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强震是否变多,得看统计数据。我从 USGS 上搜集了 1990 年 -2025 年全球地震数据[1],从中统计了大于 7.0 级和大于 8.0 级的地震的数量,如下图。
全球过去 36 年,7.0 级及以上地震一共 520 次,平均每年 14.4 次;8.0 级及以上地震一共 34 次,每年平均 0.94 次。
从下面两张图看,每年大地震(>=7.0)的数量没有持续上升或者减小的趋势,基本都是围绕着均值上下波动。
大家之所以感觉更频繁,我理解可能原因是一次大地震以后,主震会触发余震级联。较多的余震,加上现在媒体曝光度也在提高,让很多余震小震也都被更多的曝光出来,这样给大家造成了大地震变多的错觉。
聊下余震级联,余震的发生率随时间近似遵循下面这个公式,即 Omori 定律,
其中,n(t) 表示时间 t 内的余震数量,k 和 c 都是常数,这个是根据某一地区的历史地震数据拟合后得到的参数,p 是一个调节参数,典型的 p 值为 0.7-1.5。总之,随着时间的增加,余震的数量 N(t)会按照一种幂律的方式衰减,即初期余震的数量逐渐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减速度逐渐减慢。而余震也会进一步再次触发余震,形成级联过程[2],从而会让大家感觉某段时间内地震明显更多的感受。
另外,如果把历史上的不同震级的地震再做一下统计,可以发现下面这个规律。横轴是震级,纵轴是每年的地震发生次数的对数(Log N/year),蓝色是观测,红色是模型,两者几乎重合并呈一条向下的直线,即 Gutenberg–Richter 定律[3]:
,这里 N 是给定时间内震级>=M 的地震次数,a 和 b 是拟合的常数。
基本上震级每增加 1,频次约降 10 倍,从第一张和第二张图也能看出来。所以,这样一个大量地震的统计和拟合结果也说明,大地震具有比较好的统计规律。所以,不存在地球上强震比过去发生的更频繁。
至于题目里的“科学应对”,我想既然强震没比以往多,那以前怎么过未来就还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