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必然是
康熙他八儿子·雍正他八弟·八阿哥·贤得是时候·廉亲王·胤禩。
根据不完全统计,他前前后后魅惑过的人有:
一、亲兄弟若干1.大阿哥胤褆
大阿哥是个能从传教士骂到亲伯父的无敌超雄,脑子不好使但极其暴躁。
——然而老八却能跟他关系还可以。
允禔在诸兄弟中与允禩关系较好,或许因为允禩曾被交给允禔的生母惠妃抚养过一段时间,且是康熙诸子中少见的外表柔善、谦逊之人,肯于在允禔面前做小伏低,能够和刚猛傲慢的长兄和睦。
大阿哥这个人,他:
幻想跟传教士 SM,把传教士吓晕:
杜德美神父与皇子在一起时,(大)皇子对他说:“把刘应神父叫来,用鞭子好好教训他一顿,然后把他流放到鞑靼荒野去,这主意不错吧?”
when Fr. Jartoux was with the Prince, the Prince said to him: “Wouldn’t it be a good idea to summon Fr. Visdelou here, punish him with a beating, and consign him to the wilds of Tartary?”
跟着亲伯父上战场,把亲伯父气晕:
允禔首次出战准噶尔,身份是副将军,当时的三军主帅是他的亲伯父裕亲王福全。……可惜,允禔此行,不但未见结交什么可靠之人为生死袍泽,反而和秉性忠厚老实的伯父闹了很大矛盾: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出兵,不到一个月,就和裕亲王“不相和谐,妄生事端”,并且“私行陈奏”,就是背地里向父皇告伯父的黑状。幸而康熙帝行事公正,并不偏信儿子,得知情况后,不顾自己丢脸,将允禔强行撤回北京,事后又百般弥合,才避免伯侄二人的矛盾完全公开化。
跟亲妈的关系,也有点微妙:
康熙就曾评价大阿哥胤禔“气质暴戾”,而大阿哥的母亲惠妃也曾向康熙哭诉,奏其“不孝,请置之于法”。
结果他被爸爸痛骂不能当太子后,小伙顶着这么多不爽,大喝一声:
我当不了那就让老八当啊!
一废太子之后,本来在诸皇子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允禔,把自己的愚昧粗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满洲政权尚在关外时的那些场景:皇太极去世后,合法性最强的皇子豪格与实力最强的皇弟多尔衮争夺大位,多尔衮假意推托谦让,母弟多铎却看着着急,当众断喝:你不当我当!允禔这一手“我当不了让老八当”,和多铎真有异曲同工之粗豪,关外遗风毕见。
2.七阿哥胤祐
到了雍正初年,胤禩还能哄得他七哥帮他打报告哩。
给雍正气完了,说:
“现在廉亲王处处学我!但凡有什么事能占便宜、钻空子,他就必然唆使允祐、允禟、允禵提出来,从中捞取好处,自己则充好人!比如允祐[1],他都是什么时候分府的老户了,还要照此找补,这是什么体统?”
兹廉王凡事必仿于朕,以朕为齐,凡有便宜事或稍许疏漏之事,必唆使淳王、贝子允禟、允禵提出,以捞取之,伊自己权充好人。虽为清廉王[1],但系何时分府的老户,亦要照此找补,成何体统?
哦,八阿哥可太魅魔……哦不对,太坏了!
3.九阿哥胤禟
同生共死的阿其那与塞思黑,关系自不必说。
在胤禟的管家秦道然眼里,八阿哥简直就像是当着管账正宫的面操控杀猪盘骗钱的绿茶捞男。
再八爷说自己穷,要九爷吩咐满丕帮盘缠,满丕应了,送了一万两,这是八爷的巧取处。
允禩也晓得允禟是庸才,其所以与他厚结的缘故,不过为他肯替允禩使钱,要借他钱财,收拾些人心,允禩每访得九流术士中有些异样的,便令心腹人招至家中,藏之密室,到打发出去的时节,便叫允禟送他银子,或一百两或二百两不等。这种人也多得紧,我时常听见送银子到允禩家里去的人向我说,所以我得知道。至于给的是什么人,我实不曾知道。
我老公的钱啊!怎么给了你这种人!
到现在知乎里还有胤禟是不是被胤禩 PUA 了的问题。
嗯,秦道然一定很想答。
4.十阿哥胤䄉
十阿哥的生母钮祜禄氏,是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帝继后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
在康熙的众多皇子中,从生母地位上看,十阿哥仅次于太子,居于第二;
而从外戚门第、势力上看,恐怕还要比太子更高一些。
然而这样一个高贵的(?)阿哥,照样像个甜狗一样围着八哥转,被八哥蛊得晕头转向。
还说什么:八阿哥,你是我们的主子,你可要多多照顾我们啊!
