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性敏感,成长至今我一直都在与强烈的情绪做对抗。管理情绪是我无时无刻都在做的事情,因为我相信:“ 驾驭情绪 = 驾驭人生。”
如果一个人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任由情绪控制自己,不仅会伤到身边的人,更会伤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有时候比生活无法自理后果更严重。
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以下是这些年我整理的一套对我自己适用的方法:
1. 认识情绪 - 情绪圆盘
应该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小时候并没有人教过我们情绪的种类。我在这几年养育自己的孩子时,因为他不会说话,所以我必须观察他的表情和动作,再给他的情绪进行命名,才知道如何去处理他的情绪。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根本就不具备 “ 开心 ” “ 伤心 ” “ 生气 ” 等基础情绪词汇以外的词汇。这也就导致我在最初处理我孩子的情绪时,只能手忙脚乱的什么都给他,直到给到他要的那个东西为止。
联想到我小时候,一件事情刺激了我的情绪时,我的大脑死机时只会会发生 “冻结 ” “ 攻击 ” “ 逃跑 ” 三种原始状态。为了高效识别我那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的需要,我第一次在人生中向自己提问,到底情绪有多少种?
在无意间,我看到了这个:
这张图叫作情绪圆盘(Emotion Wheel),又叫情绪之轮、情感轮盘、情绪图谱,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 Robert Plutchik 提出。他认为情绪像颜色一样有核心原色,也有混合、层级与强度。
情绪圆盘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从模糊的 “我不太舒服” “我很烦”中,精准识别出情绪的种类、强度与成因,从而提升自我理解、沟通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最基本的感受,Plutchik 定义为 8 种“情绪原色”:喜悦、信任、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此外,还有衍生情绪与细化表达让情绪的定义更加丰富多彩。
词汇量的限制让我们无法识别与命名自己的情绪,就导致我们无法控制情绪。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去学会识别,在有情绪的那一秒,先问问自己:“ 你感受到了什么?” 才能逐渐去控制和驾驭自己的情绪。
2. “ 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这个问题,是无法控制情绪者直接跳过却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将被动的接受他人的感受视为一种礼仪与宽容。而我们常常忽略自己的感受,并将它压制在心底。一直到我们爆发为止。
在我第一次教我孩子什么是情绪时,发现光说没用,于是我给他买了一个情绪小镜子。
每当我感受到孩子的不同情绪时,我则会尽可能的用丰富的词汇帮他定义他此刻的感受。并且陪着他一起找到他真正想要做却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我的问题通常是三个:
同理,每个人对待自己,应该好好问问自己心里的小孩为什么会愤怒、伤心、痛苦,除了闷在心里或者爆发,我们有没有别的方式去表达?
情绪是我们与世界互动最直接的语言。当你能精准地说出情绪,就拥有了更强的 自我掌控力、沟通能力与人际穿透力。
所以常常要问自己:“ 你怎么啦?”
3. 未被处理的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说:“ 人会反复寻找类似早年创伤场景来“重新演出”,试图这一次赢回掌控感、修复当年的无力。”
有时候我们的情绪无法控制,也是因为小时候没有治愈与闭环的一个心理创伤的重演。我们选择的人,常常又一次让我们失望。这就叫作 “ 重演强迫(Repetition Compulsion)”
你的反应不是“过度”,而是你小时候的那部分受伤的你,在今天被某句话、某个动作,激活了旧有痛点。于是在心理学上,我们使用 “ 内在小孩(Inner Child)疗法” 去识别当年我们的伤,并以成年人的方式完成闭环。
4. 情绪管理实操4.1. 呼吸法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有正念练习的习惯,我控制自己强烈情绪的最常用方式就是深呼吸。快速激活副交感神经的方式,深而缓的吸气和呼气,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让心率减慢从而平静情绪。除此之外可以调节血氧与二氧化碳平衡、让注意力回到身体。
我的钢琴老师教给我的呼吸方式是在脑子里数数,每一秒一个数字。吸 6 下,停顿,呼 4 下,停顿。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扁下去(腹式呼吸)。
4.2. 5-4-3-2-1 情绪锚定法
这种适用于激烈情绪来临,并且你已经快失控的时候。也可以用于焦虑症患者濒死感爆发、恐慌发作、失眠等等情景。
环顾四周,说出你能看见的 5 个东西,详细描述外观
说出你现在能碰到的 4 个东西,详细描述质感
并说出你现在能听到的 3 种声音,并描述它们的来源
说一说你现在能闻到的两种味道,并描述这种味道的来源
感受一下你嘴巴里的味道
最后,慢慢吐气,反复一轮。
4.3. 情绪小游戏
这是我在一本叫《小学生心理手册》上看到的,由于我是教育学专业,课程中很大一部分占比是心理学。然而我觉得专业心理学知识其实并不适合每个人看。因为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里面包含了神经学、生物学、医学等交叉领域。很容易把自己看出问题,觉得自己有病。
这本书是我在给孩子做情绪引导的时候真正会用的一本书,帮助他说出他想说的话。也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很多我小时候感觉受伤却不知道为什么的成因。这本书名字虽然很不怎么样,但是它其实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可以重新治愈一次内心小小的自己。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游戏例如: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原来有情绪,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甚至是有趣的。只是我们也许从小没有真正的经历过系统性的情绪管理训练,导致我们一直都觉得自己:
有情绪 = 不稳定 = 有病。
情绪的输出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们没有病,我们只是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
5. 允许自己有情绪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一个没有情绪的人,要么生病了,要么死了。真正的情绪稳定,并不是不发脾气压抑自己,而是能够直面情绪的存在与发生,并且接受它存在的合理性。
即使是焦虑和恐惧,也都是原始社会中让人活命的必要情绪,否则你将识别不出危险。所以情绪的存在是必要的。而我们不能以绝对的方式去 “攻击” 或 “逃跑”, 而是要学会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表明自己的情绪。
记住,你的情绪,决定了你的命运。
最后,请好好治愈你自己吧!愿每个像我一样的人,最终找到一个驾驭自己情绪的方式,快乐开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