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原因是“废团改散”。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寒出身,登基后禁止生产工艺复杂、耗费巨大的团茶,改为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的散茶。散茶时代,冲茶方法也从煮茶、点茶,变化为和现代类似的泡茶法。
当然,实际的历史不会这么一蹴而就,在明之前已经有许多铺垫。唐代是蒸青饼茶的时代,宋代是蒸青团茶的巅峰。其实早在宋代,不压饼的散茶已出现,而炒青工艺的诞生也早在明之前。
炒青与蒸青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炒青领军者莫过于苏州。
虎丘天池茶,今为海内第一。
而后来居上的是徽州绿茶,其中最厉害的是松萝茶。
蒸青时代,松萝山所处的徽州地区,无论是茶叶质量和制茶技术,并没有成为一流,而是以数量取胜,成为中央及地方政权的巨大税源。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刊行于 1578 年(明万历年间),介绍了茶的药用价值并列举各地名茶,未见徽州名茶。徽州茶的技术劣势一直持续到大约明代隆庆年间,僧人大方从苏州引入炒青精制技术,在松萝山结庵制茶,创制松萝茶。
成书于 1597 年的《茶疏》提到松萝茶:
若歙之松罗,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于颉颃。
意思是,松萝茶、虎丘茶、龙井茶是当时最好的绿茶,难分高下。
刚开始主要焙制松萝山附近休宁、歙县山上的茶叶,其后松萝茶的产地不断扩大,拓展为周边以松萝法制作的本地茶叶。“松萝”成为一种制茶工艺的称呼,很快在产茶区推广。
松萝茶的工艺胜在何处?
湖广武陵人龙膺往松萝山拜访大方僧,他记录到:
其制法用铛摩擦光净,以干松枝为薪,炊热,候微炙手,将嫩茶一握置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箕用细篾为之,薄摊箕内,用扇搧冷。略加揉挼,再略炒,另入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
即炒锅预热,快炒速冷,文火焙干,可见松萝法非常细致。
之后,晚明官员闻龙亲自尝试松萝法,并将其经验写入《茶笺》:
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已祛热气,否则变黄,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
炒时用扇扇去热气,一则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二则蒸发一部分水分,使之变为柔软,增强韧性,便于揉捻成形,不破坏叶绿素而使成茶变黄。
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消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
炒后重揉,一则把茶叶揉成一定的条索,二则茶汁容易浸出。揉后散开,避免茶叶成团,散开后用文火炒干入焙,提香增味。
从上述两段记录可见此时松萝法更为精细成熟。
松萝茶也较耐贮存,成为清中叶大量向海外出口的茶种。其中东印度公司是茶叶贸易的主力。最出名的要数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英国印度公司。欧洲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比如丹麦、葡萄牙、法国等。
晚于英国 130 年,1731 年瑞典也有了东印度公司,加入与中国贸易的大军。北欧人性子急,第二年就抵达广州。广州也是此后 75 年间 97%以上航次(127 次)的目的地。
瑞典东印度公司没有荷兰、英国阔气,75 年只用了 37 只船,船只都反复出征。
哥德堡号是其中一只。1743 年 3 月 14 日,它从瑞典启锚开始第三次广州之行。经历了风暴、季风,终于在 1745 年 1 月 11 日抵达广州,满载 700 吨货物(其中 370 吨是茶叶)返程。没想到八个月后,在距离哥德堡不到 1 公里的地方触礁沉没。
240 年后哥德堡号被打捞起来,370 吨乾隆时期的茶叶也重见天日,主要是武夷茶和松萝茶。
成箱封装的武夷茶早已腐朽结块,出人意料的是,由于锡罐封装严密未受水浸变质,部分松萝茶虽然颜色变深,形状尚且完整,竟还可以饮用。
2008 年 4 月该船的松萝茶样又回到原产地安徽休宁。
1875 年,英国皇家学会亚洲分会的专家全面调查中国茶区,将茶叶分成红茶和绿茶两大部分。
在 GreenTeas 一部分的开篇,专家解释道:
GreenTeas 在汉语中被称为绿茶和松萝茶,松萝是一座山的名字,据说那里是绿茶首次被发现的地方。
虽然不准确,也足以说明松萝茶的地位。
松萝茶的崛起也标志着:蒸青王朝落下帷幕,炒青工艺成为主流。现代不同地区出产的绿茶,几乎全部是炒青绿茶。(注:更细一点,根据干燥方式不同,分为炒青、烘青、晒青,代表茶为龙井、太平猴魁、普洱生茶。)
中国现代蒸青茶多源于日本。1973 年中日恢复邦交,就从日本引进蒸青煎茶生产线,后又在浙江成立公司,重新引进更为先进的机器。浙江成为中国蒸青煎茶的主要产地,大多出口日本。
国内各种日本抹茶甜品店,采用的所谓“抹茶”、“煎茶”其实大多都是浙江的绿茶。
炒青当道,蒸青为何能保有一席之地?其中一个原因是,锅炒杀青容易出现茶叶烟焦,影响品质。
松萝茶制法中也提到,去除鲜叶的头尾,保留质地均匀的叶片中段,精准掌握炒制火候,成茶才能一致翠绿。
而蒸青茶杀青温度均匀,成茶色泽绿,茶汤颜色稳定。但蒸青对于杀青技术要求也不低。蒸汽杀青时间短,茶叶发生红变(也就是氧化),出现发酵和青涩味;蒸汽杀青时间长,产生闷味,茶汤明亮度也差。
所以,严格一点说,抹茶乃至蒸青绿茶并没有在唐宋之后消失,它的独特滋味直到现在依然留在人世,激荡在唇齿间,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