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11月10日)在白宫会晤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沙拉——这是叙利亚国家元首首次获美国总统正式接待,也标志着这位曾经的圣战分子在推翻巴沙尔·阿萨德、夺取政权不到一年后,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踏上国际舞台。就在会谈当天,美国政府宣布再次延长对叙利亚部分最严厉制裁的豁免,为期180天,
路透社报道,这是叙利亚总统首次访问华盛顿。特朗普与沙拉六个月前在沙特首次会面,当时美方宣布将考虑放松对叙制裁。就在数日前,美国又宣布取消沙拉“全球特别指定恐怖分子”的身份。
与往常的国事访问不同,沙拉抵达华盛顿格外低调——没有红毯、没有礼宾仪仗,也没有白宫北门前的迎宾仪式。他从白宫侧门进入,媒体记者仅得以远远瞥见沙拉进图白宫。随同总统进入椭圆形办公室采访的记者小组,这次也被拒之门外。
美国财政部随后宣布签署一项新命令,取代今年5月23日发布的“凯撒法案”制裁豁免令,称此举体现了“美国继续推进对叙利亚制裁宽免的承诺”。新命令实质上将原本的豁免期限再延长180天。
不过,财政部声明指出,豁免范围不包括“涉及俄罗斯与伊朗政府的某些交易,或转移俄、伊来源的商品、技术、软件、资金、融资及服务”。
现年43岁的沙拉于去年掌权。他的伊斯兰武装力量当时自叙利亚西北发动闪电攻势,仅数日便于去年12月8日推翻了长期执政的阿萨德。随后,叙利亚的外交路线发生显著转向——从长期依赖伊朗和俄罗斯,迅速转而寻求与土耳其、海湾国家及美国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尽管特朗普已解除多项对叙制裁,但最棘手的仍是2019年出台的“凯撒法案”——被视为力度最强的制裁体系。彻底取消这项法律需经美国国会批准。白宫一名高级官员表示,政府“将全力支持”这一举措。
安全议题预计是特朗普与沙拉会晤的核心。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叙政策上出现重大转向,试图协助叙利亚完成脆弱的过渡期。
美国正牵头推动叙利亚与以色列的安全谈判——以色列方面仍对沙拉的武装背景存疑。路透社上周报道,美国正计划在大马士革一座空军基地建立军事存在。
此外,叙利亚预计将正式加入由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联盟,相关宣布可能在白宫会议上公布。
就在会谈前数小时,叙利亚及中东官员透露,近几个月当局挫败了两起“伊斯兰国”暗杀沙拉的阴谋。这些消息显示,沙拉在试图巩固政权之际,仍面临来自极端组织的直接威胁。
叙利亚内政部上周末已启动全国性行动,针对“伊斯兰国”潜伏小组展开搜捕,逮捕嫌疑人超过70人。
席卷全球市场的中国超快尚零售商例如 Shein等的集团,其所引发的强烈抗议不容忽视,它们的做法理应受到批评。但正如法国乐天 (Rakuten France) 法国首席执行长塞德里克·杜福尔所指出的,如果仅仅将中国视为这些企业,那就误解了中国。中国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7%投入研发,并提交了全球近一半的专利申请。
法国媒体指出:真正的危险不在于Shein,现今的中国不再是模仿,而是挹注于创新,并超越我们。
某些中国超快时尚品牌强势进军法国市场,无论是线上还是大型标志性购物中心,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无法忽视的。
这些批评不无道理:产品生产灾难性的生态足迹、恶劣的劳工工作条件、有时甚至有毒的产品……但如果仅仅将中国简化为这些“海盗”行为,那就忽略了其商业体系的深度和丰富性。因为在一棵树的背后,隐藏着一片森林——如果我们想要应对中国带来的竞争挑战,就必须摒弃傲慢,认真了解这片森林。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
几十年来,欧洲一直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工厂”,生产低成本、质量平庸的产品——通常是仿制品。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过时了。
这种观点已基本过时。过去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大力投资创新,力图赶上并超越竞争对手。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预测,其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到2024年将增长8%,约占中国GDP的2.7%,远高于欧盟2.1%的平均水平。
为实现同一目标,中国政府自 2015 年起实施了“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企业,并于 2017 年启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计划,力争到 2030 年成为世界领先者。
如今,这一战略显然取得了成效。中国的竞争力不再仅仅依赖于价格,创新和质量也同样重要。2022年,全球近一半的专利申请都来自中国。
中国在汽车行业的巨大领先优势
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制造商在技术和竞争力方面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2023年,比亚迪销量超越特斯拉,其车型价格比特斯拉低30%,并配备了尖端技术——包括只需五分钟即可充满电的电池。
比亚迪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至于一些在欧洲仍然默默无闻的其他中国制造商,正在设计高端、豪华且技术完美无瑕的汽车,能够与欧洲主要品牌竞争,而不会有任何自卑情结。
法国乐天首席总裁杜福尔还说说:最近我去深圳旅行时亲眼见证了这一点。我遇到了许多中国制造商和设计师,他们一丝不苟地遵循欧洲标准:精湛的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能力。他们中的许多制造商拥有堪比西方竞争对手的研发部门;甚至有些人还担心……他们的产品会被国外抄袭!