我与塞思黑、允禵同向阿其那云:尔乃我等之主,后日须怜㸔我等。阿其那闭一目而笑。
5.十四阿哥胤祯
十四阿哥胤祯,跟雍正同个妈,是雍正铁打的同母亲弟弟。
他从康熙四十七年开始,就像条甜狗一样跟着他八哥,观之十分震撼。
在康熙锁拿允禩的时候,胤祯积极为胤禩辩护。
老父亲气得要死,拔刀而出,差点将亲儿子当场手刃。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
壬寅。上召诸皇子入乾清宫。谕曰当废允礽之时。朕已有上□日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废皇太子后。允禔曾奏称允禩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已败露。著将允禩锁拏交与议政处审理。皇九子允禟语皇十四子允禵云,尔我此时不言何待。允禵奏云: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上震怒。出所佩刀欲诛允禵。皇五子允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少解。命诸皇子挞允禵。将允禟、允禵逐出。
可怜的胤祯被兄弟们打了二十大板,被老爹轰出宫去,他依旧不改。
甚至自负枷锁、身怀毒药,要是有什么不测,就要和八哥一块去死。
被轰出宫去之后,允禵还不罢休,准备相约众皇子一起为允禩保奏。他还让人准备了一副枷锁,跟在被锁起来的允禩身后,以示共患难之意;甚至随身携带毒药,直到允禩被释放之日,才当众取出扔掉。
康熙都服了,直接把他踢出宫去分府,本来皇子分配府邸会有的头一年支给食物待遇都不好。
康熙朝惯例,阿哥分府的第一年由宫里支给食物,第二年开始靠自己。十四分府时父子关系紧张,待遇就不太好,后来出兵时关系逆转,颇受关爱,就主动要求支食物。
他反倒自豪起来了,把自己拿命来保八阿哥这件事到处跟兄弟们说。
胤禩也乐呵呵地答:多亏我的几个弟弟了。
因有令阿其那相面之事,为圣祖皇帝治罪。时允禵将舍命完结之事,常常告诉臣等。阿其那亦曾告诉:当获罪时,因诸弟之帮助而受益。
别的兄弟来看望他,要是刚刚好胤禩在,就看见他对胤禩处处照顾,让别人直呼恶俗。
臣去允禵府第,遇有阿奇那在时,允禵对阿奇那照样行动照管者,迂俗可厌,连跟随阿奇那之太监皆格外照管。
康熙不给他随驾,他死活偏要去,还三番两次奏请,就是要跟着去。
康熙服了,说:看你这要死要活的劲,哪是想跟着我啊,你就是想跟着你八哥。
皇考駕幸熱河,特㫖命允禩不論班行走,衆阿哥分為三班行走,而允禵乃抵死欲去,屢次奏請,奉皇考諭㫖:觀爾抵死欲去之意,豈欲隨朕,亦不過欲隨八阿哥去耳。後輪至第三班,特㫖令其停止,乃仍不肯遵,畢竟隨去。
不得不说康熙说得太对了,胤祯就是想跟着他八哥。
下次换成八阿哥在京城,他被爸爸带出去,他立刻就又不走了。
及值允禩母妃事出,於康熈五十三年夏月,留允禩在京,命帶允禵前去,而伊又設法留京,彼時允禩理宜勸止允禵,乃竟不行勸止,一任允禵屢次觸忤皇考。
康熙发难胤禩的时候,他跟胤禩说“我们要死就一起死”。
圣祖皇帝幸冬狩时,执阿其那之侍卫太监,将阿其那遣返时,允禵曾告诉臣言,允禵至阿其那处言称:我等死则一起死。等语。
康熙不给别人去见胤禩,他偷偷去不说,还要帮别人打招呼,别人说要是被康熙听见了对谁都不好啊,他嘿嘿一笑说:是啊!
奉圣祖皇帝谕旨:阿其那惑乱众心,意行甚奸,著逐出不令再见之。钦此。其后,允禵隐瞒圣祖皇帝,仍潜往阿其那处不断。允禵曾传话称,见阿其那时,问臣好。等语。时臣言:虽有亲临问好之意,但圣祖皇帝闻之,对谁都不好。等语。时允禵微笑言:是。
八阿哥给他写了封信,央求他用手底下某人,他立马就对此人另眼相看了。
那木札尔称,安王给老爷送一信,云云。我当即拆开来信,内开,吾已央求八阿哥曰:吾门下副都统宗札布,现在军营,请转求十四阿哥,若能照顾,请多关照。八阿哥已央求十四阿哥。云云。自我收到此信之后,观察其情,允禵已另眼看待我。
四哥的圣旨他不跪,八阿哥出来只说他该跪,他一句话没说,扑通一声跪下了。
阿其那见众人共议允禵之非。乃向允禵云,汝应下跪。便寂然无声而跪。不遵皇上谕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结党背君,公然无忌。
不仅如此,他俩还直接结为契友了。
谈论不惜自己互相照顾为大义时,阿其那此辈已互相结为契友。
《雍正王朝》里他俩塑料得要命,回看历史雍正帝自己给胤祯列的所谓十四项大罪,前三条每条都是几个大字:
你 和 胤 禩 太 近 了
1. 允禵性质狂悖。与阿其那尤相亲密。圣祖仁皇帝于二阿哥之案。将阿其那拏问时。召入众阿哥。谕以阿其那谋夺东宫之罪。现交议政究审。允禵与塞思黑、同向圣祖仁皇帝之前。允禵奏云、阿其那并无此心。若将阿其那问罪。我等愿与同罪。圣祖仁皇帝震怒。拔佩刀欲杀允禵。经允祺力劝稍解。将允禵重加责惩。与塞思黑一并逐出。众所共知者一也。
2. 康熙四十八年夏、圣祖仁皇帝避暑口外。恐伊等聚党生事。止令阿其那跟随行走。允禵敝帽故衣。坐小车。装作贩卖之人。私送出口。日则潜踪而随。夜则至阿其那帐房歇宿。密语通霄。踪迹诡异。众所共知者一也。
3. 圣祖仁皇帝知允禵昏愚狂妄。必生事端。因遣往军前。使不得朋匪为恶。而允禵与阿其那、塞思黑、密信往来。曾无间断。机计莫测。众所共知者一也。
6.其实还有一个兄弟也堕其术中
但我要卖个关子,暂按不表。
二、亲爹
别看后面父子二人闹得那么僵,其实八儿子从小把亲爹蛊得不要不要的。
在亲爹眼里,八阿哥从小开始,就对才艺展示颇有一些天赋。
二十六年六月,康熙帝带领7 岁的允禩与其他几位较其稍长的皇子,来到皇太子允礽的书房,让他们分别在诸大臣前诵读经书。
允禩等人以次近前,各读数篇,童音朗朗,舒缓纯熟。康熙帝倍感欣慰,诸臣赞叹不已。
是年八月,允禩第一次随康熙帝巡幸塞外,在此次随扈皇子中年龄最小。
