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2025-11-15 19:08:39

想象一下,你到一个非常小众的山林景点旅游,拿出 iPhone 想把照片发给家人,却只看到「无服务」三个字。

至少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尴尬现状很快就要改变。根据彭博社最新爆料,苹果正在探究如何实现更丰富的 iPhone 卫星通讯功能,甚至包括 5G 网络,而不仅仅停留在目前的急救场景。

apple iphone satellite 1

虽然和国行 iPhone 关系不大,但这只是整个手机行业的一个缩影。

苹果的卫星大计划

十年前苹果开始研究卫星通讯时,他们具有相当的野心:使用卫星网络来取代地面基站,让用户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网可上。

当时并没有能实现这种愿景的技术能力,苹果决定一步步走起。三年前发布的 iPhone 14,苹果卫星的初尝试仅限于无网联系救援人员。

不过从此之后,苹果一直持续为 iPhone 卫星通讯能力添砖加瓦,去年还实现了无网卫星 iMessage 通信,让这个功能在 iPhone 上首次脱离救援的场景,更贴近日常。今年发布的 Apple Watch Ultra 3 也开始支持卫星通讯能力。

iphone satellite messaging 2

这也是苹果一直以来做新产品的哲学——先把基础的功能推向市场,然后持续迭代增加新特性,不断靠近最终的完全体。

根据彭博社,苹果内部已经在开发数个卫星通讯功能:

可以看出,苹果接下来打算进一步减少卫星通讯的限制,丰富使用场景,利用这些服务让 iPhone 进一步获得优势。

不过彭博社也指出,苹果目前没有计划为 iPhone 提供第一方的卫星通话、视频聊天或网页浏览等能力,5G NTN 更多是一种硬件和协议的能力准备。

5G NTN

为 iPhone 提供为卫星通讯服务的是一家名为 Globalstar 的企业,规模不大,卫星网络也比较老化,目前还能满足苹果的需求,但很难带来领先的体验。

当下最好的卫星通讯服务提供商则是马斯克的 Starlink,巧合的是,他们正在寻求以 100 亿美元收购 。

这三家企业之间的故事颇有种复仇记的意味:根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实际上在 iPhone 14 发布之前,马斯克也曾经向苹果抛出合作的橄榄枝,希望 SpaceX 和 Starlink 能成为 iPhone 的独家卫星供应商,为期 18 个月。

SpaceX starlink satellite Internet

苹果拒绝了马斯克,最终选择了 Globalstar。

如果并购发生,苹果就要面临一个选择难题:继续和 Starlink 合作,还是自己提供卫星通讯服务,或者寻求其他服务商。

The Information 预计,即使苹果和马斯克之间由于卫星通讯和其他问题关系紧张,但如果苹果想要实现拿到的卫星通讯技术,那最好的选择还是 Starlink。

虽然将用户体验掌握在手是苹果一直以来的传统,也能确保功能的隐私符合标准,只是要不要亲自下场提供第一方的卫星通讯服务,苹果内部一直没有定论。

iphone uydu

彭博社称,从项目初期开始,一些高管就认为苹果不应该成为运营商,随着其他第三方服务商的快速扩张,反对的观点在苹果内部更加强烈。

成为运营商,对于苹果来说并不会带来太多收益,反而会招致有关部门的监管。苹果甚至选择继续延期免费卫星服务一年,来规避被认定为运营商的风险。

也由于类似的原因,即使苹果已经给 Globalstar 投资了约 20 亿美元,并且可以根据合约抢先收购这家企业,他们大概率也不会收购。

our technology img

▲ Globalstar 卫星

苹果很可能会继续将现有的和上面即将到来的新功能作为基础体验,免费开放给用户;而更进阶的其他服务,则允许用户通过付费给 Starlink 这样的第三方运营商获得。

由于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选择并不多,苹果可能最终还是会选择和 Starlink 联手。由于后者积极探索卫星访问完全网络的能力,这也会为苹果带来计划之外的新机遇。

就在本周,日本的 KDDI 和加拿大的 Rogers 运营商都宣布,将为蜂窝版 Apple Watch S11、SE3 和 Ultra 3 提供 Starlink 付费服务支持,手表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 Starlink 收发短信。

apple watch starlink01

目前的智能手机想要直接使用 Starlink,只能实现最基础的短信服务能力,完整的网络需要架设额外的天线。

starlinkantenna

因此 Starlink 正在调整自己的卫星,通过频率协调和调制技术,让卫星主动适配手机的频段,明年将开始发射第三代蜂窝网络卫星。同时 Starlink 在也寻求合作,想要将连接互联网的功能直接集成到手机芯片之中。

十年前那个 iPhone 靠卫星网络上网,实现网络服务全覆盖的愿景,或许真的要来了。

探索通讯的边界

其实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手机厂商就已经开始了对卫星通讯的探索。

为了解决当时基站数量还比较稀少的问题,摩托罗拉开始了「铱星计划」,意图通过发射全球卫星组网,实现手机信号的全地区覆盖。

Iridium Satellite Network

▲ 铱星全球卫星网络

高昂的使用成本,让铱星计划用户寥寥,而同时移动网络迅速普及、基站覆盖扩大,最终铱星公司从开通卫星通讯到破产只持续了 9 个月。

在 5G 基站都已经深入沙漠腹地的当下,各个手机厂商又重新捡起摩托罗拉放弃的「落后方案」,目前也不算好用,使用场景还很稀少,难免让人对厂商的推进节奏产生质疑。

但手机本质上还是一台通讯工具,探索通讯能力边界一直是手机厂商与生俱来的使命。

在这条道路上,苹果并不算孤单,实际上华为几乎是与苹果同时在 2022 年推出了首台支持卫星通讯的手机,并且后续更多国产手机也加入了国内卫星通讯的支持。

huawei

在技术上,甚至国产手机的卫星通信能力还更胜苹果一筹,华为已经实现了图片消息传输和卫星通话能力。

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各种无网通讯真的不再是一个专属少数探险家的功能,而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备无患」的救命稻草,消费者也已经将功能有无作为手机选购的重要决策依据。

并且,即使在基站服务范围之内,像车库、人流密集这些弱信号场景也偶尔能在生活中遇到,这些场景不一定适合卫星通话,国产厂商有另一套应对方案。

从去年开始,国产手机基本都搭载了一些「无网通信」功能:无需卫星和基站,两台手机之间靠蓝牙连接实现近网通信,或者利用周边的其他手机成为通讯的中间人,接力将信息传递更远的距离。

image010

除了卫星通讯,苹果也在 2018 年左右被爆料正在布局无需 Wi-Fi 和蜂窝数据的「对讲机」功能,但因为相关技术和英特尔基带深度绑定,而苹果当时已经决定转投高通,相关计划无限期搁置。

aw

而现在,英特尔基带团队已经被苹果吸收,未来苹果的 iPhone 和 iPad 产品将全部搭载 C 系列自研基带,「对讲机」功能很可能会再次回归。

无论是卫星通信还是其他无网方案,现阶段只能是一种「非主流」的通讯方式,作为目前常规的地表基站通讯的补充方式。

最终的目标,也和当年的摩托罗拉别无二致,让使用手机不再受信号限制。

因此,对手机厂商来说,探索通讯的边界不是为了卖更多产品的噱头,而是回到手机诞生之初人们对它的憧憬: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不受限制地沟通世界。

2020-02-26 15:12:51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5064.html

2020-03-03 17:18:46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5073.html

在目前的中国车市中,推出一款插混轿车,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

这个细分市场目前有两个庞然大物挡在面前,比亚迪和吉利。

上个月,全价位的插混轿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十位中,比亚迪和吉利二者占据了 8 席,仅有奇瑞风云 A9L 和荣威 M7 DMH 在夹缝中获得了一点生存空间。

况且,众所周知,目前这两家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其斗争的激烈程度已经突破天际了,后来者很容易陷入「行业第一第二打架,其他人变成炮灰」的窘境。

▲ 10 月份插混轿车销量前 5 名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

但日产 N6 还是顶着炮火冲了进来,成了为数不多涉足插混轿车市场的合资品牌。

(近半年合资品牌卖的最好的混动轿车是本田雅阁新能源,共售出了 2054 辆车)。

给日产带来勇气的,是在 N7 成功后,他们看到了「只要在使用体验上有足够大的优势和差异化,消费者是一定会买单的」。

日产 N6 共有三种版本,低中高配分别为 10.99 万元、11.49 万元和 12.19 万元。

5 13

在日产 N6 这款车上,东风日产官方抛出了 3 个优势点。

第一个优势点是长续航。

日产 N6 搭载了日产自研的 AI 云擎电混系统,由一台 75kW 的 1.5L 专用发动机和一台 155kW 的驱动电机组成,匹配 21.1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为 180km。

videoframe 12598

同时新车支持最大 42kW 的直流充电,从 30% 电量补至 80% 约 17 分钟,车辆整体亏电油耗低至 2.79L/100km,多数通勤用户只需要一周一充即可满足使用需求。

相比之下,比亚迪秦 PLUS 和吉利银河星耀 8 的纯电续航都在 130km 左右。

6 7

第二个优势点是舒适。

N6 长宽高为 4831×1885×1491mm,轴距 2815mm,略小于 N7,但在一众同价位家用轿车中也算佼佼者,整车做到了 87% 的得房率。

7 7

并且,打造座舱内的舒适感一向是日产的拿手好戏。

7 5 1

N7 上广受好评的副驾「AI 零压云感座椅」也沿用在了 N6 上,该座椅内部藏有 49 个传感器组成了「电子皮肤系统」,能够实时反馈体态并且自动调节座椅,可以实现无感贴合的舒适支撑。

10 2 1

新车后排也用上了「零压云毯大沙发」,采用四层复合结构和 Spinal 人体工学座椅造型,日产甚至自信的喊出了「比肩迈巴赫」的口号。

11 7

继上次把 N7 上的副驾座椅制成办公椅后,此次 N6 后排的座椅也将被改造成客厅也能用的双人沙发,直接上架日产商城进行售卖。

Xnip2025 11 14 17 05 28

第三个优势点则是「安心」

东风日产在发布会上推出了一个「自燃包赔」的承诺。不限首任车主、不限整车质保期内、不限定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只要因为三电系统质量问题引发的自燃就赔同等配置新车、而且终身有效。

Xnip2025 11 14 17 14 15

日产 N6 采用了五横十纵的笼式车身,车身扭转刚度达 35738 牛米/度,其搭载的「云盾」电池首次使用了电池整包六维安全设计,并通过了 60 万公里振动叠加六针刺挑战,远超 2026 年新国标要求。

25 3

除了续航、舒适、安全这三个家庭用户较为看重的方面,日产 N6 在颜值和智能化两方面,也做出了特色,赶上了国内新能源的主流水平。

N6 的外观设计基本沿袭了纯电车型 N7 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封闭式前脸、贯穿式星环灯带、「V-Motion」格栅轮廓,以及可发光的 NISSAN 尾标。但在细节上有不少调整,主灯组从 N7 的向内开口「7 字形」改为向外延伸,车尾线条也更规整,放弃溜背造型,回归传统三厢结构,显然更贴合家庭用户对实用性的偏好。

Xnip2025 11 14 17 15 48 Xnip2025 11 14 17 15 57

金、紫、银、灰、黑、白六种车身颜色也均为低饱和度的设计,更符合目前的主流审美。

30

智能化方面,N6 高配车型搭载 15.6 英寸 2.5K 中控屏、高通骁龙 8775 芯片及 Momenta 飞轮大模型,支持高速 NOA、城市记忆领航和自动泊车。

车机内则融合科大讯飞星火与 DeepSeek 大模型,支持方言识别与连续对话。

不过,受芯片供应影响,采用 8775 芯片的 Max+版(中低配为 8155 芯片)将推迟至明年春节交付。

23 6

日产 N7 向来被看作是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本地化成果的的标杆产品,其月销量最高时曾超过万辆。

但随着市场热度下降和陆续推出的竞品压力,N7 的销量有所回落,最近两个月都在 6000 辆左右徘徊。

此时推出 N6,日产也是希望能依靠续航更长、价格更低的插混车型再续一波市场热度,守住用户基本盘。

2 1 1

但不得不说,N6 对标秦 PLUS 等车型虽有多 60km 的续航优势,但比亚迪 DM-i、吉利雷神插混等技术的口碑和规模效应已经深入人心,N6 想要后来居相当有难度。

此外,在比亚迪全面升级云辇 C 和天神之眼 C 的情况下,日产 N6 的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的底盘以及中低配车型甚至没有后视摄像头,也撑不起目前接近 11 万元的预售价。

估计日产 N6 想要复刻 N7 上市时的盛况,正式上市时的价格,还得再有诚意点。

近几年,各大词典评选的年度词汇中,AI 相关的新词异军突起。最新出炉的 2025 年柯林斯词典年度词汇,选择了「vibe coding」,这个今年几乎是最热门的 AI 技术。

如果再往回拨一点,稍早前牛津、韦氏、Dictionary.com 和剑桥等机构发布的一系列热点词,不难发现,AI 已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语言,已然是生活中的高频词。

Vibe Coding:年度最热门技术词

「Vibe coding」在中文里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翻译,比较流行的译法是「氛围编程」。这个词最早由特斯拉前 AI 总监、OpenAI 创始工程师 Andrej Karpathy 提出,形象地描述了 AI 能让人们「几乎忘记代码本身存在」也可以开发应用的情景。

不懂编程的用户,用自然语言对话,就生成计算机代码。开发者只需要告诉 AI 自己想要一个什么功能或应用,AI 就能自动生成,实现「凭感觉,写代码」的效果。

「Vibe coding」之所以能够登上 2025 年度词汇宝座,一方面从数据上能看出来——自 2025 年 2 月首次出现以来,这个词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存在感飙升,贯穿了一整年。柯林斯词典的语言学家从包含 240 亿词汇的语料库中捕捉到了这一趋势,认为这个词充分反映了一年来语言的演变。

另一方面,这个选择揭示出 AI 技术在 2025 年的社会文化热度之强:程序员群体在讨论,普通用户也在谈论,「AI 可以帮我写代码」已成为大众认知的一部分。正如柯林斯官方博客所说,这个词「捕捉了我们与科技演变中的某些根本变化」,它不仅在硅谷科技圈内流行,更折射出 AI 作为「超强辅助」,已渗透日常生活的广泛文化转向。

cover 1

今年的柯林斯 2025 年度词汇候选名单可谓科技味十足。同榜的还有「clanker」,这个词源自《星球大战》,不过,现在它多用于对 AI 聊天机器人的批评,类似于中文语境里说的「人工智障」。

「biohacking」指生物黑客式的自我改造;「broligarchy」调侃科技富豪把持权力的「兄弟寡头政治」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新词一起勾勒出 2025 年的图景:从工作到娱乐,AI 正重塑我们的语言和生活方式。

Collins shortlist

技术语言如何渗透生活

实际上,从去年起,各大权威词典发布的年度词汇中,就有多条都和 AI 热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牛津词典:Brain rot 脑腐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把「brain rot」(脑腐)评为 2024 年的年度词汇,是去年讨论度最高的一个年度词汇。这个带点夸张的俚语,指的是「大脑或智力状态的退化」,主要是用来形容过度沉迷于碎片化数字内容,从而导致的迟钝、注意力退化等等。

brain rot

2024 年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无节制地刷社交媒体,大量低质、无营养的信息让人「脑子生锈」。这个词生动地概括了在碎片化内容时代,身心都在接受信息过载的挑战。牛津语言部总裁卡斯帕·格拉斯沃尔评价说:「brain rot 道出了数字生活潜在的危险。」他认为,这个词标志着有关人性与科技的新一轮文化讨论。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牛津去年的年度词汇候选列表里,还有另一个与 AI 直接相关的词,「slop」,意指「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劣质网络内容」。虽然最后未当选,但它出现在提名中本身就说明,AI 生成的内容,数量已经到了惹人反感的地步。

slop

无论是「brain rot」还是「slop」,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 2024 年人们对数字内容生态的担忧,以及 AI 算法在其中扮演的复杂角色。

韦氏词典:Authentic 真实

韦氏词典在 2023 年选择的年度词汇,是「authentic」真实的,同时也有「本真」的意思。这个词存在已久,但在充斥 deepfake 和 AI 生成内容的一年里,它的脱颖而出,意义非凡。

authentic

2023 年与 AI 相关的新闻和讨论激增,引发了人们对「authentic」这一概念的关注和大量查询,搜索量暴增。正是因为 AI 可以轻易生成以假乱真的图像、视频和文本,人们也就越来越难分辨真伪。所以,对于「真实的、原汁原味的」的追求成为社会心理的一个重要主题。

韦氏词典主编彼得·索科洛夫斯基在解释这一选择时提到,「authentic」有「非伪造、真实可靠」之意,也包含「忠于自我」的延伸意义。它成为年度词汇,某种程度上是对科技充斥下社会心理的映射:当聊天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口吻聊天,当 AI 可以模仿名人声音,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视人与信息的真实性。

剑桥词典:Hallucinate 幻觉

英国剑桥词典则把目光投向了「hallucinate」幻觉。剑桥将其评为 2023 年的年度词汇之一,原因在于这个心理学动词在当年获得了全新的技术含义。

Hallucinate 1

原本,hallucinate 主要用来指因为生病或服药副作用,导致出现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东西。不过在 2023 年,人们开始用它描述大语言模型「胡编乱造、产出虚假信息」的现象。

剑桥词典专门为此新增了 AI 相关义项,并表示这一新义「切中了 2023 年人们热议 AI 的核心原因」——生成式 AI 功能强大,但不是没有问题,「hallucinate」正好一语道破了 AI 最大的弱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剑桥选择「hallucinate」紧随柯林斯词典将「AI」本身选为 2023 年度词汇之后。也就是说,从「AI」这种宏大的技术概念,到「hallucinate」这样具体描述 AI 缺陷的术语,AI 相关词汇在权威词典的年度榜单上实现了连纵霸榜,说明了眼下 AI 居高不下的热度。

AI Collins

从「vibe coding」到「hallucinate」,AI 相关词汇接连登上年度词汇榜,绝非巧合。

当 AI 改变世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语言;它们有的描述了 AI 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有的反映出人们对 AI 潜在问题的担忧,还有的表达了数字时代人们内心的矛盾与诉求。这一系列语言现象背后,恰恰是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我们的工作、娱乐和社交。语言的变化又反过来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科技与社会的碰撞。

One More Thing

柯林斯是今年较早发布年度词汇的机构,另一个是 Dictionary.com,但是他们选择了一个奇怪的词:67。读作「六、七」,而不是「六十七」。

67

Dictionary.com 组委会分析了大量数据,包括新闻标题、社交媒体趋势、搜索引擎结果等,发现从 2025 年夏天开始,对这个数字的搜索量有明显的增长,而且一直在增长。

这个词的意思大概就是「还行」「凑合」「及格线」,六分七分吧。确实有点抽象,不好理解。Dictionary.com 的组委会说,他们还在努力弄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它的确展现了一个新词,如何随着年轻人的爱用、多用而迅速风靡全球。

2025-11-14 18:00:03

殿堂,这个词最先指代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宏大建筑。

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很快成为一种表露资格的形容词,一旦一件作品被冠上殿堂二字,就意味它足以登堂入室,接受全世界的审视。

过去,登上巴黎大皇宫这种殿堂级艺术空间的,是传世油画、雕塑,以及那些定义了摄影史的大师杰作,而现在,一群拿着手机的人,用他们的照片,让这座百年艺术圣殿,为同一个故事,第三次亮起了灯——

2025 华为影像大赛颁奖盛典暨年度影像展,正在巴黎大皇宫展开,超百组获奖作品汇聚,共同展出。

1 8

这场影展,正在指明一个极具张力的事实:

从此开始,千千万万个日常瞬间的力量,与殿堂里的不朽杰作,并无二致。

一个理念,三个板块,万般精彩

风掀起红幕,日光照亮墙壁,一个剪影伫立其间。

这是影展主视觉《街头剧场》,由 XMAGE 100 获奖者黄利勇拍摄。他诠释道:

街头的色彩与光影,像极了一个巨大的剧场,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

2 7

▲ 街头剧场-©黄利勇-中国-HUAWEI nova 11 Pro

细看画面,风、光、人,多种力量汇聚,形成微妙张力,向观众发问:风从何来?光如何蜿蜒?此人是谁?

若再好奇些,我们还可以继续发问:如果将被风掀起的幕布视为舞台的开幕,那么黑暗里的人,到底是等待开场的演员,还是隐于暗处的观众?接下来会展开什么样的故事?

回答一系列问题的,是本次影像展的主题:

The World, You and Me.

