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徐女士是一位刚刚迈入古稀的小老太太,虽然和她相识已将近四十年,但作为女儿,我却很难用简单的几段话去概括她的人物弧光。
小时候我觉得她就像一泓甘泉,总在孜孜不倦地涌入生活的河床;可成年后我再回望她淌过的来时路,原来每一帧的平静背后都是力量,那些被折叠被忽略的庸常岁月里,写满了徐女士的「一身反骨」。
【她要饱读诗书,她要干净明亮】
打开我的儿时记忆,与徐女士有关的幸福瞬间大多氤氲着书香,小时候每天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等徐女士下班,因为下班后她会给我带一瓶几毛钱的橘子汽水,晚饭后再抱着我靠在床头,为我声情并茂地讲童话。
那些童话故事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可我怎么也听不够。时至今日,稀薄的记忆里已经检索不到妈妈年轻时的模样,但我依然记得徐女士为我读书时,有蝉鸣,有微风,有西瓜香,有奶白色的月光铺陈在窗台,时针总是走的懒散悠长,而她的声音好听得不像话。
十三年前我结婚前夕,爸妈在家里进行了一次大面积的断舍离,从箱底翻找到许多一直不舍丢弃、颇具纪念意义的旧书,其中就有他们去新华书店入手的育儿宝典:
这些八十年代的育儿书,封面早就斑驳发黄,里面的育儿观点在当下看来也稍显落伍,可翻开书页依旧能感受到老妈阅读的痕迹,那些不甚连贯的圈圈画画,那些被轻轻折起的书角,犹如一条可以穿越的时光隧道,循迹而行,我就能与风华正茂的徐女士再相遇。
除了育儿书,旧书堆里还有我儿时常听徐女士朗读的儿歌与童话:
我翻开目录,惊奇地发现当年听过的这些故事竟然大部分都来自于儿童文学巨匠,有不少大师仍然活跃在现在的童书圈,原来我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吃上了童话界的「细糠」:
于是我盛赞了一番徐女士当年选书的眼光,她推推老花镜,狡黠一笑:
「你小时候都两三岁了还不会开口说话,你爸说这是贵人语迟,但亲戚街坊都议论说你是个傻子,我们俩不信邪,去买育儿书研究怎么科学引导你,每天给你讲故事,给你读古诗,一天都不敢松懈,最后你三岁多才开了金口,不过你一张嘴就口齿清晰,比同龄的孩子都能说会道。」
「那在我没开口说话之前,你和我爸一点都没怀疑过我可能真的是个傻子?」
「也怀疑过,特别是周围的亲戚都在说这件事,而且你姥姥还经常唠叨我,说是小姑娘那么小,看哪门子书,净浪费钱。」
「那你怎么力排众议坚持下来的呀?如果是我是你,可能要焦虑死了」
「焦虑是正常的,但父母爱孩子也是本能嘛,我就反驳他们说,不管你是啥样的姑娘, 我都会给你读故事听,我的女儿,她就要饱读诗书,她就要干净明亮」
至今我都记得徐女士同我讲这些过往时傲娇的小神情,没想到她一百多斤的身体里装着三百多斤的反骨,也谢谢这不羁的中年叛逆,让她一直没有放弃这个「傻子闺女」。
事实上徐女士真的有在践行自己的「豪言壮语」,她真的有在好好把我养大,翻看童年的照片,小时候的我白白胖胖,梳着利索的发髻,带着俏皮的发卡,衣着虽然朴素,但总是干净明媚:
而那些有徐女士讲故事的日子,成了我精神世界里的秘密宝藏,由她为我输送的知识、想象力已经融进了我的骨血,并蜕变成相信爱、接收爱以及给予爱的能力,他们让长大后的我有勇气在抑郁的泥淖中站起来,跟自己说:嘿,别怂,你可以的。
【我尊重你的选择,永远给你撑着】
如果说中年逆反的徐女士反骨铮铮,那跨入老年行列的她……也没咋收敛,在我的人生大事决策上依旧炫酷。
之前我曾在知乎记录过一个关于徐女士的小片段:2012 年,我决定和认识 50 天的网恋男友闪婚登记,是的,闪婚;是的,网恋;是的,只有五十天。
虽然这些关键词凑在一起显得特别离谱,但既然下定决心登记结婚,那我就有必要跟父母开诚布公地讲讲自己的想法。
坦白说跟父母开口之前我多少有一些忐忑,毕竟闪婚这件事无论谁听了都得骂一句「超绝恋爱脑」,可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徐女士的时候,她却非常坦然,向我提了四个问题:
第一,你真心喜欢他这个人吗?
第二,他对你好吗?
第三,他有工作吗?
第四,他长相如何?
在听到我的肯定答复后,徐女士不带一丝犹豫地大手一挥「好,嫁!去吧闺女,去登记吧!」她的这份坚定不移让我惊诧,徐女士解释道:「结婚要找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对方也要真心对你好,这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年人,需要有一份能维持生活的职业,只要你们两个都有工作,婚后小日子就能过下去;当然长相也挺重要的,只要你自己觉得另一半够好看就行。我们相信你喜欢的人,人品肯定过关,我尊重你的选择,以后就算真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也能给你撑着,不用怕」
是的,她总是会告诉我【不用怕】,在参加工作后,我时常会被同事和亲戚喊去相亲,那种和陌生人尬聊的难堪让我特别不自在,于是我问徐女士:如果我以后打算独身一辈子,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任务没有完成」?当时徐女士说:
你不用怕,我不觉得是我任务没有完成,你早点结婚也好,单身一辈子也好,选择你喜欢的状态就行。但三毛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妈妈不希望你将来有遗憾。
谢谢这位一身反骨的小老太太,让我在独行和莽撞时也能被勇气和信任包围。于是我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拿着户口本同我的网恋男友义无反顾地闪了婚。
对了,今年是我们结婚的第 13 年,也是我们深爱彼此的第 13 年,原来,徐女士不仅选童话书的眼光好,看人也很精准。
前段时间我在看《她来劈开这山》时遇到这样一段话: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些文字突然就想起了徐女士,她看起来是一位极为寻常的母亲,与所有人的妈妈并无二致,但她又总是能让自己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毅与决绝,那一身反骨,一如上面故事里野心勃勃的青狼王。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会成为新一代的狼王,开拓疆土,云游四方。
最后,贴上一张徐女士年轻时的照片,她站在卧室的组合柜前,双手抱胸,目光如炬,那份气定神闲,大概就是一身反骨的来源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