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旅游骗局喜加一。
赤道上最常见的骗局是水在赤道两侧流向不同。什么在这边是右旋转的漩涡,另一边是左旋转的漩涡。
但实际上全是骗,那个小水盆里的水流方向,主要取决于你倒水的方式和容器形状,而不是地球自转。跟赤道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想要真的用地球物理学来复现这个,得在大尺度、长时间静置、抑制初始涡度与容器效应时,才能在盆水尺度观测到地转影响;就旅游演示那种,远达不到这个条件。
另外一个是中国人估计都不信的,就是鸡蛋能在赤道上立起来……
好家伙我春分立蛋是逗你玩的吗?当然春分立蛋也没什么依据,只要你手巧且稳,找到 3 个支撑点,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都能立起来……
这个走直线的就更逗了。
如果说前几个还算是硬蹭了一些物理学原理,但这个走直线的是把物理学原理给蹭反了。
地球的自转,会带来一种叫科氏力的现象,这个词简单的理解就是,你在一个旋转的球面上走动,会感觉到一个细微的侧向推力,让你的路径产生轻微弯曲。气象学里,正是这个力让气旋旋转、洋流拐弯。
同时,这个科氏力的大小和所在的纬度有关,所以你要说赤道特殊确实特殊。
但,这个力是两极最大,赤道最小……
也就是说,如果要表演走直线,赤道反而是最好走的那个地方。
那为什么平时我们在中纬度地区感受不到这个科氏力呢?主要是短距离的偏差只是毫米级,感受不出来,但如果你是长距离前进就会受到这个力的影响。
纯理论上,假设我们以每小时 6 公里的速度走路,每走 1 公里就会向右偏 22 公尺。再如我们以每小时 20 公里的速度骑着脚踏车依照想象的直线前进,每行 1 公里就会向右偏 7 公尺(这两个例子,都是以北纬 30°为参考点)。
但实际上无论我们是在走路还是骑车,我们边走大脑都会进行修正,所以这个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感受的到。
另一个赤道特殊的地方会是重力的变化。随着维度的不同,g 值会发生变化,当你沿东西方向运动时,因地球自转与离心效应叠加,测得的重力会有极微小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克一级的,根本不会有什么感受……所以这东西也不可能影响走直线。
实际上,视频里的情况,你不用去赤道,你在任何一个地方画一条直线,在符合一定前提情况下,都可能会复现这个情况。
这里主要是人的生理和环境因素在作祟。
首先来看下人是怎么走直线的。
我们在走直线时,大脑其实在不断综合着视觉信息,前庭系统和本体感受这些复杂的信号。当我们低头盯着地上的线走时,视野被压缩,周边视觉信息减少,前庭和平衡系统就得更多依赖微小的脚步调整来维持平衡。走久了,稍有重心偏移,就容易出现轻微左右摆。这和闭眼走直线会更容易走偏是一个原理。
而且,实际上走直线这个事情,其实挺难的。可能听起来反直觉,但实际上走直线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反生理学的动作。我们在日常走路时,脚步会略微左右错开,这是骨盆和膝关节自然摆动的结果。硬要把脚踩在一条窄线中间,就像走窄平衡木,会显著增加平衡控制的负担,走一段后身体会出现轻微动作变形。
我不知道有多少小朋友跟我一样喜欢踩马路牙子上走路,经常没走几步就掉下来了?实际上,别说马路牙子,你就在平地上画个线,也是走几步就会变形,就是我上边说的道理。
而如果这时候加持上一个心理暗示。也就是说周围的人都跟你说,这里是赤道,你走直线会被地球给弄走偏了,那么我们可能会下意识放大身体的细小摆动,把原本微不足道的平衡调整感知为被晃,然后自己把自己晃倒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者叫做期望效应。
所以,赤道这些旅游小花招吧,大部分演示更多是为了气氛,而不是严格的物理实验。要不你们想想,赤道国家那么多,数以亿计的人每天都在走来走去,也没见谁被赤道甩的走路平地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