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为什么水稻和麦子能成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人的主食?

看起来,距今约 10.5 万年前,谷物的野生祖先与数量相对多的古人类生活在同一区域,那时就有人吃过草籽,并以工具加工来方便食用。距今约 10 万年前,非洲古人类(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口腔微生物显示出对唾液淀粉酶的适应[1]

过去数十万年间,古人类吃过肉、水果、坚果、根茎、树叶、草籽、蜂蜜等,通常来自动物和植物的热量各占一半,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比例。

距今约 2 万年前,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导致亚洲西部等地的人相对熟悉的、体型较大的猎物灭绝或数量过少,迫使那里的人们进一步改变食物组成。

  • 在野生水果、坚果等足以解决吃饭问题的地区,人类长期未发展农业。
  • 距今约 11300 年前或更早,古人开发出原始的粮仓来储藏未完全驯化的谷粒[2]
  • 距今约 1 万年前或更早,人相对成规模地种植谷物、豆类、水果、坚果[3]
  • 题目称稻、麦的种子处理起来“十分麻烦”,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好相反——野生二粒小麦成熟时,麦壳前端会破碎、将种子释放出来。你今天看到的成熟后也不破碎的性状可能是人参与选出的,方便收割。
  • 谷物发酵产生的乙醇可能参与了古人类的社交·宗教等活动。

其他地区的石器时代遗迹也有人吃野生草籽的迹象[4]

人与禾本科植物经过痛苦的磨合,选出了相对适合的性状。农业人群的人口增速比历史上高,他们将他们参与驯化的农作物带到了他们抵达的每一块土地,并在文化交流中互相传播种子。

  • 二粒小麦可能在距今约 7000 至约 5000 年前传遍亚欧大陆[5]
  • 水稻可能在距今 13500 至 8200 年前在中国长江流域由古人驯化[6],距今约 7000 年前在中国演化出粳稻亚种,距今约 4000 年前在恒河流域与当地野生稻杂交而演化出籼稻亚种[7],在东南亚·大洋洲以类似方法演化出热带粳稻亚种。籼稻又反向传播到中国南方。
v2 ed3a1f8a98ed67ecb0f54ee4484bb260 720w
doi: 10.1038/nature11532

加工小麦并不需要多复杂的技术。你可以用石头碾碎一些被水泡发芽的新鲜麦粒、放在被太阳烤烫的石头上加热成脆饼——连火都不需要。

相比之下,土豆、红薯与人大规模接触的时代甚晚。距今约 10000 到 7000 年前,古人在秘鲁南部少量种植了土豆。距今约 5000 年前,中美洲人少量种植了红薯。距今约 4000 年前,安第斯山脉附近出现了若干农业社区。古人长期缺乏将它们散播到世界其他地方的交通手段。

仙茅科的 Hypoxis hemerocallidea 的块茎在西方称为“非洲马铃薯”,在过去十万多年间也有人吃。该植物的若干成分对人的健康可能不利。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