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如果一个行星有两个或者多个大型封闭水域,那么这些水域到底算是海洋还是湖?

谢邀,私以为现代地球科学(这是一门学科名称)当中海洋和湖的定义适用范围还是比较限定于地球这一独特的环境,所以这个问题确实挺值得讨论的,我认为异星的海和湖或许需要因“异”制宜来看待,不能按地球的湖海原本定义生搬硬套。那些广袤无垠,站在岸边无法一眼看到对岸的巨型水体,称之为海又何妨呢。

v2 421dbb584dff8526f5a3bac9a1913cc9 720w
NASA 拍摄的地球照片,比起“陆地”覆盖地球表面积的分量,或许我们这颗星球应该叫做“海球”。

众所周知,地球上各大洋是联通的,无比宽广的水体包围着作为少数的陆地,海洋占据了约 71%的地球表面积;正是因为海洋无比广大,而且还相互连通,连续水体的大小压倒性的压制住了其他次要分类条件,故我们可以把这个连续的水体称之为海,通过水体的连续性来划分海洋和内陆湖泊。

v2 7aac7e2ed1a7a382f85e49ebec78aacf 720w
为了展现海洋连贯性而创作的 Spilhaus 投影,网图侵删。

当然,里海也被称之为海,不过就因为是否与大洋相连续这一问题,他被划分到了内陆咸水湖当中。里海他曾经也是和包裹陆地的那个巨大连续水体相连的,后面因为地质变化,特提斯海的遗存与大洋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就变成了帕拉特提斯湖;帕拉特提斯湖曾是世界上最大湖,不过后续的地质变化也让帕拉特提斯湖其中一部分寻回了和大海的联系,形成了现在的黑海,而另一个大的部分就形成了现在的里海。

v2 54877bd8619555453f601392bd71fdeb 720w
帕拉特提斯湖巨湖,网图侵删。

因为里海曾经作为大洋的一部分,其环境生态和海洋十分相似,水质也是类似海洋的咸水,甚至还有大量海栖生物生活。如果忽略与大洋之间的连续这一条件,里海有着大量与其他海洋的相似性,里海当然是可以被归纳成海,这也是其名称当中保留了“海”的一个原因。

v2 c99d6ed609bf7602d344442c8eaea54e 720w
里海海豹,截取自 ICUN 的网站,该物种现在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化陷入濒危。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连续性应不止是“空间”上的连续,海水成分和咸度与密度等性状也存在一定的连续性。虽然有时候海水当中也会存在密度骤变的“负密度梯度跃变层”这样的特殊的“海底断崖”(会让潜艇发生事故)以及不同海域之间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分异,但是一般而言海水的密度、成分、咸度等还是变化幅度较小呈现一定连续性的,这些特征都和淡水河湖等水体存在不小的差异。

v2 b3bcbd28f4d4abaf4122ccf48698ae08 720w
Landsat 5 卫星在 2010 年拍摄的长江入海口遥感图像(LT51180382010313BJC00),色彩是合成的假彩色有所失真,但是还是可以看到长江和东海存在明显的过渡带与差异。

虽然海洋和河流的水域切分还是很难明确画出一个明确界限的,且因为潮汐洋流等原因,江河和海洋的过渡带还是动态变化的,甚至海洋还会发生海水倒灌侵占河流(如海河据称就是因为在现代造闸之前经常被大量海水侵入导致河水呈现出咸苦等特征而得名的),但明确江河与海的界限可能最后还可能更接近水力学与分形的问题,与题关系不大不在展开。

扯远了,回归正题,前述的基于地球上海洋连续性的判定方式抑或是将星球上最大的连续水体称之为海的行为在异星球,恐怕就失去了意义;地球的海洋肯定无法超距连接到异星球的水体,而其他星球上有着占据表面超一半的水体的情况也可能不多见,题设条件显然也不满足这样的条件。

在探索外层空间的过程中,外星球“地理”恐怕还是得用一些不局限于地球的方式来进行判定。不过这方面的建设我也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可以知道现在的学者们在地球外将很多水体归类成海洋,哪怕这些“海洋”和地球海洋特征大相径庭。

