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小蜘蛛是吃什么长大的?蜘蛛卵里面孵化出来的蜘蛛非常小,他们能够抓什么昆虫吃?

刚孵化的小蜘蛛如何以微小孱弱之躯在生存竞争残酷激烈的自然界中获得食物活下去,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到蜘蛛生存策略的不拘一格,“千蛛千面”。以下把不同种类若蛛在孵化初期获得食物的手段按照其离奇程度分为“极其寻常”、“寻常”、“不寻常”、“极不寻常”四大类,每一大类底下又有若干小类,并分别介绍。

一、“极其寻常”类

1.1 自力更生流

  • 特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代表:蜘蛛目下的大部分种类

对于大部分刚孵化的蜘蛛来说,它们体型很小,体长通常不会超过 2 毫米,捕猎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它们能否生存下去,主要取决于生存环境中是否存在大量体型微小,容易得手的猎物,例如摇蚊、蜉蝣、蚜虫等。因此,在此类昆虫大量生活的区域,典型如野外的河流、池塘边,往往可以看到各种蜘蛛的数量都很多:

v2 6739d9731b9c830829cc28180a215988 720w
滇池边某单位的围栏上,五种园蛛科蜘蛛、三种肖蛸科蜘蛛和至少两种球蛛科蜘蛛扎堆结网。图片系答主所摄

这主要就是因为水域可以提供大量的摇蚊、蜉蝣等弱小的水生昆虫,使蜘蛛在一生中最弱小死亡率最高的阶段更容易吃饱肚子,活过这个阶段的几率自然大大提高。对于络新妇等有群居习性的蜘蛛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常可造就令蛛恐症和密恐症患者都望而生畏的场景:

v2 5410d8bd618176a72123d794a0e06e01 720w
数百只棒毛络新妇聚集在滇池边两棵柏树之间结网。图片系答主所摄

相关回答:

大理上空出现大量络新妇蜘蛛,这种现象是否正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二、“寻常”类

2.1 被动分享流

  • 特点:世上只有妈妈好!
  • 代表:狼蛛科、盗蛛科、狡蛛科(今年狡蛛从盗蛛科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科了[1])等具备初步育幼行为的蜘蛛

部分蜘蛛的雌蛛能够在若蛛孵化后继续存活一段时间,因此具备抚育后代的可能性。其中狼蛛科的雌蛛会在产卵后把卵囊通过蛛丝系在腹部“随身携带”,并在若蛛孵化后拆开卵囊,让若蛛们爬到自己背上:

v2 f4e1faeeada93e7158335ba34d946b1e 720w
一只背负若蛛的雌性狼蛛。图片系答主所摄

而盗蛛科和狡蛛科的雌蛛则会在若蛛即将孵化前在向阳的草丛或灌丛中结一个“育儿网”,把卵袋挂在上面。若蛛孵化后会群集停留在这张网上,而雌蛛则在旁边守护,直到若干天后若蛛再蜕一次皮后分散离去:

v2 1e7ab90344bb1d8c900a6815f7fd77a5 720w
搭建育儿网并在旁守护的黄褐狡蛛(左下角)。图片系答主所摄

对这类蜘蛛而言,雌蛛在看护若蛛期间是有能力捕食的,因此在部分种类里存在着若蛛与雌蛛分享食物,或者捡雌蛛吃剩的食物吃的现象。例如陆东林等人在饲养穴居狼蛛期间就观察到若蛛取食雌蛛吃剩的食物,或在雌蛛进食时凑上去“分一杯羹”的行为:

v2 725d4c656b23f8a46a0ca190bad56dca 720w
截取自陆东林论文《穴居狼蛛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所以,对刚孵化的若蛛来说,除了踏上独自捕食的艰难之旅外,如果种类合适,也是可以从母亲那里分到一点食物的。

2.2 主动分享流

  • 特点:楼上 +1
  • 代表:漏斗蛛科、球蛛科、隆头蛛科隆头蛛属等具备雌蛛饲喂初孵若蛛习性的蜘蛛

这类蜘蛛比上一类“雌蛛放任孩子跟自己抢吃的”更进一步,出现了雌蛛主动饲喂若蛛的行为。其具体表现可以分为三类:

