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学中,越古老的文化,越强大的民族,语言可能越多“有效冗余”。
什么是“有效冗余”呢?
在非洲,有一个部落,他们靠特殊的战鼓和歌声,可以在草原上把声音传递几公里远。
有学者曾经深入部落,去了解他们的“战鼓语”,因为这个民族几千年都是封闭状态,他们的语言演化非常有研究价值。
随着了解,他们发现这些“战鼓语”有很多重复且冗余的部分。
比如,通知打猎的战士回村。鼓点和歌声可能是这样——
勇猛的战士啊,请你回到你的妈妈身边,她在火堆旁等着你;
智慧的战士啊,请你回到你的妻子身边,她在牲口旁等着你;
敏捷的战士啊,请你回到你的孩子身边,他在茅屋旁等着你。
其实如果简化一下,俩字“回家”就能代替。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冗余呢?
因为草原上情况多变,有大风、有鸟叫,猎人可能在打猎、在睡觉,就好像是信号不好的通话,未必能听到每一个字。
但是,只要歌声包含了较多的冗余信息,并重复多次,他听见其中一段就明白要做什么了。
这就叫“有效冗余”。
越是古老强大的民族,在其文明发展中,会不断的迁徙、分流。等到几千年过去,可能产生的文化隔阂与声调变化就越多,语言也就从精简变得复杂。
这样,其中包含的“有效冗余”信息就更多,双方沟通起来就越容易互相理解。
比如一个四川人和一个东北人对话,如果双方说文言文,一句话就八个字,可能谁也听不懂谁。
但是双方都是碎嘴子,这句话扩展成80个字来说,那么就更容易听懂了。
在婴儿学话的时候,我们也会这么做。
最典型的,就是“使用叠词”。
比如,成年人说“洗手”,教2岁小孩可能说“洗手手”。
这就是照顾理解能力较差的幼龄孩子,把重要的动词,和后面的名词分开。
小朋友听懂洗,再听到强调的部位是“手”,就更容易明白是要做什么了。
再比如儿歌中这类情况也很多: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真奇怪...”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丢在...”
这些都是用冗余重复,来让小朋友强化记忆,理解歌词。
有趣的是,在情侣中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
如果一方思维和反应能力较快,另一方则较慢或不善于表达。
那么往往体现为前者语速也很快,一直说,从多个角度来回说一个问题。
因为她没有从对方的身上得到期待的积极正反馈,认为是信息的传递不畅,需要自己增加冗余信息来确保对方准确接收到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想要让对方不再对你滔滔不绝地方法,是积极主动回应她,而不是沉默等着她继续讲。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地球上明明有吃塑料的虫子,为什么没有普及?小学老师多次奸淫幼女学生 4 人并长期、多次猥亵幼女学生 25 人,被判死刑,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怎么看待大凉山血色彩礼30多万元涉两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