看世界,看见你。

六个字,隐藏着三个主体——世界、你,还有一个藏在镜头后面的我。

多样的视角、角色、主题,在六个静态文字中动态交融,其内涵由影展的三个板块来承载。

 

看山是山:世界颗粒(I capture, therefore I am)

这是我们与世界的「初见」。

数码照片,由密密麻麻的像素组成,「世界颗粒」的回环形多媒介装置,就基于这个理念打造。

在《街头剧场》旁边的立体装置上,照片、镜面装置与电子屏幕穿插并置,在 XMAGE 100 获奖照片的间隙中,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模糊的掠影,电子屏幕则在观众与物理装置间,插入了第三个动态维度,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

0020sXlVly1i7afjhozvpj62tc240b2c02

这些来自全球的作品与观者本身,共同拼凑出我们对世界的基础感知。

我拍故我在,这是「影像力量」的第一层基石:「记录与见证的力量」。

 

看山不是山:视野交锋(The Constructed, The Perceived)

移步向前,在世界的表面之下,一些微妙的矛盾开始涌现,如果说世界颗粒是「看山是山」,那么视野交锋就进入到「看山不是山」的境地。

一张照片,不再是表面那样确凿且客观,事实和歧义在画面中交织融合,真实开始出现错位。

3 6

▲ Ethereal Lines-©Gheorghe Popa-罗马尼亚-HUAWEI Pura 80 Ultra

来自 XMAGE 100 年度摄影师 Gheorghe Popa 的《空灵线条》,呈现出一幅色彩奇幻、纹理细腻的抽象画,这是盖亚马纳矿湖的化学物质留下的痕迹。

看山不是山,眼见的美丽与其背后的现实在这一刻发生了剧烈的交锋,这是一种和谐而矛盾的共存,照片有多美丽,揭示这份反差时的冲击就有多么震撼,评委王川一针见血:

视觉上越美丽,图像的力量就越强大。

这场交锋得以成立的基石,是华为Pura 80 Ultra 对色彩表现的极致还原,在红枫原色摄像头的帮助下,Pura 80 Ultra 得以精准地捕捉到画面中错落的光线和奇幻色彩,并使其一并定格。

可以设想,若是色彩还原不准确,明暗失衡,这种美丽便无从谈起,背后的发问也将失去力量。

同样,XMAGE 100 获奖作品《一线希望》,则在光与暗的边界上交锋。

4 5

▲ Glimmer of Hope-©Rhon Velarde-菲律宾-HUAWEI P40 Pro

XMAGE 100 获奖者 Rhon Velarde 在黑暗中用一束蓝光勾勒出主体轮廓,华为的暗光表现,没有粗暴地照亮黑暗,而是精准地控制了黑暗,让光晕象征的束缚与发现与人脸的静谧紧张感得以交织并存。

曾经手机摄影难以把控的极限暗光影调,在华为的美学调校下,变得克制而富有层次,技术没有压倒叙事,最终才成就了这张充满张力的照片。

5 5

▲ Page to screen-©Shahid siyal-巴基斯坦-HUAWEI P60 Pro

在「视野交锋」,我们总能在照片里看到,一些巧合与误会正隐藏在和谐之中,这种巧合颇有乐趣、耐人寻味,当然也不乏尖锐的矛盾。

这种微妙的平衡以及背后蕴藏的巨大能量,惟有影像,才能捕捉——这是「影像力量」的第二层进阶:「解构与发问的力量」。

 

看山还是山:如它所述(In Their Own Words)

我们晃眼看过了世界的表象,又捕捉到了表面之下的微妙,是时候回归「看山还是山」的本质——影展走入了最后一个板块。

在这里,聚光灯收束,聚焦在具体的人和事物上,矛盾与错位开始消融,情感通过镜头的桥梁,将力量汹涌而纯粹地传递,直击人心。

年度摄影师 Mehmet Emin Corus 拍摄的《新生命》,是这种纯粹力量的开篇——没有交锋的矛盾,只有看山还是山的质朴,农夫抱着新生的小牛,母牛本能地紧跟在后。

评委王川用一段话准确地指出了《新生命》的绝妙之处:

这是一张质朴而简洁的照片,记录着日常轮回中生命的最初,一切都不能再自然,摄影师也没有上任何“手段”,正是这种尊重、理解和欣慰,成就了一幅看似无奇却极富感染力的好照片。

6 6

▲ New Life-©Mehmet Emin Corus-土耳其-HUAWEI Mate 10 Pro

另一幅年度摄影师作品《雪源》,聚光灯聚焦在女孩叶丽娜的传承故事上——作为察纳(人类最早滑雪的工具)毛皮雪板非遗传承人的爷爷斯兰别克,亲手为她制作了毛皮雪板,并带领她在雪山上学习滑雪。

在这个间隙,陈冠宏敏锐地捕捉到这幅画面,女孩直视镜头的目光、传统服饰的细腻纹理、乃至毛皮风帽的蓬松质感,都在讲述雪源和血缘的故事。

当叙事需要质感的支撑时,技术的力量便会润物无声。

华为影像 XMAGE 中的「真实感」与「沁润感」,在这张照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技术的意义,是为了以不打扰的方式,将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体的故事,以及背后的情感,用最清晰、最真实的质感呈现给你。

7 6

▲ 雪源 Origin of Skiing-©AC陈冠宏-中国-HUAWEI Mate 70 Pro+

如果说《雪源》的力量在于凝望的质感,那么《向远方》的力量则更为轻松与自在。

车内的剪影、车顶的行囊、天边的飞鸟——三个互不相干的元素,共同指向远方这个颇具浪漫色彩的主题。

要将这三个元素编织进一个画面,是技术与叙事的两全其美——需要长焦带来压缩感,才能将远处的飞鸟与近处的行囊拉入同一个时空;需要色彩的还原力,让天空的蓝与车身的黄形成高对比度的情绪;更需要抓拍的决定性瞬间,在飞鸟掠过的刹那按下快门。

8 2

▲ 向远方-©苏星子-中国-HUAWEI Mate 50 Pro

这些元素汇聚在一起,成为华为影像 XMAGE 所蕴含力量的综合体现:它将华为在长焦、色彩、瞬时抓拍上的技术积累,融合成一种随手可得的叙事能力,让普通人也能捕捉到路途中的诗意。

越过真实与歧义,穿透矛盾与和谐,这是「影像力量」的最终归宿:「叙事与共情的力量」。

9 3

▲ Good morning-©Mohamed Reyad-埃及-HUAWEI P40 Pro

10 3

▲ The Apple Orchard-©Rebecca Stice-英国-HUAWEI Pura 80 Pro

从看见世界,到连接你我,影展的三个板块根据流线设计,从宏观到内心,形成一个完美的回环,也恰好契合「看山是山」到「看山还是山」这样充满辩证哲思、由表面到本质的渐进。

有心者一定有注意到,这次影像盛典的获奖方式,并不像我们熟知的那样,在每个类别中分出冠亚季军,而是有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统一名字——XMAGE 100。

华为认为,一张照片的维度,远比一个标签要丰富,用类别的条条框框去定义它,无异于削足适履。

更何况,世界大千,又岂是几个标签所能概括?

打破组别排名的另一个好处,则是真正让影像这件事儿,更为平权——

当一张照片不再仅仅作为谋组的优胜者、而是直接作为「100 个精彩瞬间之一」被看见时,那扇一度被少数人把持的殿堂大门,便向每一个普通人平等地敞开了。

跳脱框架外,才是真包容。

11 5

至此,这场影展用看山三境的哲思,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影像力量」的三个层次:记录、发问与共情,也见证了影像的力量,从少数人走向大众,再由大众走向殿堂的大门。

但这份力量,并非凭空而来。

这种人人皆可主角的平权,是如何从百年前少数人的特权,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问题的答案不在别处,依旧在这座巴黎大皇宫中。

带着千千万万人,重返大皇宫

1888 年,刚刚推出第一台便携式相机 Kodak Camera 的柯达,确定了自己核心经营理念——让相机变得像铅笔一样方便,并由此提出了一句著名的广告语:

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
你只管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

那时候,摄影还不算是个完全普及的玩意,一张照片的背后,是昂贵的摄影器材、笨重的玻璃底片、复杂的曝光计算以及近乎炼金术一般的冲洗知识。

可以说,彼时的摄影艺术,是专业摄影师与富裕爱好者的特权,其门内,堪称往来无白丁。

800wm 2

十二年后,也就是 1900 年,巴黎为盛大的世界博览会,献上了巴黎大皇宫这座辉煌的殿堂。

同年,柯达的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带着售价仅一美元的勃朗尼相机(Brownie Camera)和革命性的胶卷系统,作为二十世纪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参加了这场盛会,被授予了博览会的最高奖,极低的相机成本、工业化生产的胶卷,用户拍照它冲洗的模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摄影的门槛,柯达在 1888 年提出的那句广告,迈出了第一步。

殿堂和平权的开端,在 1900 年的巴黎大皇宫里,戏剧性地交汇了。

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浮光掠影中,这座建筑见证了艺术的流转,既仰望过野兽派与印象派留在画布上的经典,也审视过布列松、安德烈亚斯与舍曼等定义了摄影史的名字与他们的作品。

遗憾的是,虽然相机和胶片开始进入家庭,但在成本和冲洗流程的限制下,影像,依旧离普罗大众还有相当远距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数码相机时代,才又一次出现变化——

2018 年,华为全球新品发布会在巴黎大皇宫举办,此后两年,华为新影像大赛的优秀作品均在这里展出,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在这里举办重要活动,手机拍摄的照片,第一次与世界级摄影作品并肩。

23

殿堂依旧,但影像,已经经由「软硬芯云」,将复杂的流程彻底压缩进人人口袋中那个方寸大小的设备里,回望来时路,从华为P8 开始延续的影像探索之路,到华为Pura 80 Ultra 的一镜双目长焦,华为的每一代,都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最终积累出庞大的技术解决方案——华为影像 XMAGE。

极致的影像技术,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鉴赏力,并使其得以落地成真,进而推进影像平权的发展,增添了独属于移动影像的力量。

1242351253

六年后的今天,华为携手 Paris Photo 与 UCCA Lab,以全球合作伙伴的身份,带着华为影像 XMAGE 的技术底座、影像力量的美学主张、三大板块的策展论述,汇聚来自 78 个国家、超过 74 万件作品,以及背后千千万万个抬手就能拍摄照片的用户,再次推开巴黎大皇宫的大门。

一次叫特例,两次是偶尔,三次成常态。

这样的常态,宣告了华为影像 XMAGE 的核心价值——影像的力量,不止于技术,还有平权。

一个由科技与大众人文主义共同驱动,迄今为止最年轻、也正年轻的媒介,也由此真正推开了殿堂厚重的大门,让每个人都能「登堂入室」。

2025-11-13 12:00:39

现在,只需要 7 万元,你就可以获得一辆 1100 公里综合续航、车长 4910mm、轴距 2910mm ,且带有侧滑门的「越级」MPV。

这就是五菱星光 730,在有限的成本内,它几乎把用户最需要的功能做到了极致。

新车提供了燃油、插混、纯电三种动力形式,共四种车型配置,置换补贴价从 7.1 万元到 10.58 万元不等。

1 14

燃油版搭载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30kW,最大扭矩 290N·m,提供了 6MT 和 CVT 两种变速箱选择,最高车速 180km/h,WLTC 综合油耗低至 6.99L/100km。

插混版搭载 1.5L 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 78kW,电动机最大功率 145kW,峰值扭矩 230N·m,最高车速 170km/h,WLTC 馈电油耗 5.3L/100km,匹配容量为 20.5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 纯电续航 125km,CLTC 综合续航 1100km,支持快充,SOC 30%-80% 仅需 30 分钟。

纯电版车型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 100kW 的电机,峰值扭矩 200N·m,最高车速 160km/h,匹配了一块 60 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 纯电续航 500km,SOC 30%-80% 仅需 2 0 分钟。

9 9

五菱星光 730 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整体造型更加简约精致,燃油版和插混版配备了与丰田埃尔法类似的大尺寸纺锤体进气格栅,两侧大灯采用双线条设计。纯电动版本则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视觉效果更简洁。

10 2

新车还是 10 万级 MPV 中唯一可配备电滑门的车型,上下车更方便,车门打开后占用的横向空间较小,标配的 B 柱辅助拉手也可以让老人、小孩上下车更便利安全。

8 11

配色上,新车有烟霞灰、银霜白、耀石黑和暮山紫共 4 款配色可选。

作为一款 MPV,空间表现自然是星光 730 的核心。

其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4910 / 1850 / 1770mm,轴距 2910mm,采用 2+2+3 的 7 座布局。五菱介绍新车内部有效车长 3331mm,横向宽度 1500mm,实现了 88% 的后排利用率。

3 13

因此,星光 730 的第三排座位并非「摆设」,一个身高 175cm 的成年人坐进去后,其膝盖离前排依然有约一拳距离。

新车全车座椅均配备了不同的调节模式,前排座椅可以以 180° 大角度放平,支持「原地躺平」休息,二排座椅则配备了双侧扶手,多角度可调。

Xnip2025 11 13 18 31 00

储物方面,星光 730 全车共有 25 处储物区域,第三排座椅还支持 4/6 分折放倒,放倒后车辆后备箱容积可达 1202L,足够放得下 4 个 28 寸行李箱。

6 9

五菱星光 730 配备了一块 3.5 英寸的液晶仪表和 12.8 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搭配双辐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盘。

插混版和纯电版车型使用怀挡式换挡机构,燃油版车型采用传统的换挡杆。

新车车机则搭载了 Ling OS 智能车机系统,支持 4G 网络、车联网、手机 APP 远程控制、车载蓝牙、HUAWEI HiCar/Carlink 手机互联以及 OTA 远程升级。

Xnip2025 11 13 18 31 49

五菱星光 730 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的独立悬架。整车采用六环高强钢笼式车身,前后防撞梁标配吸能盒,并采用「碰撞后发动机下沉技术」,车辆可在正面碰撞时通过预设的机械结构,使发动机整体向下掉落为驾驶员预留生存空间。

新车采用的「神炼电池」则保持着 300 万销量依然「碰撞 0 自燃」的优秀记录。

4 14

在预售期间,五菱星光 730 的订单已经突破了 30000 台,充分体现了这辆车极高的市场认可度。

5 12

在 10 万元以内,五菱星光 730 真正做到了兼顾大空间、多动力选择与高安全标准,虽然其在动力表现和内饰水平上只是够用水平,但是对于刚需用户而言,其在同价格几乎没有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智己的日子最近似乎好起来了一点。

8 月份发布的 LS6 10 月份售出了 8936 台,是智己所有车型中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月销量。

(第一是初代 LS6 在 2023 年 12 月份的 9878 台。)

新的大型旗舰 SUV 在昨晚发布会后也收获了 25 分钟大定突破 5000 台的成绩,连带着智己 CEO 刘涛接受采访时都硬气了不少。

 无论是我们的品牌积淀,技术积淀,还是说用户体验的积淀,我想今年可能真的是到了这个时间点了。

LS9 这次提供了两个 SKU,只有电池容量和续航有区别,52 度电版本售价 32.28 万元,66 度电版本售价 35.28 万元,比之前的预售价格便宜了 1.4 万元。

12 7

在介绍 LS9 的定义思路时,刘涛说,智己 LS9 作为旗舰,「不能有任何短板,而且必须有超级明显的长板」。

在这种思路下,智己用 7 系车的价格,做到了 9 系车的体量,无论是三电、机械还是豪华感,都无愧旗舰之名。

Xnip2025 11 13 18 49 44

把豪宅搬进车里

在正式上市之前,智己已经展示了他们为 LS9 打造的「野奢户外套件」和高位探照灯两大创意。

其中「野奢户外套件」为车主提供了一个悬挂于尾门之上的「单人简易淋浴房」,依靠车内水箱和电源,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身体和物品冲洗。

16 5

高位探照灯则是安装在车辆激光雷达两侧的额外照明系统,智己号称其照明面积达到 8000 平米,大概一个足球场大小。不过智己强调它只有在合适场景中才可以打开,不会对其他的交通参与者造成困扰。

14 9

这两项配置并不是智己创意的全部,他们在上市发布会中又公布了一项行业首发配置——「智控地暖系统」。

LS9 的副驾以及二三排位置铺上了一层石墨烯地板,能够均匀发热,可以让你在车上光脚(虽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

15 6

虽然实用性可能有待验证,但至少说明智己 LS9 确实在座舱内的豪华感营造上很下了一番功夫。

LS9 采用「2+2+2」六座布局,整体设计风格和智己 LS6 相差不远,但是用料上豪华了不少。整车软包均使用 Nappa DELUXE 臻奢⾼定头层真⽪和菱形缝线点缀,扬声器周围则使用了木纹饰板。

18 3

智己称 LS9 的「得房率」为 86%,全车共有三把零重力座椅。在座椅按摩功能上,智己加入了机械臂来提升按摩力度,其强度是普通气动按摩的 7 倍。

新车 3160mm 的轴距则保证了座舱内的乘坐空间,LS9 二排最大腿部空间 1207mm,膝部空间 265mm,第三排在拥有 955mm 头部空间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做到最大 143° 的电动调节。

17 4

此外,智己与知名音响品牌 B&O 合作设计了一套 25 扬声器、3472W 总功率的音响系统,搭配二排 21.5 英寸、4K 分辨率显示屏,车内观影体验也有所提升。

新车前排座椅则使用了 27.1 英寸 5K MiniLED 屏和 15.6 英寸 3K MiniLED 副驾娱乐屏组合,方向盘依旧可以选装智己标志性的半幅方向盘。

21

开得远、跑得稳、看得清

在三电和机械素质上,撑起 LS9 的则是上汽的两大核心王牌——「恒星超级增程」和「灵蜥数字底盘 3.0」。

「恒星超级增程」和市面上其他竞品最大的不同是,它在性能、续航、体验三个方面都做到目前的顶尖水平。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系统采用了 800V 超快充高压平台,支持 4C 的充电倍率,充电功率最高 268kW,15 分钟最多能补充 310km 的续航。

其核心的部件是由智己汽车与宁德时代联手开发的一块 66kWh 增程专属「超级骁遥 MAX」电池,纯电续航 402km,配合 1.5T 的增程专用发动机,综合续航可达 1508km。

23

同时,「超级骁遥 MAX」电池即使在低电情况下,放电功率也能达到 275.5kW,不会出现「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的尴尬情况。

智己将其日常使用体验描述为「自带超充桩的电车」。相比之下,2025 款后轮驱动 Model 3 的电池容量也不过才 62.5kWh。

此外,在传统增程车型,体验不够完美的低电量动力弱和高噪音、高振动方面,智己也做了针对性优化。

通过尽可能优化增程器的工作噪音、震动表现,并加入行业首创的「ERNC」主动降噪技术后,LS9 车内的乘客几乎无法感知到增程器已经介入工作。

24

性能上,智己 LS9 还提供了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峰值功率达到 390kW,峰值扭矩 670N·m,百公里来到了 4 秒级。

22

另一大核心「灵蜥数字底盘」则在智己 LS9 上首发了 3.0 版本。

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的基础上,智己 LS9 升级到了 150mm 超大行程双腔闭式空气悬架与智能电控阻尼减振器,支持单双腔自适应切换,搭配灵蜥数字底盘 3.0 可以更为迅速的调整空悬状态。

27

在车辆过弯时,智己 LS9 可以在毫秒级时间内提升空悬刚度和电控减震器阻尼,从而降低车辆约 46% 的侧倾角度,让车身在过弯时更平稳。

25

新底盘还可以做到最多 14 项的跨域控制,实时调整车辆动态,能够使车辆的「舒享防晕模式」体验更好。

相比 2.0 版本,灵蜥数字底盘 3.0 的后轮转向角度来到了双向 24°,使这台长 5279mm,轴距 3160mm 的全尺寸 SUV 的转弯半径降低至了 4.95 米,比一些中小型车还要灵活。

26

「灵蜥爆胎稳定系统」和「主动防侧翻 3.0」这两项主动安全功能也未曾在新车上缺席。

另一项突出智己 LS9 旗舰地位的配置是新车搭载了一台 520 线的激光雷达。

线数越多,车辆看到的世界就越清晰。

可以将其想象成手机摄像头从「百万像素」升级到「亿级像素」——低线数如同低像素照片,只能看个轮廓;高线数则是超清影像,连远处人物的睫毛都清晰可辨。

28

并且高线数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也更远。一般来讲,64 线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在 100 米左右,192 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则在 150 米上下。智己 LS9 的 520 线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 300 米以上,能够更早更及时的发现障碍物。

搭配与 Momenta 合作研发的首个基于英伟达 Thor U 芯片的 IM AD Max 辅助驾驶系统,LS9 可以实现高速/城区领航辅助驾驶,一键 AI 泊车等功能,还能识别交通指挥手势,主动安全系统则支持向紧急避让 AES ,可以实现实现连续避让、避让后刹停、狭窄空间避让等⾼难度避险动作。

30

被动安全性能上,智己强调 LS9 设计了三重安全冗余,不仅车内车内配备机械门把手,车外配备机械门把手拉锁,车门电路和信号也均采用了信号双通道设计。同时全车大量采用超强潜艇级热成型硼钢,并大量使用了 CBS 超强复合材料。

31

依托上汽集团 70 年供应链积淀,我们能将顶级技术以更合理价格带给用户,降低旗舰产品门槛。

智己汽车 CTO 项娇在发布会结束后的采访中讲到,价格与配置的诚意组合是智己最大的竞争力。

相比问界 M9 和理想 L9 这两大标杆增程车型,智己 LS9 选择了一套性价比更高的打法,无论是续航和配置似乎都来得更划算。

2025 上半年,智己汽车营业收入 35.56 亿元,上半年亏损 18.25 亿元,负债率达到了 75.04%。上半年共卖出了约 1.9 万辆新车,平均月均销量仅为三千多台,仅实现了全年销量目标的 19%。

不过,接下来的两个月,凭借 LS9 ,智己或许有可能实现一波「弯道超车」。

AI 编程火了这么久,无论是开发者还是我们普通人,都能让 AI 来帮忙做个小游戏、捣鼓点小工具。

有时候还真别说,那些 AI 做的小玩意,的确能起到点作用。很多读者也经常在留言区评论,现在最好的编程模型是什么?

