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一个人要是拥有完美犯罪的能力,就会一直犯罪吗?

前言:

心理分析学家西奥多.雷克曾简洁明了地指出过一个观点:

——如果愿望如同脱缰的野马,它就会拽上你我最亲密的朋友及亲属一路奔向死亡。所有的人在内心中都是谋杀犯。

在辛普森杀妻案的审理中出现过一件事,原告律师的策略是想在法庭上暴露辛普森的心理状态,比如怎么证明他一直对他的妻子充满爱意、耿耿于怀,结果辛普森一位多年的朋友作证说辛普森其实一直想杀害他的妻子。

不过值得庆幸的一点在于法律是根据犯罪行为来进行判决,而不是根据犯罪冲动的思想如果杀人意念和梦想也算得上是死罪的话,那很多人都会被打进死牢。

以下为原答案。


很遗憾,答案可能不像童话那般美好,甚至有点残酷。

1961 年 6 月,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y Milgram)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服从实验

v2 e44bb7f281b97805561b69f3513fdb26 720w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了关于权威和服从的服从实验

他先是登了一份广告,邀请群众参与一个有关记忆的学术研究,当自愿参与研究的志愿者走进实验室的时候,却发现这实验貌似有点奇怪,实验室里摆了这么一台奇怪仪器:

v2 f121c2e7780c86c3175b5a34294b6f02 720w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用于实验的电击仪

如图,仪器上共有 30 个开关,按照电压高低排开,从最低的 15V 一直上升到最高的 450 伏,有人被绑在隔壁房间的电椅上,用导线与这台仪器相连:

v2 9603e18fb349d2d18043562044a029a0 720w
实验室整体布局

看着一脸懵逼的志愿者,米尔格拉姆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他告诉那些志愿者他设计这个实验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检验惩罚与学习的联系,被安排坐在电椅上的人需要记一些成对的词汇,而志愿者就负责检查学习者把这些词汇记得怎么样了。

随后,米尔格拉姆提出了志愿者该做的事——如果电椅上的人答错了,你就要按下开关,发出电击,而且电击强度一次要比一次大,直到学习中不再出现错误。

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安排他的同事站在一旁,督促志愿者电击那个背书的人。

了解了游戏规则,实验就正式开始了,背书的背得一般,背错了一些,也对了一些,每次答错,志愿者就按下一个开关,电击的惩罚强度也慢慢变大:

第五次电击的电压为 75 伏,可以听到学习者开始哼哼,发出呻吟

电压为 90 伏,学习者痛苦地叫了出来

150 伏时,可以听到学习者尖叫着请求退出实验

180 伏时,学习者哭着喊着“再也不能忍受了”,并且用拳头砸墙

300 伏时,学习者拒绝再回答任何问题,乞求停止实验立即释放自己

当电击强度接近标有“危险!强电击”记号的时候,哀号声消失了,代之以不祥的沉默

实际上那个背书的是个演员,他一直在表演,模仿被电击的声音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但是那些手握按钮的志愿者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们相信自己按下开关,学习者就真的会受到电击的惩罚。

最后实验的结果是这样的:

——40 个实验者里,有 26 人一直把实验继续到了最高的 450V,占到 65%。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虽然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议,但它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个人性的弱点:

——普通人更倾向于听从权威的力量去实施一些很大意义上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好好思考一下,这种“权威的力量”本质上是什么?

权威给的,是去做的勇气

权威给的,是做了也能无罪的标签

权威给的,是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权力

········

弗洛依德把人类视为一种被强烈攻击本能和原始激情驾驭的动物,当一个普通人具备了足够的、无法约束的权力,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一点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早就用她的《节奏 0》告诉过我们(Moriarty K: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人性实验”),即:

——在自由得到很大程度满足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竭力作恶满足自己内心深藏的那点污渍。

一个拥有完美犯罪能力的人,可以视作得到了最高级权威的认可——意味着他没有原来外界约束他的规则和秩序

在这样的条件下,那些只能在他想象世界里才能做的事情,也就可以肆意而为了。

说到底,每个人都是善与恶的结合体,只不过展示的面不一样罢了,就像弗洛依德故交弗里斯说的那样:

——“那些有罪者干了好男人和好女人不敢干的事。”


7·13 更新

我们怎么去理解犯罪心理学上的“犯罪倾向理论”——“在任何优秀的人物那里,都存在着犯罪倾向”?

上面这句话出自日本学者平尾靖,同样的观点在十七世纪法国古典文学作家拉·罗切福考那里也能找到:

——“如果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能为世人看透,那么即便是我们认为最好的行为也会经常让我们感到反胃。

的确,从行为分析的角度,一个人公开的行为通常是具有其隐蔽的一面的,这种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数都数不清楚。

好比一群小男孩被困在热带雨林里很久或许会变成凶残无比的野人,一旦没有文明体系的约束,人类的暴力倾向往往就会释放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依德会把人类看作一种受到强烈攻击本能和原始激情所驾驭的动物——因为这些带有伤害性和本能属于人性的阴暗一面一旦无法为社会制度和道德所制约,则会变现为种种罪行。

一些人犯罪了,另一些人没有。

没有的那些人对这种人类的阴暗面非常恐惧,同时也非常着迷。

那么,世界上真的有好人吗?

如果你面前摆着一个按钮,按下去你的竞争对手、或者你最恨的人就会死,而且你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你能控制住吗?

现实中如果真的有这种选项,那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你我眼里的“大好人”会争先恐后的去按。

其实,在我们执着的认为我们和穷凶极恶的犯罪人有天壤之别的时候,经常就忽视了一个事实: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阴暗面,犯罪人和崇尚正义的普通公民的精神世界层面并没有那种不可逾越的鸿沟。

即便是没有犯罪的老好人,他们的日常行为也绝不会是完美的,我们每一个人既不是尽善尽美,也不至于是十恶不赦。

我们大多数人很普通,很大程度上是善与恶的结合体,直到出现某些特殊情况,阴暗面会占据上风,那么很可能就出现越轨行为,成为正常人眼里的恶人。

把阴暗面转化为行为,是一种欲望,对这种欲望的束缚能力,就是犯罪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

因此,将犯罪行为理解为一种界限,本质上是说明犯罪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根本不是一种质的区别,而是一种“度”的区别。

或许你不承认,或许你会在看我文章的时候说“放屁,这怎么可能,我不可能会做这种事情”。

可能你的确没有想过做这些事情,而更多的情况应该是你考虑了,但那一瞬间就将其定性为“变态”,然后抛弃了。

要知道,那一瞬间就是界限,就是你和犯罪人最大的区别。


PS:有人质疑了权威实验的信度,我觉得这挺好的,这个实验长期以来本身就出现过很多争议,能有质疑说明你在思考问题,但这个回答里我只是借服从实验做到一个铺路的作用,不奢求其能决定性的说明我的论点,没有搞清楚,那就再重申一遍:

1·完美犯罪的能力意味着绝对的权威 / 无法被外界约束的权力

2·人都具有善恶两面

3·无法约束、完全自由状态下的个体,恶的一面很容易被无限制放大

再补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