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都是有讲究的。
尤其是武夫们的自称,尤其要讲究。
自己没文化不要紧,一定要找有文化的人给好好规划一下。
哪怕花钱呢。
不丢人。
就好像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士,哪怕自己目不识丁,也得花大价钱找个文人墨客,替自己写一首绝命诗。
自己在快挂了之前富有感情的背诵一遍,人生就算圆满了。
中国人相对而言更务实一点,讲究全产业链运营,不能只搞终端研发。
要是运营好了,弄不好可以不死呢?
所以从起“自称”开始,就得仔细思量。
这个自称,最主要的作用是吓阻敌人,要报出来就让人觉得你有实力、不好惹、背景深,是个狠人。
说不定对面心虚一下,互相撂几句狠话就走了,这不就又能多活一天?
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就要摒弃掉具体的地名,而采用山水、门派、种族、地域,这种比较宏观的定义,来彰显自己的神秘和不好惹。
比如令狐冲,出门在外自称肯定是“华山令狐冲”,而不会是“渭南令狐冲”。
因为渭南这个地方太具体,太好打听了。
大家都活在俗世里,敌人随便找个你邻居的二大爷家三姨打听打听,说不定连你小学时被女生脱了裤子打的糗事都掌握的一清二楚了。
一个小学时能被女同学脱了裤子打的大侠,有什么可怕的?
大家并肩子上,打他丫的淫贼啊!
但是你换成“华山令狐冲”这个自称,整个人设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过去交通不发达,华山上也没缆车,没缆车谁爬山啊?
所以能鹞子翻身,爬上去查你底细的人就不会太多。
其次就算敌人的斥候真上去了,也没什么。
因为华山上本身就没住几个人,满共十个常住人口,还全是你师弟师妹。
舆论相对容易掌控。
这十个人异口同声的指着山顶上一块裂开的巨石,硬说是你醉酒后一剑给劈开的,那巨石就是你劈开的!
天王老子来了也是你劈开的!
你说我华山令狐冲都能力劈华山了,你对面的人不跑还等啥?
你要再不跑,我还说我华山顶上出过神仙呢,不知道哪天月圆之夜就骑着龙回来了。
德卡里斯,烧死你丫的。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善。
同理,
“终南山皮耶霍”,那一看就是世外高人。
“AAA 长安县皮耶霍”,那就是个修电动摩托车的。
“常山赵子龙”,一看就能打。
“正定赵老四”,卖驴肉火烧的没跑了。
其次,这个“自称”一定要响亮,押韵、朗朗上口,有记忆标点,才能形成品牌效应。
否则你今天刚跟对手介绍完力劈华山和德卡里斯,对手回去跟你做宣传时拍着脑袋硬是想不起你名字来,那就糟糕了。
好一点的,你每次碰到一个对手,都得重新介绍一遍自己,讲一遍力劈华山和德卡里斯的故事。
要是运气差点,来个手比脑子快的,一见面不搭话兜头先给你一刀怎么办?
绝命诗弄不好都没时间念了。
那不是白花钱了!
所以为了避免白花钱,“自称”的字数最好要控制在六个字以内。
最好四到五个字。
像旧瓦雷利亚的后裔,安达尔人先民的女王,维斯特洛的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大草原多斯拉克人卡丽熙,不焚者,弥林的女王,镣拷打破者,龙之母,阿斯塔波的解放者,罗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龙石岛公主,屠城者,焦土女王,风暴降生丹妮莉丝这种自称,要尽量避免。
因为一般人脑子里记不住这许多人名。
再然后就是记忆标点的问题。
像“天下无敌”,“万人敌”,“世界之王”这种烂大街的自称,容易跟人撞车不说,你叫出这个名字来也不会有人当真。
还是第一条那个问题,没有震慑力的自称毫无意义。
所以,一个有记忆标点的自称,一定是要在宏观的基础上,符合逻辑。
比如“北境之王”。
你别管北境有多大,人家敢这样叫,起码你下意识是觉得人家在北境这一块是能立棍的。
再比如“南七北六十三省五路绿林总瓢把子”。
人家给你数的明明白白的,一看就不是虚数,是确数,就问你怕不怕。
再比如苗人凤的“打遍天下无敌手”,虽然名字叫的有点烂俗,但搭配了一条黄布兜,这个记忆点就一下来了。
失败的典型,比如“一剑无血”。
但凡你这辈子打架,1000 次里就有 1 次,刺到了大动脉上,你这个自称就算废了。
最后,要注意自己的自称,千万不能跟成名已久的“注册品牌”产生纠纷。
这种纠纷,后来者很容易吃亏。
比如吕布之后,你只要用了方天画戟,功夫再高,也只能叫“小温侯”或者“赛吕布”,而不能叫“超级吕布”。
这就是版权的力量。
所以你看冷锋一度自称“威震山东山西以及河南部分地区”。
山东、山西就是实指,为什么河南要加“部分地区”几个字?
因为河南有少林寺啊!
加上这几个字,就能有效避免冷锋被人误认为是一个和尚。
影响行情啊!
当然,这个“自称”虽然用词严谨,其实是失败的。
因为毫无记忆点,所以我连这个角色叫什么都记不住。
远不如“战狼”这么大俗大雅。
最后的最后,一个小贴士。
如果是论数字起自称的话,记得起单不起双,起十以上不起十以下。
譬如皮老七,听上去就有匪气。
皮老六就有点像修皮鞋的。
但要是你叫个皮十七,喜欢的话再加个郎字。
十七郎。
那就是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的仙侠剧男一男二了。
综上,你是不是觉得,赵云的名字前面,能选择加上常山两个字。
他一定是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