Claude 4.5 + Cursor 自一直是很多开发者的首选,但它们由于种种原因对中国用户都不太友好,结果是花同样的钱开会员,有可能很多模型都用不了。

好消息,这次我们不会被「卡脖子」了。

昨天,字节发布了他们的编程工具,TRAE 3.0,我们体验了一下,在某种程度上,TRAE 可以说就是一个国产版 Cursor,甚至部分功能做得比 Cursor 还要好。

Screenshot 2025 11 14 at 10.20.12

其中,最核心的功能 SOLO 模式,是之前所有同类产品,没有探索过的 AI 编程工具形态。它提供了 SOLO Coder 和 SOLO Builder 两个智能体,一个针对专业的开发者用户,处理复杂的项目开发问题;一个针对个人和小团队,真正做到一句话做个产品,能上线发布的产品。

这两个 SOLO 智能体,把过去传统软件开发,涉及到的全部工作基本都包揽了。目前 SOLO 模式正在限免期,前往 trae.ai 下载安装,登录之后就能免费体验到 15 号。

Screenshot 2025 11 14 at 10.20.45

限免期之后,TRAE 的会员计划也比 Cursor 更良心,首月是 3 美元,次月开始 10 美元。和免费用户的区别就是在模型调用、快速响应上的额度分配不同。

SOLO 模式,让编程更加 Vibe

SOLO 模式其实最早是在 TRAE 2.0 的时候推出的,当时只是用来快速生成一个应用。而更新的 TRAE 3.0 版本中,是把快速生成的应用,能做得更复杂,还给专业开发者带来了更高效的功能。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4.58.01

之前,我们使用大多数的编程产品,或者就是要 ChatGPT、Gemini 这些通用助手,来进行 vibe coding。

本质上还是,我们单纯地跟模型进行对话,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最后的产出也比较有限,一般就是一个我们看都看不懂的代码文件,点个预览就够了。

但现在,TRAE SOLO 模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开发工具、或者 AI 聊天编程产品的形态。它整体的布局更像一个大模型助手的智能体界面,没有了中间的代码编辑器,最左边也不是文件管理器,而变成了任务列表。

SOLO Coder:面向复杂项目开发

TRAE 提供了 Coder 和 Builder 两个选项,SOLO Coder 主要是针对复杂的项目开发,更专业的应用场景。一般是我们有现成的项目,可以通过 Coder 来完成一些项目迭代、Bug 修复和架构重构等。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5.33.20

我们选择了一个 GitHub 上的开源项目,动辄上千上万行的代码,根本看不懂。然后直接问他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网络结构等组件,可以让这个方法的效果更好。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5.40.05

▲ 指令下达后,直接开始执行,帮我完成各种包的安装,实时跟随会自动切换不同的工具面板。

前几天我刷社交媒体,看到有人在问,大家在 vibe coding 等结果的过程中一般做什么。

有人说真正的 Vibe 是应该打开手机开始刷视频,也有人说会盯着 AI 的每一步操作,防止它莫名其妙删库跑路,还有说再开一个 Agent 来执行其他任务。

SOLO 模式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在任务处理过程中,是可以多任务并行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同时执行多个项目。同时,SOLO 智能体在调用不同的工具过程中,会可视化全部的工具调用流程、自动切换不同的工具面板,TRAE 把这一点叫做「实时跟随」

PixPin 2025 11 14 10 48 13

和 TRAE 2.0 会显示当前使用的模型不同,在 Claude 彻底断供之后,TRAE 3.0 在 SOLO 模式下,只会显示 Max 模型,且不能自定义选择模型

SOLO Builder:从零构建一个应用

SOLO Coder 还是有点太专业了。另一个智能体,SOLO Builder 在某种程度上,则是一款很典型的 vibe coding 产品,和我们之前分享过的 Lovable 一样,它主打的是从零开始,一句话构建一个产品。

但不同的是,SOLO Builder 能凭借 TRAE 自身强大的开发环境,真正做出一个大规模可用的产品,不会停留在做一个小玩意路线上。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6.06.41

一款应用从构思到最后真正上架到 App Store,中间要完成的需求分析、UI 设计、系统环境等等,都可以在 SOLO Builder 中,通过 AI 来完成。TRAE 提供了包括编辑器、文档、终端、浏览器、Figma、智能体、MCP在内的多个工具。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6.07.27

▲ 开始写项目需求文档和技术架构文档

通过调用不同的工具,仿佛真的有一个助手在操作我们的电脑:在写清楚产品需求文档后,默默地又开始写代码来实现,最后再自己测试代码、部署整个项目;把产品经理、程序员、测试、运维的活全干了。

我们输入了一个需求,是让它做一个摸鱼 APP。得到了对应的文档之后,SOLO Builder 不会立刻执行,而是让我们先确认这个计划是否可行。此刻我们就是项目经理,告诉 AI 来 Align(对齐)一下颗粒度,不行就要 AI 再回去修改文档。

在 SOLO Coder 智能体,同样有「Plan 计划」的开关,先让模型规划怎么做,我们再确认。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6.31.08

一切顺利,我们得到了最后的摸鱼 App,TRAE 还贴心的提供了一个推荐操作,让我们把项目部署到 Vercel(托管网站的平台)上,而不仅仅是本地访问。

PixPin 2025 11 12 16 37 00

不过,SOLO 模式目前还只在国际版推出,国内版本可以通过加入候补名单,等待上线。

PixPin 2025 11 12 15 47 07

▲候补链接:https://www.trae.cn/solo

豆包编程模型,TRAE 的国产版核心

虽然国内版本还没有 SOLO 模式,但是字节最新的豆包编程模型,已经在 TRAE 国内版上线了。

PixPin 2025 11 12 11 14 04

▲Doubao-Seed-Code 生成的技能五子棋页面截图

Doubao-Seed-Code 是字节这周二发布的一款全新模型,它专门在 Agentic 智能方面,进行了深度优化;在多个编程相关的基准测试中,表现结果全面领先国产的同类模型;此外,它的输入输出还做到了国产模型的最低价。

用直观的例子说明,在相同 Tokens 数量的任务下(0-32k 输入区间),Claude Sonnet 4.5 完成需要约 4.05 元,GLM-4.6 要 0.77 元,而 Doubao-Seed-Code 的成本是 0.34 元。

Weixin Image 2025 11 12 103924 927 Weixin Image 2025 11 12 105832 356

▲配合字节的 TRAE 编程产品,在 SWE-Bench 上的得分更高;以及使用成本更低

Doubao-Seed-Code 的亮点还包括,它支持最高 256K 的上下文长度,能应付一般的长代码文件。它也是国内第一个支持视觉理解能力的编程模型;通俗点讲,就是不用自己口头描述做什么,一张设计稿、截图,就能自动生成对应的内容。

模型提供的 API 调用,支持在 Claude Code 中使用,也对字节跳动自家的编程开发工具 TRAE,Cursor、Codex CLI、Cline 等主流的开发生态,实现了全面的兼容。

目前,Doubao-Seed-Code 可以在火山方舟大模型体验中心、TRAE 中国版直接使用,也可以透过平台的 API 调用。

PixPin 2025 11 12 11 07 14

▲ https://www.volcengine.com/experience/ark?model=doubao-seed-code-preview-251028

在 TRAE 中国版,还提供了 Kimi K2,GLM 4.6,以及 DeepSeek、Qwen 等常见国产编程模型。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1.16.29

▲ https://www.trae.cn/

我们也在火山引擎官网、TRAE 、以及 API 调用几种方式里,体验了这款全新的编程模型,不能说吊打 Claude,但是配合自身的编程开发环境、和超低的费用,很难不让人心动。

模型能力实测,一张草图生成一个项目

视觉理解是 Doubao-Seed-Code 的一大亮点,但其实从图片复制网页,甚至是在 AI 大语言模型流行之前,就已经有类似的应用。而多模态的能力,现在也基本上成为了每个模型的标配。

我们从网上找了一张手绘的网页布局图片,直接让它根据这张草图,生成对应的前端页面。

PixPin 2025 11 12 11 37 43

还原度还是很高的,复制代码拿过来直接用作自己的项目,或者再要它添加一些处理的逻辑,神笔马良的即视感。

除了这种照搬图片的内容,我们还找了一张大家熟知的游戏截图,Flappy Bird,但是截图里面就是几根柱子。上传截图并提问,你认识这个游戏吗?用一个单页的 HTML 实现它。

PixPin 2025 11 12 12 20 35

虽然简陋了一点,但是 Douban-Seed-Code 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一眼就看出来这是 Flappy Bird 的游戏。最后的实现,把小鸟直接换成了一个原点,但确实是一张图就能生成游戏。

火山方舟的模型体验中心更多是一种 Playground 的存在;Doubao-Seed-Code 的发布,直指当下火热的 AI 编程赛道。

Weixin Image 2025 11 12 135115 134

字节也专门为 Doubao-Seed-Code 在 TRAE 中的表现进行过优化,与 TRAE 深度结合的豆包编程模型,在对应的编程基准测试中,甚至拿到了超过 Claude 4.5 Sonnet 的成绩。

和网页版处理不同,在本地使用,意味着我们的主动权更大。我们直接把过去几篇 APPSO 的文章放到项目文件夹,然后在 TRAE 里和模型对话,要它根据这些文件,帮我制作个人作品集。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3.56.01

在豆包编程模型的介绍资料里,我们看到字节用了一套大规模的 AI 强化学习系统,来完成智能体的学习训练。

localhost 8000

在 TRAE 中运行了一会儿了,就得到了最后的个人作品集网页,说实话总结得很不错,在精选文章那一部分,都是 AI 自动帮我配的图片。

除了直接使用,豆包编程模型还提供了 API 的方式,能够配置到 Claude Code 之类的工具中。

我们之前在介绍 Google 全家桶时,分享过 Gemini CLI(和 Claude Code 类似的命令行终端工具)的使用体验,基本上能减去我们找各种第三方工具的繁琐。

在火山引擎的官网,字节更是直接给出了完整的将 Doubao-Seed-Code 配置到 Claude Code 的详细步骤,我们只需要照着教程走,就能得到一个不会被断供的 Claude Code。

PixPin 2025 11 12 12 30 48

▲ https://console.volcengine.com/ark/region:ark+cn-beijing/model/detail?Id=doubao-seed-code

简单配置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 Claude Code 的页面,并且显示当前的模型时 doubao-sseed-code-preview-251028。

Screenshot 2025 11 12 at 12.42.05

字节这波发 Cursor 平替 SOLO 模式,又发 Claude 4.5 平替 Doubao-Seed-Code,能看出来是真的很想把 AI 编程做到极致,毕竟这是现在的大热门。

有多热,代表性产品 Cursor 在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来到了 300 亿美元,并且它几乎可以确认,将是历史上最快达到 10 亿美元 ARR 的公司。

G5p3aP4bsAA2cw4

▲图表由 GPT-5.1 生成,显示这些公司从成立到实现 10 亿美元的 ARR,需要多长时间。图片来源:X@Yuchenj_UW

而前些天,柯林斯词典也宣布,把 Vibe Coding 作为 2025 年度词汇;这一年来,无论是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多多少少都已经接触到了 AI 编程。

简单的「帮我生成一个贪吃蛇的游戏」、到复杂的大型项目管理,代码完全变成了向 AI,而更少面向开发者的语言。

这种趋势也在大多数的基础模型,把编程能力作为主要卖点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流行。如果在去年问一个 AI 编程的用户,他会选择什么模型,毫不犹豫地说,一定是 Claude 3.5。

PixPin 2025 11 12 15 54 02

到了今年这个时候,Claude 断供看起来反而是倒逼了我们一把。国产的编程模型有了智谱的 GLM 4.6、阿里的 Qwen Coder、Minimax M2、月之暗面的 Kimi K2 Thinking,个个都榜上有名;今天又多了一个选择,Doubao-Seed-Code。

模型之外,工具的演变也没停下来,从只是生成代码然后预览,到现在 TRAE 要把软件开发一条龙全面服务到位。即便现在说 AI 编程,要全面取代程序员还不太可能,但让 AI 手搓一个微信,未来三五年说不定真的能做到。

2025-11-14 14:19:12

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权威榜单 Billboard 接二连三地迎来一批新歌手上榜,低调但行动快速,闷声就登顶了。

Country Walk My Walk

等一下等一下,大家发现:什么?又是 AI?

榜一《Walk My Walk》是 AI 生成的歌曲作品你,从数据来看,它不仅登顶了,还连续在榜了三周。对于任何一个新人来说,都是堪称「爆」了的成绩。

walk my walk

然而这不是人,只是 AI。Billboard 发现,登上自己榜单的 AI 歌手和歌曲,已经越来越多了。

冠军?什么来路?

其中一位 AI 歌手,Xania Monet ,出道两三个月,发过的歌却个个受欢迎。最新的《How Was I supoosed to Know?》在油管直接是百万播放量,这还没算 Tiktok 和 Instagram 的数据。

youtube record

自夏天出道以来,Xania Monet 已在 Billboard 的多个排行榜上取得佳绩,不到两个月内,已创造超过 5 万美元收入。

AI 歌手并不是新鲜事,甚至,用 AI 做一个数字人形象,也不是新鲜事。但我确实想知道,Xania Monet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现。

要知道,很多人不只是看不出来她是 AI,更加是觉得她的歌很好听,很动人。

comment

这不高低得尝尝咸淡。听了几首之后,我很快意识到为什么:主题。

Xania

Xania Monet 的歌在旋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很正常,AI 生成的音乐,不会偏离主流形态太远,毕竟是数据算出来的。

唱法层面,该有的细节都有:颤音、转音、声区切换,但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可以生成的。而且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瑕疵。比如在一些高音时,很像是挂了 auto-tune,有点点轻微的「电音」感。

可是,她的歌全部围绕着当代人的 emo 情绪出发,歌词写得相当切中人心。

emo

看看这个歌词,非常写实地描绘了恋人之中,只有一方付出,另一方只会闪躲的情态。这首歌就叫做《I asked for so little》,可以翻译成「我要的不多」,典型的苦情歌,受到欢迎完全不稀奇。

在这首《Still not choosing me》中,写的是为什么「我爱的人不爱我」,很常见的主题,经典永流传。没有人永远失恋,但总有人正在失恋着。

still not choosing me

之前的视觉效果 AI 感还是很强,尤其是视频,基本上经不起细看。

但是到了她的大热单曲《How Was I supoosed to Know》,不仅是唱感情问题,还唱到了原生家庭伤痛:父母没有教过什么是好的「爱」,只能让孩子带着伤痕,「错把虚情当真爱」。

how i supposed to know

这不得掀翻了社交媒体,简直是 buff 叠满。

而且相比于早期简陋的动态歌词板,《How Was I supoosed to Know?》制作精良了不少,不仅没有粗糙的 AI 感,音乐编曲也好了不少。片尾一看,多了许多名字——背后有人了。

Xania Monet 出道没多久,就能够强势上榜,自然也引来了不少橄榄枝,很快就签了公司 Hallwood Media,经纪合约价值三百万美元。

hallwood media

难怪,有了公司,新歌档次都上去不少,登顶榜单也就不奇怪了。

等下,你说你去找了 Billboard,没看到这首歌?

登顶,但没完全登顶

这里的确有一个小小的信息差:Xania Monet 登上的是垂类电台榜单之一,Adult R&B Airplay Chart 成人 R&B 电台播放榜。

billboard chart 1

这是一个衡量美国成人 R&B 广播电台播放频率的榜单,以电台播放数据为口径。要知道,现在美国依然有大量覆盖全国或地区的 FM/AM 广播电台,这些电台每天仍然需要大量歌曲轮播,并且还是保持着人工编辑的体系。

Billboard 与一个叫 Mediabase 的监测机构合作,利用自动识别技术(audio fingerprinting),监控这些电台在每小时、每个地区播放了哪些歌,统计播放次数、时间段、地区等,最终形成榜单。

rank

这意味着,Xania Monet 的歌想要被电台播放,仍然需要编辑加入到播放列表当中。她能登顶,恰恰意味着这些歌已经被不少 R&B 电台认可并轮播,进入了日常听众的耳朵中。

平时开着车、做着家务而随手打开电台的听众,可能根本不知道她是 AI 歌手。

这使得她登顶的榜单,意义更加独特:她恰恰是因为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很红了,才进入电台视野。

main page

简单点说:Xania Monet 无论是在流量层面,还是在品质层面,都出现了一些「逆转」。尽管专业圈内人还是批评态度,一般听众却相当受感动。

comment 2

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般听众并不会细究创作过程,他们更关心歌曲本身能带来怎样的情绪体验。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 AI 就已经登峰造极,可以写出打动人心的歌了——尤其是 Xania Monet 的例子里,她的旋律和演唱是由 AI 生成的,可是歌词,却完全是来自人类创作者。

Jones

Xania Monet 背后,是一位叫做 Telisha “Nikki” Jones 的创作者,她并非专业歌手,但是热爱写诗填词。今年她接触到了 Suno,尝试把自己写的诗歌和歌词输入进去,设定诸如「灵魂唱腔」「慢板 R&B 风格」「轻吉他配重鼓点」等一系列风格关键词,然后让 AI 创作出完整的歌曲。

creating

歌词 100% 源自琼斯本人的经历和情感,例如《How Was I Supposed to Know?》,灵感正是来自 Jones 童年时就失去父亲的真实创痛,这些发自肺腑的诗句后来成为歌曲的核心。

clip 1

歌词和主题的确是 Xania Monet 最出挑的地方,当然,歌曲和演唱也没有拖后腿,都是在平均水准之上的。主歌旋律通常舒缓真挚,副歌迸发情感张力。

clip 2

在 Jones 的设定中,Monet 的嗓音突出灵魂乐质感,唱腔也一下就抓住了听众的耳朵。再加上歌词写得细腻动人,全部加在一起,这才能如此受到欢迎。

clip 3

可以说,Xania Monet 提供了一个 AI 创作的「高分示范」:保证核心内容(主题歌词)的品质,同时完全原创,从而规避版权风险。从音乐作品到人设都走真情路线,而不是「为了 AI 而 AI」,把生成本身当噱头。

听众更容易把她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新人歌手来欣赏,自然比面对一个夸张虚拟网红时更能产生好感。

最关键的一点:作品本身够打动人。这也是最「背反」的一点,回想我一开始听 Xania Monet 的歌时,已经知道了她是 AI,所以从未关注她的唱法,却能够一下子识别出歌词和主题是她的突出点。

这是不是意味着,AI 始终难以越过一道天堑,那种细腻幽深的情感,归根到底无法「生成」,只能来源于人自身。

2025-11-14 08:59:20

🍏

苹果宣布「Mini Apps」计划:小程序正式纳入 iOS 体系

🍎

苹果向开发者推送 iOS 26.2 beta 2:液态玻璃动效改进

🌟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获 2025 国际压铸大赛「最佳结构奖」

🚗

中汽中心明确动力电池三大类:固态、固液混合、液态电池

🔬

阿里巴巴启动消费端「千问」项目,全面对标 ChatGPT

🏅

腾讯公布 Q3 财报,聚焦 AI 投入引领增长

📦

京东公布 Q3 财报:供应链与 AI 投入加码,线下门店突破 4000 家

🎧

AI 生成歌曲登顶 Billboard 榜单引争议

💰

徕芬入局洗地机赛道,负责人来自大疆

📱

前三季度利润暴跌 99%,保时捷中国总裁首度回应在华发展问题

💡

李彦宏:AI 产业结构正转变为「倒金字塔」

📷

2998 元起,大疆发布 Osmo Action 6 可变光圈运动相机

📺

百度发布全球首个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 5.0

苹果宣布「Mini Apps」计划:小程序正式纳入 iOS 体系

ca25ab9a 6538 440f aec3 65eadba6b7d5

今日凌晨,苹果正式宣布「Mini Apps 合作伙伴计划」,标志着小程序首次进入 iOS 体系,成为制度化的合规应用形态。该计划为开发者提供新的商业化路径,并将小程序纳入苹果监管框架。

苹果表示,小程序(Mini Apps)是「基于 Web 技术如 HTML5 和 JavaScript 构建的自包含体验」,分发于「宿主 App」内,无需安装即可访问。

宿主 App 必须同时支持 iOS 与 iPadOS,并采用「Advanced Commerce API」(高级商务 API)和「Declared Age Range API」,以确保支付透明、内容合规及适龄访问。

值得注意的是,符合要求的开发者可享受数字商品收入 15% 的抽成,相比传统 App 内购的 30% 费率大幅降低。苹果强调,该优惠与开发者规模无关,所有合格交易均适用。

此外,据彭博社报道,苹果与腾讯已达成协议,未来微信小程序与小游戏的内购支付将由苹果处理,并统一收取 15% 的分成。

这一举措结束了双方长达一年的谈判与分歧,也标志着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应用生态策略出现重大调整。

在昨天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就此事进行了回应。

他表示,腾讯与苹果有着非常好的关系,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合作。腾讯和苹果一直在讨论如何使小游戏生态更活跃,「我想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有一个正式的批准」。

业内分析认为,此举既是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 的回应,也是苹果在全球超级 App 平台化趋势下的主动调整。通过小程序,苹果在保持支付与审核控制的同时,为开发者提供更低成本的分发渠道。

此外,苹果指出,小程序的轻量特征将成为未来 AI 调度的重要能力单元,便于系统级智能助手调用,实现快速任务执行。小游戏、工具类服务及轻量功能闭环预计将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苹果指出,这将成为继小型企业计划、视频合作伙伴计划和新闻合作伙伴计划之后的又一重要开发者支持举措。

苹果向开发者推送 iOS 26.2 beta 2:液态玻璃动效改进

19156c67 01e7 451f 870d 3c2fe62d86a3

昨天凌晨,苹果正式推送 iOS 26.2 beta 2 内测版本「23C5033h」。具体更新内容整理如下:

同日,苹果还向开发者推送了 macOS、iPadOS、watchOS、visionOS 和 tvOS 26.2。正式版推送时间方面,据 9to5Mac 报道,iOS 26.2 将于 12 月正式向大众用户推送。

da gong si

超雪团队成功实现 iPhone Air 改实体 SIM 卡

a2dda38f ff34 4d03 a593 bf64097b2295

昨天,深圳超雪团队通过微博宣布,已成功让 iPhone Air 支持读取实体 SIM 卡,并发布实机演示视频。该机型原本仅支持 eSIM,无实体卡槽。

团队介绍,其技术原理是通过软件将普通 SIM 卡模拟为已写入号码的 eSIM,使手机识别为合法 eSIM,再结合入网逻辑优化,实现有锁机可用普通 SIM 卡。

iPhone Air 是中国大陆首款支持 eSIM 的手机,取消了传统 SIM 卡槽,仅保留 eSIM 功能。

超雪团队强调,他们的研究并非针对 eSIM 漏洞,而是通过模拟方式让设备误认为普通 SIM 卡即为 eSIM。此举不仅让有锁机能够使用实体卡,还保留了 eSIM 下载功能,尤其适用于出境旅游时使用当地流量卡。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获 2025 国际压铸大赛「最佳结构奖」

a413b9a8 7cfd 4cc9 b64c 037d3385da42

昨天,小米汽车在微博宣布,其 YU7 车型的 20 合 1 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在北美压铸协会举办的 2025 International Die Casting Competition(2025 国际压铸大赛)中获「最佳结构奖」,该奖项为赛事最高级别荣誉。

北美压铸协会(NADCA)是北美地区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压铸行业展会。

小米方面表示,该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在整车安全层面发挥关键作用,作为碰撞主要传力路径之一,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分散冲击力,提升车体吸能能力,从而降低对乘员舱的能量冲击。

此外,该结构采用车身与热管理跨系统集成化设计,承担空调箱、压缩机、冷媒与冷却模块等部件挂接功能,使前舱布局更为紧凑,并为 YU7 创造出 141 L 超大前备箱。结合一体化压铸后地板、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设计(CTB),该车型车身扭转刚度达到 47610 N·m/deg,处于同级领先水平。

小米汽车 CEO 雷军在微博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安全、可靠的用车体验。

中汽中心明确动力电池三大类:固态、固液混合、液态电池

efac0e63 c4d2 4254 a71f 83eac2efa1c8

据快科技报道,昨天在四川宜宾举行的 2025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表示,正在制定国家标准,将动力电池按照电解质状态分为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和液态电池三大类。

