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国法院判决New Balance获得2500万元人民币的损害赔偿金。该案是这家美国运动鞋品牌对两家中国企业提起的,New Balance指控被告抄袭其斜体“N”标识。
上海黄浦区法院上月判决的这笔赔偿金,是外国品牌在与中国抄袭者之间的商标战中获得的最大赔偿之一。
New Balance获得法律胜利之际,北京方面正寻求在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上月就任后修复中美紧张关系。窃取知识产权一直是两国间贸易紧张中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政府发出了它在认真保护知识产权的强大信号,”北京德恒(成都)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商标保护的合伙人吴宇宏表示。“这是吸引中国仍然亟需的外国投资的关键。”
两个被告——福建鞋类生产商纽巴伦(New Barlun)及其分销商Shanghai Shiyi Trade——近年在中国的较小城市迅速扩张,它们出售的仿制New Balance产品的价格不到该美国品牌的一半。
New Balance在2016年首次采取法律行动,迄今已将数十家中国抄袭者告上法庭。去年4月,它打赢一场官司,当时另一家上海法院判决纽巴伦非法使用“N”标识,判决其向New Balance支付1080万元人民币(合170万美元)的损害赔偿金。
律师们表示,由于判决的损害赔偿金金额较大,最新案件可能对中国商标保护产生重大影响。
吴宇宏表示,国内大多数抄袭者不怎么担心法律后果,因为他们一般在法庭纠纷后支付不到100万元人民币——与每年可能高达1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相比微不足道。
但是,如果侵权成本急剧上升,这种局面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小额处罚可能无助于制止假冒,”吴宇宏表示。“大额处罚会起到效果。”
New Balance对这项判决表示欢迎。“非常令人鼓舞的是,法院再次承认New Balance知识产权的合法性,这将有助于确保我们的品牌得到捍卫,并保护我们的消费者利益,”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然而,尚不清楚中国由国家控制的法院体系将如何遵循在New Balance案中设定的标准。律师们表示,许多地方法院出于对削弱经济增长的担心,可能不愿对假冒商品的生产企业施加严厉处罚,因为这些企业往往是大雇主。
“法院需要在保护知识产权与维持小企业生存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吴宇宏表示。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