  1. 在漏斗蛛科和球蛛科的部分种类中,雌蛛捕到猎物并使其彻底丧失活动能力后,将其丢给若蛛食用。有时雌蛛还会通过拉扯蛛网制造特定频率的振动,向若蛛发出“开饭了”的信号,吸引若蛛前来进食(近年来有报道在之前一向被认为是“生后不管”的园蛛科里,也有部分种类存在类似行为)。
  2. 在球蛛科和隆头蛛科的个别种类中,还存在着雌蛛将半消化的食物从口中吐出, 口对口地喂给若蛛的行为。据 Hirschberg 在 1969 年进行的观察和实验表明,对这类蜘蛛,口对口的喂食方式主要发生在若蛛离开卵囊后到第一次蜕皮(指离开卵囊后的第一次蜕皮,因为若蛛离开卵囊前会在卵囊里蜕皮)之间。一旦若蛛蜕皮,雌蛛就停止口对口喂食,只为其提供捕获的猎物食用。他还发现,如果在若蛛离开卵囊后将其与雌蛛隔离,使之无法获得雌蛛的口对口饲喂,只能吃到雌蛛捕获的猎物(人为地从雌蛛那里取来),则若蛛仍能发育长大,但发育速度要慢得多。
  3. 2007 年,哥斯达黎加学者 Gilbert Barrantes 观察到球蛛Theridion evexum 的雌蛛会在若蛛孵化前数天开始储存食物,以供若蛛孵化后食用。这种行为会持续到若蛛孵化后第六周,至其完成第四次蜕皮,长得足够大,能够保证独立捕食有较高成功率为止。这可能是第一次在蜘蛛中观察到有“提前储备以备未来需要”的举动,反映了蜘蛛的行为并不像人们之前以为的那样简单。
v2 2fe6de8b946732346d2516f1771ac6d8 720w
图片取自该论文,展示了雌蛛用在过去六天里捕到的三只猎物饲喂若蛛的情景。

关于蜘蛛饲喂若蛛的清晰图片和视频,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

自然界有哪些很美好的现象?

三、“不寻常”类

3.1 以动制静流

  • 特点:捉不到会动的,还吃不了不会动的吗?
  • 代表:散见于蜘蛛目下的多个科中

这类蜘蛛属于“自力更生流”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捉不到会动的猎物,那就吃点不会动的东西。对于蜘蛛来说,所谓的“不会动的东西”主要包括三类食物来源:

  • 花粉花蜜甚至树汁等植物性食物
  • 新近死亡尚未完全干燥的昆虫尸体
  • 昆虫、其他蜘蛛及部分脊椎动物(主要是两栖类)的卵

蜘蛛出现这类行为很好理解:对于蜘蛛来说,其品尝味道的器官,也即味觉感受器,其实是腿上的毛(但不等于蜘蛛腿上的毛都是味觉感受器)。因此蜘蛛在行走时只要碰到了含有糖、蛋白质和脂肪的物体,即便这个物体不会动,蜘蛛也能发现“这东西似乎可以吃”,然后开始取食。在这方面,Martin Nyffeler 的论文中有许多图片展示了蜘蛛取食植物性食物和其他动物卵的行为:

v2 621451347bebfec5eabd232183f9c7c9 720w
取食植物的蜘蛛。图片来源于 Martin Nyffeler 的论文 Plant-eating by spiders
v2 0084e4f96b810e06eba16753610ca987 720w
取食蜘蛛和昆虫卵的蜘蛛。图片来源于 Martin Nyffeler 的论文 Oophagy in spiders: consumption of invertebrate and vertebrate eggs
v2 b838c665b2d437160d047779b9375609 720w
取食蛙和蜥蜴卵的蜘蛛。图片来源同上

我之前也拍到过红螯蛛取食草蛉卵的照片,遗憾的是当时风很大,导致照片比较模糊……

v2 16fe4e38e69ac5afe3be8eb9abfbfcb9 720w
正在吃草蛉卵的红螯蛛。图片系答主所摄

虽然上述图片中的蜘蛛都已不是刚孵化的若蛛,但不难想象,植物性食物、尸体或者卵这样不会反抗和逃跑的食物,即便对刚孵化的若蛛来说也是毫无难度的。因此在自然界中它们同样构成了初孵若蛛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

3.2 窝边草流

  • 特点:我的兄弟叫顺溜(划掉)我的兄弟真好吃!
  • 代表:散见于蜘蛛目下的多个科中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蜘蛛不是兔子,所以不受这句话的限制。对部分种类的蜘蛛来说,自己的兄弟姐妹就是出世后的第一顿饭。根据具体完成方式的不同,这种现象又可以分为三类:

