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待回答,突然想到,当他得到答案后,可能立刻就继续提问:
张飞的武器真的是「丈八蛇矛」吗?
吕布的武器真的是「方天画戟」吗?
刘备的耳朵真的垂到肩膀那么长吗?
一想到这个提问背后的「工作量」,我便决定停下来。
第一步,先找到靠谱的资料
你知道哪些书里都写了「关羽」这个人物吗?
没错,最著名的大概是《三国演义》,此外还有陈寿的《三国志》,以及《三国志平话》。
尽管都是关于三国时期的书,但在历史上的可信度是不一样的。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属于官方修撰的史书,依据大量当时文献和传记资料完成。它通常被认为是纪传体的正史,也被认为是研究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之一,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三国志平话》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可能采自元代初期民间说书故事。「平话」呢,则是介于口头讲述和文字记录之间的题材,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同时还带有评说与感叹,适合大众阅读。
《三国演义》则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所撰写,他将民间传说、话本小说和史书如《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等加以融合、加工。虽以史实为背景,但加入了大量虚构和夸张的情节,属于文学性史料。
所以,如果你真想知道历史上的关羽使用了什么武器,那应该选择一本可信度比较高的书籍,也就是《三国志》。
第二步,看看资料怎么说
《三国志》里是这样写的——
先是著名的「温酒斩颜良」
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然后是关羽「斩将军庞德」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这两次都用的「斩」,但纵观全书,「青龙偃月刀」压根没有出现过。
但在《三国演义》里,就出现了「青龙偃月刀」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
同样是「温酒斩颜良」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在这里,关公使用的依然是青龙偃月刀,但小说本子里用了「刺」字,又成为争论焦点——刀法通常为斩、劈、撩、格、挂……
哪怕用刀尖突刺的刀法也被称为「点」,何来「刺」一说呢?
第三步,找到「真正的问题」
通过对比《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你会发现两者关于关羽武器的文本描述,确实有不同。
作为相对靠谱的史料,《三国志》几乎没有提关羽的武器名称;
作为民间传说的《三国演义》,有鼻子有眼地讲述了青龙偃月刀的来历,但在温酒斩颜良的描述中,却使用了「刺」——这个怎么看也不像是「刀法」。
于是,人们就会想,身为「万人敌」的关羽,应该不会只有一把武器吧?
是不是同时也配备了长矛、戟之类用于「刺」的武器呢?
第四步,寻找同时期的史料来验证
我们可以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刀剑史》,书中提到在商、周、战国时期,军队格斗兵器基本以青铜剑为主,且整体尺寸在 50cm 左右。
从汉朝开始,中国兵器全面进入钢铁时代,汉军开始大规模装备环首刀。
西汉初年,环首刀已经替代剑,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其基本使用方法以「劈斩砍伐」为主。
在这一阶段,由于西汉与匈奴骑兵交战,尖锐锋利的长剑,尽管可以两侧施刃,但在实战中,面对着对面骑在马上猛冲而来的敌军,只有一侧刃面能发挥作用——因此,武器制造不需要两面磨刃,只需要单侧开刃即可!
从剑变成刀以后,双侧磨刃和反复猝火的工作量减少了,但一侧重、一侧轻,便于劈砍骑兵的效率提升了了。
从那时候开始,刀逐渐取代剑,在中原与匈奴之战中,成为马背上的战争中,更为普遍的武器。
《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记载:
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可见像袁绍这样的东汉高官,已经不再像此前刘邦、项羽等人佩剑一般,而是改为佩刀了。
《三国志·魏书·典书传》里记录魏国大家典韦时:
好持大双战戟与长刀等。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邀请关羽会面: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
都提到了当时主流的武器,确实是刀——但并非「偃月刀」。
百度百科中关羽手持的长杆刀——
实际上已经是辽、金时期才逐渐出现的,并在宋代才逐渐演化为后世所称的偃月刀。
看后世给关羽配的青龙偃月刀,是不是和上图的长杆刀挺像的?
我们去高陵曹操墓,会看到礼佩的剑的模型,通常和秦剑一样用于表达主人的尊贵身份,以及用于近战
以及挺常见的铁戟
但真到了上战场的时候,论马站的效率,还得是刀啊!
第五步,做出自己的判断
好了,现在我们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关羽的武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为什么历史书上会有长矛和戟的不同说法?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关羽的武器一定不是青龙偃月刀,因为偃月刀这种长杆刀,是宋代才逐渐出现的;
从东汉末年军队流行的武器来看,关羽在马战(站吕布、斩颜良)使用的刀,大概率是环首刀。
如果他配有多把武器,说不定还真有铁戟等武器呢!
但是,如果从《三国演义》等民间故事来看,
大家一致认为,关二爷的官方标配武器就是——青龙偃月刀。
(这是五年级大语文关于《三国演义》,会考查的知识点,千万别跟能拿分的答案较劲……)
好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1. 人物的故事分为「文学传记」和「史料记载」,靠谱程度不一样;
2. 如果想知道真相,需要回到文本里,对照博物馆、考古资料等,来重建史实;
3. 查阅书籍资料的过程,可能远比得到某个「答案」,对我们更有帮助。
现在,如果你要问我——
张飞使用的武器,真的是丈八蛇矛吗?
嗯,请参照上述内容,自己列一下流程,由你来告诉我「研究成果」,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