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周二(11月11日)在与德国经济事务与能源部长凯瑟琳娜·赖歇(Katherina Reiche)通话时表示,希望德国出面敦促荷兰政府撤销对中国控股的半导体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接管决定。这是北京首次公开要求第三国介入,敦促荷兰撤回其于9月30日作出的接管行动。德国经济部长强调:中国新实施的广泛出口管制措施——包括对稀土的限制——“不符合国际规范”,并将“对德国作为经济体造成重大影响”。
路透社报道,总部设在荷兰、由中国资本控股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是汽车与电子产业的重要芯片供应商。过去一个月来,该公司因被荷兰政府接管而成为全球供应链危机的核心。北京随后对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导致国际供应进一步受扰。
过去一周,中国多次指责荷兰政府“缺乏灵活性”,即便北京已部分放宽出口限制,荷方仍坚持其立场。中国同时呼吁欧盟出面游说荷兰撤销接管决定。
据中国商务部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王文涛此次表态,是北京首次公开要求第三国协助敦促荷兰撤回其9月30日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决定。
王文涛在通话中表示,中国“希望德国能够积极发挥作用,敦促荷兰政府尽快采取切实措施,纠正其错误做法,撤销有关措施,推动问题早日妥善解决”。
赖歇所在的德国经济事务与能源部则回应称,不会就中荷双边事务发表评论,但强调德国正与荷兰保持密切沟通。
该部表示,赖歇在通话中强调了德中保持良好、稳健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双边贸易中“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她还明确表示,中国新实施的广泛出口管制措施——包括对稀土的限制——“不符合国际规范”,并将“对德国作为经济体造成重大影响”。
荷兰政府在9月底接管安世半导体时称,安世半导体母公司中国闻泰科技(Wingtech 600745.SS)计划将欧洲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威胁到欧洲经济安全。
北京方面则谴责荷兰的行为是对中国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并指出此举才是全球供应链混乱的根本原因。
上月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后,由于安世芯片(主要在中国封装)骤然短缺,德国汽车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受阻,促使德国政府代表企业方向中方施压。
尽管近期北京已对部分出口申请予以豁免,使供应紧张略有缓解,但围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安排的分歧仍在持续。中荷如果无法就此达成共识,供应链中断风险仍可能再度出现。
王文涛最后强调:“要确保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长期稳定,荷兰方面必须展现建设性态度,并采取切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