他十二岁时,随着两位哥哥前往山东祭孔,这时又展现了相看马匹的天赋。
康熙帝舍去较允禩年长的皇五子允祺和皇七子允祐,选派允禩随同两位皇兄前往,自有深意。允禩尚在少年,已具有骑术精湛,善于相马等特长。途中,凡由京城送至马匹,首先由允禩试骑,其后再定是否由允祉、胤禛等骑用。
亲爹统兵亲征噶尔丹,八阿哥屁颠屁颠跟着出征。
他们在鄂尔多斯围猎,因猎获野兔极多,康熙甚感惊奇,写信给皇太子,详细描述了打猎的情况。
谕皇太子:十二日,驻跸宽托洛惠。本设双层围,兔雉丰盛,不可言状。朕四十多岁何处未行,未见如此兔丰。放围无分主仆,唯猎射,并无闲暇,朕殪一百三十八只,大阿哥殪五十九只,三阿哥殪五十五只,八阿哥殪五十只。裕亲王殪二十只,北围殪五只,为极少者。
……十三日驻跸。本两层围猎,雉少,兔与十二日同。自朕躬以下至猎人,前日殪兔力竭,手指皆肿而不能射,朕殪八十三只,大阿哥殪四十一只,三阿哥殪四十三只,八阿哥殪三十九只,打围人共殪一千四百四十二只。未计鄂尔多斯猎人所殪数额,……
十六日驻跸吉格苏泰。设双层围场,雉甚多,兔与前同。朕殪一百二十二只,大阿哥殪五十九只,三阿哥殪五十五只,八阿哥殪五十四只,裕亲王殪二十二只,围场之人殪一千二百十五只。未计蒙古人围猎之数。
大阿哥、三阿哥都是骑射功夫极好的皇子。
大阿哥才七岁,就能射中老虎。
康熙十八年年底,玄烨在南苑行围,“纵虎出圈,命众驱逐,皇第五子保清(大阿哥乳名)亲射,中之”。保清即皇长子胤禔,当时也只有 7 周岁。这样年幼的孩子追射凶猛异常的老虎,尽管旁边有人保护,也要冒很大危险,足见玄烨在培养儿子方面,具有不同一般为父之人的胆魄。
不同于刻板印象里的书呆子,三阿哥的骑射,甚至还要好过大阿哥。
皇三子胤祉的弓箭和枪法,还要超过他的两位兄长,无论参加行围或较射,他往往是命中率最高的射手之一。据马国贤神甫回忆,玄烨晚年在热河时,喜欢在围猎之余,“观看他的满洲摔跤手们角斗,也常常命令他的孙子们及其他高级将领在他面前进行较射。有时,他甚至加入与他的第三个儿子(胤祉)比赛的行列,因为这个儿子的箭法几乎同他父亲一样好”。
从胤禩所射兔的数量与大阿哥、三阿哥几乎相同可见,胤禩的骑射功夫也十分不错。
而最使胤禩从诸位阿哥中脱颖而出,成为亲爹爱子的,则是他出类拔萃的管理能力。
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15 岁的胤禩,在 6 位随征皇子中年龄最小。
亲征期间,他跟随康熙帝身边,奉命管理火器营,并得到了父亲的“嘉美诗”。
戎行亲莅制机宜,栉沐风霜总不辞,随侍晨昏依帐殿,焦劳情事尔应知。
“你早晚都在我的营帐边随侍左右,
我为国事的焦虑与辛劳,你应当最能理解呀。”
是年九月份,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从第一次随征的 6 位皇子中挑选 3 人带往。
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落选,大阿哥、三阿哥和八阿哥再次随征。
足以见得,胤禩的表现,给康熙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受封贝勒,以及大阿哥、三阿哥受封郡王,都是因为三人在随驾亲征噶尔丹的表现,以及平时的印象,都非常不错。
八阿哥受封贝勒的当年,经康熙帝指婚,娶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
郭络罗氏母家的背景,可谓非常深厚。她的外公安亲王岳乐,可谓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顺治帝一度想把皇位传给他,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他更是立下了汉马功劳。
康熙择选具有如此母家背景之人为儿媳,惟有当他对该子印象甚佳时,方会为之。
之后八阿哥惹爹生气,爹左忍右忍,终于忍不了了——
于是把气全撒在了儿媳和她的舅舅们身上。
允祀素受制于妻,其妻系安郡王岳乐之女所出,安郡王因谄媚辅政大臣,遂得亲王。其妃系索额图之妹,世祖皇帝时记名之女子。其子马尔浑、景熙、吴尔占等,俱系允祀妻之母舅,并不教训允祀之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允祀迄今尚未生子。
爹:都怪你们不管好我儿媳!
八福晋:?
从此以后的十年,胤禩一直受到父皇的宠爱和倚重。
单单这十年里,他拉过的重要磨就有:
1.管理广善库,所得成就获得裕亲王的赞赏。
康熙帝曾让允禩管理广善库。允禩借此机会广结人缘,充分施展才干。康熙帝与其兄裕亲王福全自幼感情笃深,后者逝于四十二年六月。“裕亲王病时,曾以广善库为因,力荐允禩有才有德。”福全的看法对康熙帝会产生一定影响。
2.他和三阿哥一块审理索额图。
康熙四十二年,太子党的头号人物索额图被拘禁,康熙皇帝在巡行途中手书密旨,派人连夜交给三阿哥允祉和八阿哥允禩,命他们二人秘密审理索额图,并抓捕其同党。这一年允禩只有二十二岁,能够接受这样重大的政治任务,足见康熙帝对他的信任。
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禩更是风光无两。
3.他先是和胤禛一起,被留在京城代理政事——名字居然还在他的四哥前面。
这在严格遵循长幼尊卑的古代,是意义极其特殊的。
4.在允礽的乳公凌普被从内务府总管一职撤下后,胤禩不但承担了内务府总管的职责,甚至还负责了查抄凌普。
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时,康熙帝命允禩、胤禛二人留京办事,其中允禩署理内务府总管,名字也罕见地被列在了兄长胤禛之前。
毙鹰事件大家应该都多少有所耳闻。
八阿哥不听话,给亲爹气完了,大骂:他竟敢还上奏说自己冤枉,他冤枉在哪里?!!!