木卫二大概是一个与地球海洋相近的例子(虽然是和题设不同),其冰下可能存在一个能包裹全球的巨型连续水体,而且可能是含氯化钠的咸水。如果学者们的拟构的木卫结构为真,在水体的覆盖面积和连续性上,木卫二的冰下巨型水体那可是当之无愧的海洋。

v2 4d4861c1d4916014ab5e8c0a7b08fa20 720w
木卫二“欧罗巴”的构造推测,可能其表层的冰壳下存在一个非常深邃包裹全纬线的海洋。(网图侵删)

当然木卫二的“海洋”是在冰下,在环境上与地球海洋还是大相径庭,这也不影响学者们将其归纳成海洋,顺带一说有不少学者期待能在上面找到生命迹象。这样的“海洋”不止会出现在在木卫二,土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都可能存在。

v2 41465bd9be2e68bb682cca773c61d613 720w
木卫二的冰下海洋结构示意图,网图侵删。

书归正题,回到题设当中来看,“如果一个行星几个水体都很广阔且互不连通呢,或者不连通的水体有大有小,该怎么定义湖和海”,这样能占据一半星球表面积具有压倒性占比的连续水体应并不存在,所以地球的经验就很难套用过来了。

在这种的特殊限定条件下,缺失了能压倒性压制其他条件的那个最重要的条件(海洋的面积),仔细分类海和湖可能意义并不会非常大,或许,这将会变成一种归纳的问题与命名学的问题。

没有那个压倒性的条件,我们可以根据水是否含有氯化钠、氯化钠的含量、水能否直接给人饮用、是否可以放养海栖生物、密度是否大于人体等众多条件分门别类的分出一大堆水体种类,分类为“湖”“海”“亚湖”“巨湖”“微洋”“淡海”“海海”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种类,而且这样的种类可能除了特定研究并无太大的意义。

有人说从有无“内外流”河来区分,但是外流本身就是基于已经确定了海洋后以更大面积的海洋为外所定下的概念,基于内外流来区分海洋只会是循环论证缺少了面积断崖式领先的水体,哪会有“内外”之分呢?甚至通过 Spilhaus 投影来理解地球,我们甚至能认为海洋被陆地包裹着,都不需要题设的补充条件把太平洋围起来。而且地球 46 亿年的海陆变迁也非常巨大,往昔的特提斯海今天变成了特提斯成山带(青藏高原就是这个成山带的重要现今组成部分)和诸多海迹湖,哪怕地球的海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v2 ca1b59e9ff0130dfc4f4f1a27791c2cf 720w
古特提斯洋,在“盘古大陆”(Pangea,直译泛大陆)时期作为被大陆半包围的海洋而存在,因地质运动昔日的海洋变成了今天的高山峻岭和一些海迹湖。(网图侵删)

而从命名学的方式来看,我认为只要是广袤无垠一眼无法看到对岸的巨型水体,都能可以叫成海,而这种方式其实自古就存在,甚至不少语言当中湖海曾经用同一个词就能表示,抑或是能互相混用取代;汉语当中也有很多把湖泊命名为海的地名留存,我还曾经在昆明滇池(亦名滇海)畔看过“海鸥”(红嘴鸥)。

这些只是我的浅薄之见,或许以后会出现什么划定异星湖海的必要吧,但我觉得题设当中出现的多个不连续的水体都叫海其实并没有问题,不需要在意异星的湖海之分,真要分可能还是大小和成分咸淡比较重要吧。而且作为地名而言,一个 XX 海在标志地点和位置之外,他究竟是不是海,重要吗?16 世纪时就有学者给月球朝向地球的面起了一堆湖海的名字,并且这些名字在今天仍然在使用。

v2 69a55ddc9ea244a47c34fad329a302e4 720w
月球表面有大量以“海”命名的地理单元,被统称为“月海”。(网图侵删)

说句题外话,土卫六和金星表面存在不少流动液体,其表面和内部的流动液体被不少学者称为“甲烷海”(或许成分还有其他有机物),也就是说是否可以认为主要成分是否是“H2O”也不干扰分类湖海呢?你的下一个海,又何必是“海”?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