  1. 在雌蛛产下的卵中,一部分卵孵化的若蛛天生身体衰弱,不进食或很少进食,也不发育。于是在其余若蛛发育长大后就会把它们当作食物吃掉。
  2. 部分蜘蛛,例如漏斗蛛科隙蛛属下的一些种类,雌蛛在产下第一个卵袋后,会密切关注卵的变化。当感到这个卵袋即将孵化时,雌蛛会再产下第二个卵袋,这样第一个卵袋里孵化出来的若蛛就可以把第二个卵袋里的卵当作食物(如果第一个卵袋因故毁坏或丢失,则雌蛛将转而守护和关注第二个卵袋,并产下第三个卵袋供第二个卵袋孵化的若蛛食用)。据观察,若蛛在离开卵袋后,如果没有第二个卵袋可供食用(被人为拿走),则它们不会取食替代食品(雌蛛捕获或人为杀死的昆虫),并且会发生严重的相互残杀,以至于只有约 20%的若蛛能活到下一次蜕皮。反之,如果有第二个卵袋可吃,则 60~70%的若蛛都能活到下一次蜕皮,并在蜕皮后开始取食雌蛛捕获或人为杀死的昆虫。
  3. 还有一部分蜘蛛显然对食物链和营养级有更深刻的理解,它们的雌蛛在第一个卵袋孵化出若蛛后,会将第二批卵在体内直接液化,然后由雌蛛体表的腺体分泌出来,供若蛛食用。这种方式与哺乳动物的哺乳行为极其相似,因此也被称为“蜘蛛喂奶”。当然,由于食物来源的差异,这种行为与真正的哺乳和前述的雌蛛口对口饲喂若蛛仍然不能混为一谈。

关于“蜘蛛喂奶”,可以参考知乎上已有的讨论:

Science 报道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蜘蛛可以分泌「乳汁」哺乳并长期养育后代,这项研究有怎样的意义?

四、“极不寻常”类

4.1 薪火相传流

  • 特点:我的妈妈也好吃!
  • 代表:隆头蛛科穹蛛属、红螯蛛科、蟹蛛科狩蛛属等具有食母习性的蜘蛛

在迄今已知的五万多种蜘蛛中,有几十种蜘蛛具备一种非常特别的习性——matriphagy,也就是“食母性”。这些蜘蛛的若蛛在孵化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生育它们的雌蛛吃掉。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在若蛛孵化后将其与雌蛛隔离,用其他食物来饲喂,则若蛛也能正常发育,但是生长速度很慢,而且死亡率很高。关于这种行为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我的其他回答:

自然界有哪些很残酷的现象?

4.2 祖传技艺流

  • 特点:从出生那一刻起,我就是战神
  • 代表:球蛛科宽胸蛛属等少数具有特殊捕食技能的蜘蛛

少数种类的蜘蛛具备特殊的捕猎技能,能够针对性地压制某一类或几类在自然界中普遍大量存在的物种,因此在刚离开卵囊后不久体型还非常小的时候就能拥有非常高的捕猎成功率,且由于其猎物在自然界普遍大量存在,一般也不会面临食物匮乏的难题。这方面的典型就是球蛛科下的宽胸蛛属:

v2 78b8d07633095f15f3b3365560b33d31 720w
这只塔氏宽胸蛛虽然体长只有大约 4 毫米,但已经是成蛛了。图片系答主所摄

虽然来自蜘蛛目下的第三大结网家族球蛛科(前两名分别是皿蛛科和园蛛科),但宽胸蛛属的蜘蛛并不依靠结网捕食。即便如此,它依然有能力把同体重下战力一流还有着“单挑的话你单挑我们一群,群殴的话我们群殴你一个”传统的蚂蚁作为主要猎物,并且在刚孵化不久的时候就能捕猎比它自己还大几倍的蚂蚁,按体型比例算,相当于人类的一岁婴儿徒手无伤单杀德牧之类的中型猛犬:

v2 9ebd55db05a3694cfb4ac9322b7af553 720w
截取自《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第十三卷·蛛形纲·蜘蛛目·球蛛科》
v2 dc374d299d458c3b8bb3a7242f6fbd8e 720w
塔氏宽胸蛛(左)捕食体型比自己大的蚂蚁。图片系答主所摄

据观察,宽胸蛛对蚂蚁的捕猎成功率可达 85%之高。考虑到它捕到的猎物体型都是自己的好几倍,再加上蜘蛛拥有陆地多细胞动物中最低一档的新陈代谢率,可以说,宽胸蛛只要捕猎成功一次,起码一个月内都不用为饿肚子犯愁了……

4.3 遗产流

  • 特点:食物什么的,根本不需要!
  • 代表:园蛛科下某些种类的雄蛛,具体待考。

这一条尚未查阅到相关的文献,但我已经从各路专业人士那里听说过了不止一次,所以还是写在这里:园蛛科下部分种类的雄蛛即便在成熟后体型也十分微小,对它们来说,仅靠从卵里带来的营养(卵黄)已经足以保证它们发育至成熟。所以,它们的蛛生选择就是:孵化以后不离开卵囊,呆在里面直到发育成熟,然后再出去找老婆……

v2 8bd23f815ef34c3a6aa9ecaa10593097 720w
只有芝麻粒大小的蟾蜍曲腹蛛雄蛛(上)正在向雌蛛(下)求偶。这个体型理论上的确只靠卵粒的物质就够了……图片系答主所摄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