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植物没有这种黑色的颜料,所以涂不出黑色的花来”
实际上,即便我们说有看到过黑色的话,其实那种颜色也不是真正的黑色,它们实际上是较深的红色、紫色或蓝色。只不过由于花青素的存在,让这些花看起来偏黑色。比如黑色大丽花(建议不要手贱去直接搜索这个花.....因为你看到的可能跟植物本身无关),由于颜色非常深,在人眼看来就容易辨识成是黑色的,但实际上这中花的颜色呈现是多种色素综合而成的,其中花青素占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色素中没有黑色的色素。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植物的绿色是由叶绿素产生的,而红色、黄色和橙色是由类胡萝卜素产生的,类胡萝卜素是植物中常见的色素。但是植物就是没有天然的黑色颜料。
另外,即便是作为观赏植物,黑色的花也不受主流的待见,因此在长时间的人类的育种过程中,黑色的花也不太常见。哪些被选择性地培育的植物的花,通常是可以产生一系列颜色和形状的花。
那为什么植物就是不生产黑色的颜料呢?可能跟生态学有关,因为黑色不容易吸引昆虫来,因此不利于传粉,繁衍后代。
植物不能动,所以必须依靠昆虫朋友们的帮忙,才能帮助它们完成传粉,授粉的过程,这样它们才能有下一代。但植物不能开口说话,怎么求助呢?开花的颜色就是其中的一种高效的方式了。
在自然界中,黑色并不常见。那为什么黑色的动物,貌似也不少见呢?那是因为黑色对于这些动物而言,实际上是起了保护作用。黑色可以让它们在夜晚的行动根据隐蔽性,同样黑色也会让它们显得更危险,从而对捕食者起到警示作用。但是对于花来说,这种方法就不那么有效了。虽然说,也不是没有黑色的花朵(当然,也可以说不是黑色,后面会提到)。但相对而言,可以被利用来传粉的昆虫,更容易被鲜艳的花朵颜色所吸引。黑色花朵对传粉者的吸引力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