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从进化的角度看,人和动物为何会产生抑郁?

你想象一下,假设十万年前,你无缘无故被部落首领爆揍了一顿,你会怎么做?

那只大型直立无毛猿能成为首领,一定是有理由的,理由就写在他的肱二头肌的肌肉量上,所以你肯定不能硬上。

因而你只能躲到你自己的山洞里面生闷气,减少在你首领面前现眼的机会,以避免再被揍一顿。

你肯定还在琢磨着如何翻盘,心里嘀咕着等老子发达了,这个仇可一定得报!

你可能还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其它族人控诉首领的暴行,传递「快来看看老子有多惨」的信号。

在弱肉强食的时代,这个场景是不是还挺自然的?


咱逐条分析一下:

你躲到山洞里避免再次挨揍,这个叫做「行为关闭模型(Behavioral shutdown model)」[1],指的是生物面临某项活动时,其风险大于回报,那么最佳策略就是退出这些活动。

你躲到山洞里谋划着翻盘,这个叫做「分析性反思假说(Analytical rumination hypothesis)」[2],这个假说认为抑郁是一种适应性变化,它会使个体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某个复杂问题,以便分析解决它。

你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首领的无理行为,传递求关注求同情的信号,这个叫做「诚实信号理论(Honest signaling theory)」[3],指的是当发生重大负面事件的时候,一些基础的情绪表现,比如哭泣、愤怒等「廉价」的需求信号可能被忽略,而抑郁这种极其痛苦代价极其高昂的信号,可以传递自己真正需求帮助的诚实可信的信号。


好,现在,你把这个场景挪回现在。

某天,你被你老板无缘无故骂了一顿……

你肯定不能硬刚他,因为你下个月的房贷还指望着他发的工资。

于是你躲到厕所,一边儿脑补着各种咸鱼翻身 Diao 丝逆袭的爽文情节,一边儿在朋友圈里发着「都毁灭吧,哥累了」的状态——顺便把你老板屏蔽掉。

你看,这是不是一个套路?


咱再把视角放宽一些,类似抑郁的行为表现,并不是人类的专属。

你完全可以把一只老鼠搞抑郁,方法也挺简单,你就把它放笼子里不停电击它,开始的时候它会乱窜,当它发现无论怎么躲也都会被电的时候,它就直接躺平了,你把它笼子门打开它也不会跑。这个就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4],抑郁症的核心机制之一。

这个机制似乎也很好理解,在自然界,如果大脑判断某个威胁无法避免,那么躺平无疑是比挣扎更好的选择。

可是放到当下,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电击」都不是致命的或是不可避免的,比如 KPI、房贷、社交压力等等,只是你的大脑适应了这套打不过就躺平的机制,于是误判了这些「电击」的危险等级。


你再看,在高度社会化和等级化的动物群体,比如狼群中,如果某只狼在争夺头狼的过程中失败,它也会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症,比如不再争抢食物、独自蜷缩在角落,也不再与其它狼交往。

这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减少攻击性是避免自己被赶尽杀绝,降低存在感是等待翻盘的机会。

这个行为范式放到今天就是被领导打压后自动边缘化,被排挤后主动退出社交圈。

这种生物的保命程序放到现在,就成了适应不良。


写到这里,总结一下。

抑郁原本是一种生物的短期应急程序。

只是远古的压力是短期的、可预测的,而现代的压力是长期的、不可控的。

食物短缺的旱季会结束,再凶猛的敌人也会离开,可是你的房贷却要还上 30 年,朋友圈里总能刷到各种精修的人设,钉钉总是在凌晨 3 点响起,职场的竞争也看上去绵绵无绝期。

在这种情况下,你大脑的节能模式、战败者策略都无法自动关闭,就会导致长期的低动力和消极思维,也就是抑郁。

那些在远古让我们的祖先活下来的抑郁特质,比如敏感、谨慎、过度反思,现在正批量制造着心理咨询的客户。

从进化视角来看,抑郁症并不是大脑的系统故障,也不是脆弱,而是我们大脑一直运行的那套过时的生存算法,在当下这个时代导致的系统过载。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