伊摺内奏称冤抑。试问伊所谓冤抑者何在。
但大家估计不太知道:
康熙还写过一封给家人的信,信中为允禩呈献毙鹰一事开脱。。
亲爹:我知道他冤枉在哪里。
三、妈妈们1.养母惠妃
还是毙鹰事件,还是大家应该不太知道的是:
毙鹰事件之后,惠妃为了八阿哥,甚至跟康熙大吵一架,吵到外省的督抚都有所耳闻,上奏询问。。
比如他的养母惠妃,虽然别有亲子允禔,但显然对允禩的关爱更甚。允禔被囚禁时,惠妃“亦奏称其不孝,请置之于法”,无论是真心还是忍痛,毕竟做出了支持康熙帝决策的表态。到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因为“毙鹰事件”痛责允禩,父子之间几乎恩断义绝,而此时的惠妃,或为保护养子起见,与皇帝发生激烈争执,以致外省督抚都有所耳闻。
奴才服思,惠妃主子之事,圣主必是叹恨。然圣主已有年纪,若多烦闷,恐御体必受苦累。——云贵总督郭严奏折
嗯,养母为了养子跟丈夫大吵一架的含金量……
后来雍正继位,母妃都要出宫由儿子们赡养。惠妃乐呵呵地就跑到八阿哥家里住了。
慧妃母妃、乃大阿哥之生母、允禩之慈母也。允禩少時、即為慧妃母妃所撫養。朕因大阿哥獲罪禁鋼。其諸子又少不知事。意欲奉養於允禩之邸。因遣人詢問慧妃母妃。慧妃母妃欣然允從。
2.全体妈妈们
在雍正看来,八阿哥甚至还把所有妈妈们都给蛊惑了!
雍正想死都想不明白为啥自己登基三年母妃没一个来看自己,差人都没差过。
想了想又把锅推给八阿哥。
肯定是胤禩的问题!是胤禩让妈妈们都不来看我!
都是魅魔的问题!
彼时允祹、酌议诸位母妃移府之礼。允祹议奏内、有朕思念诸位母妃之时、即令入宫相见等语。朕以诸位母妃、岂有召入相见之礼。深责允祹之非。迄今三年以来、诸位母妃、未曾遣人至朕前一问起居。诸位母妃、深居府中、一切皆诸王主持。此必允禩从中阻挠。诸王亦遂观望不前耳。
四、亲伯父&堂弟
皇子们唯一的亲伯父,康熙唯一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深深受到他八侄子的蛊惑。
前文提到,在这些侄子中,大阿哥和他这个亲伯父的关系尤为不好。太子胤礽与自己这位宽厚温和,谦虚自持的亲伯父,亦关系不佳。
而本答中的大魅魔八阿哥,蛊得他力荐“有才有德”、“心性好,不务矜夸”。
这一份支持,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过康熙的决定。
一废太子期间,玄烨谈到胤禩时说:“…… 乃若八阿哥之为人,诸臣奏称其贤,裕亲王存日亦曾奏言八阿哥心性好,不务矜夸。”有的学者指出,福全去世前,曾向玄烨揭发皇太子胤礽的种种劣迹,同时赞扬胤禩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建议玄烨立后者为储君。这次谈话后不久,胤礽的主要支持者索额图即被拘禁,看来玄烨已考虑皇兄的建言,认为胤禩 “是可以代替胤礽做皇太子的人选之一。”
而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王爵的保泰,也从小与魅魔的关系最为亲昵友好。
被康熙帝养在宫中、待如亲子的侄儿保泰就和八阿哥允禩关系最好。
甚至到了雍正初年,保泰还在为了八阿哥和八阿哥的党羽跟雍正作对。
雍正气完了,骂他小时候教保泰算术,保泰居然不感恩。
况保泰幼年初在大内行走之时,皇考令朕教习经书算法,率领指示行走。保泰受朕思顾甚深。又伯母之事,伊全家俱赖朕成全。朕藩邸人皆知之也。朕于保泰,所施之恩,伊此生何可负哉?
五、以妻族为首的一大堆宗室亲戚
这帮宗室亲戚,对魅魔八阿哥堪称鞍前马后,死活都要跟着八阿哥。
近亲有之前提到的那堆兄弟、亲爹、亲妈养妈其他妈、亲伯父裕亲王福全、亲堂哥裕亲王保泰和堂侄子广宁外,还有亲伯叔恭亲王常宁的后代镇国公满都护;
魅魔他老婆是安亲王岳乐的亲孙女,从小被外公接到家里养,几个舅舅把她宠上天了,魅魔也沾了喜气,蛊惑得这帮子舅舅乐颠颠地给他当枪使,把复立的太子拉下马。
五十年八月,托合齐举办党派宴会。过后不久,八福晋的舅舅景熙便乘机上奏,轻飘飘地指控托合齐在“安郡王丧期一周年已过、 二周年未满”的时候,均与官员宴饮,未依例为安郡王服丧, 有悖属人礼制。
托合齐只是在除服后, 于二十七个月丧期内宴饮, 不算什么重罪,更何况康熙一向比较宽厚,这样的罪名不会让托合齐受什么大苦的;但查下去却发现,这次会饮所参加的人大有问题。
远一点的宗亲,什么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简亲王雅尔江阿和他儿子镇国公永谦、褚英后代贝子苏努与镇国公阿布兰、奉恩辅国公灏善的后代汝福与佛保、贝子鲁宾等等,
数都数不完的宗亲,都变成了魅魔的狗,魅魔拿牵引绳牵都牵不过来。
六、传教士
作为康熙颇为宠信的一小支外国团体,传教士特别喜欢吃瓜,而且经常吃到大瓜。
在他们口中,八阿哥的画风是这样的:
正如我所说,皇长子最怕的就是第八子,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上天赐给政府的礼物。
As I said, more than any other of his brothers the Prince fearedthe eighth-born son, by common consent a young man who was Heaven's gift to government.
根据皇帝陛下的指令,他向老亲王历数长长一串他的先辈所犯的罪过,他责备老亲王这一支脉的世世代代始终都暗地里和当政的这一支脉作对。当念到老亲王本身的过错时,……详细列举了他当上了旗帅以后所犯的好几个错误,其中有当年已故皇帝废黜皇太子,征求大臣们意见,以图另改选一位亲王时,老亲王投了八阿哥① 的票。
① 即已故皇帝的第八子。所有的大臣们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都赞同他当皇太子,所以,如果说这是一个错误的话,那大家都犯了同一错误。—— 原注
传教士:根据我们所得信息判断,所有人都忍不住对上天赐给清朝的礼物犯错了。
七、朝鲜人
作为明朝的藩属国,朝鲜阴暗地认为清朝就是得位不正。
于是,在几乎整个康朝,朝鲜都在积极发掘你清药丸的证据:
康熙坏啊!太坏了!你清药丸!