真正的危险来自法国自身的惰性
在能源转型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达355吉瓦,这相当于法国电网规模的两倍!而且,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迅速下降:2025年上半年下降了3%。这也是中国鲜为人知的一面。
乌克兰外交部长呼吁非洲各国政府打击招募雇佣兵加入俄军赴乌克兰参战。据基辅的说法,至少有来自非洲36个不同国家的1400多人在乌克兰为俄罗斯效力。这是本台法广非洲组(RFI Afrique)当前的时事话题之一。乌克兰方面表示,实际人数可能还更多。南非调查其公民如何得以违法加入俄军。
据本台法广(RFI)法文报道,基辅呼吁结束俄罗斯军队招募非洲士兵。就此,乌克兰当局敦促非洲各国政府打击招募雇佣兵为俄军作战的行为。

Image d'archive / L'Ukraine appelle les gouvernements africains à lutter contre le recrutement de mercenaires destinés à combattre dans les rangs de l’armée russe. Selon Kiev, au moins 1 400 Africains de 36 nationalités différentes combattraient actuellement en Ukraine pour Moscou. Ici, les deux présidents, ukrainien Volodymyr Zelensky et Sud-africain Cyril Ramaphosa, le 24 avril 2025 à Pretoria. (illustration) © Themba Hadebe / AP
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里·瑟比加(Andrii Sybiha)于上星期五(2025年11月07日)通过社交媒体X平台向非洲各国领导人发出呼吁。他表示,目前至少有1400名来自36个不同国家的非洲人在乌克兰为莫斯科作战。
-- 乌克兰外长披露俄军有众多非洲雇佣兵 --
据乌克兰外长的说法,在前线的俄罗斯军队中,现已确认有1436名非洲雇佣兵。他还补充说,实际人数可能远高于此。就此,安德里·瑟比加(Andrii Sybiha)呼吁非洲各国政府发表公开声明,警告各自的国民。乌克兰外长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写道:“外国公民在俄军中的结局是悲惨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被派往“最杀戮”的战区,被当作“炮灰”对待,“活不过一个月”。乌克兰外长断言,报名(参军)的人是被丰厚报酬承诺所诱惑,或者它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何卷入。乌克兰的这名部长呼吁那些已经在战场上的人们“抓住一切机会逃跑”并投降,并表示“在乌克兰被俘是逃脱和回家的机会”。
Ukraine / Andrii Sybiha, le minist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REUTERS - Bernadett Szabo
同一消息说,基辅现在面对俄罗斯在非洲的有效公关和宣传。据《国防》杂志主编的说法,俄军中有1400名非洲战斗人员,这很少。这名将军还注意到,“派往俄军的非洲雇佣兵并没有很高的价值,”乌克兰部长的声明“更多的是宣传而非军事战略”。另一方面,基辅可以更加重视这支队伍中36个不同国籍的人员构成,以及莫斯科对这些士兵的“欺骗”。有专家认为,那将有助于更有效地传达乌克兰的政治信息,以对抗俄罗斯在非洲大陆的宣传。
-- 南非调查其公民如何得以违法加入俄军 --
本台法广非洲组(RFI Afrique)的这篇法文报道还指出,在乌克兰的南非战斗人员发出求助的呼吁。在乌克兰为俄罗斯效力的非洲战斗人员,再次成为南非的时事话题。南非政府于11月06日上周四指出,收到了17名加入俄军雇佣兵的本国公民求助电话,他们请求被遣返。据(南非)总统府的声明,这些年龄在20岁至39岁之间的男性“被利润丰厚的合同诱惑,参加了介入俄乌战争的雇佣军”,他们却未被告知究竟是为哪一方作战。(南非)总统府的声明还提到,这17名南非人被“困在饱受战火蹂躏的顿巴斯(Donbass)”,他们请求予以“协助返回家园”。

Photo d'archive / Le président sud-africain, Cyril Ramaphosa, à Pretoria, le 15 août 2025. © Valentin Hugues / RFI
同一报道最后提到,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Président Cyril Ramaphosa)已下令对此展开调查。南非法律禁止未经政府允许加入外国军队。
( 翻译和编辑:法广 RFI 电台 尼古拉 )
~. Fin .~
彭博社说,中国将十几种芬太尼前体列入对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管制出口清单,此举显然是为了履行上个月习近平和唐纳德·特朗普达成的贸易协议中作出的承诺。
据中国央视周一报道,中国商务部联合其他四个政府部门,对向北美三国出口13种前体化学品实施了新的出口许可证要求。这些受管制物质包括多种哌啶衍生物以及用于制造芬太尼的一系列相关化合物。
此举标志着中国在履行其打击合成阿片类药物成分流入美国的承诺方面迈出了一步。特朗普曾以此为由,在今年早些时候提高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作为习近平与特朗普达成的稳定世界两大经济体关系的协议的一部分,这些关税税率已于周一起减半至10%。
据白宫的一份声明,作为10月份更广泛的贸易协议的一部分,北京承诺“采取重大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 。
据路透社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上周5-6访问了中国,与中方措施芬太尼和执法问题。
彭博社说,周一,中国外交部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帕特尔此次访华行程时表示,没有相关信息可以提供。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周一宣布,将投资澳大利亚RZ资源公司旗下的一项矿物砂项目,并表示已获美国和澳洲银行支持。
据路透社11月10日报道,此前,日本同业企业JX先进金属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已与澳大利亚RZ达成类似协议。
若该项目可行性获得确认,丸红将出资1500万澳元(约合975万美元)获取期权,从而获得RZ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科皮矿砂矿项目最多5%的股权及特定营销权。
若项目可行性获得确认,丸红将出资1500万澳元(约合975万美元)获取期权,从而获得RZ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科皮矿砂矿项目最多5%的股权及特定营销权。
RZ公司拥有科皮项目及昆士兰州布里斯班的矿物分离加工厂,计划生产金红石、钛铁矿、锆石和独居石等重矿砂产品。这些矿物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及永磁材料等领域。
中国出口限制下寻求替代方案
此类合作正值日本及其西方盟友加紧努力,试图在中国之外建立关键矿产供应链之际。中国近期不断收紧对关键资源的出口限制。
6月,生产芯片和电信部件用铜及稀有金属先进材料的JX公司成为RZ的战略合作伙伴。
丸红在声明中表示,三方将共同推进科皮矿项目开发、升级RZ矿物分离厂,并完善RZ的最终可行性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估。
