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怎么向 5 岁孩子解释水滴落在水面的涟漪?

嗯,特意为这个问题原创了一本绘本……

v2 c7b294f3d2676943113571b256f86561 720w
v2 93e81157ce5e74fbab9e03ae379295cc 720w
v2 d5a5d110a1622dd59c567d4728256cb4 720w
v2 0679925f3f30ada175ed161db3fcc533 720w
v2 343ded06887e5dab9b9926c5529ff59a 720w
v2 e9ea1db593273de7ff389cdba8b209e3 720w
v2 9d1151b108c58930652080429aee0e5e 720w
v2 a1276b9a37ceb5d9dcef34a23f322fd1 720w
v2 2904f21310a961d35b1c5976d33f8343 720w
v2 d72e29e3959ba5a520a3bdcf4e0233be 720w
v2 6719a48cbd5e3569b48eccda29627ddf 720w
v2 9a5588010fbe1cd929b743d3afbfd32c 720w
v2 01e847571820c78c6dc1dc4fcf49852b 720w
v2 21eb51dd8533c729776b563877a229fc 720w
v2 dadf9c04f12b75ac34ff0ceecb814a3c 720w
v2 8e38b9cab46b7cbd98a24d9088d8f5b6 720w
v2 95a6ee4e4f29de6df6bad0dc209b7d1d 720w
v2 9d53a0dc19a3e237c1527af0567b0fc5 720w
v2 5c24e4f0e9a95b42f0b4cf828ae06c26 720w
v2 0389636be6dca6cdc5531b3765824f91 720w
v2 ae9b917769a4ba03c65d51bdea0dd1f9 720w
v2 1c33d3a9e3b0f3130d7c837fd38a3363 720w
v2 a69a20f4903e67499d4bf8793f5ea498 720w
v2 6feae8d67529485d45a486d5c6d24dfb 720w
v2 103a66eba30b7adc262caa90fefb325f 720w
v2 a6b61cf8f5c711913b93ed0414f1e34d 720w
v2 d007cfff4c6edbabd7ec7d129020481d 720w
v2 4004f2e7a2ba864569cf35bcf5eda808 720w
v2 7af800c5d0fb21931e3b14d20ff93460 720w
v2 8b12f59607f55a494e0aa73030607ce4 720w
v2 3cf2454a8dcc1056f02b359c6712bf77 720w
v2 8a9f0c70c436f9f03f449a082b3af2e9 720w

- 完 -

2025.2.10 更新

感谢评论区各位的建议!

我们在给 5~12 岁孩子讲解科普知识时,其实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一种是建立框架,也就是知识体系,蜻蜓点水地让孩子掌握整体思路。

这种讲解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更好地建立"认知塔";后期学习的时候,知道自己学到哪个知识板块了。但这种讲解方式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识记的术语比较多,需要反复巩固等等,所以适合 10 岁以上的孩子,尤其是初中生及以上。

比如:

  • 第一步,让孩子理解波的振动和传播

可以通过水面上的波纹示范“水滴如何引发波动”,让孩子观察并理解波的传播方向和特征;也可以通过敲打物品,发出声音,解释声音是如何传播到远处的。

  • 第二步,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波有不同的传播方式

以涟漪为例,讲解波在水面上如何传播,并强调水面波的“无方向性”,即波从水面中心向各个方向扩展;也可以讲解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播的,使用“气球振动”或“拍桌子”实验来展示声音的传播方式。可以引入「传播介质」的概念,例如水波通过介质(水)传播,声音波通过空气传播等。

  • 第三步,让孩子理解波的感知与作用

波不仅能传播信息,还能被不同的生物感知,并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风波会带来温度变化,声音波会传递声音信息等。

一种是把单个要点掰开揉碎讲明白,然后逐步深入。

这种讲解方式是为了让孩子真正吃透某个知识点,然后从知识点,到应用,到创新……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适合全年龄段的孩子,有点类似于 PBL(项目式学习)。

比如:

第一步,向水中投入不同的物体,观察形成涟漪形状、传播速度的不同;

第二步,向水中同时投入两个不同的石子,观察水波之间的干涉;

第三步,向水中同时投入多个不同的石子,观察最终形成的水波;

第四步,可以尝试用嘴吹水面,观察形成的水波和涟漪的不同……

这种就属于就"水波"研究"水波",非常适合一点点深入研究问题,同时让孩子从定性理解,转向定量研究……即便是 5 岁的孩子,也可以很开心地参与进来!

--- 有人问:你是做儿童教育的吗?---

我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经济专业,一直从事咨询行业,直到怀孕后,因为险些早产,遂辞职在家,全职照顾两娃大概 7 年时间。

我家有两个男孩,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目前都在北京海淀公立小学念书。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也需要把重点从"养"逐渐升级到"教"。

这个问题,是我家 8 岁的小乖,一听就感兴趣的!于是,他负责提问,我负责回答,最终共同完成了这篇回答。

很意外,能获得这么多的肯定。感激!

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共同尝试和努力!



https://feedx.site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