当然,朝鲜人不傻,知道康熙比较好,只是不肯承认。
直到雍正上位之后,他们对康熙的风评才好转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人(在康熙本朝)对胤禩的态度居然是:
朝鲜人:对不起,我们也对上天赐给清朝的礼物犯错了。
八、大臣1.康熙朝的大臣
大臣们被魅魔蛊惑得命都不要了,就跟着皇上对着干。
康熙朝一废太子的时候,所有人不顾康熙暗示,就是要立八阿哥。
这样的结果,对在位近五十年,自以为对朝廷局面如臂使指的康熙皇帝会产生怎样的打击,读者自可想见。自己培植、任用的满朝文武,居然为了一个年轻、没有功绩、母家卑微的允禩而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惜悖逆自己的圣意,这是多么令人恐惧而且不可思议的事啊!
康熙急眼了,放弃了所有繁文缛节,就要复立废太子。
于是就连康熙朝的重臣、老臣,康熙帝的母舅、岳父,“佟半朝”佟国维都因为小小一只魅魔,公然跟康熙开干:
你一直以来做得很好,但把储君的废立当儿戏,是不是有点离大谱了?咱能不能说话算话?
皇上办事精明,天下人无不知晓,断无错误之处。此事于圣躬关系甚大,若日后皇上易于措处,祈速赐睿断,或日后难于措处,亦祈速赐睿断,总之将原定主意熟虑施行为善。
-
清代校勘学“创始的人”何焯,康熙朝的时候供职于武英殿修书,被康熙指派为八阿哥的伴读。
何焯这个人刚正耿直,光明磊落,原则强烈,脾气很火爆,一连跟自己的两任老师闹得都很不愉快。
然而,面对魅魔的攻势,何焯立马堕其术中了,连女儿都送给魅魔一家抚养。
先生回南路上平安,何日到家?我家内外人等俱好,女先生亦好。先生女儿在此极好,更不必挂怀。
-
康熙宠臣李光地,到了康熙朝末期,还在那里:几个王子里面,八阿哥最贤能呀~
大学士李光地告假回闽,今又奉特旨带病进京,闻系为立储之事诏彼密议,奴才闻知惊心,特于彼处相探,彼云“目下诸王,八王最贤”等语。
-
康熙宠臣明珠的儿子揆叙,学问甚好,谨慎敦厚,康熙看着就喜欢,天天念叨,不幸过世得早,于是念叨得更多了,送他谥号“文端”。
(揆叙)议论识鉴词藻压倒诸人, 朕昔知为满洲第一,今日汉人中亦推第一矣。
掌院下世再欲得如此(揆叙)一人,良不易得。
毕,上又曰: “翰林院学士甚属紧要,自揆叙没后,朕再四思维,并不得称此职之人。必须学问优长,善于钤束,不畏人之人,方好。”
上又曰: “揆叙学问甚好,为人甚是谨慎敦厚,殊属可惜。朕因伊年少,并未当面嘉奖,不特朕惜之,即诸人无有不惜之者。”
大学士马齐奏曰:“揆叙年少老成,不但学问好,九卿及议政之事亦甚好。伊记性远胜臣等,不惟皇上深惜,举朝满汉大臣官员俱为惜之。一闻其没,俱往吊唁。”
内阁学士常鼐奏曰: “揆叙所学不但超出满洲之中,即汉人中亦少。”
上曰:“然。诚为可惜。”
当然这样一位美好的小伙,他其实也被魅魔轻轻地蛊惑,跟康熙对着干。
及二阿哥既废。揆叙与廷臣、暗通消息。各人手心俱写一八字。众所共知者一也。
-
康熙的宠臣阿灵阿,太师遏必隆第七子,孝昭仁皇后之弟,康熙喜欢极了,时不时送点什么,生病后派御医调治,还命公主做饭赏赐给他。
阿灵阿去世后,康熙深为可惜,让好几个皇子都给他送灵。
康熙年间倚重的重臣,“凡一切军机奏议无不恰合上心,一时大臣无有出其右者。圣祖仁皇帝恩遇甚隆,常赐上方动用之件及上亲乘名马。”康熙四十三年,赐御书“崇先裕后”匾额命皇十子胤䄉来悬。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得疾,即遣御医调治,复赐御制药教以调养,康熙又亲占易卦甚吉,特谕晓之,后病稍愈。康熙驾至边外,病之好坏令每日奏闻,不时遣内侍看视。因服药无效,不思饮食,康熙命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制饭赐之。围内所得狍鹿等鲜物赐之。时有西洋名医奉诏看视。至十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四十七岁。康熙闻之,甚为悼惜,著左翼王贝勒吊唁,遣镶黄旗一旗大臣侍卫至奠茶酒,赐上驷马四匹,银两千两,令分属九佐领官兵俱穿孝服。皇太后(孝惠章皇后)遣首领赐茶饭,妃嫔皆遣首领赐茶奠酒至发引前一日遣首领送灵。发引之日,康熙命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䄉,皇十七子胤礼以及镶黄一旗大臣侍卫护送,又命十七阿哥福晋亦送至墓所。追谥敏恪立碑墓上。
虽然康熙那么宠爱他,但他也被魅魔蛊惑,犯了错。
康熙五十三年冬、圣祖仁皇帝驻跸遥亭。……圣祖仁皇帝愤怒。严讯伊之护卫、及太监等。朋党奸谋。尽行显露。其太监冯进朝、供称鄂伦岱、阿灵阿、系伊逆党。
不止他本人,他的儿子也子承父业,被魅魔蛊惑得颠三倒四,官都不做了也要跟皇帝对着干。
况此奸党之风。如阿灵阿之子阿尔松阿、苏努之子勒什享等、皆继其父志、而奸恶过焉。似此毫无忌惮。父子相承。先后济恶。实为国家之大患。
阿尔松阿往天津料理监务时,甚属明白可嘉,以为可而用之,乃降旨之时,疑欲杀伊,抵死固辞。
还有更多更多,数不胜数的康朝大臣们,全部都对魅魔八阿哥犯了错,没给爹留下啥人。
2.雍正朝大臣
雍正朝的大臣更不得了了,别说基本操作之为了维护魅魔跟皇帝对着干了,魅魔都死了,他们心里还装着个魅魔,继续跟皇帝对着干。
佟国纲的儿子鄂伦岱,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天王老子来了也不服,上怼康熙雍正两任皇帝,下虐弟弟法海。
他爸佟国纲[2]被这个儿子气疯了,上奏康熙,要求康熙把这个儿子杀了算数。
然而,显赫的身份带给鄂伦岱却是刚愎自用,狂傲不羁的性格弱点,就连他的父亲佟国纲都不被他放在眼里。两人是关系极为不佳,经常性的争执,以至于佟国纲不惜上奏康熙“请诛其子”,弄得满堂皆知,佟家颜面无存。
结果他爸康熙二十九年战死,马革裹尸,为了体恤他家,康熙还是把他爸的爵位承袭给了鄂伦岱。(笑死了)
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佟国纲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死战殉国,鄂伦岱却袭承了佟国纲的一等公的爵位,不知道此时的佟国纲如果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死不瞑目。
他弟弟法海出身下贱,是佟国纲的侍婢所生。鄂伦岱十分看不起法海,百般虐待,甚至还不给法海的生母入祖坟。
面对如此优秀的弟弟,鄂伦岱只是因为他的卑微的出身就对其母子颇为歧视,特别是在佟国纲去世后,鄂伦岱更加的肆无忌惮、任意虐待。甚至在法海的母亲去世后,鄂伦岱还不准其葬入佟家祖坟。这样就使得鄂伦岱与法海这对兄弟之间结下了深仇大恨,从此是老死不相往来。
康熙拿他当侍卫,他把康熙当表哥。
好消息:他俩确实是亲戚。
坏消息:鄂伦岱连他爸都不吊,那么他对表哥的看法是_______?