JX公司另行发布公告称,参与该项目旨在确保包括次要金属和稀土在内的矿物长期多元化供应。公告同时指出,项目选址于地缘政治稳定区域,拥有包括航运路线在内的完善运输基础设施。
该项目已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和澳大利亚出口信贷局的支持。
中国官方周一宣布暂停对停靠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征收特殊关税,同日中美贸易战的其它缓和措施也正式生效。
中美两国已陷入数月的贸易冲突,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高关税威胁严重阻碍了双边贸易,目前出现缓解趋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30日会晤后,中美双方同意暂时取消各自此前实施的部分惩罚性贸易措施。
中国交通运输部今天周一确认,暂停对抵达中国港口的美国公司、组织或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征收的“特殊”吨位港务费,为期一年。
中国交通运输部表示从当地时间下午1点开始暂停征收这些港口费用。上个月,中国宣布征收这些费用,以回应美国为遏制中国在造船业的主导地位而采取的类似措施。
二战后美国曾是全球造船行业的领军者,但如今其产量仅占全球的0.1%。中国这一个国家就建造了全球近一半的船舶,远远超过了韩国和日本。
另外中国商务部宣布立即暂停对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旗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为期一年的制裁。
中美紧张局势缓和的另一个迹象是中国商务部周一宣布,已将约十种制造芬太尼元素列入对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实施出口管制的产品清单。
而且北京从今天周一开始停止对包括大豆和其他一些美国农产品加征自3月以来的额外关税。
蔡英文周一在柏林自由会议上表示,台湾芯片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面对威胁时增强了台湾的防御能力。
据中央社消息,台湾前总统蔡英文11月9日在柏林墙倒塌纪念日飞抵柏林。德国与台湾民间论坛主席、前欧洲议员包瑞翰第一时间与她会面。会后他说,“11月9日是历史上柏林围墙倒塌的日子,台湾前总统能在德国与自由并肩同行,别具意义”。
包瑞翰在与蔡英文会晤后还表示,双方谈及经济合作、公民社会发展,以及如何共同为自由与民主发声,双方也讨论到台湾半导体业赴德勒斯登(Dresden)投资的合作计画。
据路透社11月10日柏林消息,台湾前总统蔡英文周一在柏林自由会议上表示,台湾芯片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面对威胁时增强了台湾的防御能力。
她在演讲中指出:“我们的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半导体领域,已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同样定义实力的时代,台湾的芯片产业也为全球繁荣奠定基础。”
她表示:“如今,正是这样的产业助力台湾在面临威胁时增强防卫能力与社会韧性。”并强调台湾愿分享经验。
她强调:“我们也愿承担应尽责任,绝不将安全伙伴的支持视为理所当然”。
路透社说,中国称拥有主权的民主治理的台湾,在欧洲仅与梵蒂冈保持正式外交关系。但是,从英国、法国到立陶宛、波兰等国,均无视北京方面对台湾现任或前任高级官员访欧的抗议。
蔡英文今天还在她的脸书账号上说,柏林自由周,纪念 1989 年 11 月 9 日柏林围墙的倒塌,三十六年后,这一历史事件依然是民主战胜威权最鲜明的象征。
苏联解体是历史上的一大转捩点,它让自由得以在东欧及更广大的地区绽放,并带来新的希望与进步。
在这股民主化浪潮的激励下,台湾也努力迈向民主世界的一员。然而,我们的道路并不平坦。那之前,是数十年的威权统治;许多台湾人因言获罪入狱,新闻自由受到严重限制。
尽管如此,台湾人民从未放弃希望,也未曾放弃对民主的追求。最终,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 1996 年迎来了台湾第一次总统直选,并开启了民主巩固的时代。
今天,台湾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最有活力的民主国家之一。
之前,在11月7日,台湾副总统萧美琴在欧洲议会大厦举行的“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峰上,发表了专题演说。
一位接近此案的消息人士向法新社透露,尼古拉·萨科齐于周一11月10日下午3点前不久离开了巴黎桑特监狱,此前他已被巴黎上诉法院裁决释放。
这位70岁的法国前总统因利比亚自主竞选案被判处五年监禁,在监狱服刑20天后,今天下午乘坐一辆有色玻璃的汽车,由警用摩托车护送离开监狱。
尼古拉·萨科齐获释后将在自由状态下等待定于3月开始的上诉审判。
据法新社电稿写到:一场“噩梦”的终结:巴黎上诉法院周一裁定,被判处二十天监禁的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获释。此前,萨科齐因利比亚资助其总统竞选活动一案被定罪。
上午审理其申请时,总检察长要求对这位通过视频会议从桑特监狱出庭的前法国国家元首实施司法监督下的释放。法院对他实施了更广泛的“接触禁令”,特别是禁止他与司法部长杰拉尔德·达尔马宁接触,并禁止他离开法国领土。
尼古拉·萨科齐在作证时说:“监狱生活很艰难,非常艰难,对任何囚犯来说都是如此,我甚至可以说令人精疲力竭”。他通过视频会议旁听了庭审,神情凝重,屏幕上出现了这位前总统在狱中的身影,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出现他的身影。
他继续说道:“我要向监狱工作人员致敬,他们展现了非凡的人性,让这场噩梦——因为它确实是一场噩梦——变得可以忍受”。这位70岁的前总统补充道:“我正在为真相大白而战”。他已就9月25日被判处的五年监禁(罪名是串谋罪)提出上诉。
中国决定暂停对韩国造船巨头5家美国子公司实施制裁,缓期一年。韩华海洋公司欢迎中国政府的这一决定。
韩联社北京11月10日电,中国商务部10日决定,从当天起,暂停对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旗下5家美国子公司实施反制措施,为期一年。该消息说,这是10月30日在釜山举行的美中元首会谈的后续措施。
10月14日,中国以韩华海洋公司在美子公司协助并支持美方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措施为由,将韩华海洋旗下的5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包括Hanwha Shipping LLC、Hanwha Philly Shipyard Inc.、Hanwha Ocean USA International LLC、Hanwha Shipping Holdings LLC和HS USA Holdings Corp.。中方还禁止中国境内组织、个人与这5家企业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会谈,对防止贸易战进一步升级达成共识。美方在会上承诺将暂停实施根据《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实施的管制措施一年。有观点曾据此推测,中方可能暂缓对韩华海洋在美子公司的制裁措施。
据美国白宫1日(当地时间)以“情况说明”(Fact Sheet)的形式公布的美中贸易协议细节,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301条款”调查的反制措施,以及对多家海运企业的制裁措施。
