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恐怖攻击事件届满十周年,法国于本周举行全国悼念活动。尽管法国驻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追思,美国官方未对相关纪念活动或法国反恐情势发表公开评论。然而,在美国网络社群上,仍有民众回忆当年那一夜的震撼。
法国驻美大使馆13日于社交平台贴文指出:“#13November。10年前法国恐怖攻击,超过130人失去生命,超过500人受伤。”贴文配图写着:“10年之后,法国向巴黎攻击的受难者致敬。”记者分别致信白宫、国务院及法国驻美大使馆请求评论,但至截稿前均未获回复。
2015年11月13日,9名伊斯兰国(ISIS)成员在巴黎多处地点发动攻击,目标包括法兰西体育场、街头咖啡馆与Bataclan音乐厅,造成130人丧生、逾400人受伤。这场事件被视为法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恐怖攻击,也对欧美安全政策产生长远影响。
对许多美国人而言,巴黎恐攻并非遥远的欧洲事件,而是一段共同的记忆。当年通过即时新闻与社群平台传遍全球的影像,使人意识到恐怖主义已不再受地理界线限制。
在Reddit论坛上,一名网民回忆:“我当时在多伦多念大学,看着体育场外发生的第一起事件报道,接着又看到巴黎各地传来更多消息……那种残酷与冷血令人恶心。我相信那一夜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我们至今仍在承受那晚带来的政治与文化分裂。”
另一位住在明尼苏达州的网民则写道:“真难相信已经十年了。那时我刚上大学,原本要出门参加派对,结果和朋友坐在宿舍里,看着新闻,一言不发。那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刻。”
2015年后,西方各国安全机构普遍加强对“本土化极端主义”(homegrown extremism)的关注,并推动在社群平台上的宣传监测与去极端化措施。美法两国此后在网络舆情分析、社群激进化防范与暴力极端主义应对方面持续合作。
根据美国国务院《2023年恐怖主义报告》,法国是美国在全球反恐合作中的“关键伙伴”。报告指出,法国的恐怖主义威胁在2023年维持“非常高”水准,并于10月提升至最高警戒层级“紧急攻击状态”,原因是北部城市阿拉斯(Arras)发生教师遇袭案。法国安全部门警告,单独行动者与小型激进细胞已成为欧洲最显著的恐怖主义威胁。
报告同时指出,自2013年以来,法国安全部门已阻止至少73起恐怖攻击企图,其中43起发生于2017年之后。法国亦与美国保持密切情报交流,并在金融制裁领域合作打击恐怖组织资金流向。2023年10月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爆发后,法国金融情报单位Tracfin加入“反恐融资特别工作小组—以色列”,以加强全球恐怖资金监控。2023年度报告是国务院最近期的资料。
在太平洋彼端,巴黎当地则举行多场悼念仪式。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与巴黎市长伊达戈在新落成的纪念花园内献花,园内刻有所有罹难者姓名。巴黎铁塔于夜间点亮蓝、白、红三色灯光,全城多处举行默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