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Qualcomm)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高质量通信」的意思,这当然是大众对高通的基本认真,也是高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但是只有一个场合里,高通会把数字娱乐体验的优先级放在最前面,那就是一年一度的 ChinaJoy (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
在这个以漫画、动画和游戏为主要文化载体的展会上,高通的技术味就没那么浓厚,更多的是做一个赋能者的角色,比如高通连续 7 年参加 ChinaJoy,连续 5 年包下一整个展馆,让高通生态的企业形成聚合之势。
开展前一天的 7 月 31 日是 2025 骁龙游戏技术赏,高通(中国)携手 iQOO、一加、红魔、小米,以及腾讯游戏光子工作室群、叠纸游戏工作室、网易游戏、Epic Games 和腾讯游戏安全 ACE 等手机厂商、游戏及技术合作伙伴,分享了骁龙携手生态,共同为推动移动游戏和电竞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高通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说:
今年是我们第 7 年参加 ChinaJoy,从手游到 AI PC,从 XR 到智能汽车,骁龙产品技术赋能的数字娱乐体验已经无处不在。
不止手机,也不止于手持设备,桌面端的骁龙 AI PC,戴头上的 XR 设备,以及小米 SU7 系列,小米 YU7 系列,领克 900 等车型纷纷亮相在 ChinaJoy 里的骁龙展馆,正印证和侯明娟的发言。
除了新品类之外,一些新技术也正在让移动游戏体验变得不同,比如说高通还与网易雷火工作室和网易伏羲实验室合作,将 AI 技术引入游戏中。利用骁龙移动平台 NPU 的 AI 能力,在《逆水寒》手游中,高通与网易合作实现实时面部捕捉,在游戏中利用玩家实时面部表情,控制游戏角色的面部表情,拓展了玩家在游戏内的新玩法,获得更沉浸的游戏社交体验。
此外,高通还与网易在《永劫无间手游》中合作打造 AI 队友功能,帮助玩家进行战斗学习和规划,并针对特定问题提供定制对话和建议,在不影响游戏性能的情况下提供安全且快速的低时延响应。
而在最基本盘的手游竞技领域,高通和终端厂商的合作也日渐深入,iQOO 产品副总裁罗锋说:
iQOO 和高通专注于在专业赛场生态的技术共建,通过在屏幕触控、芯片调校、散热架构、网络优化等多个维度不断打磨、联合创新,持续给专业赛场注入稳定、高效、具备竞技级水准的技术底座。我们深信,高品质的游戏设备是移动电竞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高端赛事的青睐证明了骁龙能够在激烈的竞技场景中所提供的卓越性能和可靠性。
目前,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已支持 184 款产品设计,诸多以游戏性能和电竞体验为主打卖点的产品,都会强调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在硬件性能之外的骁龙至尊游戏特性(Snapdragon Elite Gaming Features)。
高通 Adreno 图像运动引擎 2.0 作为一款AI赋能的工具,通过运动矢量、深度信息、变换矩阵等 3D 信息,来分析连续帧并追踪物体运动轨迹,提升游戏帧率,降低时延并增强画面流畅性,助力《鸣潮》等游戏提升帧率和能效表现。
此外,高通宣布与腾讯游戏合作,针对《英雄联盟手游》部署骁龙自适应游戏画质,通过深度调优 CPU 和 GPU,实现游戏内性能的绝佳释放。它与高通自适应性能引擎 4.0 协同工作,在高负载游戏场景中智能分配资源,提升性能并延长电池续航。在极致画质下,《英雄联盟手游》部不仅能够保持 120 帧满帧稳定运行,设备功耗更降低了16.36%。
骁龙游戏超级分辨率 2.0 正通过高性能高画质的超分技术,提升性能和视觉清晰度。该技术可在较低原生分辨率下进行渲染,然后借助基于游戏 3D 信息的超分技术来提升画质,从而降低 GPU 负载,实现更持久的高画质游戏体验。高通正与叠纸游戏合作,将该特性集成至视觉效果丰富的开放世界手游《无限暖暖》中。
同时,一些此前只有在 PC 和主机上才有的游戏技术,也开始在移动游戏里得到应用,当前,骁龙平台已支持包括硬件加速光追、实时全局光照、软阴影和物理精确反射等多项高阶图形技术,为《暗黑破坏神:不朽》等头部手游在移动端打造电影级视觉效果,比如说借助骁龙 8 至尊版,网易游戏与高通联合打造了基于硬件光追的实时冰面反射技术,为《暗黑破坏神:不朽》手游带来更加真实细腻的画面效果。
即将爆发的「百镜大战」里,高通也希望复刻自己在手机平板乃至汽车座舱领域的表现,能够将物理与数字世界无缝融合的空间计算,正成为未来数字娱乐体验的重要支柱。高通技术公司的广泛 XR 平台产品组合正在为 XR 终端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做好准备,帮助合作伙伴进入空间计算行业。
高通与小米的合作始于智能手机领域,伴随骁龙产品技术路线图的扩展而不断深化,在平板乃至汽车领域都有深度合作,如今这一合作版图已经拓展至最新推出的小米 AI 眼镜。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说:
借助第一代骁龙 AR1 平台的强大性能,小米 AI 眼镜实现了出色的 AI 和影像表现,不仅驱动了第一人称相机等沉浸式体验,还在眼镜端实现了比手机端更高的小爱呼叫活跃度,让我们看到了AI眼镜作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将带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