韩国政府安保室长魏圣洛1日在韩中首脑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韩中领导人就中方将韩华海洋的五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一事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对话。
韩华海洋公司当天发布立场文件称,公司欢迎中国政府的决定,希望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能借此进一步发展。
路透11月10日引述两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上周五和周六访问了中国,与中国官员就芬太尼及执法问题进行了磋商。中国商务部周一宣布,将调整毒品相关前体化学品目录。
此前,中美两国元首在釜山举行的峰会上,双方均宣布就芬太尼问题达成了“共识”。
据路透社引述了解帕特尔此行的人士透露,这位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于周五飞抵北京,停留了一天左右。该人士补充说,帕特尔于周六与中国官员举行了会谈,就芬太尼贩运和执法合作问题进行磋商。
此次高级别会谈旨在解决跨境毒品问题,并加强两国执法机构间的合作。官员和媒体正密切关注会谈细节和成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一表示,他对此次访问并不知情。中国公安部和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均未回应路透的置评请求。
中国将调整化学品目录
中国商务部周一宣布,将调整毒品相关前体化学品目录,并对某些化学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实行许可证制度。
中国商务部在一份通知中表示,还将加强对未列入管制清单的制毒化学品生产和出口的监管,以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上个月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谈达成协议后,将此前因芬太尼流入美国而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减半至10%。
特朗普在会谈后告诉记者,习近平将“竭尽全力阻止”芬太尼的流入(美国)。芬太尼是一种致命的合成阿片类药物,是美国药物过量致死的主要原因。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新的共识细节将通过一个新的双边工作组进行磋商。目前尚不清楚联邦调查局长帕特尔在访华期间是否讨论了这一新机制。
此前,中国官员强烈捍卫其在芬太尼问题上的立场,称他们已采取广泛措施监管用于制造该毒品的原料化学品,并指责华盛顿利用芬太尼问题对其进行“敲诈勒索”。
欧洲联盟27国与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共同体33国9日在哥伦比亚北部城市圣马尔塔举行峰会。60个与会国家中的58个国家在首日会议后签署声明,认为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有违国际法原则。此时正值美国与委内瑞拉等国关系紧张,美国尤其以打击毒品走私为名,向委内瑞拉沿海派出战舰。
不难看出,这份声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不点名地批评美国。声明指出,声明签署国重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以及任何不符合国际法以及联合国宪章的行为。声明虽未直接提及美军近期以走私毒品嫌疑在该地区海域轰炸船只,并导致70人死亡的事件,也没有提及美国总统特朗普,但指出,与会各方讨论了加勒比海地区海上安全以及地区稳定的重要性。
代表欧盟出席会议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在峰会开始前就表示,只能在两种情况下选择武力,要么是正当防卫,要么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卡拉斯后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声明之所以没有直接点名特朗普,是因为与会60国未能就此达成一致。
特朗普政府指责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是毒品走私集团成员,也将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乌雷戈称作是“毒枭”。佩特罗·乌雷戈近期曾指责美国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长臂处决”。
不过,近期与特朗普政府尖锐对立的委内瑞拉并没有在这项共同声明上签字。另外一个没有签署共同声明的国家是尼加拉瓜。
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认为,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没有签署共同声明,是因为这项声明也谴责了俄罗斯正在乌克兰开展的战争。
这次欧盟和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共同体峰会10日进入尾声。在60个与会国中,只有9个国家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代表出席。
官方议事日程上的主要议题是贸易、能源转型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但特朗普政府与该地区国家近期的紧张关系成为重要话题。
17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今天汇聚巴西森林城市贝伦召开第30届气候峰会,此次峰会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的峰会。贝伦峰会被认为是一次行动的峰会,巴西总统卢拉在气候峰会召开之前的首脑峰会上强调现在应该是行动的时候了,行动意味着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找到弥补各国自主贡献与巴黎协定制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因为在本世纪末将地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度的目标看来已经遥不可期,而2度的目标并非高不可攀;贝伦峰会也是一次森林峰会,保护森林不仅意味着必须停止砍伐,而且也必须遏制气候变化,走出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避免森林受到旱灾以及火灾的威胁,不过,要走出化石燃料谈何容易,尤其是在巴西政府继续发放石油开采许可证的前提下谈判将十分艰难。贝伦峰会也是一次人民峰会,在前几次国家都在专制国家举行之后,贝伦峰会举办的第一周将会举行人民峰会,卢拉总统强调人民的声音将会被听到。全球非政府组织的共同诉求是加大减排力度,为气候适应提供资金,并且实行公正的能源转型,落实巴黎协定中有关公正转型的承诺。另外,有关国际贸易以及气候,尤其是欧洲的碳关税边界机制也将是此次峰会的焦点议题。
至于美国政府是否会派官方代表团出席峰会,今天峰会开场之后应该见分晓,目前峰会举办方尚且不排除其可能性,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最新公布的全球碳排放的评估报告,仅仅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就可能将地球升温的幅度增加0.1度。
气候峰会有啥用?