王芳指出,液态电池技术成熟、成本低,是当前电动车的主流选择,但能量密度上限有限,且存在漏液与热失控风险。固液混合电池能量密度较液态提升 30%-50%,安全性更高,被视为过渡方案。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液态电池的 2 倍以上,具备更强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但量产仍受制于导电性与成本问题。

此外,中汽中心明确了固态电池相关术语与分类,强调「半固态电池」的表述容易造成误导,更准确的称呼应为固液混合电池。

业内预计,全固态电池将在 2030 年实现小规模应用,2035 年有望大规模推广。部分分析认为,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寿命方面优势明显,但制造成本偏高,产业化仍需突破。

苹果官网上架索尼 PSVR2 手柄

78119a7f cfb7 41b5 9eff 7da1331b10e0

苹果已在美国官网正式开售索尼 PlayStation VR2 Sense 手柄及充电套装,售价为 249.95 美元(约合 1770 元人民币)。该套装包含左右手柄(附腕带)、充电底座、电源适配器、电源线及两枚 USB 转接器。

随着 visionOS 26 的更新,PSVR2 Sense 手柄现已支持搭载 M2 与 M5 芯片的 Vision Pro,提供高精度动作追踪、手指触控检测与震动反馈。

苹果表示,该套装除可在官网购买外,自 11 月 17 日起也将在部分美国 Apple Store 门店提供自提服务。目前该产品仅在美国市场销售,尚未扩展至其他国家。

PSVR2 Sense 的加入为 Vision Pro 平台带来更丰富的游戏交互方式,用户可关闭手部追踪,改用物理按键与摇杆操作。

阿里巴巴启动消费端「千问」项目,全面对标 ChatGPT

afbe7685 5a20 4033 8f50 0c82a37cc7be

据《华尔街见闻》报道,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全面进军 C 端 AI 应用市场,对标 ChatGPT。

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正准备对其旗舰 AI 应用「通义千问」进行重大改版,更名为「千问」App,定位个人 AI 助手,并同步研发国际版,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消息显示,阿里巴巴在杭州总部抽调逾百名工程师,专设两层办公楼推进研发。此次布局被视为继年初宣布 3800 亿元 AI 基础设施投资后的又一关键动作,标志着公司战略从 B 端转向 C 端。

新版「千问」应用将引入 Agent 式 AI 功能,深度融合淘宝等平台,力图打造一站式智能助手。

此前,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已明确提出 AI 投资蓝图,强调「全栈」技术布局。最新发布的 Qwen3-Max 模型参数规模超过万亿,性能跻身全球前三,下载量突破 6 亿次。

Airbnb CEO 布莱恩 · 切斯基公开表示公司「大量依赖 Qwen」;英伟达 CEO 黄仁勋也称其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大部分市场。

消息公布后,昨天阿里巴巴港股盘中一度拉升超 5%,恒生科技指数亦由跌转涨。

腾讯公布 Q3 财报,聚焦 AI 投入引领增长

d9ca9e6e 5402 416f ac3f ff29c1d172b7

昨日,腾讯公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总收入达 1928.7 亿元,同比增长 15%。

其中 To B 业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营收 582 亿元,同比增长 10%,成为增长核心动力。财报显示,企业对 AI 的旺盛需求推动腾讯云服务、微信小店带货技术服务等板块保持双位数增长。

本季度,腾讯持续加大 AI 战略投入,研发支出同比增长 28%,达 228 亿元,创单季新高。混元大模型在多项权威榜单登顶,开源模型下载量破百万。

此外,财报显示腾讯本季度在应用层面、产业落地、国际业务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目前,腾讯已在全球设立 11 个区域办公室,部署 9 个技术支持中心。

此外,财报还提到,截至 9 月 30 日,腾讯的员工数量继续增加,共有 115076 名员工,在 Q2 11.12 万名员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

薪酬方面,2025年第三季度,腾讯集团三个月的总酬金成本高达人民币 324 亿元。与同比去年同期的 296 亿元相比,涨幅 9.5%。

在昨天晚间举行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公司表示 2025 年全年实际资本支出预计将低于此前指引,但仍高于 2024 年水平。

腾讯高层强调,当前 GPU 储备充足,足以满足内部使用需求,AI 芯片供应短缺是限制云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腾讯 CEO 马化腾在会上指出,公司正在升级混元大模型架构,未来微信将逐步引入 AI 功能,最终目标是推出一个「AI 智能体」,在通信、社交、内容、小程序、支付与商业五大生态中帮助用户完成任务,成为理想的个人助手。

腾讯总裁刘炽平补充称,微信生态具备闭环执行能力,结合元宝应用的功能,能够在内容总结、搜索优化和电商交易等场景中提升用户体验。

京东公布 Q3 财报:供应链与 AI 投入加码,线下门店突破 4000 家

91f93573 5a3b 4eff a4e6 1a361f0c3e12

昨天,京东集团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达 2,991 亿元,同比增长 14.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53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17 亿元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京东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发文指出,公司在核心业务和新兴业务上均保持增长势头。商超品类收入已连续 7 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服装鞋帽收入同比增速约为行业的 8 倍。

外卖等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14%,环比二季度进一步加速。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30.8%,占比提升至 24.4%,创近两年新高。

供应链和线下布局方面,截至三季度末,京东 3C 数码门店突破 4,000 家,全国京东 MALL 门店超过 20 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超过 100 家。

未来,京东物流计划五年内采购 300 万台机器人、100 万台无人车和 10 万架无人机,以强化超级供应链基础设施。

在技术投入方面,京东累计研发投入已近 1,600 亿元,并发布「AI 医院 1.0」与行业首个工业供应链大模型,推动医疗与工业场景的数字化升级。

此外,京东 11.11 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 40%,订单量增长近 60%。

AI 生成歌曲登顶 Billboard 榜单引争议

90c0e171 81dd 48bf a93b 4c7e7f5530f2

据 Futurism 报道,近日,一首由 AI 生成、名为「Walk My Walk」的乡村歌曲登上了美国 Billboard「Country Digital Song Sales」榜首。

该曲由虚拟乐团 Breaking Rust 发布,歌词讲述一名男子「被打倒、牛仔裤沾满泥,但仍坚持走下去」的故事,并配有 AI 视频,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报道称,Breaking Rust 在 Spotify 上已拥有超过 200 万月度听众,且被标注为「认证艺人」,但并无任何简介。其多首作品播放量突破百万,其中一首上月发布的单曲累计播放量超过 450 万次。

Spotify 显示 Aubierre Rivaldo Taylor 为该团体的「作词」与「作曲」。同时,他还以「Defbeatsai」名义创作大量「低俗」AI 音乐。

Billboard 本月早些时候披露,过去连续四周至少有一位使用 AI 或 AI 辅助创作的艺术家进入榜单。

与此同时,音乐产业已与 AI 艺人签订数百万美元合约。环球音乐甚至宣布与 AI 音乐生成应用 Udio 达成授权合作,用于即将推出的 AI 创作平台。

Spotify 近期出台新政策,旨在防范「垃圾、冒充和欺骗」,但并未禁止 AI 音乐。

此前,虚拟乐团 The Velvet Sundown 也因被揭露为「合成音乐项目」而引发关注。

专家指出,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真实音乐人突破与谋生的难度。

印第安纳大学音乐技术助理教授 Jason Palamara 表示:「AI 乐团将使真实音乐人更难在 Apple Music、Spotify 等流媒体平台获得关注。」

腾讯元器与小米合作,智能体一键上架应用商店

ddf74be1 233c 475d b4f6 4911ce284bde

昨天,小米与腾讯正式达成合作,双方宣布腾讯云旗下的「元器」平台与小米应用商店实现智能体分发打通。

据介绍,开发者在腾讯元器完成 AI 智能体的创建与调试后,可一键上架至小米应用商店,无需额外开发。小米应用商店首页也同步上线「AI 智能体专区」,用户可像下载 App 一样直接搜索或浏览智能体并使用。

腾讯元器于去年 5 月亮相,定位为一站式 AI 智能体创作与分发平台,主打「低门槛、好操作」。平台通过模块化方式简化开发流程,开发者无需编程即可快速搭建智能体,并能与微信生态深度连接。

此次合作为开发者带来两大优势:一是覆盖面扩大,智能体可直接触达数亿小米应用商店用户;二是反馈周期缩短,开发者可借助应用商店流量快速优化产品体验。

此外,双方还联合发起智能体征集活动,参赛作品需在 11 月 12 日至 11 月 30 日期间完成上架,获奖名单将于 12 月 9 日公布。优秀作品不仅有机会获得京东卡奖励,还将获得小米应用商店专区推荐及渠道 Token 补贴。

滴滴自动驾驶出海,首站落地阿布扎比拓展中东市场

昨天,滴滴宣布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ADIO)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加入阿布扎比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集群 SAVI。这是滴滴自动驾驶首次在中东落地。

双方将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AI 人才培养及生态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支持阿布扎比打造智慧出行和可持续交通生态。

SAVI 产业集群由阿布扎比经济发展部和 ADIO 主导,是中东和北非地区智能交通枢纽,目标推进海、陆、空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与商业化。

ADIO 预计,到 2045 年该集群将贡献 440 亿迪拉姆 GDP,并创造 4 万个就业岗位。

徕芬入局洗地机赛道,负责人来自大疆

97d1ad25 8fe0 4560 8174 e59a3a39a3fb

据 36 氪报道,徕芬已确认进入洗地机赛道,项目负责人来自大疆。该业务已在徕芬内部秘密推进至少半年,目前公司尚未对外公开回应。

大疆今年正式进入家庭清洁赛道,推出扫地机器人 ROMO,起售价 4699 元。然而,报道指出,徕芬洗地机负责人并非来自 ROMO 团队。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4 年我国洗地机渗透率约 3.1%,型号数量达到 1042 个,相比 2022 年翻倍。市场高度集中,科沃斯旗下添可占据超 30% 市场份额,追觅与石头紧随其后。

尽管竞争激烈,洗地机市场仍在快速扩张。2019 年零售额不足 1 亿元,至 2024 年已达 140.9 亿元。科沃斯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9.3%,洗地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徕芬成立于 2019 年,曾在高速吹风机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2023 年 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 30 亿元。但随着竞争加剧,2025 年 618 GMV 已缩水近四成。

V 社推出新头显,支持运行 Android 应用

a95f8a97 6e1f 49d5 8e62 fa62bfa6262f

据 The Verge 报道,Valve 昨天正式宣布推出无线 VR 头显「Steam Frame」,被称为「戴在脸上的 Steam Deck」。

该设备搭载 Arm 架构的高通骁龙芯片,不仅支持 Windows 游戏,还首次允许开发者将 Android 应用引入 Steam 平台。

Valve 工程师表示,用户未来可以直接在 Steam 下载并运行 Android APK,无需额外转换,尤其适用于 VR 游戏开发者。公司同时推出 Steam Frame 开发者套件,旨在吸引 Meta Quest 等 VR 平台的开发者快速适配。

在功能层面,Valve 计划为 Steam Frame 提供丰富的浏览器集成和多任务支持,用户可在设备上使用浮动窗口访问网页应用。

尽管 Valve 强调其核心定位仍是游戏,但也承认工具类软件在 Steam 上已有先例,例如 Blender。Valve 高管还透露,SteamOS 未来或将扩展至更多 Arm 设备,包括笔记本和掌机。

Epic 发布虚幻引擎 5.7,推出 AI 助手与新材质系统

92c8ee84 7b41 4540 8b13 54ff1db44c24

Epic Games 昨天正式发布 Unreal Engine 5.7,新版本引入 Nanite Foliage、MegaLights、AI 助手以及 Substrate 材质系统等多项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光影渲染、植被表现与开发效率。

Epic 表示,Unreal Engine 5.7 的更新让开发者能够在次世代主机、PC 与移动平台上实现电影级视觉体验,同时兼顾效能与生产效率。该版本被视为「三 A」游戏开发的重要支柱。

🔗 完整日志:https://dev.epicgames.com/documentation/zh-cn/unreal-engine/unreal-engine-5-7-release-notes

前三季度利润暴跌 99%,保时捷中国总裁首度回应在华发展问题

64ec68cd 4068 4348 af86 7674864402b4

据蓝鲸新闻报道,保时捷中国 CEO 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正在经历豪华车定义与消费趋势的深刻变化。

随着年轻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高度需求,保时捷已在上海设立首个海外综合研发中心,聚焦信息娱乐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电池管理等领域,以应对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

潘励驰强调,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的期待已超越欧洲市场,智能化功能正成为豪华车的标配。保时捷将通过本土化研发与专属车型布局,进一步强化在华竞争力。

保时捷全球研发负责人施德纳指出,豪华电动车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但预计未来将逐步成熟。公司将坚持「三管齐下」策略,同时推进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车型迭代。

产品战略方面,保时捷计划在 2027 年推出纯电 718 双门跑车,并继续升级 Taycan、Macan 与 Cayenne 等电动车型,以丰富电气化阵容。

财务数据显示,保时捷 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6% 至 268.6 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99% 至 4000 万欧元,中国市场销量约 3.2 万辆。

在业绩承压背景下,保时捷宣布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由 Michael Leiters 接任 CEO,而现任 CEO 奥博穆将继续担任大众汽车集团 CEO。

💡 李彦宏:AI 产业结构正转变为「倒金字塔」

5d6b81e0 3247 4593 8e47 750ba76ac482

昨天在北京举行的 2025 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兼 CEO 李彦宏发表题为「效果涌现」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当 AI 能力被内化为企业与个人的原生能力时,智能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他指出,AI 产业结构正在经历重要转型,从过去不健康的「正金字塔」逐步转向更具可持续性的「倒金字塔」模式。

李彦宏解释称,传统的「正金字塔」结构中,芯片厂商占据了绝大部分价值,而位于其上的模型和应用则收益递减。这种格局导致市场对 AI 的长期发展产生怀疑。

他强调,健康的「倒金字塔」结构应当是:芯片厂商无论盈利多少,模型需创造 10 倍的价值,而基于模型开发的应用则应实现 100 倍的价值。这一逻辑不仅能提升产业生态的可持续性,也有助于推动创新与应用落地。

他还表示,应用层创新正在推动行业跨越临界点,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智能将成为企业和个人的增长引擎。

在企业应用方向上,李彦宏提出三大代表性场景:一是 AI 替代重复性劳动,如辅助编程工具;二是生产力的无限供给,随着 AIGC 技术发展,内容供给将趋近无限;三是 AI 超越人类认知,通过模型迭代发现全局最优解。

他特别强调「数字人」作为 AI 时代的全新通用交互界面,能够在电商、教育、医疗、资讯、客服等场景中广泛应用,使人机交互更自然。

与此同时,百度搜索的 AI 化改造已成为全球最激进的案例,搜索结果页由 AI 重构,首条结果的富媒体化覆盖率已达 70%。

在无人驾驶领域,李彦宏引用 ARK 投资机构数据预测,到 2030 年,美国 Robotaxi 每英里成本将降至约 0.25 美元,需求有望放大 5 至 7 倍。他认为,无人车将成为全新的移动生活空间,带来社会生态的深刻改变。

此外,百度还发布了智能体「伐谋」,可通过自我演化寻找全局最优解,应用于交通、能源、金融、物流及新药研发等领域。

李彦宏呼吁企业和个人改变工作方式,将问题转化为 AI 能解决的问题,以推动「智能红利」转化为「社会红利」。

hao chan pin

2998 元起,大疆发布 Osmo Action 6 可变光圈运动相机

5fd3f130 4d69 449d bae4 1119d1d5af1b

昨天,大疆正式推出全新旗舰级运动相机 Osmo Action 6,搭载全新传感器并新增可变光圈功能,具体规格如下:

售价方面,Osmo Action 6 标准套装起售价 2998 元,另提供畅拍套装、骑行套装、Vlog 套装等,价格区间在 ¥3296 至 ¥3796。官方还推出 2 年版 DJI Care 随心换服务,附赠全球旅游险权益。

2199 元起,Rokid × 暴龙发布 BOLON AI 智能眼镜

eb9cae70 2f01 4cea bd45 71a393956967

昨晚,Rokid 乐奇与暴龙正式推出联合新品「BOLON AI 智能眼镜」,提供太阳镜、光学镜及全视线变色款三种版本,并有曜石黑与极客灰两种配色。

其他功能方面,BOLON AI 智能眼镜已支持 QQ 音乐点歌与航班管家,未来将扩展至看房、车控、小说阅读等场景。

售价方面,BOLON AI 智能眼镜平光太阳镜、防蓝光镜片版售价 2199 元起,另有定制度数镜片,最高可选 1.74 折射率,售价 3349 元,全视线变色款售价 2599 元。

同时,Rokid 联合蚂蚁保与众安保险推出全球首个 AR 眼镜碎屏险服务「Rokid Care」,提供碎屏与进水保障,价格为 199 元/年或 299 元/两年。

宇树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 G1-D

2f01c990 8fc4 4e04 9649 03e877b6c31a

昨天,宇树科技在官网上线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 G1-D,并同步推出人形机器人数采训练全栈解决方案。

据悉,该方案集机器人本体、系统化数据采集工具与模型训练推理平台于一体,旨在推动 AI 技术在工业、商业及家庭场景的落地应用。

G1-D 机器人身高范围约 1260 – 1680mm,头部配备高清双目相机,手部配备高清相机。产品分为通用版与旗舰版,旗舰版可选配移动底盘,速度最高可达 1.5m/s,支持原地 360° 旋转。通用版续航约 2 小时,旗舰版续航约 6 小时。

在结构设计上,G1-D 采用轮式与升降结合的移动升降方案,垂直作业空间为 0 – 2m,腰关节运动空间为 Z ± 155°、Y -2.5° ~ +135°。整机自由度分别为 17(通用版)与 19(旗舰版),单臂自由度为 7,自由度配置支持更高精度的操作与控制响应。

此外,G1-D 可选配二指夹爪、三指灵巧手或五指灵巧手,并搭载英伟达 Jetson Orin NX 16GB 模组,算力最高可达 100 TOPS。该方案支持多机器人同步采集、7 × 24 小时可靠运行,并兼容主流开源模型框架,开发者可通过「一键训练」快速启动模型开发与仿真评估。

宇树科技表示,G1-D 将应用于前台接待、货架整理、家务处理及巡检等场景。

初创公司 Even Realities 推出 G2 智能眼镜,搭配戒指实现手势交互

faf62db7 ccd3 4ad7 b51e 48f72b07ebc3

据 WIRED 报道,智能眼镜初创公司 Even Realities 昨天正式发布新一代产品 Even G2 智能眼镜及配套的 R1 智能戒指。

公司 CEO Will Wang 在发布会上强调,G2 在显示效果、重量和佩戴舒适度方面均较上一代 G1 有显著提升。具体规格如下:

Even Realities 表示,目前 G1 已进入全球 350 家奢侈眼镜店销售。公司计划通过即将上线的「Even Hub」平台吸引开发者扩展功能,目标是成为「智能眼镜领域的特斯拉与 OpenAI」。

售价方面,Even G2 定价 599 美元(约合 4250 元人民币),R1 定价 249 美元(约 1800 元人民币),两款产品已于昨天同步开售。此外,Even Realities 还推出促销活动,购买 G2 可享 R1 及配件半价优惠。

百度发布全球首个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 5.0

b50de9b4 6514 41e8 8503 16889549ac09

昨天,在 2025 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正式发布原生全模态大模型「文心 5.0」。

该模型参数量达 2.4 万亿,采用统一自回归架构进行原生全模态建模,支持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输入与输出。

据介绍,文心 5.0 在多模态理解、指令遵循、创意写作、事实性、智能体规划与工具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

在 40 余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其语言与多模态理解能力与 Gemini-2.5-Pro、GPT-5-High 等模型持平,图像与视频生成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此前, 11 月 8 日,LMArena 大模型竞技场最新排名显示,ERNIE-5.0-Preview-1022 在文本任务评测中位列全球并列第二、中国第一。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会上表示:「智能本身是最大的应用,而技术迭代速度是唯一护城河。百度会持续投入研发,推高智能天花板。」

百度 CTO 王海峰则指出,文心 5.0 不同于业界多数采用后期融合的多模态模型,而是从训练开始便融合语言、图像、视频、音频等数据,实现原生的全模态统一理解与生成。

目前,文心大模型 5.0 Preview 已上线文心 App,开发者与企业用户可通过百度千帆平台调用 API 服务。

pin pai

CASETiFY 携手 Care Bears 推出首个联名系列

7b2da870 337a 4d95 b1ca 5605b7f24d54

CASETiFY 宣布携手经典角色品牌 Care Bears 推出首个联名系列,将 Care Bears 标志性的彩虹、云朵与星星元素融入科技潮流设计,打造兼具怀旧与现代感的配件产品。

本次联名系列共推出四款主题套组,包括怀旧熊熊套组、星梦熊熊套组、角色专属套组以及熊熊全家福收藏套组,覆盖手机壳、磁吸卡包支架等多种科技配件。

除常规产品外,系列还同步上线手机玩偶挂件盲盒,部分幸运用户有机会获得限量特别版开心熊挂件。

此外,CASETiFY 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用户可上传照片或输入文字,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配件。官方同时推出随心搭配套组,允许消费者根据个人美学与功能需求自由组合,进一步强化品牌在潮流科技配件市场的差异化定位。

该系列将于下周一(11 月 17 日)正式登陆 CASETiFY 官网、小程序和线下门店。

茉莉奶白携手线条小狗打造冬季联名企划

d9534edf 5d25 4e06 b83d 9984a2473b3c

昨天,茶饮品牌茉莉奶白宣布与韩国热门 IP「线条小狗」展开联名企划,推出「小狗主理人 Molly Doggy」系列活动。

此次合作涵盖限定饮品研发、主题门店打造、周边产品上线及公益行动。线条小狗在此次合作中被赋予「摩登茶铺主理人」身份,解锁调茶师、店长、店员等多重角色,强化品牌叙事。

围绕这一身份,茉莉奶白推出两款限定饮品:「伯爵饼干」与「提拉米苏饼干奶茶」。视觉层面,品牌以「摩登牛仔」为主题更新全套包材,为线条小狗打造专属制服与限定包装。

此外,品牌携手它基金发起「退役工作犬照护计划」。11 月 13 日至 28 日期间,每售出一杯联名饮品即捐赠 0.1 元,用于退役工作犬的照护与领养推广。同时,茉莉奶白还计划推出聚焦搜救犬、导盲犬、疗愈犬的公益纪录片,呼吁公众关注退役犬群体。

