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抽一包烟、吃一根香蕉和在核电站工作一年,谁的辐射剂量会更大?

辐射无处不在。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辐射的相关知识。

一是什么是辐射?

一般根据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能量小于 10 个电子伏特(eV)、不具备电离原子的能力的辐射是非电离辐射,将所携带的能量大于 10 个电子伏特(eV)、可以改变原子核或核外电子的状态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v2 a5346796d3297983d59b4775e20be687 720w

其中,非电离辐射,也就是电磁辐射,其能量较低、没有电离物质的能力,通常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伤害。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就属于非电离辐射;一些家用电器产生的辐射也属于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炉产生的用于加热水分子的微波辐射、路由器产生的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的电磁辐射等,它们的强度有国家标准来控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辐射”多指电离辐射,也俗称放射性,其能量较高且能够引发物质电离。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 射线、中子射线等都属于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广泛用于医学、核能、研究和工业制造等各个领域,造福人类,但与此同时,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离辐射可以对人体细胞和 DNA 造成损害,这种损害在一定程度以内是可以修复的,不会对人体器官和组织产生影响,但是过量的电离辐射超出了人体自我修复的极限,就可能引起癌症或者遗传效应。所以,当大家看到下图所示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时,表示该区域存在电离辐射,需要引起注意,并按相关工作人员的引导和规定行动。

v2 36a44a0c908076f3f7c1faf9abf873e6 720w
电离辐射标识

电离辐射的来源有很多,自然来源包括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和地壳中的原生放射性核素等,人工来源包括人工放射源、核反应堆、加速器与射线装置等。

可以看到,天然的电离辐射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离不开放射诊疗和核电这些会产生一定人工电离辐射的先进技术。

二是一个人一年要经历多少辐射,是安全的?

1.天然辐射方面

大量调查表明,天然本底剂量的高低对健康没有影响。

日常生活中,宇宙射线和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都会对我们人体产生辐射,称为本底辐射我们在地球上正常生活一年,哪怕没有接触任何人工辐射源,也会受到平均剂量约 2.4mSv 的天然辐射,这些剂量被称为天然本底

其中,呼吸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氡的空气贡献了 48%,宇宙射线和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贡献了 36%,食物和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贡献了 12%。人们所受天然辐射照射的大小与生活的地点和生活方式相关,也会随时间、地点和社会发展情况而变化。

2.人工辐射方面

只要受到的辐射剂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就是安全的。

人类在电离辐射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中产生的辐射和剂量是需要管理和控制的,我国相关标准法规对此有明确规定。

通常,我们将人工辐射源的照射分为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公众照射三类,从事放射性相关工作的职业人员的剂量限值是连续 5 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20mSv,公众的剂量限值是除天然照射及医疗照射以外,连续 5 年从核与辐射活动中受到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1mSv。

需要指出的是,哪怕是职业人员 20mSv 的剂量限值也是十分保守的,即便少量超出了这个限值也不意味着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以说只要受到的辐射剂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就是安全的。

三是拍一次“片子”辐射有多大?

一次胸部 X 光检查,大致相当于日常生活 10 天所受的辐射,或者是单程坐飞机从东京飞往纽约所受的辐射。

公众接受的电离辐射约 80%来自天然辐射,只有约 20%来自人工辐射。天然辐射主要来源于宇宙辐射自然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人工辐射主要来自于医疗照射。

医院的常规检查中,B 超、核磁共振(MRI)是非电离辐射检查手段。而 X 光拍片、CT、PET/CT,则会产生电离辐射。

v2 272753799b3c2994da7419862d982662 720w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的权威数据【数据来源《UNSCEAR 2020/2021 Report Volume I: "Sources, effects and risks of ionizing radiation"》】,X 光拍片产生的辐射很小,常见的胸片每次约为 0.08 mSv。一次胸部 X 光检查,大致相当于日常生活 10 天所受的辐射,或者是单程坐飞机从东京飞往纽约所受的辐射。

造影检查是借助于微量核素药物、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新技术,高灵敏反映人体内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功能代谢及生理生化的成像方法,每次产生的辐射约为 1-8.8 mSv。其中胃肠道(钡剂检查)约 3.4 mSv,心脏血管造影约 7.0 mSv。

CT 检查的辐射量要高出 X 射线几十甚至上百倍,这与 CT 机性能、扫描部位、成像的清晰度有关,尤其是腹部多期增强 CT 的辐射量相对较高。通常一次 CT 检查的辐射剂量约为 1.5-17 mSv,其中头头(软组织及脑)约 1.9mSv,躯干(胸部、腹部、骨盆)约 17mSv。不过可以放心的是,目前 CT 检查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虽然 CT 检查承受的辐射剂量较高,但是 CT 检查具有常规 X 光拍片无法替代的医学诊断优势,必要的 CT 检查是利大于弊的。


下边再来科普一个小知识:

核磁共振是不是核辐射的“核”?孕妇能否做核磁共振吗?

这恐怕是谈“核”色变时,被误会最深的一个检查项目。

事实上,核磁共振虽然名字带“核”,但这个“核”是氢原子核的“核”,不是核辐射的“核”,没有辐射,所以也不需要穿戴防护用品。

核磁共振主要是利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氢原子核在强磁场中发生共振,所产生的电磁信号再经过计算机的数据重建形成影像的一种技术。根据其原理可知,只要人体组织中含氢原子核,核磁共振就可以很好地成像。而氢原子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软组织内,尤其是含水较多的组织。因此,针对脏器、肌肉、韧带、软骨等软组织病变,核磁共振就有很高的分辨能力。

那孕妇也能做核磁共振吗?答案是肯定的。

妊娠 3 个月以上的孕妇,在无特殊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做核磁共振。基于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解剖结构显示清晰等优势,核磁共振已经成为重要的产前影像检查之一。它是出生缺陷二级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胎盘情况,例如胎盘植入、前置胎盘。核磁共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参考信息,辅助诊断。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