这一每年气候峰会召开时西方舆论热烈讨论的话题。 因为尽管经过多年的谈判、承诺和峰会, 今天温室气体排放量同首次气候峰会召开时相对比增加了三分之一,化石燃料的消费持续增加,地球升温的幅度正在超越科学家们一致警告的暂难性的门槛, 巴拿马代表胡安·卡洛斯·蒙特雷(Juan Carlos Monterrey)向法新社评论说:““是的,这些公约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不足以保证地球生命的延续。”
上述数据彰显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 全球的气候外交是否正走向失败?或者上述数字并不能够说明所有的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UNFCCC)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向法新社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缔约方会议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很明显,需要做更多、更快的事情,因为气候灾害影响正在所有国家。
自1995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了34%。 尽管这个比率低于前三十年来增长了 64%, 对美国前气候特使约翰·克里来说: “我们还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可以赢得这场战斗, 我们只需要投入行动”。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研究小组十月发表的一份报告,各国递交的新的自主贡献目标并不足以将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限制在 1。5°C 以内, 有些年份,2023 年和 2024 年是最热门的年份之全球气温已超过1。5°摄氏度。 超过了《巴黎协定》制定的最高目标。
对加勒比共同体(CARICOM)气候代表和前圣卢西亚能源部长 James Fletcher 来说,“任何超过 1。5°C 的情况都将是灾难性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Simon Stiell)向路透社表示,如果没有 COP 流程,全球气温幅度可能达到 5°C ,而不是目前预估的3°C的增幅。
成功与不足
一方面, 导致变暖的主要排放源化石燃料的消耗在全球继续增长,经济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开发使能源需求急剧攀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估,对煤炭的需求峰值将维持到2027年,主要由于来自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的增加。
而另一方面,太阳能和风能的开放大幅度增加,电动汽车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飞跃和能源效率的提升也总体有所改善。
根据国际能源署, 去年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达到22000亿美元,远远超过化石燃料投资数据10000亿美元。
密切关注气候谈判曾经是德国气候特使的Jennifer Morgan 向法新社表示:“十年前,我们难以想象绿色能源科技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进展。”
不过,新能源的开发仅仅满足了新增加的能源需求,而并没有取代化石能源的消费。
气候峰会有何弊端
尽管美国政府两度退出巴黎协定,不过,这并没有阻止气候峰会的照常举行,此举显示了各国遏制气候升温目标一致,不过,气候峰会的谈判机制,也就是必须获得所有成员国的一致表决,巴拿马气候特使Juan Carlos Monterrey向法新社表示:“ 我们被文件,报告压得抬不起头来,评估的标准似乎停留在报告的页数而不是拯救的生命的人数。” 他恳求道:“我们需要系统性改革。”
巴黎气候协定签署时联合国的气候特使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认为气候峰会或许可以考虑采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类似的投票机制。她解释说:“如今,转型的吸引力不再主要来自政府。而是来自私营部门,来自技术发展的行业”, 她引用了中国的例子,指出仅中国一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资就占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三分之一。
不过,一些出席 COP多年的代表 认为目前的谈判机制是最佳选择;因为他确保所有国家都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前秘鲁 COP20 主席Manuel Pulgar Vidal认为除了多边机制外别无选择。
美国前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也在承认气候峰会所存在的缺点的同时,强调他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知道这还不够,但与其说卑鄙的否定一切,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推进此一进程。”
韩国检方周一以一般利敌罪起诉前总统尹锡悦,指控他下令向朝鲜派遣无人机,损害了韩国的军事利益。