泡泡玛特携手 Harrods 推出 SKULLPANDA 奇幻下午茶

2cacac9b d3d4 42ae a28a 178df86d2f03

据 SocialBeta 报道,泡泡玛特与全球知名百货 Harrods 在上海哈罗德茶室推出 SKULLPANDA 餐桌系列下午茶,以跨界形式迎接节日季。该系列下午茶将在今天举行启幕仪式,明天正式上线。

活动围绕「混沌」「协作」「共生」三幕结构展开,延续 SKULLPANDA 的叙事想象。角色如「双生的制衡」「方糖的落跑」「餐巾的默守」在多重时空中变换身份,呼应其「无垠之象」的概念。

餐饮设计方面,鸡尾酒与咸点的风味碰撞象征甜美表象下的秘密,哈罗德经典司康搭配自制果酱与凝脂奶油,体现趣味与共生的味觉哲学。茶室空间以酒红色幕布、银色烛台和艺术装置布置成节日幻想剧场,宾客在画外音引导下伴随甜点体验故事递进。

官方称,此次合作将潮玩文化与英伦下午茶传统结合,以艺术化视角重塑仪式感,凸显跨界营销在生活方式领域的延展性。

hao kan de

《超级马力欧银河大电影》预告发布

e5760891 453f 47dd ade2 e6cb54e73cfd

照明娱乐与任天堂联合制作的《超级马力欧银河大电影》昨日发布全新预告片。这部作品是《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的续作,前作曾在全球斩获 13 亿美元票房,成为动画影史现象级作品。

影片延续马力欧的冒险旅程,并引入更多经典角色,包括酷霸之子「酷霸 Jr.」与天文台守护者「罗莎塔公主」。故事围绕父子档的逆袭之路与银河战斗展开,视觉效果与沉浸体验全面升级。新片预计将于 2026 年 4 月 3 日在北美上映。

《死亡搁浅》新作动画《ISOLATIONS》制作启动,将登陆 Disney+

70fa544d 500c 4311 aada 881c8eddbaa4

昨天,小岛工作室在香港迪士尼乐园酒店会议中心举行的「Disney+ Originals Preview 2025」活动上,正式公布了《死亡搁浅(Death Stranding)》系列全新动画作品《DEATH STRANDING ISOLATIONS(暂定名)》。该作品预计将于 2027 年在 Disney+ Star 独家上线。

本作定位为《死亡搁浅》的跨媒体拓展,延续游戏世界观,讲述全新故事。官方公布的概念视觉展示了少年与少女角色,以及多件游戏中出现的道具与装置。故事背景延续「死亡搁浅」现象,描绘人类文明崩塌后幸存者的孤立与重建尝试。

制作阵容方面,游戏导演小岛秀夫将担任执行制片人,动画制作由日本新锐工作室 E&H production 负责。导演则由 E&H production 的佐野誉幸担纲,他长期关注并致敬小岛秀夫的作品。

《惊天魔盗团 3》今日上映

a6208146 c496 48a3 bc6d cc02bedfffdb

魔术犯罪题材影片《惊天魔盗团 3》今天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

影片延续系列一贯的高能叙事与魔术场景设计,骑士团全员回归,围绕「史上最贵钻石」展开全新骗局。

制作团队在视觉效果上融入旋转阶梯、镜子屋、错觉房间等经典魔术场景,并以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强化沉浸感。中国独家海报采用东方卷轴设计,结合仙鹤、山石、林木与云雾意象,进一步凸显文化融合特色。

导演鲁本 · 弗雷斯彻在采访中指出,影片从中国传统魔术中汲取灵感,预告片中出现的古彩戏法「三仙归洞」与皮影戏元素,均体现了中西魔术的跨文化碰撞。



https://feedx.site

2025-11-12 18:30:17

与丰田和日产汽车等日系车企相比,本田也处于一家独输的局面。

这是日本经济新闻在最近报道中,对本田在华困局给出的颇为尖锐的形容。

这在本田的电动化战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报道称,本田将调整在中国的新车开发规划,原定于 2025 年底前发售的纯电动旗舰轿跑「烨 GT」,将推迟至 2026 年以后。

250430 hondaGT 01

▲烨 GT

这不只是一款车型的延期。烨 GT 作为「烨」品牌的第二款车型和旗舰图腾,它的推迟,完全打乱了本田 2027 年前推出 6 款烨系列车型的既定规划。

按照本田一贯稳健的行事风格,旗舰车型的企划并不会轻易变更。但本田很清楚,在中国市场「扑街」之后,他们只能重新来过。

本田,跑偏了

「烨」这个品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先看一个数字:

10 月底,广汽本田烨 P7 官宣降价 5 万元,起售价来到——14.99 万。

fdsgdcdsa

不只是广本,姊妹车型东风本田的 S7 在终端同样有着巨幅优惠。作为本田全新纯电平台的首发车型,无论是 P7 还是 S7,它们都是被寄予厚望的走量担当。然而,上市仅半年,它们就好似进入了清库存的模式。

和最近索尼 Xperia 退出中国一样,S7 和 P7 的失败不是因为一两个配置的缺失,如今本田的造车逻辑,已经与当下中国用户的需求严重脱节。其中最不堪的短板自然是智能化,尤其是辅助驾驶。

asfgc

S7 和 P7 搭载的是本田自研的 Honda SENSING 360+。这套系统在车道保持、车道居中这些 L2 基础功能上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它并没有标配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无论是高速还是城区。

在 2025 年的中国市场,20-25 万价位的竞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对手是华为 ADS、小鹏 NGP 和理想 NOA。当自主品牌已经把无图城区 NOA 作为标配来宣传时,「高贵」如奔驰都知道要给所有纯电 CLA 都安排上 Momenta。

然而本田却没有。

这已经不是功能的多寡,而是技术上落后了一代。它给消费者的直观感受就是:这台车「不够聪明」。对那些已经习惯了智能等同于电动的用户来说,S7 和 P7 在第一关就被筛掉了

日经的报道也搬出了丰田和日产来和本田对比。

丰田 bZ3X 和日产 N7 卖得都不错,不只是因为它们拥有更亲民的价格,更重要的是,丰田和日产都聪明地拉来了本土供应商 Momenta。坚持自研 SENSING 360+ 的本田,既没打过中国对手,也输给了更早「开放」的日系同胞。

一位广汽本田的员工曾对董车会感叹道:「恨本不成丰。」

2 transformed scaled

如果说智驾是硬伤,那设计和座舱就是本田的理解偏差。

还记得「烨」系列最初发布时,本田就强调其设计由中国团队完成,锐利的造型旨在迎合年轻消费者。但从实车来看,这种「迎合」显得有些用力过猛。过于尖锐、复杂的车身线条,不仅没有捕获年轻人,让很多追求稳重、高级感的家庭用户觉得不够亲和。

S7 和 P7 车里虽然屏幕很多,但交互逻辑和 UI 审美依然传统,更重要的是,在 CMF(色彩、材料、工艺)上,它没能提供足够的「溢价感」。

asfgac

归根结底,本田还在卖「车」,而中国用户在买「空间」。

回顾 S7 和 P7 传播,本田在强调什么?强调 e:N Architecture W 平台的 50:50 配重比、强调博世转向系统、强调 80km/h+ 的麋鹿测试成绩、强调高刚性车身和 13 个安全气囊。

这些优点重要吗?当然重要。这是本田作为老牌车企扎实的基本功。

b9f44af17ec34dadb2e0898513800ffa

但在中国市场的用户购买权重里,这些「看不见的机械素质」排位正在不断后移。许多家庭用户走进理想、问界或蔚来的展厅时,他们或许会口头关心一下安全性,但他们更在意的是座椅能不能一键放倒变成「大床房」?有没有冰箱能给孩子冰牛奶?后排屏幕能不能看电影?

中国市场的新能源竞争,早已从续航和性能的 1.0 时代,进化到了场景化体验的 2.0 时代,甚至已经有再往下一阶段走的趋势,而 S7 和 P7 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

1 12

S7 和 P7 都是很好开的本田车,但并不是好用的智能车。本田在产品定义阶段就搞错了方向,它试图用「驾驶」这个卖点,去打动一群实际想要「移动的家」的用户。

因此,S7 和 P7 的失败不是偶然。从缺乏 NOA 的智驾,到偏离主流审美的 CMF,再到场景化功能的缺失,它在产品定义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与中国用户的真实需求擦肩而过。它的崩盘,是在为本田的执拗和市场误读买单。

15 万的 P7,「杀死」了 30 万的烨 GT

乍一看,S7 和 P7 的失败把本田逼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也让烨 GT 的推迟变得合乎情理。

但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如果只看日经的报道,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本田推迟烨 GT,是因为技术路线被市场否决了,所以本田需要时间,给 GT 换上一套新的本土化方案。

但事实恰恰相反。实际上,烨 GT 从立项之初,就走的是一条与 S7 和 P7 完全不同的「全盘本土化」路线。

烨 GT 的供应商名单非常全面:辅助驾驶用的是 Momenta; 座舱内接入了 DeepSeek 的 AI 大模型,并且在副驾装上了华为的光场屏;电池还采用了宁德时代的 CTB 一体化技术。

换句话说,烨 GT 拿到本应是一套正确的剧本,它在技术栈上,已经完全对齐了中国市场的主流需求。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本应来救场的烨 GT,反而被推迟了?

答案是,S7 和 P7 的失败,不仅是产品的失败,更是「烨」这个品牌在战略上的失败。

f85c3d2478

一个新品牌推出,首发车型的作用是「定锚」。最先发布的东风本田 S7 原定的 25.99 万售价,是为「烨」品牌设定一个中高端的价值锚点。在这个锚点之上,本田才能顺理成章地推出售价 30 万以上的烨 GT,去拉高品牌形象。

但 S7 和 P7 的清库式的降价,把这个锚点砸得粉碎。

当 P7 的售价来到 14.99 万时,「烨」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就已经被按在了 15 万这个区间。S7 和 P7 用半年的时间,把「烨」从一个中高端新品牌,变成了一个性价比品牌。

这可让烨 GT 如何是好?

250430 hondaGT 06

▲ 烨 GT 连内饰都官宣了

毫无疑问,本田无法在一个刚刚被市场定义为「15 万级」的品牌下,去发布一款售价可能高达 30 万的旗舰。如果强行发布,结果可想而知。S7、P7 的失败,直接导致 GT 这颗本应长成的旗舰的种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品牌土壤。

现在再回看日经的报道,那句「重新制定包含性能在内的企划开发」,就有了更深的含义。本田高层在目睹 S7 和 P7 的溃败后,必然会对 GT 的高成本和高定价提出质疑。烨 GT 在「烨」品牌价值崩塌的现实面前,已经失去了成立的前提。

ggfacss

本田现在大概有两个选择。选项一是降本——拿掉烨 GT 身上昂贵的配置,换用更便宜的方案,把它从一个 30 万元级的旗舰,降维成一个 20 万元级的普通车型,以适应「烨」品牌目前低迷的现状。

选项二,是等待时机,把 GT 按住不发,先用后续的第三、第四款入门车型去慢慢修复「烨」品牌的形象,等市场认知回暖后,再择机推出 GT。

但无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本田的在华战略已经陷入了被动。

2025-11-13 21:55:18

汽车圈的「极限挑战」总能吸引眼球,高处坠落、卡车对撞、滚下山崖,为了话题和流量,各家的活整得是越来越狠。

现在甚至发展到了硬抗 TNT 炸药……

奇瑞风云 X3L 最近在张家界天门山的挑战,则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得了关注。

11 月 12 日,风云 X3L 在攀爬天门山 999 级天梯的过程中下滑,最终撞断了景区的护栏,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asdgacc

奇瑞在 13 日凌晨快速发布了致歉声明,将事故原因归结为「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但这个卸扣显然没能平息风波。相反,围绕这次事件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奇瑞这次的翻车,很难只用执行失误来概括。

它折射出的是当下车圈普遍的营销焦虑,以及一种用力过猛的趋势。当营销的野心跑得太快,超出了团队的实际把控能力,甚至开始影响到公众的正常体验时,就很有必要聊聊这个「度」的问题了。

从「超越巅峰」到「硬抗 TNT」

看到奇瑞在天门山的这次尝试,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 2018 年路虎揽胜的那场挑战。

当年,揽胜运动版 P400e 作为首款挑战天门山天梯的车型,成功登顶。那次事件在当时被公认为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它将路虎的越野性能和那种「无所不能」的品牌形象,与天门山的险峻紧密联系起来,获得了非常高的曝光。

Range Rover Sport PHEV Dragon Challenge 01 1

有了这个成功的先例,奇瑞再去模仿,风险就变得很高。

当一个品牌试图复制另一个品牌的标志性事件时,就免不了被拿来直接比较。如果成功了,外界最好的评价大概也只是「不错,但路虎才是第一个」;而一旦失败,这种鲜明的对比就会让所有的准备不足都显得尤其刺眼。

很不幸,风云 X3L 成了后者。

640

而在事故发生后,那份凌晨发布的致歉声明,更是让整件事变得耐人寻味。奇瑞将原因归结为「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试图将问题的焦点,从「车不行」引导向「工具不行」,从产品力不足转向执行疏忽。

但这个理由,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如果声明所言即为事实,那么,问题就出在了团队的专业度上。一场关乎品牌形象、公共安全、耗资不菲的公开挑战,竟然在最基础的安全保障环节出了纰漏,这本就是极其业余的。

但,如果说这只是一个「借口」,如果车辆在攀爬过程中,本身就出现了动力中断、电控系统失效或轮胎抓地力不足,导致车辆下滑,安全绳介入后才因承受不住冲击力导致卸扣脱落。那么,这份声明就是在用一个执行层面的失误,去掩盖产品性能可能存在的短板。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奇瑞在此次事件中都显露了不专业的一面。

e9b2bf2086fa52e5aba251e21957564e 800

相比挑战失败和公关上的苍白,翻车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品牌对公共资源的态度。

张家界天门山是 5A 级国家森林公园,999 级天梯更是核心游览通道。为了这次商业活动,景区将天梯封闭了两天,这本身就是对公共资源的占用。

这种行为就像一场高风险的公关赌博。赌赢了,成功的「奇观」或许能盖过公众对资源被占用的不满。但一旦赌输了,「奇观」不复存在,只剩下了占用、失败和损坏。

这个时候,公众对资源被占用的潜在不满,就会和对「作秀失败」的嘲讽叠加爆发。

奇瑞对这种对极端场景的偏爱可不是个例。就在不久前,奇瑞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捷途,也上演了一场极限营销,只不过换了一个剧本,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硬抗 TNT 炸药」。没错,那也是奇瑞的杰作。

adcaca

前不久,捷途 X70L 在南京某高校的一个科研实验中心,打着「联合央视」的旗号,对车辆进行了一场「安全军标测试」。

与天门山挑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是一场高度可控的剧场。

它更像是一部事先写好脚本、精心编排、注定会成功的广告。在视频里,车辆的 B 柱抵挡住了不同口径的子弹;在车身周围 3 米位置引爆 2 公斤、4 公斤乃至 6 公斤的 TNT 炸药后,车辆的 ABC 柱「均未出现明显变形」。

wechat 2025 11 13 191959 492

我们甚至能在他们的话术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在经受 6 公斤 TNT 侧面引爆后,「对点火启动键线路检修后,车辆可正常点火启动」。这在他们的叙事体系里,依然算「挑战成功」。

wechat 2025 11 13 191916 940

说到底,这次「军标测试」的本质无非就是通过偷换概念来制造爽点。

挡子弹、抗炸药,这对普通消费者在日常驾驶中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它迎合的不是用户对真实交通事故的安全需求,而是短视频平台用户对所谓大场面的感官刺激。

这对吗?这不对。

不是谁都有资格创造「奇观」

天门山事件的狼狈,和捷途军标测试的「成功」,表面看截然不同。但细究起来,这两件营销事件都源于一种共同的心态——急于求成,都想「走捷径」来快速塑造品牌形象。这种急切,透露出了奇瑞的焦虑。

就拿军标测试来说,在过去,一台车能在 C-NCAP 或 CIASI 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拿到全优成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卖点。但现在,随着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和安全标准的趋同,能在常规测试中拿到好成绩,已经从加分项变成了及格线。

当常规的安全和性能测试已经无法吸引眼球时,奇瑞想到了 TNT。

adsffga

其实在广告行业里,这类做法有一个更通用的名字,叫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

但同样是事件营销,最终的效果却天差地别。做得好了,它就升华为品牌内容(Branded Content),成为品牌资产的一部分;做得不好的,就沦为了公关噱头,甚至带来负面效果。

奇瑞的这两次,显然都离「品牌内容」相去甚远。

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所有事件营销都是脱离产品、自嗨的噱头,但我们看看那些成功的案例。最典型的是红牛,这家卖饮料的公司,可以说是事件营销的集大成者。2012 年,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 3.9 万米的太空边缘一跃而下,完成了平流层跳伞。这件事,和他卖的饮料有任何产品功能上的关系吗?没有。

7470 844055003625a7960e1329ed37a50d22

但它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首先,是品牌的一致性。红牛花了数十年时间,持之以恒地赞助各种极限运动:F1、滑板、跑酷、翼装飞行……「Gives You Wings(为你添翼)」这句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平流层跳伞,不只是一次突发奇想,也是红牛品牌精神的一次表达。同样地,路虎挑战天门山也是其「豪华全地形」品牌形象的自然表达。

而且往大了说,它还拓展了人类的边界。鲍姆加特纳的纵身一跃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带有强烈的探索属性。它不是在炫技,而是在挑战不可能,公众从中感受到的是震撼和激励。耐克助力基普乔格挑战马拉松「破 2」大关是如此,特斯拉把一台 Roadster 送上太空,也是如此。

falcon 01

奇瑞的这两次营销,显然不在此列。

能够成为经典的「奇观」无一不是来自长期的品牌积累,而奇瑞风云 X3L 的天门山挑战,其「奇观」来自哪里?来自对路虎的模仿。

风云是一个新生的新能源系列,它在消费者心中还没有建立起「硬核越野」或「极限性能」的品牌认知。所以这场挑战显得非常突兀,它不是品牌长成后的自然表达,而是一次急于求成的赌博。

至于捷途的防爆测试,错位感就更强了。捷途的主打标签是「家庭旅行」,是家用、舒适、大空间。它的目标用户,是在意后备箱能不能放下婴儿车和帐篷的家庭。而奇瑞却给这群人上演了一出「防弹防爆」的战争片。这样的表达,和用户的真实需求南辕北辙。

2025092673ec79cb78b842a993c915fca24ea426 202509261027326719rId8image5

▲捷途 X70L

两者的第二个关键区别在于,红牛跳伞,是在无人区,是与科学团队的合作;耐克破 2,是在专业赛道,是对运动极限的挑战。它们都为这个世界增加了新的东西——一个新的世界纪录,一个新的可能性。

而风云 X3L 在天门山,纯粹是在「占用」。它占用了 5A 级景区的核心通道,让普通游客在两天内无法正常游览。它不像路虎那样制造了新的话题,反而影响了公众的体验。当一场事件营销是以「制造麻烦」为代价时,它就从品牌内容异化成了公关灾难。

营销的「度」到底在哪里?

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办一场惊人的活动,而在于品牌有没有这个「资格」。

这种「资格」不看花了多少钱,而是看品牌积淀是否到位,看这场活动究竟是真实的品牌表达,还是拙劣的模仿;是在拓展新的叙事,还是在占用公共资源。

捷途与其去表演「防弹」,不如从场景出发,回归实用价值。风云与其去模仿路虎,不如去开创一个属于电动时代的、全新的性能图腾。

空洞的营销,无法真正成就品牌。

2025-11-14 05:59:09

苹果终于对「小程序」松手了。

就在刚刚,苹果悄然发布了一个可能会改变应用生态的计划——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Mini Apps Partner Program),正式宣布为小程序建立制度化的合规框架。

「小程序」是介于网页与 App 之间的轻应用形态——用 HTML5 和 JavaScript 写成,即开即用,轻得像一张网页,却能完成一次支付、一次服务流程、一次游戏体验。

123124

另昨晚彭博社报道,腾讯与苹果达成协议,苹果将可以从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中抽成 15%。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得以在中国推行,与该协议的关系巨大。

img 6915c21cc68bc

小程序曾被挡在 iOS 门外

在中国,小程序在微信、抖音、支付宝里已经演化出数以亿计的日活,早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但在 iOS 上,它一直活得很「边缘」。

开发者可以用 HTML5 把它嵌进一个 App 里,却无法触达系统能力:不能用苹果的内购体系、不能管理年龄层级、不能透明呈现商品目录,也无法建立稳健商业模式。

能做的,往往只有一件事——靠广告吃饭。

轻游戏只能加激励视频,工具类只能上 banner。想要靠内容或服务收费却几乎没有路径。更别说要搞生态、搞分发、搞平台,几乎是天方夜谭。

苹果过去并不欢迎「App 里的 App」,也不希望任何超级 App 在 iOS 内部复制一个「小程序平台」。这让许多开发者困在尴尬地带:小程序是刚需,但 iOS 的制度无法容纳。

直到今天。

1245124124

小程序的形态,在苹果那里第一次被正式写下来

在这次发布中,苹果第一次给出官方表达:Mini App 是「基于 Web 技术,如 HTML5 和 JavaScript 构建的自包含体验」,它不直接出现在 App Store,而是分发在一个更大的宿主 App 内,让用户无需安装即可访问内容、服务或小游戏。

也就是说,小程序在 iOS 上终于不是灰色地带,而是被承认、被规范、被商业化的应用形态。

奇妙的是,它看起来像中国人早已熟悉的小程序,但逻辑完全是「苹果式的」。

它所有规则、能力、开放边界都基于苹果过去几年陆续构建的一套基础 API:包括集成高级商务 API、采用声明年龄范围 API。

123125

「Advanced Commerce API」高级商务 API 是苹果过去一年最重要的商业基础设施,专为「内容目录庞大、复杂、动态」的 App 设计。小程序使用它意味着:支付必须走苹果官方通道,商品、价格、内容目录必须透明,购买记录、退款、消费状态必须可追踪。这给了小程序正式商业化能力,也给了苹果监管底层数据的方式

此外,宿主应用必须支持「Declared Age Range API」来标注年龄范围。过去小程序全靠宿主 App 的年龄分级,而现在系统允许一个 13+ 的 App 托管一个 18+ 的小游戏,只要它使用 Declared Age Range API 进行自动识别与访问控制。系统会在不暴露隐私的前提下根据用户年龄自动放行或拦截,让开发者能提供真正适龄的内容。

另外,苹果还要求宿主 App 必须同时提供 iOS 与 iPadOS 版本——也就是说,一个想托管小程序的平台型应用,不能只在 iPhone 上存在,而必须在 iPad 上保持完整体验。这既保证了用户在不同设备上的一致性,也让小程序的分发能力不再被设备类型割裂。

这套政策组合,几乎等于把小程序拉进了 App Store 的监管系统里。

焦点来了:苹果把抽成直接降到 15%

当宿主 App 满足了苹果上述所有要求,它就能加入 Mini Apps Partner Program。而苹果给的回报非常直接:

小程序(由其他开发者制作)的数字商品收入,只有 15% 抽成。

123123

考虑到传统 App 内购抽成是 30%,而小程序等轻量应用的收入通常来自长尾的服务或小游戏,抽成直接腰斩,会对开发者产生立竿见影的吸引力。

苹果为什么在这个时刻「放行」?

