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有只吃舌头的,还有只吃鲨鱼肝脏的,只吃海豹脂肪的……还有专门吃鲱鱼的!(不是罐头)
原来虎鲸这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也像人类一样有农耕文明,游牧民族,海洋文明等不同社会类型
至于为什么,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虎鲸,那可是著名的海洋街溜子:
不要看着虎鲸外表很可爱,甚至海洋馆的虎鲸还会吐舌头卖萌。
实际上虎鲸是种相当有智慧,而且凶猛的海洋捕食者。
他在英语里面的俗称可是杀人鲸(killer whale),是海洋顶级猎食者,成年个体没有捕食者捕食,只有人类能造成威胁,可以说是没有天敌的存在了。
而且虎鲸分为好几种类型,题目说的吃灰鲸舌头的可能是北太平洋的虎鲸群(远洋型虎鲸(Offshores killer whale),往往生活在深海区域,食性更杂或者比格虎鲸)。(因为灰鲸只分布在北太平洋海域)
它们其实挺挑食的。
远洋型虎鲸最出名的应该是专门吃鲨鱼肝脏这个点。
它们可以利用“强制静止”使鲨鱼窒息后精准取食肝脏:
而它们攻击须鲸时则优先撕咬幼鲸舌头以及附近的肉以及脂肪层(如灰鲸、座头鲸幼体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食性呢?
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虎鲸这个可爱又神奇的动物吧:
虎鲸也分为南派和北派。
南半球比较出名的是南极海域的 B2 型。北半球比较出名的就是刚才说的比格虎鲸和远洋型虎鲸。
目前科学家把虎鲸分为如下几种:
南极海域五种: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很多人没看见虎鲸的眼睛在哪里。其实虎鲸是有眼睛的,但是很小:
因为虎鲸等海豚(没错虎鲸是海豚科的)或者说是鲸类(海豚科属于齿鲸亚目),往往依赖于声波定位和传递各种信息,水面下因为折射等原因,即便视力很好也不能看清楚很多东西,所以用不上那么大的眼睛。
眼斑的作用还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有可能是像其他昆虫在翅膀上拟态一个眼睛那样,起到威胁恐吓敌人的作用。
所以 D 型的眼斑这么小也是非常特别了。
北太平洋海域三种:近海的有两种:
北大西洋:
好了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居住在北太平洋深海的远洋型虎鲸群。
至于它们为什么偏好小灰鲸等须鲸的舌头以及鲨鱼的肝脏呢?
这个又要从须鲸和齿鲸的形态开始说起了:
虎鲸属于海豚科,是一种齿鲸,而灰鲸属于须鲸。
我们常在科普上看见的海洋最大哺乳动物蓝鲸也是一种须鲸。
须鲸与齿鲸均起源于古鲸类,其祖先为有齿的掠食性鲸类(如龙王鲸)。
约 3400 万年前分化后,须鲸向滤食演化,齿鲸保留捕食性。
因为须鲸没有牙齿,靠须鲸板滤食,所以只能吃一些比较小的鱼类磷虾等,占据海洋表层至中层滤食生态位,依赖磷虾、鱼群等密集生物资源;
而齿鲸保留了祖先的牙齿,并发展出各种多样性(比如独角鲸的长角其实是牙齿),从浅海到深海均有分布,利用回声定位捕猎分散猎物。
虎鲸本身是一种齿鲸,智商又比较高,是海洋哺乳动物里捕食策略最优秀的动物(可以看冰冻星球第二季虎鲸的捕食策略),体型也不算小,所以它们能登上顶级捕食者的宝座。
但是,虽然虎鲸是顶级捕食者,它们的牙齿却异常宝贵,一辈子只有一套牙齿
鲨鱼等软骨鱼类的牙齿呈多排“传送带式”排列,可终生替换(如一生替换 3 万颗),
我们哺乳动物的祖先肉鳍鱼是一种硬骨鱼,硬骨鱼纲(Osteichthyes)包括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和肉鳍鱼纲(Sarcopterygii)。
辐鳍鱼纲的鱼跟软骨鱼类似,它们的 牙齿也是终身保修的,能通过终身齿板干细胞活化实现牙齿无限更换。