检方是在今年展开特别调查,确定尹锡悦是否是有蓄意挑衅朝鲜,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的行为后,提起的诉讼。韩国2024年10月,朝鲜声称掌握确凿证据,证明韩国曾派遣无人机飞越其首都平壤,散发传单。首尔方面至今仍未证实这一说法。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最终以停战协定而非和平条约告终,在技术上朝韩两国仍处于战争状态。
一般利敌罪
韩国特别检察官助理告诉记者,根据调查,保守派前国家领导人及其他人员“密谋制造条件,以便宣布紧急戒严令,从而加剧了朝鲜半岛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损害了公共军事利益”。她补充说,尹锡悦被指控“一般利敌罪”和“滥用职权”。尹锡悦目前被监禁,他在2024年12月3日短暂宣布戒严令,在韩国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社会混乱事件,并在今年4月被罢免。
在宣布戒严令当天的讲话中,尹锡悦援引朝鲜的威胁来证明自己令人震惊决定的合理性。对此,检察官助理解释说,在尹锡悦的前反间谍主管的一份备忘录中发现了确凿证据。这份文件建议“制造不稳定局势或抓住可能出现的机会”。为此,它建议军方攻击“会让朝鲜颜面尽失的地方,如平壤或主要沿海城市元山,这样对方就不得不出反击”。
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简称支联会)前主席李卓人丶前副主席何俊仁和邹幸彤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案件,再被押后至明年1月22日,事件引发各地关注人权的组织和团体关注。在台湾丶英国和美国等地,於刚过去的周末和周日都有团体举办声援支联会丶李卓人和邹幸彤的行动。曾因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大陆判囚五年的台湾居民李明哲更感叹,八年前是支联会发起行动声援他,今日要换他为支联会发声。
李卓人丶邹幸彤和何俊仁在2021年9月被香港国安警以违反《港区国安法》拘捕,指三人与支联会涉嫌触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李卓人和邹幸彤被捕至今,已被关押逾1500天;即使已决定认罪丶曾一度获保释的何俊仁也被关押逾1300天。案件原定明(11日)天,即「双十一」开庭审理,但港府在案件开审前不久,突然再将开审日期延后至明年1月,变相再延长三人在审前被关押的时间。
多个台湾人权和劳工团体联同在台港人团体于周日(9日)在西门町举行抗议行动声援,有近百人在场,李卓人昔日的工运战友丶以及曾获支联会声援的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也有参与。
昔获支联会声援 今为支联会发声:李明哲称讽刺
2017年入境中国大陆时被捕及裁定颠覆国家政权罪成而判囚五年的人权关注者李明哲,在囚期间曾获支联会多次举行抗议行动声援,他前日出席声援支联会的集会时发言忆述,当年尚未解散的支联会与另一政团社民连,游行至北京驻港最高权力机构的中联办,要求释放他,当日李卓人曾言:「对中国政权而言,只要有人批评中国的人权纪录,就会被中国认为是颠覆国家政权。」他今天就用这句话丶以及曾获声援者的身份,为当时声援他的支联会发声,是一件很讽刺的事。
李明哲表示,支联会连续三十年在维园举办和平集会,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这种行为在自由民主的地方完全合法,但在今天的香港,却变成非法手段「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他宜指,像大陆这种不能容忍和平集会的政权,是反人类和反人权的,也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应该被全世界热爱民主自由的民众「颠覆」。
台湾人权促进会执行委员邱毓斌表示,从表面上看,这次集会是台湾团体声援香港支联会,但不要忘记,早在四丶五十年前,香港社运界一直声援当时仍未有民主的台湾,把台湾戒严时期政治犯被审讯等消息告诉世界。在香港人未能站出来为支联会发声的今天,台湾团体为支联会发声是应有之义。他又说,李卓人对台湾的工运发展贡献良多,像他这样出色的人物,不应被关在牢中。
参与集会和抗议行动的在台港人团体「香港边城青年」及在台港人赴汤,感谢台湾团体关注和声援支联会,要求港府立即释放李卓人和邹幸彤等良心犯。现场参与者把白色小型电子蜡烛放在印有香港维园图像的横幅上,代表对支联会案被捕者坚持守护「六四」真相的支持。
逾二百在英美人士声援支联会
除了台湾外,在英港人团体「香港劳权监察」于英国时间周六(8日)发起在伦敦的中国领事馆外集会,要求释放李卓人和邹幸彤,约有200人参与。香港劳权监察创办人丶正被港府通缉的前职工盟总干事蒙兆达批评,港府禁止喊「结束一党专政」的口号,更反映《国安法》的存在只为维护专制政府的统治。
他表示,李卓人与邹幸彤是被政治审判,控罪不仅针对他们,也针对每个曾参加「六四」集会的人,参与集会不仅是声援二人,也是支持曾参与「六四」集会的自己。他强调,守护「六四」屠城真相,争取还当年死去学生与市民清白,是「争取民主,不是罪」。
认识李卓人多年的英国工党国会议员麦祖恩(John McDonnell)出席集会时说,港府一再推迟支联会案的审讯日期,是想「杀鸡儆猴」,这种做法使李卓人及其家人被社会隔离,是残酷地侵犯人权。他又说,贸易协定不应凌驾于英国对人权的承诺之上,将在国会再次敦促英国政府对香港当局施加更大压力,寻求释放政治犯。
三十多名在美的中国维权人士也于当地时间周六(8日)到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外抗议,要求立即释放李卓人丶何俊仁和邹幸彤。抗议者指出,支联会一直举办全球最大型的「六四」纪念活动,作为大律师的邹幸彤和着名工运领袖的李卓人,只是希望人们能记住历史,这种坚守信念与公义的行动,却被指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香港当局更一再延后审讯,加大对他们的施压与打击。海外的自由之士应团结一致,向中国和香港当局发出无条件释放邹幸彤与李卓人的清晰呼声。
