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新社消息称,根据周三(11月19日)公布的官方数据,今年中国重新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过了因贸易战而受影响的美国。
今年1月至9月,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往来,也就是进口与出口总和达到1859亿欧元,同比增长0.6%。德国联邦统计局在一份公告中表示,相比之下,同期德美贸易额则下降3.9%,至1847亿欧元。在2016年至2023年间,中国一直是德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直到去年才被美国取代。
今年春季生效的美国关税使德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近8%,对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冲击不小。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竞争日益激烈,对华出口也减少了12.3%。
虽然中国是德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从贸易收支来看,自今年1月以来,德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647亿欧元,而对美贸易顺差为411亿欧元,美国仍是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LBBW经济学家延斯-奥利弗·尼克拉施(Jens-Oliver Niklasch)对法新社说:“中国产业在许多领域都有了显著发展,质量方面也在提升。”在他看来,中国如今更被视为“竞争者”而非“贸易伙伴”。ING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对法新社指出,这一变化反映出德国对稀土和半导体等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材料仍“持续的依赖”。
目前正值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周三在上海访问之际,这是德国总理默茨政府自5月执政以来首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半导体供应紧张、以及欧盟指责中国汽车产业存在不公平竞争的背景下,默茨的政府对中国这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仍保持谨慎态度。不过为推进中德合作,这位德国财长呼吁“竞争必须公平,并且稀土和原材料的获取必须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