从苹果的角度看,这一步其实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监管当然是最现实的一条。欧盟的 DMA 要求平台开放支付、开放分发,苹果需要在不失去生态控制权的前提下提供更灵活的应用形态。小程序让用户可以在不侧载、不跳出 App Store 系统的情况下,获得更轻的服务;开发者可以在一个更低成本的体系里分发功能;而所有的支付、审核和关键 API,仍然牢牢掌握在苹果手中。

这是一种「可控的开放」。

另一股力量来自应用形态本身。全球的超级 App 都在向平台化演变,必然会在它们内部生长出轻应用层。

过去苹果最担心的,是任何一个 App 变成「App Store 内的 App Store」,削弱系统层的主导权。但当生态已经走到这一步,它选择的不是继续阻挡,而是把规则写清楚、把入口设好:你可以托管小程序,但你必须接入我的年龄机制、支付机制、审核机制,你必须告诉我用户买了什么、退了什么,你必须用我能理解、能监管的方式运行。

58342 118918 IMG 4838

第三股力量更隐蔽,却可能影响更长远 —— AI。

应用正在被拆解成一个个可调度的 action,而 Mini App 的轻量特征,恰好让它成为系统级 AI 最容易调用的能力单元。当未来的 Siri、未来的系统级智能助手帮用户完成任务时,它们不需要唤醒一个完整 App,有一个小程序式的组件就够了:订一张票、查一个订单、完成一次支付、打开一段小游戏。

小程序不是未来界面的终点,但它很可能是未来「意图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桥。

对行业有什么影响?

这是一次看似温和、实则深远的变化。Web 技术在移动端沉寂已久,如今又被苹果重新推回舞台:轻量工具、便民服务、小型功能闭环、休闲 H5 游戏,都将迎来新的分发路径。如果说十年前乔布斯说「Web App 才是未来」是一个过早的预言,那么今天,它终于有了重写的可能性。

小游戏行业也会被直接改写。过去 HTML5 游戏在 iOS 上几乎没有商业化空间,如今只要挂靠在宿主应用里,就能用 Web 技术运行,用苹果的支付变现,用 15% 的抽成回收收益,这将让大量国内轻游戏团队在全球市场重新获得机会。

甚至连微信的小程序国际化,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可能:微信国际版如果选择接入这个计划,就能够在苹果允许的框架下托管小程序,并使用苹果支付来结算。小程序的海外模式,也许会因为这次变化而迎来新的版本。

苹果真正想构建的是新的「生态层级」

所有路径最终都会回到苹果那里。小程序不是另一个微信生态,它是苹果为自己的生态重建的「第二层」:上承 AI,下接 App,轻量、可控、可审查,既吸收来自监管和行业的外部压力,也为未来的交互方式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小程序最终还是进入了 iOS,只是它进入的是一个被苹果重新设计过的世界。

在中国,小程序已经是基础设施;在苹果这里,它也许会成为一个新层级:

原生 App 是厚重的、深能力的层;Mini App 是轻量、快速、可分发的层;而最上层,是苹果正在押注的 AI 调度。

苹果并没有复制微信的小程序生态,而是在 iOS 的技术传统里重新发明了一个轻应用世界。它既像是为监管准备的缓冲区,也像是为 AI 时代铺好的底层胶合层。

而这一切,从一个曾经被迫靠广告维生的小程序,获得正式身份开始。

2025-11-13 18:01:32

那天下午,村官小芳接到环卫阿姨的电话,「小芳啊,我被骗了……」400 块钱,半个月的工资,就因为刷了个短剧不见了。

作为村官的小芳,觉得要做些什么,于是决定给村里的老人们上一堂反诈课。可时间紧迫,课件材料哪里来呢?

她想起之前看过的百度文库 GenFlow,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打开它,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需求。

三分钟后,一套完整的反诈宣传方案出现在屏幕上:有 PPT、有演讲稿、有醒目的海报,甚至还有一套给老人准备的互动小测试。第二天,反诈课堂的教学效果出奇地好,老人们听得专注、学得认真、记得牢靠。

小芳既没学过代码,也不了解 AI,高新科技对她来说还是太过遥远。但她只是对着 GenFlow 说出了一个普通人最真实的困境,而 AI ,听懂了,并且帮她实现「意料之外」的交付。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尝试彻底改变了小芳的工作习惯。AI 不再是个偶尔用用或者是临时抱佛脚的工具,而是成了她解决疑难、急迫问题时的首要选择。

在讨论 AI 如何改变世界的宏大叙事之前,我们或许更应关心的是,它如何让一个普通人的今天,过得更好一点。

不懂也能用的 AI, 才是真正的 AI

时间的指针拨回三年,想用好 AI 其实是一件麻烦事。

那时, AI 提示词还是社交媒体上的硬通货,大家互相分享魔法「咒语」。你得先学会「如何跟 AI 说话」——提示词怎么写、任务怎么拆解、参数怎么调优。

但技术进步最直观的标志,就是让使用变简单、易上手。你不需要懂发电原理就能开灯,也不需要懂 TCP/IP 就能刷社交媒体。现在用 AI 也一样——简单直接地说人话就行。

郑州大学副教授马竞的经历,是这个转变的生动注脚。

他基于百度飞桨的开发能力,设计了一套视觉检测系统,通过视觉大模型分析猪只健康状态。比如可以分析猪群进食行为,精准识别离群、躺卧等异常状态。

1 7

养猪和 AI 本是风马牛不相及,而马竞也是力学出身,按理说跟计算机视觉更是隔行如隔山。

但百度飞桨把这些复杂的东西都打包好了——成熟的视觉识别能力可以直接拿来用,就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到养猪场景里。基于飞浆落地的自动饲喂 AI 系统,能极大程度地提升了饲喂效率,保障了猪群健康水平。如今已经覆盖了全国 9 个城市 23 个养殖场,销售额已达 1400 多万元。

「拿来即用的 AI」第一步是解决了用户的使用门槛问题,但真正的改变还在后面:好的 AI 不再需要你适应它,它可以开始自己适应你。

53 岁的货拉拉司机毛辉珍,一年跑 12 万公里。她说百度地图像个陪她聊天的伙计,能够学习她的驾驶习惯,知道她喜欢走哪种路,在她需要时提醒她:注意车速、注意路况,是个贴心又懂她的「路伴」。

毛辉珍在用 AI,AI 也在「读懂」毛辉珍。这是一种双向的学习:地图在学习她的习惯,她也在学习如何更高效地与智能系统协作,让每一次出行都更顺畅。

又比如,16 岁的陈君航用文心一言从零学会 Python。他可以边学边做,在实践中学习。AI 能够根据他的需求和水平实时调整,而陈君航也在这个过程中,把编程思维逐渐变成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7 5

想法产生的那一刻,就是实现的起点。

虽然小芳、马竞、毛辉珍、陈君航,都不是 AI 技术专家,但都在用 AI 解决实际问题。三年前人们争论「AI 会不会取代人」,如今看来,问题问错了。真正的问题是:AI 到底能帮助到谁?

而答案显而易见:会说人话的人,有真实需求的人,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换言之,也就是每一个人。

技术的温度, 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村官小芳打开百度文库,说句话就能让 AI 实现交付,为她办事。但 22 岁失明的毛凡,需要的是另一种理解。

遗传性视神经萎缩, 全球患病率约十万分之一。身患此病的毛凡重返武汉科技大学后, 最头疼的事是打车。

司机能不能找到我? 上车后怎么确认目的地? 打车的目的地定位是否准确?普通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 对他来说都是巨大的心理负担。直到他遇到萝卜快跑。车门打开有提示音, 全程语音操作, 按钮是凸起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同学约我去 KTV, 都让我叫车, 就想坐第六代。」毛凡说到这里,有点小得意。

这份「小得意」的背后,却隐藏着 AI 产品设计的同理心。萝卜快跑团队发现, 视障人士不需要特殊照顾的怜悯感, 他们需要平等使用的尊严感。所以团队没有简单地加个「盲人模式」, 转而重新思考了整个交互逻辑。

2 6

「对于普通人来说, 看到什么就能操作什么;但对于我们视障者来说, 语音读出什么, 我们才能操作什么。」一位盲人女孩体验后如此形容。

技术需要放下健全人的认知惯性,真正进入视障者的感知世界。需要的不是同情心, 是换位思考的理解力。技术不仅要理解特殊群体的需求,还要在关键时刻真正介入他们的生活。

甘肃临洮县的经历能说明这一点。

县里曾有个大难题:如何减少年轻人跳河。2023 年 6 月, 百度智能云的「一见」平台在当地部署,AI 能识别异常行为, 在人跳河前报警。到 2025 年 8 月, 救下了 21 个年轻人。

21 条生命背后,21 个没有破碎的家庭,21 个没有被终止的未来。这本身就在传递一个信息:即使在你最绝望的时刻,社会没有放弃你。

有温度的 AI,既要理解人,也要在乎人。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两步,技术能做的还远不止于此。

新疆温宿县的物理老师光头强用百度文库生成课件、动画, 给孩子们演示火箭发射原理。「我想将物理的种子埋在孩子心中, 让她们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AI 让光头强拥有了一线城市教师的教学工具,也让山区的孩子有了触碰梦想的可能。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只有当 AI 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的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推动经济增长, 才能真正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

3 12

从这个逻辑来看,社会红利指向的不仅仅是 GDP 增长, 也是每一个被技术看见的普通人, 每一个因 AI 而获得尊严的弱势群体, 每一个被连接起来的情感瞬间。

萝卜快跑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 1700 万, 覆盖全球 22 座城市, 全无人驾驶平均行驶 1014 万公里才出现一次气囊弹出事故——超过了谷歌 Waymo。但对毛凡来说,萝卜快跑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一样, 可以自由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小芳、毛凡、光头强,他们的故事看起来很不一样,但背后有个共同的疑问:AI 是如何做到理解他们、适应他们、帮助他们的?

16.5 亿次调用背后,是每个普通人最真实的 AI 需求

在刚刚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 2025 上,APPSO 看到了一个答案。

今年以来, 百度连续发布 5 款大模型, 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超 16.5 亿, 在理解、生成、逻辑、记忆能力上全面提升,百度智能云也连续六年蝉联中国 AI 公有云市场第一。

模型能力的持续涌现,正是 AI 能够理解人话、适应不同场景的基础。

但李彦宏认为, 模型能力的提升只是基础, 真正的变化在于「每个人都应该内化 AI 能力」——让 AI 成为每个人思考、创作、工作的一部分。

比如,在刚刚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 2025 上, 百度文库、百度网盘联合发布了 GenFlow 全新升级的 3.0 版本, 目前已是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 AI 产品经理需要做数据分析、跑需求调研、写产品文档、画原型图、写月度总结…… 他只需要一次性下达任务,GenFlow 3.0 就能同时启动多线程:在 Excel 中搭建分析表格,在 Word 中生成产品需求文档,用 HTML 生成可交互的产品原型,最后汇总成汇报 PPT。

4 12

过去做完这些工作可能需要一整天,现在 3 分钟。时间被压缩了,人的角色也随之改变——从「执行者」变成了「决策者」和「创意者」。你不再需要把时间花在重复性劳动上,精力可以集中在真正需要思考的部分。

而当这种工作方式成为习惯,AI 就真正成为了你能力的延伸。

那么 GenFlow 3.0 为什么能做到如此流畅?答案藏在百度的全栈布局里。

从芯片层的昆仑芯,到框架层的飞桨,再到模型层的文心大模型,应用层的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等,百度是全球为数不多进行全栈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

今年 4 月, 百度点亮了自研 3 万卡级超大规模计算集群, 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训练。7 月, 百度智算集群入选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

在应用层面, 百度的 AI 重构已经深入到产品的每个细节。

百度搜索完成了十年来最大的改版。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搜索结果不再是一堆链接,而是直接给你富媒体内容,就像从查字典变成了问专家。

秒哒让完全不懂编程的人也能 3 分钟做出应用。新加坡国际大学的学生用它开发了个「技能五子棋」,获得 1.5 万+互动量。创造的门槛被拉低了,但创造的乐趣却一点没打折。

5 4

文心快码推出了行业首个多模态、多智能体协同 AI IDE,一位算法工程师因此进阶为全栈工程师。过去需要跨部门协作的事,现在一个人就能搞定。

百度文库智能 PPT 的月访问量超过 3400 万,位列全球第一。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小芳一样的人,在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年 9 月份,李彦宏说:「模型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接近了那个临界点,很快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非常有价值的应用能够创造出来。」

所谓临界点,就是你爸妈、朋友、身边的每一人都开始自然地使用 AI 的时刻。

全栈布局、算力集群、智能体平台,整条技术链最终服务于一个体验:你只管提需求,它负责实现。村官做课件,博士跨界,视障人士自由出行,山区孩子接触优质资源等,每个人都在用 AI 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中, 小芳用百度文库做完第一次反诈课件后, 下次遇到类似任务会直接找它。陈君航用文心一言学会 Python 后, 编程能力就真的成了他自己的技能。

这更像一场「教学相长」,AI 在学习理解人的需求, 人也在逐步「内化 AI」, 探索如何更好地驾驭 AI,与 AI 协同的相处之道。

用着用着,人就长本事了。而技术的终极目标正是消解门槛:让每个人都能轻松用上 AI, 并让它成为能力的一部分。正如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所说:「当 AI 能力被内化,成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智能就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这可能更是头部科技公司不断发展技术、深化应用效果的切实驱动力之本。

作者:莫崇宇、李超凡

Marble,终于来了。

没错,就是两个月前在 AI 圈刷屏的那个 3D 世界生成模型。李飞飞旗下的 World Labs 刚刚官宣向全体用户开放,还一次性放出了一大波新功能。

现在的使用门槛已经相当低。输入一段描述性文本,或者上传一张照片,AI 就能生成一个完整的 3D 世界。一套连招打下来,传统 3D 建模师可能得重新思考职业规划了……

附体验地址:https://marble.worldlabs.ai/

李飞飞放大招,一句话生成完整 3D 世界

先直接上案例,看看 Marble 在文本生成上的真实水平。

1 4

▲ 文本提示词:一个住过人的霍比特厨房,摆满了编织篮子和铜壶,沐浴在宁静的浅蓝色日光中

如图所示,一个完整的 3D 厨房场景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木质家具、铜制器皿、光影细节,一应俱全。

更考验理解能力的来了。看看这个抽象描述:

5 1

▲文本提示词:一个融合中世纪餐厅美学与轨道科技的空间站厨房,拥有棋盘格地板和不锈钢装置,在柔和的水绿色灯光下熠熠生辉

面对这种跨越时空的混搭风格,AI 依然能准确拿捏。

我自己也做了一轮测试。尝试生成一个森林场景后发现,虽然苔藓贴图略显重复,但树干纹理细节清晰,林间若隐若现的雾气也营造出了应有的氛围感。

14

除了纯文本,Marble 还支持更丰富的创作方式:

2 1

我也测试了单图生成功能,上传一张普通房间的照片后,大约 6 分钟得到成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和预览版一样,边缘形变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希望后续能够得到优化,但就作为一个初期产品来说,目前的完成度已经相当能打。

15 2

从灵活性来看,这套多模态输入的设计思路已经远超市面上大多数同类工具。

而生成只是第一步,更值得关注的是后续的编辑能力。

Marble 还是业内首款原生集成 AI 编辑工具的模型,可以对生成的世界进行深度改造。比如在局部替换中,想移除垃圾桶?一句话搞定,AI 会自动处理场景和光影变化。

6 1

如果想大幅调整结构,比如要把餐厅后墙改造成舞台,把桌子换成面向舞台的矮凳?也能轻松实现。换句话说,这种编辑不是简单的图片处理,而是真正理解 3D 空间结构之后的智能调整。

4 2

除此之外,「世界扩展」功能同样强大。生成的场景边缘部分有些模糊?点击「扩展」按钮,AI 会自动生成更多内容来填充那片区域。想要更大的空间?用「组合模式」把多个世界拼接起来。

8

官方演示里就拼出了一整列火车车厢。这套工具链用下来,从创意概念到成品交付的周期被大幅缩短。

7 1

如果说生成和编辑功能还算意料之中,那 Chisel 这个工具就有点降维打击的味道了。

简单来讲,Chisel 把「结构」和「风格」彻底分离:

更厉害的操作是,同一套框架,换个文本提示,能生成完全不同风格的场景。比如框架保持不变,提示词改为「现代艺术博物馆」,得到的是极简白墙配抽象画作。

9

▲ 一个美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铺有木质地板,馆内陈列着色彩斑斓的画作和曲线优美的雕塑。

又或者,框架保持不变,提示词改为「北欧卧室」,呈现的是温馨木质家具配冰川窗景。

10

▲ 一个宁静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客房卧室,窗外可欣赏到壮丽的冰川景色。

这种玩法有点像前端开发里 HTML 定结构、CSS 定样式的逻辑,但应用到 3D 建模领域就显得格外高效。正如 World Labs 联合创始人 Justin Johnson 在采访演示时说:「我可以直接选中代表沙发的 3D 块,拖动到别的位置。」

传统建模软件里需要调整许久的操作,在 Marble 里变成了拖拽方块……

此时此刻,建模师们的心情想必很复杂。

那么,创建完成的 3D 世界该如何使用?Marble 提供了三种导出方案:

12

▲ Marble 可以将生成的世界导出为高斯点云或三角网格模型。

官方新闻稿里的大部分视频,都是直接用 Marble 渲染生成的。通过串联这整套工具链串联,从概念到可用资产的流程被极大简化。

11

▲增强后的视频能够清除画面瑕疵,并为场景加入动态效果。注意烟囱上方的烟雾、跳动的火焰,以及流动的水面。

游戏开发者可以用 Marble 生成背景环境,导出到引擎里再添加交互逻辑;影视团队可以用它快速搭建场景预览,进行镜头规划;VR 内容创作者甚至可以直接把生成的世界放进 Vision Pro 或 Quest 3 里体验。

好家伙,兜兜转转我们还是回到了元宇宙。

定价策略方面,Marble 采用了分级订阅制:

125

显而易见,免费版的门槛足够低,能吸引大量用户试用。但想真正用于生产环境,基本上得选专业版。首月 1 美元的限时优惠也很有诱惑力,明摆着就是想让你先上车体验。

Marble 发布后,各方反应相当两极化。

Y Combinator CEO Garry Tan 在推特上直言:「李飞飞是一个传奇人物,而这次发布意义重大。」一些独立游戏开发者和 VR 创作者也在社交媒体上表态,认为 Marble 大幅降低了 3D 内容制作的门槛。

126

不过质疑声也不少。

最近的游戏开发者大会(GDC)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受访者认为生成式 AI 对游戏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比前一年上涨了 12%。关注点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能源消耗过高、AI 生成内容质量下降、导致行业裁员等。《

Wired》此前报道,包括 Activision Blizzard 在内的游戏公司,正在用 AI 压缩成本和应对人员流失。

面对这些质疑,Justin Johnson 的回应是:「Marble 不是用来完全替代游戏制作流程,而是为你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资产。」但实际情况会不会如他所说,还得看市场怎么用。

李飞飞的北极星:空间智能

就在 Marble 发布前几天,李飞飞专门发表了一篇长文阐述她的愿景——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

大语言模型虽然语言能力很强,但对物理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它们无法准确估计距离、方向,无法在脑中「旋转」物体,也无法预测基本的物理规律。

对比之下,人类智能的核心不是语言,而是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从驾驶汽车到接住钥匙,从设计建筑到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都依赖空间智能。

129

按照李飞飞的规划,空间智能的应用将分三个阶段:

博客中,李飞飞明确表达:「如果没有空间智能,我们对真正智能机器的梦想就无法实现。」

愿景是宏大的,但现实更复杂。

世界模型这个赛道,也不止 World Labs 一家在较劲。

目前市面上还有这么几位选手:Decart 推出了免费演示版,主打实时生成;Odyssey 同样提供免费试用,但功能较基础;Google Genie 还在研究预览阶段,尚未商业化。

128

对比之下,Marble 的核心优势说起来也挺明显。它生成的是持久化的完整 3D 世界,不是那种边探索边生成的模式,可以大幅减少变形和不一致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Marble 率先实现了商业化落地,免费版加付费订阅的模式已经开始变现。从工具链的完整度来看,Marble 也是最全面的,从生成到编辑再到导出,整个流程一气呵成,不需要在多个平台之间倒腾。

从 ImageNet 到空间智能,李飞飞的学术生涯一直在做同一件事:让机器理解视觉世界。ImageNet 教会了 AI「这是什么」。而 Marble 想教会 AI「这在哪里、如何运动、怎么交互」。

前者催生了深度学习革命。后者会不会引爆下一场范式转移?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至少目前看来,这个方向足够性感,也足够硬核。

OpenAI 继续卷 LLM,李飞飞押注空间智能……这场技术路线的豪赌,胜负或许就在这几年揭晓。

过去近十年,奥迪在大型豪华 SUV 领域始终缺位。当宝马用 X7、奔驰用 GLS(以及更高阶的 Maybach GLS)牢牢锁定高净值客户时,奥迪只能依靠 Q7 勉强应战。

这种战略空白不仅让奥迪错失了每年数万辆的高端 SUV 市场增量,更导致其在高净值客户心智中逐渐被边缘化。现在提起德系豪华行政 SUV,人们能想起的往往只剩下了迈巴赫。

但奥迪决心摆脱这种力不从心的局面,据多方消息确认,Q9 计划将于明年问世,并将有对标迈巴赫的 Horch 顶配版本及性能取向的 SQ9 版本。

2 11

▲奥迪 A8L Horch 创始人版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旗舰 SUV 不仅将填补奥迪产品线长达近十年的战略空白,更承载着品牌在全球豪华车市场重夺话语权的野心。