在非洲内陆国马里,为争取5名印度人质重获自由的首次调解努力于昨天(2025年11月08日星期六)无果而终。这五位印度公民于三天前的11月06日星期四在马里西部地区遭武装人员绑架。他们在当地为一家负责电力化的公司工作。本台法广(RFI)非洲通讯员报道说,事发后,当地另有三十余名印度籍员工已向首都巴马科(Bamako)方向转移。
据本台法广非洲组(RFI Afrique)的法文报道,为营救稍早前(11月06日星期四)在马里西部被绑架的五名印度公民而开展的调解努力,在2025年11月08日星期六当天没有取得结果。这五人为一家负责马里国内部分地区电气化的公司工作。事发当晚,武装人员闯入了他们居住的营地。
-- 五名在马里遭绑架印度人的首次谈判失败 --
本台法广(RFI)非洲通讯员塞尔吉(Serge)于昨天(2025年11月08日星期六)发回消息说,当天就释放11月06日星期四被绑架的5名印度人进行的首次谈判失败了。

Carte RFI d'archive / Afrique - Mali : la localisation de Kayes, dans le sud-ouest du pays. © Studio FMM
继这五名印度公民在马里被绑架的消息公布后不久,他们所在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就动用关系,试图尽快解决问题。绑匪们在11月08日星期六当天可能是未能就释放人质的条件取得一致,首次谈判因此搁浅(échoué)。
-- 现场另有三十多名印度员工逃脱并已转移 --
同一法文报道描述说,在经过一天让人疲惫不堪的工作后,这些印度员工在夜幕降临时刚刚抵达位于马里西部Kobri附近的住宿营地。当全副武装人员来到现场时,有五名外籍工人立即被捕,并随即被带到马里西部更远的地方。

Afrique / Mali : Kayes, vue d'avion. Philippe Nadel/ RFI
据本台法广非洲组(RFI Afrique)的法文报道,当时在场的其他32名印度工人成功躲过绑匪们的警觉。他们现已被安全送往马里首都。
carte archive / Afrique : Mali et ses grandes villes. © archive RFI
据介绍,包括圣战者在内的武装团体如今在马里首都巴马科(Bamako)至卡伊大区(Kayes)一线的活动日益频繁,并相互合作实施绑架和袭击。
-. Fin .-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1月9日表示,正考虑利用政府征收的关税收入,向大多数美国人发放每人至少2000美元的“红利”,这个举措被视为他在当前政治与经济争议中,寻求民意支持的新策略。
特朗普周日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称:“每人(不包括高收入者)至少将获得2000美元的红利。”他同时批评反对关税政策的人是“傻瓜(FOOLS)”,并宣称美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受尊重的国家”。
他在贴文中强调:“我们正在获取数兆美元收入,将很快开始偿还我们庞大的债务。”特朗普并未说明红利的具体发放时间与资格门槛,但贴文中表示会排除高收入群体。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的发文中,除宣布红利构想外,也再度攻击民主党与反关税人士,声称“没有关税,美国就不可能富强”。他指出:“企业正涌入美国建厂投资,股市创历史新高,401(k)退休金帐户也达到史上最高。”
根据美国财政部9月报告,今年前9个月,联邦政府已征收关税收入约1950亿美元。这些关税主要来自特朗普政府自4月起,对全球多国贸易伙伴实施的全面关税措施。
事实上,特朗普此前已多次提出,利用关税收益向民众直接发放现金的构想。今年10月,他在接受One America News访问时表示,政府考虑向民众发放每人1000至2000美元不等的“分红”。早在7月,他也提及可能发放“关税退税支票”。
共和党籍密苏里州参议员霍利(Josh Hawley)今年初更提出相关法案,建议向符合资格的成年人及其受抚养子女,发放每人600美元的“关税红利”。霍利当时:“经历拜登(Joe Biden)政府四年摧毁家庭储蓄与生计的政策后,美国人理应获得退税回馈。”他强调,该法案能让勤劳的美国人“分享特朗普关税为国家带来的财富”。
不过,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8月接受CNBC访问时强调,政府首要任务仍是减少高达38.12万亿美元的国债。他指出,关税收入应优先用于偿还联邦债务,而非直接派发现金支票。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Yale Budget Lab)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接近18%,创下自1934年以来最高纪录。企业普遍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使美国物价压力持续上升。
目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遭遇法律挑战。美国最高法院上周就总统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以广泛征收关税的合法性举行听证会,多位保守与自由派大法官均对此权限表达怀疑。若最高法院裁定关税措施违宪,该政策及其衍生的红利计划恐面临严重挫折。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本月稍早则表示,政府已为最高法院若否决关税政策“准备好B计划”。她未透露具体内容,但强调“特朗普总统有多种方式,确保美国继续从不公平贸易中获益”。
特朗普此番发言,恰逢美国政府停摆进入历史最长纪录的第40天。由于医保补贴(俗称“奥巴马健保”)资金争议,国会两党迟迟无法达成预算协议,导致逾60万名联邦员工被迫休假,另有70万人无薪上班,数百万贫困家庭的食物补助与医疗补贴,正面临中断风险。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写道,“这些人非常不诚实,他们试图影响总统选举结果。更糟糕的是,他们来自一个被许多人视为我们头号盟友的国家。这对民主来说太糟糕了!”
