

也因此,张颂文在救人中展现出的“不用想那么多”的单纯执著,值得肯定。这也是这起救人事件中的最可贵之处。

话说回来,路遇事故或他人需要帮助,第一时间施以援手本就该是每个人正常的、下意识的反应。它之所以显得“稀缺”了,恰恰在于不少人囿于一些过往记忆和刻板印象,往往存在顾虑。如何打消这种顾虑,是社会要继续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去年5月,南京小伙杨帆夜晚路遇醉酒人员摔倒在地,好心上前搀扶,却被误以为是撞人者。事后,警方通过调查还了杨帆清白,伤者家属也表达歉意,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一行专程前往杨帆的工作处所,为他颁发见义勇为专项奖励金并送上鲜花。这些后续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弥补和正名。

杨帆当时救人的心理活动更接近普通人,他直言:“我走过去也有点犹豫,怕遇到赖上我的人,没有立即上前扶。”后来他看迟迟没有人上前扶一把,路边车流量大,于是上前把伤者扶到路边。社会要理解杨帆内心的犹豫,更要为杨帆这样的救人者兜底。

善意是一道光,把善意传递下去才会让人间更暖。张颂文救人的事迹影响不小,毫无疑问是对正气的弘扬、对公众的一次鼓励,从而激励更多的人“不要想太多”,遵从自己内心的善意,挺身而出。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