答:照样不吊,请安都不请,就在旁边跟别的侍卫射箭玩儿,气得康熙骂他:小兔崽子你是真找死啊?
鄂伦岱选择——?
答:鄂伦岱选择了无视。
及在热河皇考圣体违和之时,并未请安一次,其意颇以为快,在热河宫门前每日较射欢笑。其后皇考于行围地方向鄂伦岱云:尔甚无恩情,尔所作之罪不可胜数,实为可杀之人。伊承旨之下毫无畏惧,倨傲如故,亲随侍卫等不胜愤恨,人人髪指,因此皇考愤懑终日。
康熙气完了,一条条数他的罪过,叫人拿鞭子抽他。
在热河时,皇考圣体甚是违和,大臣侍卫等俱请安求瞻仰圣颜。惟鄂伦岱并不请安,且率同乾清门侍卫等,每日较射游戏。鄂伦岱罪恶多端,皇考行围哨鹿时悉数其罪,令侍卫五哥鞭责之。
到了雍正朝,面对表哥的儿子,鄂伦岱选择——
答:照样吊也不吊。
雍正对佟佳氏加恩,他不奏谢。
伊之父祖朕俱厚加恩典,冀其悛改过恶,为朕出力。而鄂伦岱结党之心坚如金石,并无感激报效之念。以为朕之加恩于其父祖皆因隆科多之力所致,与己无涉,在朕前并无一语奏谢。
雍正整顿吏治,清除异己,搞得差不多了,群臣都在下面陪笑脸,就只有他一个人低头冷笑。
朕每召诸王大臣等颁发谕旨,鄂伦岱从未有一次点首心服。前召旗下大臣面谕云,近日是臣等办事将从前积习已改十之七八,若再整顿一二年便可全改。朕尝虑向来恶习恐非诛戮一二人不能挽回,今看来可不用诛戮矣,为此朕心甚喜,诸臣无不点首喜动颜色,惟鄂伦岱略无喜容,俯首冷笑。彼时朕即欲降旨诘责,已而中止。
雍正问他手下有个人做事如何,他压根不认识这个人就说这人平常。
雍正骂他:你胡说。
他直接说:我就是胡说啊。给雍正气晕了。
昨因办理旗下之事,在众人前将一原当侍卫之人问鄂伦岱:此人何如?鄂伦岱并未认识妄奏云:此人平常。朕责以尔在皇考时身为大臣存心狡狯,只知顾惜身家,不肯实心出力,苟且欺罔,朕所稔知,此等处朕屡经开谕,毫不悛改。今日在众人前又如此诳奏,是诚何意?鄂伦岱奏云:我信口回奏。含忿摇头,故激朕怒。
他甚至在乾清门院子里掀开衣服就尿,把雍正气死了。
又一年元旦清晨,在乾清门院内掀衣而溺,朕见之骇异,知其行同畜类。
雍正顾忌他是太后、太皇太后两任国舅爷的后人,搞了容易被骂不孝,不然早掐死他了。
就这样一个人,一个拽哥,一个天底下头等无君无父的法外狂徒,
他面对魅魔展现出了如何的定力呢?
答:无定力,已狠狠堕其术中。
康熙被八儿子送的老鹰气完了,审问八儿子的下属,问谁是魅魔的党羽,下属当场指认了鄂伦岱。
他没话说了还要硬说,跪在旁边,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话,直接丢给人家一个问句:你说我与你主子一党,你主子与过我何物?
圣怒当日因允禩得罪在要亭地方,将伊门下太监审讯。太监云:阿灵阿、鄂伦岱乃我主子之党,问他二人便知。彼时阿灵阿、鄂伦岱在傍,俱无言可辩,顔色改变良久,但称:我既系你主子之党,平日曽送过何物?你主子曽赏过我何物?
回头康熙越想越气[3],回宫的时候沿途一直在骂鄂伦岱,走了三十里就骂了三十里,一直没消气。
鄂伦岱叼都不叼。
当时还只是雍亲王的雍正:……?