BBC主席萨米尔·沙阿(Samir Sha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对BBC来说是悲伤的一天。蒂姆在过去五年里是一位杰出的总干事,”但他面临着“持续不断的压力……最终导致他做出辞职的决定。” 近日,BBC一直深陷争议漩涡,被指控在其旗舰新闻节目《全景》(Panorama)的一部纪录片中歪曲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英国文化大臣丽莎·南迪(Lisa Nandy)周日称此事“极其严重”,主席萨米尔·沙阿将于周一出席议会委员会的听证会。在BBC发布的一份致员工的辞职信中,戴维先生承认“目前围绕BBC新闻的争议促使我做出了这个决定”。
他补充道:“虽然BBC总体上做得很好,但也犯了一些错误,最终,总干事必须为此负责。”同样辞职的BBC新闻总监黛博拉·特内斯在给员工的信中解释说,“目前围绕《全景》节目关于特朗普总统的报道所引发的争议已经到了损害BBC声誉的地步。”《每日电讯报》周二披露的这起事件涉及一部在2024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前一周播出的纪录片。
英国广播公司(BBC)被指控篡改了特朗普2021年1月6日的一次演讲内容——当天数百名特朗普的支持者冲击了国会大厦——使之看起来像是在告诉支持者,他将与他们一起到国会大厦,“拼死一搏”。
然而,在特朗普的原话中,他说的是:“我们将游行到国会大厦,我们将为我们勇敢的参议员和众议员加油助威。”
“拼死一搏”实际上指的是另一段内容。当时,特朗普拒绝承认败选,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未能当选。周日早上,丽莎·南迪在BBC新闻节目中表达了她对BBC编辑决策的“担忧”,她说BBC的编辑决策“并非总是符合最高标准”。
文化大臣表示:“这不仅仅关乎《全景》节目,尽管该节目本身也极其严重,而是一系列非常严重的指控,其中最严重的是BBC在处理棘手问题时存在系统性偏见。”《每日电讯报》援引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的话说,她谴责该报道“蓄意捏造事实”,并称其为“百分之百的假新闻”。
10月17日,BBC还因“违反广播规则”而受到媒体监管机构的谴责。此前,BBC在加沙的一则报道中,主要叙述者是一名儿童,而他是巴勒斯坦伊斯兰运动哈马斯一名高级官员的儿子。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裁定,未明确说明这一家庭关系“构成了严重的欺骗”。
但巴基斯坦外交部周日发表声明称,会谈于周五就已结束。巴基斯坦外交部指责道:“塔利班政权非但没有回应巴基斯坦的基本要求,即不允许阿富汗领土被用于对巴基斯坦发动袭击,反而试图回避任何具体且可核查的行动。”
声明还指出:“塔利班政权只是想延长临时停火协议。”塔利班政府发言人扎比胡拉·穆贾希德周六谴责道:“在会谈中,巴基斯坦方面试图将所有安全责任推卸给阿富汗政府。”他明确指出,谈判失败的责任完全在于巴基斯坦方面。
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巴基斯坦仍然致力于通过对话解决双边争端,但巴基斯坦的首要关切,即源自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必须作为优先事项予以解决。”
塔利班政府坚称停火“将继续有效”,同时声称“在遭到攻击时有权自卫”。
周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调解努力“目前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他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取得积极成果。”他还提到,土耳其部长本周“极有可能”访问伊斯兰堡。面对针对其安全部队的袭击事件再次抬头,伊斯兰堡要求其阿富汗邻国保证停止支持武装组织,尤其是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喀布尔否认窝藏TTP。
塔利班政府要求阿富汗的领土主权得到尊重,并指责伊斯兰堡支持与其作战的武装团体。扎比胡拉·穆贾希德(Zabihullah Mujahid)周六重申,塔利班当局与TTP没有任何联系,并辩称巴基斯坦遭遇的安全事件是其邻国特有的问题,而且早于塔利班2021年重返喀布尔掌权。如果谈判失败,双方都警告称,敌对行动将再次爆发。此前,据联合国统计,10月份的冲突造成7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约50名阿富汗平民。
此次政府停摆已持续创纪录的40天,导致空中交通管制员短缺,他们和其他联邦雇员一样,已经数周没拿到工资。达菲在周日播出的CNN节目中说道:“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感恩节前的两周,空中交通量将降至最低”。
感恩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今年的感恩节是11月27日,通常会有数百万人在感恩节前出行。肖恩·达菲说道:“如果情况没有好转,航班数量将大幅减少,许多乘客将无法出行”。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方面的安全隐患,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已要求各航空公司从周五开始,在40个主要机场将每日航班数量减少4%。预计周二航班削减幅度将达到6%,11月14日将达到10%。
截至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周日下午3:30,已记录到1400个航班取消和2700个航班延误,FAA报告称12个管制塔台存在人员配备问题。
第四季度增长面临风险
据肖恩·达菲称,自10月1日联邦政府停摆以来,越来越多的空中交通管制员退休。他表示,FAA目前缺少1000至2000名管制员才能达到满员状态。
周六约有1550个航班被取消,6700个航班延误,此前周五有1025个航班被取消,7000个航班延误。与航空旅行相关的困难可能会影响美国经济增长,
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感恩节假期是一年中经济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如果人们在这个时候不出行,我们真的可能会看到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
1994年7月19日晚,这架飞机(阿拉斯·奇里卡纳斯航空901号航班)从科隆省的一个机场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机上所有乘客全部遇难,其中包括三名美国人,他们大多是这个中美洲国家的犹太人。这是巴拿马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巴拿马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国际刑警组织加拉加斯办事处已向巴拿马同行确认“委内瑞拉人阿里·扎基·哈格·贾利勒(Ali Zaki Hage Jalil)被捕”。
巴拿马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国际刑警组织加拉加斯办事处已向巴拿马同行确认“委内瑞拉人阿里·扎基·哈格·贾利勒被捕”。警方称,逮捕行动于11月6日在委内瑞拉新西班牙州玛格丽塔岛(Margarita)进行,并补充说引渡程序正在进行中。
巴拿马外交部周六也表示,已启动外交和法律程序,将嫌疑人引渡到巴拿马接受司法审判。
外交部还对一名与1994年6月19日901航班恐怖袭击事件明显相关的人员在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境内逍遥法外表示关切。
2014年10月,美国悬赏500万美元征集与该空难相关的信息,华盛顿方面认为该空难可能是黎巴嫩什叶派运动真主党发动的自杀式袭击。 2018 年,时任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瓦雷拉访问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告诉他,以色列情报部门也认定这起坠机事件是一起“恐怖袭击”,很可能是真主党所为。此后,巴拿马司法系统重新启动了这起事故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