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法国奢侈品行业的科尔伯委员会(Comité Colbert)总代表贝内迪克特·埃皮奈(Bénédicte Epinay)强调说:“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但也充满了一些不确定性”。印度的高税收、监管限制、基础设施质量和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都会给法国奢侈品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孟买老佛爷旗舰店占地9000平方米,共五层,汇集了280个奢侈品牌和设计师品牌,其中绝大多数是外国品牌。
老佛爷百货国际发展总监菲利普·佩多内(Philippe Pedone)在周日这家与印度阿迪亚·比拉集团(Aditya Birla)合作开设的门店的开幕式上表示,这一比例可能会发生变化。据该集团董事会主席尼古拉斯·胡泽 (Nicolas Houzé) 透露,这家历史悠久的品牌计划在 2029 年至 2030 年间在新德里开设第二家旗舰店,初期目标年营业额为 2000 万欧元。
据法国商务投资署南亚区总监埃斯特尔·戴维 (Estelle David) 称,2024 年印度奢侈品市场价值 100 亿欧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三倍。
法新社联系了多家法国奢侈品巨头,但他们拒绝置评。专家认为,这种沉默反映出他们对这个市场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ESSEC商学院教授阿肖克·索姆强调:“他们几乎没有数据可以证明自己盈利”和“获得了投资回报”。
21世纪初,各大品牌曾将印度视为继中国之后的下一个增长引擎。但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印度市场仍然“微不足道”,埃皮奈女士解释道:大多数品牌在印度只有一到三家门店,而中国则有100到400家。
在她看来,这两个大国之间唯一的共同点是“人口数量”。她指出,印度并不具备中国那样的“社会、语言和地域同质性”。阿肖克先生补充道:“大多数人仍然不了解这个市场,”他指的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贫穷国家”。他指出,另一方面,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购物中心遍布各地”,而且“富裕阶层渴望购买西方产品”。
法国商务投资署南亚区总监埃斯特尔·戴维 (Estelle David) 女士强调,要想赢得印度消费者的青睐,“你必须适应当地的文化、品味和消费模式。”
尽管一些主要的外国成衣品牌在新德里、孟买和班加罗尔等大城市都设有门店,但“西式廓形”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只占少数。男士们大多已经放弃了库尔塔(一种宽松的长衬衫),而女士们仍然穿着纱丽,这种色彩鲜艳的矩形布料。据市场专家称,为了吸引她们,像克里斯提·鲁布托 (Christian Louboutin)、迪奥、香奈儿和宝格丽(Bulgari)这样的品牌已经开始与当地设计师、品牌、宝莱坞明星和网红合作。但我们在孟买一家购物中心遇到的39岁的人力资源总监索纳尔·阿胡贾问道:“你为什么要买那些试图融入印度元素的外国产品呢?”
法国品牌也寄希望于线上商务和印度9亿互联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