次年春,皇考从霸州回銮,自行宫起身至南红门,言及鄂伦岱等结党之事,皇考震怒,沿途切责鄂伦岱,行至三十里而圣怒未解。鄂伦岱悍然不知畏惧,亦无一毫爱君之心,朕在旁悚惕不安之甚,
雍正忍不住了,要拉人劝劝康熙,结果康熙从旁边出来,鄂伦岱甚至变本加厉,以至于康熙看到他的脸就开喷。
得亏是劝住了,不然又有好戏看呢。(不是
及圣驾出,而鄂伦岱仍悍然向前迎立以触圣怒,致皇考复严加切责,娄徵额进前奏劝,朕遂泣奏云:皇父圣体初愈,此等悖逆之人何足屡烦圣怒,乱臣贼子自有国法,若交与臣便可即行诛戮。因朕恳奏再三,皇考之怒方解。
到了雍正朝,鄂伦岱还是横着走,对魅魔的宠爱(?)也变本加厉,倾身回护,代替魅魔上奏。
之前子承父业,同堕八阿哥术中的阿尔松阿也来帮腔,两人就这样一起违抗皇帝。
于是鄂伦岱甚至抗衡圣旨,将雍正给的圣旨丢在地板上,将死罪揽在己身,悍傲已极。
朕即位以来效法皇考,仍不念其罪恶,施恩保全。乃伊每事扰乱,倾身回护阿其那,因阿其那佐领一事,在外于众人前一番议论,在内代伊启奏,显露悖逆之状,将朕所交硃批谕旨掷于乾清门地上,在朕前举止抗横,为人臣者当如是乎?
朕有硃批谕旨降与阿尔松阿者,令鄂伦岱转交,乃鄂伦岱于乾清门众人前将朕旨掷之于地,且极力党护阿尔松阿,将其死罪承认在身,愍不畏死,顽悍已极。
雍正破大防。
鄂伦岱:可魅魔就是魅魔啊,你算鸡毛。(抠鼻
-
额尔金是十阿哥的长史,也在魅魔主管的上驷院工作。
仗着自己是魅魔的人,对皇帝就开始傲慢无礼啊!太坏了!
额尔金在上驷院行走时,依附允禩,为其党与。所以敢在朕前傲慢者,恃有此耳。伊实为允禩党内凶悍之人,愈见皇考知人之明,昭昭不爽。朕之复用额尔金,甚属错误。
-
有个武会元叫金昆,雍正想要用他,把他安排到魅魔主管的工部下。
没想到魅魔看见金昆这孔武有力的肌肉,啊不对,发达的大脑,馋了。
金昆看见魅魔,那更是走不动路了,魂都被勾走了,硬是把魅魔当成知己,给雍正气死了。
上諭:工部主事金昆昔年曾在府中绘画行走,朕因其从武会元出身,识得数字,故令改授文职。伊籤掣工部主事,自到工部诸事把持招摇放纵,廉亲王居心巧诈,事事任用,凡有差使俱将金昆派出,搪塞其意,以为金昆有过,天下必加朕以私用匪人之名也。金昆亦倚廉亲王为知已,肆行无忌,大负朕恩。着将金昆革职,令在内庭禁锢行走效力。如不能改过自新或又多事,必从重治罪。
-
当然,金昆不只是个例。
事实上,八阿哥管理下的全体上驷院和工部全体官员,全部都被魅魔上司蛊得神魂颠倒,任由魅魔摆布。
尔工部官员等,受皇考数十年教养之恩,当念君臣大义,为朕竭力尽心以图报称,勿因允禩之甘言诡计为其所惑。允禩故为小心谨畏,于属员则作噢咻体恤之状,……
允禩居心行事如此。尔诸大臣、定已尽知。惟是工部上驷院两衙门官员人等、恐不知廉亲王之居心奸诈。一堕其术中。便为所累。朕岂忍两衙门之臣下、为伊所愚弄乎。用是再加晓谕。非令尔等、每事与伊抗拒。但令尔等、于办事效力之处、一归于正、勿被伊引诱惑乱而已。
虽然雍正觉得大家应该都已经认出了魅魔的真面目,但大臣们还是纷纷堕其术中,同情魅魔,心甘情愿跟着魅魔受罚。
乃在廷诸臣,为廉亲王所愚,反以朕为过于苛刻,为伊抱屈。即朕屡降谕旨之时,观众人神色,未尝尽以廉亲王为非。惟舅舅隆科多、大将军年羹尧、大学士王顼龄、侍郎沈近思,曾在朕前陈奏:一年以来,大小臣工因廉亲王贻累者甚多,乃甘心忍受,并不归怨廉亲王。而廉亲王恬然自安,全不知愧,又不念及国法,全无恐惧。此党援之终不能解散者也。
不仅如此,这些官员还纷纷觉得皇帝真是太坏了,居然加害魅魔。
尔工部官员等,受皇考数十年教养之恩,当念君臣大义,为朕竭力尽心以图报称,勿因允禩之甘言诡计为其所惑。允禩故为小心谨畏,于属员则作噢咻体恤之状,其心实欲败坏事务,且知朕必能察出,将众人治罪,以彰朕之苛刻,俾众人感伊而归怨于朕,其居心大抵如此。
大臣们:对不起皇上,你弟弟真好!没忍住,犯错了!
-
就连年羹尧跟雍正上奏时都说:嗯,廉亲王的风味确实好点。
其允禟语无伦次,心地浅诈,竭力做哭介而无眼泪,故为亲热煦煦孑孑之状,盖有意学廉亲王而细致则远不及也。
九阿哥:(装哭)(亲热)(演技大爆发)
年羹尧:(眼前看着九阿哥)(脑子已经飘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想起可爱的廉亲王)
年羹尧:并没有说我已经堕其术中,但魅魔确实挺可爱的。嗯。
-
魅魔的功力深厚,哪怕在物质上已经离去,精神上还存在于人们心中。
具体体现为死了还能结党,可能目的是吸活人精气。
这些人的名字,包括但不限于:鲁尔金、乌尔陈、苏尔金、库尔陈,法海、佛保、达尔当阿、托什、查弼纳,萧永藻、诺岷、高成龄、董永芠、四格、李凤翥、锡保,每个名字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倒霉,哦不对,不能在魅魔面前卓然自立的愚蠢呀!