根据外媒拍到的谍照观察,奥迪 Q9 的测试车轴距较现款 Q7 延长约 120–150mm,预计将达到 3100–3150mm,整车长度有望突破 5.2 米,与宝马 X7(5181mm)和奔驰 GLS(5219mm)正面看齐。

这意味着 Q9 的第三排将不再是「应急座椅」,而是真正能容纳成年人长途乘坐的行政级空间。

4 4

与外观饱受争议的宝马 X7 相比,奥迪 Q9 的设计似乎显得更克制一些。从测试车来看,Q9 的前脸由一个巨大的主格栅、宽阔的横向下进气口和分体式大灯构成。

3 5

在侧面,Q9 的车顶线条相对平直,第三排乘客的头部空间有所保障。车身侧面则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和上扬式的腰线来增添动感。

车尾处则能观察到 Q9 采用了回旋镖造型的 LED 尾灯和贯穿式灯带,夜间的辨识度挺高。

5 3

总体来看,奥迪 Q9 或许可以称之为 Q7 的 Pro Max 版本,两者的车身造型相差不远,只有在尾灯、后三角窗面积、牌照框位置等方面有微小的差异。

6 8

除了标准版,奥迪还可能推出一款 Sportback 版本,采用更溜背的轿跑 SUV 设计,以吸引偏好运动风格的消费者。这将使 Q9 车系形成类似 Q8 之于 Q7 的差异化布局,进一步细分市场。

7

内饰目前没有确切的信息,但几乎可以肯定 Q9 也将采用和新款 A5 一样的弧形双联屏仪表盘以及副驾娱乐屏幕,并搭载奥迪的 MMI 车机系统。

8 10

如果将 Q9 视为对宝马 X7 和奔驰 GLS 的回应,那么 Q9 Horch 则将承担挑战迈巴赫的任务。

从目前曝光的谍照来看,Q9 Horch 的前格栅似乎放弃了「六横十二纵」,取而代之的是 16 根垂直的镀铬饰条和位置更高的四环 logo,C 柱的 Horch 徽标以及额外镀铬装饰和「H crown」专属轮圈以及双色涂装的车身应该也不会缺席。

9 2

10 1

▲Q9 Horch 测试车 图源:carscoops

Q9 Horch 版在内饰设计上预计将重点强化后排体验,预计会配备独立行政座椅、带娱乐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台、足部按摩器以及及深绒地毯,来营造移动行宫般的体验。

12 6

▲ 奥迪 A8L Horch 创始人版内饰

奥迪 Q9 基于大众集团全新开发的 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PPC)架构打造,因此 Q9 将提供多元化的动力组合以覆盖全球不同市场的需求。

新车入门版本或将搭载 2.0T 四缸插电混动系统,而主流车型则大概率采用 3.0T V6 轻混动力。

13 5

插混车型也被奥迪寄予厚望,奥迪目标是将其纯电续航提升至 100 公里以上,以满足欧美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并迎合高净值用户「日常通勤零排放」”的环保需求。

更令人期待的则是高性能版本 SQ9,其将没有悬念的搭载已经在 SQ8 与兰博基尼 Urus 上证明过自己 4.0 升双涡轮增压 V8 引擎,预计其最大输出马力将超过 500 匹。

14 8

奥迪甚至并未排除未来推出 RSQ9 的可能性,其将搭载与 RSQ8 同款的 631 马力 V8 引擎,正面挑战梅赛德斯 AMG GLS 63,彻底补齐奥迪在高性能全尺寸 SUV 领域的最后一环。

16 4

11 月 3 日,奥迪集团公布了 2025 年前 3 季度的财报。

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总营收约为 484 亿欧元,同比增长 4.6%,营业利润约 16 亿欧元,净现金流达到 21 亿欧元;奥迪纯电车型的全球销量超过 163000 辆,同比增长 41%;其中 3 季度交付 6.2 万台,是 BBA 中增幅最大的企业。

相比在上半年的颓势,奥迪 3 季度的表现算是给了不少人一颗「定心丸」。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在财报中,奥迪汽车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其中技术转化带来的成本优化贡献了近 40% 的增量。

通俗点理解,奥迪前几年的不断增加的研发支出和技术投入,将迎来兑现期

17 3

对于这家百年德系豪华品牌而言,2026 年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其能否在电动转型与传统豪华之间找到微妙而关键的平衡点。

全新一代 Q7、多款 RS 高性能车型,以及一款定位入门级的纯电动车(或命名为 A2 / Q2 e-tron)都将在 2026 年陆续登场。

而作为品牌首款顶级豪华 SUV 的 Q9,不仅要卖得好,更要「撑得起场面」。

奥迪需要用这款产品世界证明——

即使在面临各种不确定元素的今天,奥迪依然有能力定义顶级豪华。

2025-11-13 09:05:29

汽车安全新国标发起意见征求:乘用车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 5 秒

🚀

AI 天才少女官宣加入小米

🌐

火绒安全「手撕」鲁大师流量劫持黑幕

📈

iPhone 霸榜双 11 销量榜

💬

贾跃亭:当年小米在乐视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

鸿蒙智行或再添一「界」,华为申请注册「齐界」商标

💼

微软 AI CEO 要求团队每周至少 4 天线下办公

💡

Meta 首席 AI 官:氛围编程将成为 AI 新时代的入场券

🧠

OpenAI 正式发布 GPT-5.1

🎮

Steam 主机官宣,明年开售

📷

Insta360 发布 Ace Pro 2 影像大师套餐

💄

小红书内测发文件功能

☕️

星巴克被吐槽爆改成县城奶茶店

汽车安全新国标发起意见征求:乘用车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 5 秒

据 IT 之家消息,公安部 11 月 10 日公告,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公安部已组织完成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部分内容如下:

新能源汽车:

征求意见稿还增加「乘用车每次上电 / 点火后(发动机自动启停除外),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 5s 的默认工作状态。」

意见稿指出,近年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启动加速失控事故多发,其多是由于驾驶人使用高加速模式时,对高加速模式的驾驶准备和操控能力不足。

为此,要求车辆刚启动时处于加速性能较低的默认工作状态,让驾驶人使用高加速模式时需有意识的采取一定操作,以期提高其驾驶准备。据统计,目前驾校教练车和大多数燃油乘用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普遍大于 5s,新老司机对于这种加速度更为适应,不易误操作。

货车:

da gong si

奇瑞就「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致歉

刚刚,奇瑞汽车发布关于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情况的致歉声明。据奇瑞官方表示:

2025 年 11 月 12 日 12 时,风云 X3L 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极限挑战测试项目中,因突发意外导致测试中断,并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此,奇瑞表示向天门山景区、游客、合作伙伴及所有关心此事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经其初步调查核实,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进而导致防护绳缠绕右侧车轮,动力输出受阻,车辆下滑撞击护栏,造成部分护栏受损。所幸本次意外未造成人员受伤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奇瑞官方也表示,上述测试结果暴露了其在策划和执行此次测试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对细节的把控存在疏漏,特别是对选择在风景区公开场所开展测试引发的公众担忧,奇瑞方面表示「深刻反思」。

另外,对于此次测试造成的天门山场地损失,奇瑞也深表歉意,并承诺将全力修复并承担赔偿责任,做好所有善后工作。

AI 天才少女官宣加入小米

641f9705 d109 4792 bc1e 6f2a23302fb8

据「粮厂研究员 Will」消息,「AI 天才少女」罗福莉日前在朋友圈官宣,自己已加入小米「MiMo」团队,并表示「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全力奔赴我们心目中的 AGI」。

今年 2 月,曾有媒体报道称罗福莉已到新岗位上班。而在今年春节前,雷军曾在直播时表示,自己希望用千万年薪挖角罗福莉,请她到小米带领团队从事 AI 大模型研究。

据悉,罗福莉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杰出的研究经历和成果。此后,罗福莉在阿里巴巴的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工作;2022 年,罗福莉参与 DeepSeek 的 MoE 模型 DeepSeek-V2 的开发。

而小米的「MiMo」团队,也已在今年公布并开源多款模型,包含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原生端到端语音大模型「Xiaomi-MiMo-Audio」。

火绒安全「手撕」鲁大师流量劫持黑幕

11 月 11 日,火绒安全发布一篇名为《「捉迷藏」 式收割:撕开鲁大师为首系列企业流量劫持黑幕》的文章,并表示:

近期,火绒安全实验室监测发现,包含成都奇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杏仁桉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软件厂商,正通过云控配置方式构建大规模推广产业链,远程开启推广模块以实现流量变现。

火绒安全称,上述软件厂商通过云端下达配置指令,动态控制软件的推广行为,不同公司及其产品的推广方式各有差异。

火绒安全以成都奇鲁科技旗下的鲁大师为例,其推广行为涵盖但不限于:

火绒安全指出,尽管流量推广向来是互联网公司常用的盈利模式,然而这些厂商却运用了多种技术对抗手段,以阻碍安全分析与行为复现,蓄意隐匿其损害用户体验的行为。

其还表示,上述软件厂商在未充分向用户告知或故意模糊告知相关情况的前提下,利用用户流量进行变现操作。通过伪装成正规应用的方式,与用户「捉迷藏」,使用户难以识别并定位真正的推广源头。这些主体采用各种手段规避网络舆论监督,逃避公众审查。

有趣的是,火绒安全还在文中提到,多数软件中的推广模块及 Lua 推广脚本会检测浏览器历史记录,以规避特定人群,检测内容包括历史记录中的页面标题和访问网址。

其中在劫持浏览器的过程中,会对用户是否访问过周鸿祎的微博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已访问,则不会进行推广。

iPhone 霸榜双 11 销量榜

9733095d 9b09 49d1 92aa 8afc0ce4c496

据新浪科技援引京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1 日 23:59:59,苹果、小米、vivo 位列该平台双 11 销量榜前三,该时期的销售额榜单前三同样是苹果、小米、vivo。

具体机型方面,全价格段总销量榜中,iPhone 17 Pro Max、iPhone 17 Pro、iPhone 17 霸榜前三,而后为 REDMI K80、荣耀 X70、REDMI Turbo 4 Pro 等机型。

值得一提的是,6000 元以上价位段,在 iPhone 包揽前三名的情况下,小米 17 Pro Max 排名第四,成为国产 6000 元以上价位第一。

昨日,小米还发布了双 11 收官战报:

全渠道累计支付达 290 亿。小米手机获各大电商平台国产手机销量第一,小米 17 Pro Max 摘得 6000 元以上价位段国产手机销量、销额双第一。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手机已经连续 3 年双 11 获得国产手机销量第一,而小米创办人雷军发文表示「感谢大家的支持」。

索尼:PS5 累计卖出近 8500 万台

日前,索尼集团公布了其 2025 财年第二季(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的财报信息,先看整体:

营收 3.11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428 亿元);净利润 3114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43 亿元),同比增长 7%。

其中,受益于音乐、影像传感器解决方案(I&SS)两大部门的强劲增长及汇率利好,营收同比增长 5%。

而在亮眼数据上,PlayStation 5(PS5)全球出货量达 8420 万台,本季度出货量达 390 万台,同比增长 10 万台;同时,PlayStation Network 月活跃用户数达 1.19 亿。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羊蹄山之魂》销量已突破 330 万。

但游戏和网络服务业务(G&NS)营业利润降至 1204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55 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约合人民币 64 亿元)大幅下滑 13%。财报显示,营业利润的下滑,主要原因是计提了总计 498 亿日元的一次性费用。

索尼强调,若排除这两项一次性因素,G&NS 部门的营业利润实际上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23%。

贾跃亭:当年小米在乐视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1991db6d afd8 43f4 b6bc 4af26e1bc946

日前,抖音账号「未来主义者联盟」发布了一段贾跃亭讲话的视频切片。

该视频一开头,贾跃亭就谈及了当年乐视与小米的竞争,并直言:「(当年)小米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贾跃亭表示,当时乐视这种「崩塌」,不是因为产品不行、技术不行、没有用户。而恰恰相反,产品极具竞争力,全球都极具竞争力。技术,创造了很多独一无二的技术。而在用户端和市场端,真的是所向披靡。

据 IT 之家报道,2016 年 8 月乐视被爆供应商出现资金问题,随后被数十家供应商「逼债」,同年 11 月贾跃亭承认资金链的确出了问题。

而在今年 6 月,贾跃亭曾发文称:从乐视到 FF(法拉第未来),那些没放弃我们的人,我除了感动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愧疚。

其还表示,FF 必须活下去,不只是为了他自己和公司员工,而是为了所有一直支持 FF 的人。贾跃亭称,团队会永远和股民站在一起,并豪言称「FF 和 FX 一定能成功,为股民创造最大价值」。

5 月,贾跃亭发布视频称「还债是其人生中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对 FF 也非常重要。」其当时还称,一旦要是能够还债能够回国,那其实 FF 很多信誉问题就迎刃而解,并强调「一定要把 FF 带回中国」。

鸿蒙智行或再添一「界」,华为申请注册「齐界」商标

1b8f4e84 d430 45e7 a573 708c055cb041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近期数据显示,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于 2025 年 6 月 16 日申请了一个名为「齐界」的商标。

从数据显示,「齐界」这一商标涵盖汽车、汽车车身、汽车车轮毂、混合动力汽车、汽车座椅、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汽车底盘、汽车车轮等商品/服务。

目前暂无其他更多关于「齐界」相关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于今年公布,并在 9 月正式带来了旗下首款车型「尚界 H5」,起售价 15.98 万元,定位 20 万元以下智能汽车市场。

据悉,尚界 H5 是华为与上汽集团合作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搭载乾崑智驾 ADS 4 系统,全系标配 3 颗 4D 毫米波雷达、192 线激光雷达。

李飞飞的 AI「造世神器」官宣向全体用户开放

ee702fca edbe 43cf b188 f672278654e5

刚刚,李飞飞旗下的 World Labs 公司官宣,其 3D 世界生成模型「Marble」向全体用户开放,还一次性放出了一大波新功能:

价格方面:

另外,在 Marble 发布前几天,李飞飞专门发表了一篇长文阐述她的愿景——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

大语言模型虽然语言能力很强,但对物理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它们无法准确估计距离、方向,无法在脑中「旋转」物体,也无法预测基本的物理规律。

对比之下,人类智能的核心不是语言,而是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从驾驶汽车到接住钥匙,从设计建筑到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都依赖空间智能。

蚂蚁 gPass 实现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内置虹膜核身支付功能

7efad819 21f3 42ce 9551 aa88a11e4687

近日,蚂蚁集团智能终端可信连接技术 gPass 实现重要升级,推出全球首个集成于智能眼镜的虹膜核身支付方案,并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正式亮相。

据悉,蚂蚁国际 Alipay+,和小米、星纪魅族等多家智能眼镜制造商,运用前沿 AI 和 AR(增强现实)技术,共同推动多种类方案在国际支付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此次 gPass 技术通过捕捉并比对 260 余个生物特征点,结合 AI 与活体检测技术,可有效抵御屏幕翻拍、3D 面具等高阶攻击手段;同时借助自研的成像增强算法,系统在复杂光线下仍能保持高识别率,真正实现「一眼即验」的非接触式核身。

作为具备「安全、交互、连接」三大核心能力的技术框架,gPass 在原有声纹认证基础上构建了多模态生物认证体系。

在隐私保护方面,gPass 创新地采用「一人一密」的轻量化加密方案,确保生物特征数据全链路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蚂蚁集团正与硬件制造商、电子钱包服务商等生态伙伴协同推进技术合规,确保方案符合不同地区的隐私监管要求,共建可信支付环境。

微软 AI CEO 要求团队每周至少 4 天线下办公

据 Business Insider 报道,微软 AI CEO Mustafa Suleyman 近期对自己的团队实施严格的线下办公政策:

要求团队成员每周至少四天线下办公,而这一标准超过了微软普遍的三天线下办公规定。

Suleyman 通过报道回应表示,他本人非常相信面对面的工作文化。同时他自己坦言,不喜欢有门、会被锁上的传统办公室。

对此,Suleyman 还将自己的办公室布局设为开放式——里面有 20-30 张开放式办公桌,员工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Suleyman 认为,开放式工作环境和面对面能够极大地促进协作效率,「每个人都能知道其他人在哪,整个环境充满了活力,并且还能创造更多非正式的协作。」

💡 Meta 首席 AI 官:氛围编程将成为 AI 新时代的入场券

日前,Meta 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汪滔)在接受 TBPN 播客采访时表示,如果当今的青少年想在快速变化的经济未来中脱颖而出,他们应该深入探索 AI 工具。

汪滔认为,下一代青年最大的机遇在于掌握人工智能。其强调,年轻人应该投入数千小时学习和实验 AI 模型,并且掌握其门路。

针对时下火热的氛围编程(Vibe Coding),汪滔更是认为「赶紧学」,他表示,那一群能与这些 AI 工具一同长大的年轻人,能够在未来的经济体中拥有巨大优势。汪滔更是称之为「现在就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时刻」。

虽然强调了氛围编程,但汪滔整体核心是想表达出一种实践性、实验性的学习方法。

氛围编程不依赖于正式课程或教程,而是鼓励年轻人借助 AI 编程工具来构建、测试和打破事物。这是一个通过实践学习的过程——提示 AI 模型、分析其响应、迭代代码,并逐渐理解这些系统如何「思考」和执行任务。

hao chan pin

OpenAI 正式发布 GPT-5.1

昨晚,OpenAI 正式发布了 GPT-5.1 模型,并且首次允许用户细致地「调教」模型的聊天风格。

本次 GPT-5.1 共发布了两个版本,分别为 GPT-5.1 Instant 和 GPT-5.1 Thinking:

GPT-5.1 Instant:

GPT-5.1 Thinking:

16a26a04 6bc3 4daf b8ba 44740377d60c

而本次更新重点,即 ChatGPT 的个性化体验。OpenAI 的目标是,是让用户毫不费力地将 ChatGPT 的语气和风格,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在原有的默认、友好、高效基础上,新增了三种官方风格:

除了这种直接选择,更丰富的基本风格和语调,OpenAI 正在实验一项新功能,允许用户直接从设置中微调 ChatGPT 的特征。

另外,在 GPT-5.1 的模型介绍 System Card 里,介绍了 OpenAI 在这方面的深入考量。OpenAI 首次在模型的安全评估中,加入了两个全新的、更人性化的维度: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和情感依赖(Emotional Reliance)。

11 月 12 日开始,付费用户(Pro, Plus, Go, Business)将逐步推送 GPT-5.1;免费和未登录用户则将在付费用户推送完毕后跟进;企业和教育版用户拥有 7 天的早鸟期切换开关(默认关闭),之后将统一升级到 GPT-5.1。

Steam 主机官宣,明年开售

53e81915 d671 4ffc b7f4 2115bf07e85c

今天凌晨,Steam 正式公布旗下主机产品 Steam Machine,拥有「Steam Deck 的 6 倍性能」,将于 2026 年开售。

机器外观采用正方体设计,正面盖板支持更换(磁吸式),同时具备提示灯带,支持显示下载进度等内容。正面拥有 2 枚 USB-A 3.2 Gen 1 接口以及 1 枚 microSD 卡槽,背部拥有 USB-A 2.0、USB-C 3.2 Gen 2、DP 1.4、HDMI 2.0、千兆以太网。

性能方面,Steam Machine 搭载半定制的 AMD Zen 4 6c / 12T(最高可达 4.8GHz、30W TDP)和 28 个半定制 AMD RDNA3 CU(2.45GHz 最高持续频率,110W TDP),配备 16GB DDR5 + 8GB GDDR6 VRAM,提供 512GB 和 2TB 两种型号 NVMe SSD。

其他方面,Steam Machine 支持 2×2 Wi-Fi 6E,拥有蓝牙 5.3 专用天线,集成 2.4GHz Steam Controller 无线适配器。

值得一提的是,Steam Machine 虽运行 SteamOS,但同时也能作为一台 PC。

Insta360 发布 Ace Pro 2 影像大师套餐

2259566f 53ba 49d2 8d17 8c040a6767a2

昨晚,影石 Insta360 发布了 Ace Pro 2 影像大师套装及周边配件:

本次共推出三个套装版本:玩拍套装(含手柄、打印机,售价 4098 元)/影像大师套装限定版(含手柄、屏幕遮光罩、电影宽屏镜头/黑柔镜头,售价 4198 元)/影像大师套餐全能版(售价 5498 元)。

荣耀 500 外观亮相

f26d31e9 26b5 45d9 80e8 fed6b15d6310

昨日,博主「数码闲聊站」公布了荣耀 500 超级标准版的真机图。

公布的信息显示,荣耀 500 超级标准版将采用金属直角中框+前后直板的设计,后盖采用一体冷雕玻璃设计,屏幕采用大 R 角,后置摄像头模组采用贯穿式横向摆放。

新机将配备双摄组合,但从真机图显示,闪光灯上方疑似还有一枚镜头。电源键下方配备与荣耀 Magic 8 系列同款的 AI 实体按键。另外,新机将采用高通骁龙 8s Gen4 处理器。

荣耀 500 系列还将提供超级 Pro 版。

小红书内测发文件功能

e4e1bd8f b483 4d86 82bb bbaef2fc5891

据新浪科技报道,小红书正在内测「发文件」功能,用户可在笔记中直接挂文档,并支持一键预览下载。

据悉,一篇笔记最多支持上传一个不超过 100MB 的文件,目前支持 doc、docx、pdf、ppt、pptx 格式。

对此小红书官方客服予以确认,并表示,「该功能目前内测中,目前仅支持大陆部分用户可见。」并提示,「目前折叠屏还不支持这一功能,平台在逐步完善相关功能。」

对于内测「发文件」功能的原因,小红书客服解释称,此举旨在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强化平台的社区属性。当被问及该功能未来是否会进行商业化,对方表示,「还没有相关计划。」

OPPO Reno 15 多个实况玩法公布

a85e72f7 e809 43fa a12e 59b2c094e89a

昨日,OPPO 官方公布了 Reno 15 系列的实况照片拍摄能力。

据透露,新机支持「出圈实况拼图」「前置 0.6 倍超广角实况自拍」「4K 实况一拍多出」「前后同拍实况」「CCD 闪光实况」五大实况功能。

新机还配备 2 亿像素主摄镜头和 85mm 长焦;提供「星光蝴蝶结」「极光蓝」「可露丽棕」「蜜糖金」四种配色;屏幕采用极窄四等边直屏(边框为 1.15mm)。

OPPO Reno 15 系列将于 11 月 17 日正式发布。

奔驰新款 GLB 内饰曝光:提供类星空顶版本

91130d9f 54e5 44b3 9dc7 8f61e0286625

据 motor1 日前报道,梅赛德斯-奔驰近期公布了旗下新一代 GLB 车型的内饰信息。

公布的信息来看,新车在座舱智能化以及灯光效果较为亮眼:

新一代 GLB 将提供七座和五座两个版本,其中七座版本二排支持前后滑动。新车预计提供纯电及轻混两个版本:

新车将于 12 月 8 日正式发布。

pin pai

乐高 ✕《塞尔达传说》将于 2026 年推出

da568602 daaf 4edf 916d ab3fdb0897a7

日前,乐高官方正式宣布,其与《塞尔达传说》的新版套装将于 2026 年推出。

从公布的预告片显示,林克将面对反派吉农,同时背景中也可看到塞尔达公主。官方并未公布更多其他内容。

此前,乐高曾与《塞尔达传说》推出过「德库树」版本套装。

星巴克被吐槽爆改成县城奶茶店

79a0f1f4 c31a 4285 9a16 b87ec3d02055

日前,「星巴克被吐槽爆改成县城奶茶店」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有多位网友发文表示,星巴克近期门店歌单变成了「怀旧金曲大放送」,认为歌单选曲「太土」「太吵」,甚至有网友吐槽「像大卖场」。

据爱范儿查询发现,星巴克中国于 11 月 11 日发文宣布,近期开启「千禧年代经典」歌单。另据 Vista 看天下援引星巴克客服人员消息,本次节日档期的主题是「千禧的快乐」,门店是为了增强体验,会播放千禧歌单,对于网友的吐槽会记录并反馈。

而星巴克中国对此回应:「11 月 4 日-11 月 17 日,每天下午 1-3 点及 5-7 点,全国星巴克门店正准时播放」千禧金曲「限定歌单,包括众多脍炙人口的中文歌曲。」「我们希望借由经典的音乐,与顾客一同重温分享千禧年以来的美好回忆。」

山姆回应极速达小票不显示商品价格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吐槽山姆购物小票更新后未显示每件商品具体价格。

针对上述游戏,山姆方面通过报道回应表示,「山姆高度重视会员信息保护与购物体验。我们近期对极速达小票进行了更新,进一步强化了对会员信息的保护。」

据山姆方面介绍,该单据显示的信息旨在帮助取货与收货时更快速、方便地核对商品和数量。

极速达订单的商品与价格明细在会员自己的 App 订单详情内均有完整展示,并可以长期保存,方便会员随时核对。门店线下购物小票依然保留完整的价格明细。

对此,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律师表示,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有权要求经营者标明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

而极速达订单小票上的商品单商品单价、数量、总价等属于交易核心信息,只要对会员姓名、完整手机号等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处理,并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hao kan de

电影《8 号出口》官宣引进

e582139f d4e9 4b24 8cf6 a49698bd93fb

日前,电影《8 号出口》宣布将引进中国内地,档期待定。

据介绍,《8 号出口》是川村元气执导,平濑谦太朗、川村元气担任编剧,二宫和也主演的惊悚片,于 2025 年 8 月 29 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改编自 KOTAKE CREATE 开发的同名游戏,讲述了被困在无限循环的地下通道的男人探寻离开此处的方法的故事。

匠妹将出演《爱丽丝梦游仙境》改编版真人电影

c65b79d8 6c6d 4394 825f f7e064fcdebd

据《好莱坞报道》消息,流行女歌手「匠妹」塞布丽娜·卡彭特(Sabrina Carpenter)将主演一部基于《爱丽丝梦游仙境》改编的真人版音乐电影,目前片名暂未公布,影片由环球影院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匠妹还将担任该片的制片人。据悉,该片由洛琳·斯卡法莉娅(Lorene Scafaria)担任导演、编剧。影版《魔法坏女巫》的制作人马克·普拉特(Marc Platt)和来自知名制作公司 Alloy Entertainment 的两名制作人也将共同担任制片人。

报道称,这对于匠妹来说是一项倾注心血的计划,她在大约一年前就带着具体的想法和一本造型图册与工作室洽谈,随着概念的不断完善,制片人以及导演洛琳也加入进来。

《玩具总动员 5》发布先导预告

51c93577 9772 45dc 91e1 d9e4bcedd88c

据新浪电影消息,《玩具总动员 5》日前发布先导预告。

据悉,影片将讲述胡迪、巴斯光年等玩具要面对如今让小朋友沉迷的电子产品,此外 50 个故障的巴斯光年组成了反派军团。

汤姆·汉克斯、蒂姆·艾伦、琼·库萨克回归配音,安娜·法瑞斯、厄尼·哈德森新加盟,柯南·奥布莱恩配音一个疯疯癫癫的训练用玩具 Smarty Pants,格蕾塔·李配音青蛙形状的高科技平板 Lilypad,明年 6 月 19 日北美上映。

2025-11-13 07:15:32

刚刚,OpenAI 正式发布了 GPT-5.1,但这次有点不一样。

翻完整篇官方博客,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一张跑分对比图都没有。没有 benchmark 数据,没有「性能提升 XX%」,甚至连「更快更强」这种常规话术都少得可怜。

这不太像 OpenAI 了,直到我看到这句话:

「我们从用户那里清楚听到,优秀的 AI 不仅要聪明,还要让人跟它聊天很愉快。」

Snipaste 2025 11 13 04 23 28

新版 GPT-5.1 为了让我们聊天更愉快,提供了八种风格预设 

新版本确实更聪明了——推理更严谨,代码写得更漂亮,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终于像个人了,并且首次允许我们细致地「调教」它的聊天风格。

和 AI 聊天不再是那种一问一答的工具感,而是变得有梗、懂氛围、会接话茬,甚至能陪你有的没的扯上半天。

看来上次 GPT-5 口碑崩塌后,OpenAI 终于听劝,也第一次捅破了窗户纸,承认光刷榜没用,用户要的是能好好说话的 AI,实用和情绪价值全都要。

直接放上具体的使用时间和方式:更新到 GPT-5.1 后,我们的 ChatGPT 会默认切换到最新模型,而不需要专门选择。

更强大的 AI 内核

这次更新的核心,是 GPT-5.1 Instant 和 GPT-5.1 Thinking 两大模型的全线升级。

G5k6kHaWwAA NO6

GPT-5.1 Instant:最常用的模型,变「暖」了

GPT-5.1 Instant 是 ChatGPT 中最常被调用的模型。这次,它变得更「温暖」、更健谈了。根据 OpenAI 的早期测试,它甚至会不时展现出一些顽皮,同时保持回答的清晰和实用。

而更关键的升级来自底层:

  1. 更听话: 它现在能更可靠地遵循我们的指令,准确回答我们真正想问的那个问题。
  2. 自适应推理 (Adaptive Reasoning): 这是 Instant 模型第一次引入该功能。这意味着它在遇到难题时,会智能地决定先思考一下,从而给出更彻底、更准确的答案;而面对简单问题时,它依然保持极速响应。

G5lUlkSbEAAbaHp

OpenAI 提到,这种进化在数学(AIME 2025)和编程(Codeforces)等专业评估测试集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GPT-5.1 Thinking:更强的大脑,也更易懂了

作为更高级的推理模型,GPT-5.1 Thinking 也迎来了关键优化,变得更高效、更易用。

gpt51

▲ GPT-5.1 思考在简单任务上花费的时间更少,在困难任务上花费的时间更多

  1. 效率提升: 它现在能更精准地分配思考时间,在复杂问题上花费更多时间(答案更透彻),在简单问题上响应更快(等待时间更短)。
  2. 更易懂(用户福音!): 它的回答现在更清晰,使用了更少的行业术语和未定义的词汇。这让我们在用它处理复杂工作或解释技术概念时,能毫不费力地看懂。
  3. 同样温暖:Thinking 模型的默认基调也变得更温暖、更富同理心。

用 OpenAI 应用 CEO Fidji Simo 的话来说,这次升级的核心是将 IQ(智商)和 EQ(情商)更好地结合起来。

Snipaste 2025 11 13 05 10 29

模型在保持高智商的同时,即继续使用与推理模型相同的技术栈;还大幅提升了情商,ChatGPT 有了更自然的对话和同理心。

 

这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得到相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像是谈论健康时需要同理心,写文案时需要直接。

此外,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我们也不需要在 Instant 和 Thinking 之间纠结。因为还有 GPT-5.1-Auto 会自动为我们分配到最合适的模型,这也是 GPT-5 发布时的一大亮点,即智能路由。

总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答案更智能,语气更自然。

打造专属于你的 ChatGPT

如果说模型升级是硬实力,那个性化体验的飞跃就是软实力,而这正是本次更新的另一大亮点。

OpenAI 的目标是,是让我们毫不费力地将 ChatGPT 的语气和风格,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

在原有的默认、友好、高效基础上,新增了三种官方风格。

PixPin 2025 11 13 04 18 08

之前测试版中的「书呆子」和「愤世嫉俗」选项也依然保留在个性化设置中。

除了这种直接选择,更丰富的基本风格和语调,OpenAI 正在实验一项新功能,允许用户直接从设置中微调 ChatGPT 的特征

我们可以精确控制回答的简洁度、热情度(多热情)、回答是否易于浏览 (Scannable)、甚至是使用 emoji 的频率。

如果不想麻烦的手动设置,当我们试图在对话中引导某种特定语气时,ChatGPT 可能还会主动领悟到,然后询问我们,是否希望将这种偏好保存到永久设置中,省去了手动调整的麻烦。

Snipaste 2025 11 13 05 11 46

▲ 这也是奥特曼喜欢的功能

在 Fidji Simo 分享的博客里,她提到过去的自定义指令,并不总尽如人意。比如我们可以在自定义设置里,让 ChatGPT 不要用某个词,但它还是会用。

GPT-5.1 在风格化的另一大改进是,自定义指令现在能更可靠地,在多轮对话中坚持住,ChatGPT 可以更稳定地,按照我们定义的个性来完成各项任务。

有网友直接一句话总结,GPT-5.1 这次的更新,就是更创造性地忽略我们的提示词。

Weixin Image 2025 11 13 055144 783

当然,AI 的风格化、拟人化,也有它的代价。一个更温暖、情商更高的 AI,也必须更安全,这也是 OpenAI 在最近被卷入 16 岁少年自杀案,必须回应的事情。

在 GPT-5.1 的模型介绍 System Card 里,介绍了 OpenAI 在这方面的深入考量。OpenAI 首次在模型的安全评估中加入了两个全新的、更人性化的维度。

  1.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评估 AI 如何应对用户可能表现出的孤立、妄想或躁狂等迹象。
  2. 情感依赖(Emotional Reliance): 评估 AI 的回应是否会助长用户对 ChatGPT 产生不健康的依赖或情感依恋。

Snipaste 2025 11 13 05 02 49

在传统的安全评估上,GPT-5.1 Instant 表现出色,在抵御越狱(Jailbreaks)方面,比其前代 gpt-5-instant-oct3 更强。

但 OpenAI 也坦诚地指出,GPT-5.1 Thinking 在处理骚扰、仇恨言论等内容的基准测试中,相比前代略有回退;Instant 模型在情感依赖的某些评估中,也显示了轻微的倒退。

Snipaste 2025 11 13 05 01 54

OpenAI 当然是说正致力于改进这些方面,然后提到了,他们选择透明的公开这种回退的现象,在 AI 快速迭代的当下,比单纯的零失误宣传,更值得大家关注。

也有网友分享很乐意看到,OpenAI 愿意在让我们与模型的对话更愉快这方面,去做出一些努力。

Weixin Image 2025 11 13 055117 193

如果你今天打开 ChatGPT 没看到更新,别急,未来几天内就会轮到你,OpenAI 正在逐步推送到所有用户。

此外,为了避免像之前 GPT-5 发布,网友们都在呼吁 GPT-4o 的回归,这种尴尬再次出现。

OpenAI 这次提供了后悔药,付费用户在 3 个月内,也就是 GPT-5 的淘汰期,依然可以在设置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使用旧的 GPT-5 模型,以便能从从容容地过渡到 GPT-5.1。

Snipaste 2025 11 13 05 05 32

▲ 现在还能使用 4o 等模型

GPT-5.1 是一次能力与体验齐头并进的重大更新。OpenAI 显然在告诉我们,AI 的未来不仅是更强的参数,和更高的跑分,更是更懂你的体验,和更贴心的交互。

但一个完美的助手,又应该是什么样的?

OpenAI 应用 CEO Fidji Simo 在她的文章中,有一个挺有意思的比喻,她说「如果我能完全控制我丈夫的特质,我可能会让他永远同意我,但很明显,这不是个好主意。」

最好的 AI 应该像我们生活中最优秀的人一样,他们倾听、适应,但也在必要时挑战我们,帮助我们成长

从一个无所不知的万能工具,到一个能懂你聊天脾气,甚至能帮你成长的专属伙伴,这也许就是 GPT-5.1 真正想开启的未来。



https://feedx.site

iPhone 袜子两千一只,我的袜子十元三双。

昨晚苹果官网上架了一款名为「iPhone Pocket(iPhone 口袋)」的随身穿戴包,一下子引发了海内外社媒的热议。

原因很简单:这个形似袜子的随身包,长和短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 1899 元和 1299 元人民币。

iPhone 袜子,两千一只?

iPhone Pocket 从三宅一生的「一块布」(A Piece of Cloth)理念出发,采用单体 3D 编织结构,可装下任意 iPhone 及随身小物,手拎、系包上或斜挎皆可。

这种织物设计沿用了三宅一生标志性的 Pleats Please 褶皱设计,除了 iPhone 之外,还可以伸展容纳更多物品,例如 AirPods 或口红。

Apple iPhone Pocket and ISSEY MIYAKE short strap colors

如果你把 iPhone Pocket 当作苹果官方推出的一个配件包包,那 1899 元这个价格当然匪夷所思,即使对于苹果来说也有点超过。

不少用户都为这个创意和设计着迷,又被千元售价劝退,等待华强北做「破解版」的时间里,也纷纷自制了一个个「平替方案」:

meme

虽然我自己也买不起,但想跳出来唱唱反调:iPhone Pocket 的标价,其实很正常。

严格来说,这实际上是三宅一生主导设计和生产,苹果参与协作的时尚产品,只是它放在了苹果而非三宅一生官网销售。

而三宅一生类似的钱包、收纳包品类,价格基本在 20000 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已经来到千元价位,这样看 iPhone Pocket 真的属于「正常价格」。

isseymiyake

三宅一生这个时尚品牌,由同名的传奇设计大师三宅一生创立,以创新的面料工艺、折叠设计和极简美学而闻名,设计兼具实用性和前卫的气质。

看到这里,你或许也已经发现,这个品牌的调调,和苹果非常相似。

isseymiyakegraphic

实际上,这两个品牌之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苹果创始人史蒂夫 · 乔布斯最喜欢的时装设计师之一,就是三宅一生,他本人最标志性的那件黑色高领毛衣,就是三宅一生的手笔。

sweater

在《乔布斯传》里曾提及过一个小故事:乔布斯在日本参观索尼公司的时候,发现索尼员工的制服是由三宅一生设计的,带拉链的袖子可以拆卸变成一件背心,他本人非常喜欢。于是也邀请三宅一生为苹果员工设计了一款马甲,没想到所有员工都很讨厌这个主意,只好作罢。

miyake design studio 1686080040 7507c68b progressive

▲ 三宅一生为索尼设计的制服

但即使三宅一生曾经客串出现在苹果「Think Different」广告宣传活动,并差点为苹果设计一套制服,这两家品牌此前从未在产品层面进行过合作。

thinkdifferent

▲ 三宅一生客串苹果广告

创始人之间因为相似的设计理念和审美偏好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而在他们去世后,其心血和遗产——三宅一生工作室和苹果公司,自然也能同频共振。

但是,当我们购买 iPhone Pocket,我们究竟为什么而买,又买到了什么?

一根线,一块布

昨晚,当苹果与三宅一生首次合作的消息传出时,我们发现,很多人对「一块布」表示费解。

img 69142f948c496

一块布,三宅一生以「A-POC」冠之。但少有人知的是,A-POC 其实并不只是个巧妙的缩写(A Piece of Cloth),更是三宅一生对制衣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工艺、流程、产业等诸多方面,进行的一次根本性挑战。

在推出当时,A-POC 堪称时尚界最大胆的思想实验之一,在今天也仍然相当激进。

1997 年,三宅一生与纺织艺术家藤原大 (Fujiwara Dai) 走到一起,共同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成衣制作流程:一根线从这一边进入电脑编程的机器,另一边吐出来的,是完整的衣服,完全去掉了裁剪与缝纫,也彻底颠覆了传统制衣的流程。

A-POC 工艺不仅能制作单件衣物,更是能够输出「完整的一套服装搭配」:还是用一根线,机器编织出一大「管」织物,而裁线的图案已经织入其中。只需沿着裁线将其剪开,便能得到连衣裙、衬衫、袜子、手套、帽子……一整套衣服。

tumblr pg2g9mpr0l1vajjc4o1 1280 44532fb533bafea0b9d627934a965d6b 800

直到今天,时尚行业通行的做法,依旧是将布料裁剪成图案并将其缝合。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 15-30% 的边角料,好的时候会再利用,一般的时候可以有限回收,大部分时候只能丢弃。

而 A-POC 反转了这一点:无论是生产一件,还是一百件,成品都来自同一卷材料,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浪费。

这一技术,如若用于大规模生产,比如快时尚行业,将带来极大的成本缩减和社会效益。遗憾的是,除了三宅一生这家出货量很小的设计师品牌外,几乎没有其他人在倡导这一理念——直到苹果来寻求合作。

现在,苹果为什么在这次 iPhone Pocket 的合作中,强调「一块布」这个理念的存在,你应该明白了——三宅一生的 A-POC 理念,与苹果的环保精神不谋而合。

但两个品牌的共性,远不止于这些表面功夫。

tumblr 86cb1108 1280 f8754a9b4ae135eea041188acaba84e2 800

为什么它叫做「一块布」,而不是「一根线」?

「线」太过于工业化,叫它「一根线」会让人不可避免地聚焦于工艺制造过程,而非工艺背后的理念。而「布」是服裝的本质,三宅一生想要回答最根本的问题:衣服到底是什么?剥开所有的纹饰、结构、剪裁,最终得到的答案是:一块布包裹身体。

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三宅一生设计工作室资深成员、A-POC ABLE 项目总监宫前义之表示,A-POC 想要的从不是炫耀技术(尽管技术确实惊人),而是提醒时尚界以及整个世界:那块布是无限的,延伸到了时尚本身之外。

这不,就延伸到了消费电子行业,到了苹果那边。

而如果你将三宅一生和苹果做个对比,会发现一种存在于潜意识上的共性:超薄手机谁都能制作,iPhone Air 的精妙之处不在于薄,而在于通过超高级程度的高原主板,将机身解放出来;同理,A-POC 的意义也不在于成品本身,而在于将复杂性藏了起来。

两个品牌的共性,正是在于做了最复杂的事情,却让它显得毫不费力。最高级的设计,是让设计消失。

tumblr 8630e705 1280 09f4dd4ed6d08c5d9cb20eea8062a55c 800

issey miyake apple iphone pocket designboom 10

苹果当然不会把这些事情讲给你听。苹果工业设计副总裁 Molly Anderson 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最初并没有合作的想法……我们只是对三宅一生的工作方式很感兴趣,想看看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反之亦然。

苹果和三宅一生,其实就是彼此的镜子。

配件,苹果的新时尚

iPhone Pocket 很自然让人想起来苹果历史上另一个「袜子」配件—— iPod Socks。

2004 年,苹果推出了一盒六色的 iPod Socks,售价 29 美元,采用针织材质,适配当时几乎所有 iPod,也能收纳耳机、数据线、钥匙,甚至还能用针织表面顺手擦屏。

Socks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剪影广告吗?强烈的色彩,动感的姿势,让 iPod 一下子成为当时绝对的「潮流」代名词。iPod Socks、iPod Loop 挂绳等配件,则允许用户进一步让自己的 iPod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潮流穿搭。

apple ipod advertisement 2005 billboard 1548

时过境迁,iPod 成了时代的眼泪,但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工作娱乐都离不开的「生活搭子」,我们自然希望它不要只是一个冰冷的物件,最好有一些个性,多一点温度。

tongjiiphone 1

▲ iPhone 成为「痛机」

关于和三宅一生合作推出配件的原因,Molly Anderson 也是这样解释的:

人们携带和搭配产品的方式已经改变,并且越来越成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

因此 iPhone Pocket 的形态非常多变:短款可以提在手上,或者和 Labubu 一样系在包包上当挂饰;长款甚至能当作挎包「穿在身上」,总之就是一款很好搭的「时尚单品」。

Apple iPhone Pocket and ISSEY MIYAKE pink with BAO BAO bag

在这个讲究「情绪价值」的时代,一个功能上不错的产品,加上「好看」的附加价值,很容易就会受到热捧。

手机配件的顶流品牌 Casetify 的 CEO Wesley Ng 表示,品牌的手机挂饰和挂绳配件销量在去年一年实现了显著的两位数增长。

casetify phone straps 2

▲ Casetify 手机挂饰

这个庞大的配件市场,作为第一方的苹果自然不可能错过。

和今年 iPhone 17 系列一起推出的,还有一根长长的「手机挂绳」,可以系在官方的硅胶和织物保护壳上,然后「挂」在身上。

Apple iPhone crossbody strap hero 1

手机迭代进化越来越慢,厂商也很难整更多技术上的新活,产品的外观和配饰成为新的战场;相比追逐缺乏亮点的新机,用户更愿意通过装饰旧手机来获得新的情绪体验。

1899 元一只的「苹果袜子」确实不便宜,这也注定了它只属于少部分用户,但它只是一个开始,苹果正在慢慢让配件也成为品牌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一定都是这种昂贵的时尚联名,也可以是相对更「平价」的官方配件,但绝对会更有趣,更好看。

这次和三宅一生的合作,也是苹果向知名时尚品牌的一次成功「取经」,Molly Anderson 也明确表示,以后苹果在色彩、品牌和材质方面会更灵活多变,并且扩展到其他领域,影响未来的包装和产品。

而对于颇具渊源的苹果和三宅一生而言,这是一个连接点子的时刻。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