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经典食物搭配,还得是酒和肉。
读《鸿门宴》,除了唇枪舌剑暗潮涌动之外,最是印象深刻的是觥筹交错之下的樊哙身姿。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樊哙壮士也!喝酒“斗卮酒”,立而饮之;吃肉“生彘肩”,切而啖之。“斗”,不管是容量还是酒器,反正饮之豪爽;“生”,不管是熟还是没熟抑或是半生不熟,反正食之粗犷。
这么想来,我们历史上的好汉子们,是崇尚大碗吃酒、大口吃肉的。酒肉它就是一种文化!
小时看书,就光记住了两句话。
一句“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一句“小二,来两斤牛肉,一壶好酒!”
肉食满肚充胃肠,热酒暖心慰风尘。
《水浒传》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得亏天冷,林教头觅得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才回得山神庙里来,才有天可怜见儿夜奔梁山。
“景阳冈武松打虎”就更传神了:“主人家,快拿酒来吃。”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店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
若不是武松不肯听劝“三碗不过岗”,一气喝了十八碗,怕也没有景阳冈打虎的醉人风采!
中国人的酒是出名的。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中国人的吃肉更是出名的。
猪肉牛肉羊肉驴肉鸡鸭鱼肉甚至蝎子蚱蜢肉,我到现在还对洪七公的叫花鸡垂涎三尺。
如果你也无酒不欢,无肉不欢,那就让我们,一起做酒肉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