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过大的时候,动物倾向于乱来。
这是正常的,说明你压力水平已经太高了,大脑过载了。
对于这种反常行为的解释,专家认为可能跟压力状态下皮质醇升高以及多巴胺分泌有关系。
动物里面也有种现象:遇到大压力就开始摆烂。
这种举动叫做替代行为(Displacement behavior),就是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在几种不同行为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做出了与当下情形完全不相干的行为。
比如这只猫:
它舔毛的时候不小心后仰摔倒,大脑在继续舔毛和翻身起来之间权衡一番后,却最终选择了就地睡觉。
狗经常会发生这种替代行为,比如当陌生人接近时,一只狗可能会打哈欠,即使它完全不困。
当有人试图向它打招呼时,一只狗可能会突然开始闻自己的玩具。
当家里来了一个新客人,狗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的时候,它可能会去找一个玩具来玩。
其他动物也会有这样的行为。
比如两只公鸡正在打架,一只公鸡可能会停止与其他公鸡争斗,转而开始猛烈啄食地上的谷物,但不吞下去,也就是说它不是打着打着饿了,单纯只是压力增大了(Tinbergen, 1951)。
如此种种,都跟人类的行为很像。
比如我也经常会出现要交稿的 deadline 还在熬夜刷短视频的情况,非常焦虑但是睡不着觉,也不想起来完成稿子,只想刷短视频躺平。
皮质醇是什么?
它常被称为“压力激素”,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它在我们身体应对压力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皮质醇不仅参与应激反应,还在多项生理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如调节血糖、免疫反应、代谢、血压等。
为什么我们的皮质醇会升高?
其中压力是一个原因。无论是心理上的压力(如考试、工作压力),还是生理上的压力(如感染、外伤),皮质醇都能在短时间内激活我们,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它通过促进肝脏葡萄糖合成(即糖异生)来为大脑和肌肉提供所需能量,同时它也能抑制一些不必要的生理过程(如免疫反应),以便将资源集中于应对眼前的挑战。
也就是说,在突然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皮质醇的释放其实是对我们有益的。
但是问题来了,有时候压力过大,我们会变得不想应对。
这个时候多巴胺就出来帮忙了。
跟普通人的误会不同,多巴胺主要不是提供快乐的,它是提供“动机”的,多巴胺的核心功能是修正“预期奖励与实际奖励的差异”:
当实际奖励高于预期(如打游戏掉落宝箱),多巴胺大量分泌,强化行为动机:“再做一次!”;若奖励不及预期(如去了一家很贵的西餐厅但是味道一般甚至有苍蝇),多巴胺分泌减少,下次就没有再去的动机了。
在大压力的情况下,正常是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催促身体赶紧动起来的激素,但是有时候当压力大到动物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时候,它们转而会让动机寻求系统过度兴奋,分泌多巴胺,随便做点不相干的事情大脑就被奖励了,从而能降低降低皮质醇、阻断疼痛抑制系统,形成适应性减压 *1。
简单来说,比如你有压力的皮质醇升高,本来是准备做 100 页计划书的,但是你改刷短视频以后多巴胺分泌,告诉你“做这件事也不错,值得奖励”,你的压力水平就会降低。
但是问题来了,实际你并没有完成任务。过后会更加焦虑,压力更大。
当然,人类的心理、生理活动都会更复杂一些,总的来说都是压力大的时候一种逃避方式。
另外,现代人压力太大了,长期慢性的皮质醇升高并不是好事情。前面说到皮质醇还会抑制你的免疫反应,这也是压力太大的情况下容易生病的原因。
以及,压力本来就很大的牛马狂喝咖啡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咖啡中的咖啡因是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刺激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
喝咖啡后,皮质醇水平通常会在短时间内升高,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喝完咖啡后会感到更加警觉和兴奋的原因。
但是问题来了,你上班压力本来就很大,还给自己上强度,后果就是很容易透支身体。
所以有重大事情要做感觉压力很大的时候,可以通过运动和亲近大自然的方式释放多巴胺缓解压力,刷手机不会缓解压力,反倒因为浪费了更多时间会加剧你的压力。
以上
参考文献:
1Abnormal patterns of displacement activities: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