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中国当代有哪些伟大发明或工程,足以彪炳史册、让后人叹为观止?

治理黄河。

包括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治理,和黄河下游的调水调沙。

中华五千年历史上,黄河一直以善淤,善徙,善决而闻名。

中游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淤积,地上河,决口,改道,对于黄河来说,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数据,在公元前 602 年至 1938 年间,黄河下游决口 1590 次,其中大的改道就有 26 次。

v2 cda73ada6b57103f1fddf51691bcd155 720w

每次决口改道,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最后的结果无非是,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

v2 c09e649671940670c01f746e40269269 720w
1938 年黄泛区

自 1919 年有监测记录以来,黄河输沙量最高峰为 39.1 亿吨(1933 年),最大含沙量为 920 千克 / 立方米(1977 年)。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集中,土壤质地疏松,同时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用地紧张。

以至于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造就了一系列含沙量巨大的河流。

有资料显示,在清末民初,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仅有 6%。那也是黄河含沙量,输沙量最高的年代。

v2 db3e18ad4c6d060846e281f124dc6031 720w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855 年才刚经过大改道的黄河,经过短短几十年,就再一次成为了地上河。

v2 f3820d0c2e6b874d45a6ff0cdb6aff70 720w

新中国成立后(我当过半年编辑,十几年后,对那份工作唯一的印象只剩下这一点,不可以说 1949 年是建国,而要说新中国成立),便开始治理黄河。

从 6%的植被覆盖率开始,从 16 亿吨的年输沙量开始,从 900 千克每立方米的含沙量开始。

v2 350791df48e2966cab9a7ae808028a27 720w

直到世纪之交,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大名鼎鼎的泾河,渭河,无定河,以及籍籍无名的黄甫川,窟野河,均是黄土高原上输沙量高,含沙量更高的河流,但是历史上含沙量输沙量高到难以想象的河流。

v2 ce80fe902fb0bbaa555106ac2af04663 720w
1999 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 31.6%
v2 4fa368e4ad86b1cd0274b9a6d44b888b 720w
21 世纪初黄河支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

其实世纪之交时,黄土高原已经治理五十年,黄河的输沙量已由高峰回落,但是回看监测数据,仍会觉得不可思议。

v2 70aacd4bf277526c1eaa3f57579b0d5a 720w

2002 年黄河潼关站输沙量 4.5 亿。

不可思议是因为对比。

因为,2023 年,黄河潼关站输沙量,降到了一亿以下。

v2 ef898d15afe79847b8a0e4027340953b 720w

2023 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升到 63%。

v2 70a0ad14793d3f5cfa7a49be6adb4437 720w

从 39 亿吨,到 4 亿吨,到 0.95 亿吨。

从 6%,到 30%,到 63%。

加上下游持续二十余年的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河道已经下切 3.1 米。

v2 99d14bcf4960430d320c20cbbb6ac845 720w

生态工程是比建筑,比土木更加伟大的工程。

这项工程究竟能否最终解决黄河问题尚未可知。

但是我愿意现在就说这是一项在当代进行的,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工程。

希望我们可以再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平稳环境,让我们有时间将这项工程真正完成。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