但是我们肉鳍鱼比较特殊,比如现存的少数几种肉鳍鱼之一的非洲肺鱼:
非洲肺鱼是一种存在了四亿年的活化石,形态跟其祖先改动不大。
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生命周期分为水生和陆生时期。
水生期:通过鳃呼吸获取水中溶解氧,与常规鱼类无异。
陆生期:干旱时激活鳔呼吸,鳔内壁密布毛细血管网,空气经内鼻孔→食道→鳔完成气体交换(非洲肺鱼可无氧代谢存活长达 5 年)。
而它的牙齿就不是无限替换的,肺鱼的上下颌牙齿愈合为齿质板(dental plates),呈波浪状或放射状排列,形似研磨板,齿板表面磨损后,通过外周齿质沉积增厚齿板(类似哺乳动物牙齿的继发性牙本质修复),而非脱落更换。
经 CT 检查,非洲肺鱼齿板内部存在层状生长纹,印证了它的牙齿是渐进性修复而非替换。
由此可以窥见,我们的肉鳍鱼祖先因为齿板愈合和再生机制缺失(无干细胞驱动)所以并没有终身保修更换的牙齿。
而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在几亿年前被恐龙压着打,是一种非常小型,堪比老鼠的树栖动物,这样蝇营狗苟的生态位导致了没有需要更替牙齿的需求,生态位决定了不更换牙齿这个生理特性就这么遗传下来了。
大多数哺乳动物就只有两套牙齿:被称为两期齿(diphyodont),既乳牙和恒牙。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大象就是多期齿(polyphyodont)臼齿可多次水平替换(非两套固定替换)。
但是还有更惨的哺乳动物,一辈子只有一套牙齿:
这种叫做单期齿(monophyodont):如须鲸(无牙齿)、齿鲸(仅恒牙)、穿山甲(仅单套牙齿)。
虎鲸作为虽然是顶级捕食者,但是只有一套牙齿,损坏后无法再生。所以它必然要好好爱惜牙齿。
又因为虎鲸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母亲从小就会教会它各种捕猎技巧和食物的选择,所以不用担心小虎鲸会自己去啃硬骨头把牙齿啃坏掉。
所以说到这里,终于要说到重点了:
远洋型虎鲸之所以偏爱须鲸(往往只捕食幼体须鲸)的舌头和下嘴唇等柔软的部位,就是因为它们牙齿很宝贵,要爱惜牙齿,不能啃太硬的部分,幼鲸的舌头和嘴唇是鲸鱼身上最柔软鲜嫩的部位,且富含脂肪,可快速补充能量。
而且灰鲸作为一种大型须鲸(成年体长 12 米左右),生下来就不小:依据 1997 年搁浅的幼鲸“J.J.”记录,灰鲸新生阶段(出生时)体长:约 4.2 米,体重:约 800 公斤,1 岁左右可达 9 米,约 8500 公斤。
而舌头占据体重 3%左右,再加上下嘴唇,吃一顿能有个几百公斤,虎鲸一家子都够吃了。
另外须鲸的皮肤比较硬质(且说不定有藤壶硌牙):
再加上骨骼处理耗时,会降低捕猎效率。所以吃舌头丢弃其他的是很正确的捕食策略。
远洋型虎鲸能捕食鲨鱼,但是它们往往只吃肝脏也是一样的道理:
鲨鱼肝脏占体重 20%-30%,(比如鲸鲨的肝脏占其体重的 25%,重达 600 公斤,一顿够一家人吃了)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及高密度脂肪能快速提供能量;
鲨鱼表皮盾鳞坚硬,而且鲨鱼肉因为排尿的缘故,有一股子尿骚味,既不好吃又难啃,所以虎鲸直接就不要了。
同样的道理,那些能捕食海豹、海狮的其他虎鲸只喜欢吃胸肌、脂肪层等柔软高能的部分也是为了保护牙齿,以及快速补充能量。
至于你问我为什么有的虎鲸在近海捕鲑鱼,有的那么凶残要去远洋残害同类,我只能再说一次,虎鲸是种社会性非常强的动物,它们的食性都是妈妈教的,至于种群为什么有这种食性,那是一个更复杂的进化学上的问题了。等着科学家研究吧。
以上~
参考资料:"Why are there so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killer whales?" - Ea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