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来,其实就一条区别:「净化沙门氏菌」。
正如这个问题底下,几位大佬的评述那样,所谓「无菌蛋」,其实是可生食鸡蛋的一种,称不上真的「无菌」(话说那样的鸡蛋还不如弄熟了),与美帝佬的「巴氏消毒鸡蛋」(Pasteurized Eggs)根本上是一家产物,称之为「少菌蛋」更合适。
那么话说回来,怎么弄的「无菌」呢?
常用的市场化操作是——用紫外线照射、杀灭有害细菌、净化蛋壳内外,同时保证鸡蛋鲜活性。
鼠认识的营养学教授的说法是:给普通鸡蛋微微加热,但不至于把它煮熟,透过壳儿就能处理完成。
如果家里微波炉足够精细,用微波炉都能完成「Homemade Pasteurized Eggs」(家用巴氏消毒蛋),不必要非得高大上地端出来紫外线照射仪器,还有其它精密的加热装置。
不过嘞,这个操作还是有一丢丢风险(除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物理性爆炸)……沙门氏菌表示去它 X 的人类(被干死了),可能存在的李斯特菌也凉了(这玩意儿非常怕热),但生鲜鸡蛋里可是有另外的细菌存在的。
只是这些细菌,对人体(鼠也是)伤害很小。
完全可以忽略掉,如果进了厨房的各位只是想用「无菌蛋」做常规的熟菜料理。
但是……这几年中西料理合璧,蛋酒、单面煎蛋(又名亚当夏娃同舟共济)、日式寿喜烧、提拉米苏,还有我国自个儿的水浮蛋(又名水波蛋)、溏心蛋这些个美食,不仅挺火爆,还都是需要(半)生鸡蛋才能做的。
生鸡蛋一个处理不好,那不就跟最近亳州蒙城县地界「绝命毒师出品」提拉米苏一样,整得半个县城的人化身喷射战队了嘛。
安徽亳州上百人吃路边摊提拉米苏中毒,具体情况如何?导致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 知乎 (zhihu.com)
而造成这番大混乱的罪魁祸首,就是沙门氏菌,诶还别说,沙门氏菌最喜欢在荤菜上呆着,比如肉蛋奶,越生鲜越不挪窝儿。
并且相当不容易清除,跟它的同袍兄弟李斯特菌一样,每年搞得全球无数吃生冷食物的人化身喷射战士,甚至给折磨死一片。
除非,加热,要么索性彻底烹饪熟了,要么就上科技,让鸡蛋还生着,蛋清蛋黄还能流动,但根绝沙门氏菌、李斯特菌。
这一下子工序可就大了,成本也呼啦啦起来了。
但也没办法不是,雀食有这个需要嘛。
但这么一个加工环节,可不是趁机大肆收取智商税的借口啊。
这个问题底下, @祥昊 老哥已经详细地拆解了不良商家的智商税攻势,鼠就不赘述了,单独借着美帝佬的视角,吐槽一两句:
「无菌蛋」相对于「非无菌蛋」,做全熟煎蛋、炒鸡蛋,比后者缺少「嚼劲」……更加蓬松。
嘛,鼠在美帝留学,几年里保守估计直接吃掉了 2 万个鸡蛋,什么稀奇古怪的做法都尝过,多少还是能分辨出来 2 种鸡蛋之间细微差异的。
特别是,玩儿烘焙的朋友大抵都知道「蛋白霜」这玩意儿吧。
「无菌蛋」或曰巴氏消毒蛋的蛋清,没法儿做蛋白霜——搅拌发泡「硬」不起来,因为蛋清的蛋白质凝固能力被「杀菌工序」破坏了。
哪怕是家用手段,搁微波炉里轻轻打一下,也有影响。
所以嘞……
还谈什么「智商税」,鉴定为玩智商税手段的奸商基本没下过厨,光吃预制菜了。
抛开那些天花乱坠的噱头,各位只需要在必须用到生鸡蛋的食谱中,选用「无菌蛋」即可,别的时候,就用一般鸡蛋煮熟完事儿。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好酒用在国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