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以自己的名字“河”,命名了北方的水系为 x 河。
长江以自己的名字“江”,命名了南方的水系为江。
最初,河流的名称大都是单字,三点水加个声旁。或者,单字加水。
例如:诗经中共提到了 35 条河,单名者 31 条。
沱、汉、洛、沔、泾、渭、浐、灞、济、湘、沅、汾、泗等。
比如,海河的支流卫河,的支流,淇河,
以单字淇指代: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卫风,淇奥)
有时也被称为,淇水,但是基本都可以理解为:淇(河的)水: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卫风.氓)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卫风.竹竿)
另一本经典,禹贡,提到河流时,也多是单字。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沂、泗,就是现在的淮河,沂河,泗河。
最末的达于河,河就是黄河。
那时候,河和北方的其他河流是同等级别的。
但是黄河经常改道,漳水,卫水,济水,很多河流,都做过河。
渐渐的,人们便分不清此河和彼河。
开始以漳河,卫河称呼这些河流,并逐渐推而广之,被作为北方河流的普遍称呼。
江则不同。江的称呼,最早并非来源于汉语,而是上古时期生活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对眼前这条大河的称呼。
实际江的含义,也是河。
那是不仅长江被称为江,长江的支流,也被称为江。
后来为了区分,才逐渐有了 x 江的称呼,并逐渐在南方推而广之,河流被普遍称为 x 江。
到了隋唐,开始普遍用 x 河,x 江命名河流时。
唐朝时,这种北方称河,南方称江的命名方式,就已经非常普遍了。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说:“河亦江也,北人名水皆曰河。”
同样是唐朝的颜师古,也说过这件事:“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曰河。
唐朝的孔颖达在注解禹贡时,也说: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
所以是黄河以自己的名字“河”,命名了北方的水系为 x 河,而非黄河被命名为黄河。
是长江以自己的名字“江”,命名了南方的水系为江,而非长江被江命名。
大概从元朝开始,因为疆域扩展,河流的命名开始不再遵循北河南江的规律。
比如西南地区的水道很多称河的,比如红水河,大渡河。
而东北很多称江的,比如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如果追查这些北江南河的名字,大概率会发现,是元朝或者明清时期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