甚至酒老师@不沾一滴酒 扒出来,都雍正十二年了,魅魔都去世八年了,大义觉迷录也被强制宣传好几年了,在雍正提拔的官员私下八卦里,邪恶的魅魔阿其那竟然还是【圣祖的八阿哥】【圣祖密旨说他确实好】
雍正都崩溃了,说自己就没见过不会被魅魔蛊惑的汉子。
尔若不为塞思黑之奸恶所欺骗,能坚持初到大同之心,则将为朕多加夸奖,可惜已枉然了,然而朕将宽恕之。若与阿其那、塞思黑在一处两个月,不为伊等奸计所动之汉子,不被欺骗之聪慧之人亦少矣。
朱批:此不过楚仲防汝之论耳,已被塞思黑之愚矣,与阿其那、塞思黑对面数日,有能不被二人之奸诈所愚者,朕未见也。
九、全体清朝民众
皇帝忍无可忍,把魅魔圈禁起来,免得魅魔又去勾引他人。
结果民间居然传出谣言,说“八佛被囚,军民怨新主”,魅魔不知道为何被人当成了佛。
皇帝崩溃了,怒发一万条反问:他哪里佛了?佛在哪里?where is 佛?
阿其那等心怀奸恶,扰乱国政,煽惑人心,邀买美名,结交匪类,徧处称扬伊善,不过欺人而已,岂能欺上天皇考乎?阿其那等承欢皇考者何处?效力者何处?有裨国家者何处?利济军民者何处?施恩臣工者何处?有益兄弟者何处?且当皇考圣明在御之时,阿其那为皇子,何得交结外人,不曾与政事,有何善足称,遂至人目之为佛者,何故耶?
清朝民众:对不起皇上,我们也已经堕其术中了。
十、其实皇帝也被魅魔蛊惑了。
那到底为什么会达成这个效果呢?
因为皇帝本人也(曾)堕其术中,甚至房子都在魅魔的隔壁。
把皇上四哥也算进去,那么单单前十二个序齿 + 未早夭的兄弟,被魅魔蛊惑到的就足足有六个了,占一半。(嗯。
但皇帝精通觉迷技巧,凭借自己坚定的意志力爬了出来。
哦!伟大的雍正帝!
于是雍正帝汲取自身教训,号召大家一定要远离魅魔。结果一扭头,大家还是在堕其术中!
哦,可怜的雍正帝!
可惜的是哥们早年堕其术中的痕迹太多,骂个魅魔都要先把自己的存在从魅魔身边摘出去才能骂。
甚至偶尔还不小心觉迷失败,吐露一些堕其术中的发言。
年羹尧:并没有说我已经堕其术中,但魅魔确实挺可爱的。嗯。
雍正:就是说!其他人真是丑妇效颦,万不及一!
其允禟语无伦次,心地(朱批:秉性)浅诈,竭力做哭(朱批,虽诈,这还好)介而无眼泪,故为亲热煦煦孑孑之状,盖有意学廉亲王而(朱批:丑妇效颦,万不及一!)细致则远不及也。
嗯,你让雍正承认魅魔貌比西施他是不会承认的,但要是别人试着学魅魔哭,雍正就会骂别人丑妇效颦了。
好在他儿子乾隆帮他擦了屁股,编的《实录》里基本把雍正口不择言骂魅魔的痕迹全删掉了。
十一、但另一个儿子就没那么省心了。
三阿哥·又长高了·大清巨人·弘时,他命中注定的瑛贵人不在后宫。
在真实历史中,他命中注定的瑛贵人在前朝,正是他的魅魔八叔。
魅魔:三阿哥你要做什么?我是你的八叔!
三阿哥:我就那么比不上皇阿玛吗?我心里有你,皇阿玛他老了!
魅魔还没来得及答应(?)就被他爸圈起来了。(大悲)
他爸雍正折腾八叔,给他折腾急眼了,跟他爸水灵灵地对着干,给爹气完了。
早在雍正三年三月,雍正在给诸王的谕旨中就提出:“今尔诸宗室闻朕谕旨,心中以为是者有之,以为不是者亦有之,朕岂能必宗室皆以此旨为是而遵行乎,即朕之子亦不能保其必行。”雍正说,他所下达的谕旨,即使在皇家、皇族的宗室中,有人以为对,也有人以为不对而不执行。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保证其一定会执行。这个“朕之子”当然就是指弘时,说明弘时对其父的政策、行为,多有分歧乃至违抗,已确是事实。
雍正:我给你高出亲王的待遇,你这小兔崽子胳膊肘还往外拐?!
三阿哥:可是八叔就是魅……哦不是,八叔可是八叔啊!
雍正:你既然要为你八叔求情,就去做他的儿子好了。
尔等前为弘时请旨,时朕欲颁谕旨。朕禾念知弘时,断不可留内,故特颁旨诸王、大臣断决,以与允禩为子。今已将允禩治罪,掣回带子,从玉牒除名。将弘时既与伊为子,不能不掣回弘时之带子,著將弘时带子掣回。(此为朕深思依理所办之事,)尔等勿得屡加(妄)奏。{治一小人罪时,朕亦慎重,惟恐受冤枉,岂有将弘时强行治罪之理?}(要治允禩逐出宗室之罪,确实意外,此亦弘时之命。但弘时虽系允禩之子,若不交给他入管束,任其安行,亦有关系脸面之处。{将弘时}(其名亦令更改,将此)交付允裪,虽非叔子,仍准管养之。钦此。
于是儿子乾隆上台后又开始给爹擦屁股。
又谕、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谊。似应仍收入谱牒之内。
大家:对啊,只是和魅魔在一起又有什么错呢。
奏為查三阿哥從前原因阿其那獲罪株連,與本身獲罪撤去黃帶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篤念兄弟之誼,仍收入譜牒,于情理允宜,應欽遵諭旨,將三阿哥仍載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與宗人府辦理。
乾隆:其实我爸根本不想把魅魔逐出宗籍,他晚年提到这事就不开心,想后悔啊。
乾隆:这样吧我们把八叔收回玉牒吧。
圣心如日在天,固众所共仰也。迨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此事,辄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留以有待者。朕即位之初,深有念于孔子三年无改之言,未敢遽易成案。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亦无敢言者。所有允祀、允禟二人,自不合还其原爵,仍当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两人子孙亦当一并叙入。
雍正:你个小兔崽子我 adlhaofaj**^KJYK7
乾隆:对不起爸爸,可是我真的很怀念八叔。
天啊,魅魔太可怕了,把皇帝逼成这样啊。太可怜了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