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看着简单,但牵扯的东西还蛮多的,我们不妨分三个层次看。
一、两岸的现行标准:1、大陆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二者的处理办法是一致的
虽然有点乱,但仔细思考一下也就懂了。本题也就回答完了。一般读者知道这些就够了,後面都可以不看了。
2、台湾
《教育部重修国语辞典》(第五版)【沉】说明[1]:
沉本为沈的异体字,二字皆甚常用。但沈有二音,音ㄕㄣˇ(shěn)时为姓氏,音ㄔㄣˊ(chén)有淹灭的意思。为免「沈先生」误读为「ㄔㄣˊ(chén)先生」,所以标准字体表依通俗用法,二字皆收为正字,以「沈」作为姓氏字,音ㄕㄣˇ(shěn);以「沉」作为淹灭等义用字,音ㄔㄣˊ(chén)。
台湾的处理办法和大陆相似,但说法却不同。这种差异需要从古籍中寻找答案。
二、求诸古典
劝退预警:如果说前面「有点乱」,那么後面会「非常乱」。牵涉的东西太多了。
1、从「沈」到「沉」
首先,「沈」是比「沉」古老的字形,它的字源这里不展开了[2]。沈字右侧的「冘」逐渐讹变成了「⿱冖儿」,最终变成了「冗」。实际上我们输入的「沉」,用台湾字体显示,「几」会变成「儿」[3]。
有人说从冗的沉是大陆简化字新造的,不确。历代字书中都有从冗的字形,另外《字汇》、《正字通》认为从冗的字形不正确,改成了从冖 + 儿[4]。
下文直接用「沉」统括从几或从儿的两种字形,不再另行说明。
2、说「沈」
沈中古主要有下面几个音:
既然「沉」是「沈」讹变而来的俗字,那么二者应该是全同的,但实际上④⑤不常用,③作为姓氏也比较固执,「沉」几乎只在{沉没}相关的义项中与「沈」通用。当然,沈氏也有写成沉的情况,下图见于 @UntPhesoca 的讲座《再谈中古汉语的四声》[5]。
④认为「沈」与「瀋」同,也是简化字的依据。不过,根据笔者爬疏古籍和近现代文献,暂未发现将「瀋陽」写作「沈陽」的。
关于「瀋」、「湛」、「㽎」、「邥」等,还可以继续细说,为防止本文过于混乱,就浅尝辄止了。
三、近代纽带
民国时期的辞书大抵还是以沉为沈的异体,到新中国成立後,开始明确二者的分工,延续至今。
1923- 校改国音字典 - 教育部读音统一会编纂 - 商务印书馆
1932- 国音常用字汇 - 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 - 商务印书馆
1948- 国语辞典 - 汪怡[等]编纂 - 商务印书馆
1954- 新华字典 旧 2 版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 新华字典 新 1 版 - 商务印书馆
1962- 新华字典 第 3 版 - 新华辞书社编 -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