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稀土危机:德国重审对华政策 加速推动“去风险”战略

13/11/2025 - 22:44


德国联邦议会周四(11月13日)任命一个专家委员会,全面重审德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在北京收紧稀土出口、暴露德国工业供应链可被迅速“卡脖子”之后,柏林正加速推动“降低对华风险”(de-risking)战略。

路透社报道,这个委员会由工业协会、劳工团体及智库组成,与2023年上一届政府推出、但仅提出原则性建议的《中国策略》不同,新的委员会将向德国政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并为未来立法提供依据。

据德国政府称,委员会将重点审查能源与原材料进口、关键基础设施中的中国投资等敏感议题。在该委员会设立之际,德国财政部长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即将访华,希望向中方阐明欧盟在多项议题上的立场。

德国今年在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上尤其感受到压力。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新一轮高额关税冲击全球贸易;另一方面,中国则以出口管制展现反制能力。

德国经济研究所(IW)国际经济政策主管马特斯(Jürgen Matthes)直言:“在关键领域,中国既有能力、也可能随时切断供应,而德国对此仍显得过于脆弱。如今推动改革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外交访问受阻 德方“风险管理”意识升高

克林贝尔将成为德国新政府中首位访华的部长。新任外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原订10月底访华,但因北京仅确认他所提会面请求中的一项而选择延期。

一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一个由德国银行与保险业代表组成的团体将随同克林贝尔下周赴华。

执政阵营的外交政策发言人哈特(Jürgen Hardt)强调:“未来对华政策中,风险管理将占更重要的位置。关键是识别中国可能用来施压的杠杆,并找出规避方式。”

稀土震荡敲响警钟 德中经贸关系进入调整期

作为欧洲制造业出口大国,德国长期受益于中国庞大的市场。然而,前任政府2023年发布的《中国策略》已首次明确提出要“降低对华经济依赖”,并将中国定义为“伙伴、竞争者与系统性对手”。这份长达61页的文件虽呼吁德国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缺乏具约束性的目标。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研究,2024年德国对中国的关键性进口依赖程度,与2023年相比几乎没有改善。马特斯指出:“自《中国策略》发布以来,我在实证研究中看不到真正的去风险化进展。原本应敲响警钟的事件,却没有引发足够反应。”分析结果显示:德国约200类产品有至少50%依赖从中国进口,一旦受阻,依然可能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在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后,德国对华依赖的风险立即浮现 —— 德国稀土供应约80%来自中国。此外,近期荷兰与中国因安世半导体企业Nexperia发生争执,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德国企业再度受到波及。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