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新闻网

中華青年思想與行動的聚合地

古代的窗户是没有玻璃的吗?

清中期广东省就已经出现了许多以平板玻璃装裱窗户的建筑了,这一样式被称为“满洲窗”,当然这跟东北地区和满清统治者的直接关系并不大,更加合理的解释其实是“满周窗”,说的其实是由木质窗棂组成的窗户结构。

《广东十三行考》曾记载过

"行商住宅,喜用西洋采光之法。乾隆以降,窗棂以细木为骨,嵌西洋透明玻璃或彩绘玻璃,俗呼‘满洲窗’。"

大概样子呢,大家可以参考诸多广府的古建,以及一些港片的布景中其实非常常见

v2 3fbbe2c57e4d37b21fb1c9d259ae79c5 720w
此事在武状元苏乞儿中亦有提及,你看师爷背后那些窗棂里边镶的就是玻璃
v2 136d94e3b3c4c73586bcfbcd0cec1d33 720w

之所以广东能够成为最早开始使用玻璃窗的地方,也得益于 1757 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开始的一口通商政策,让全中国绝大部分与欧洲列强和殖民公司贸易渠道,被框在了广州十三行里边。

这一举措无疑让广府成了近水楼台,头一遭会接收到大量外来事物与技术。

而西洋平板玻璃这一材料因为绝佳的透光性和利于加工,所以被消费得起进口奢侈品的达官显贵所欢迎。

在此之前,古人如果需要一面相对透光的窗户,那么可以选择蒙窗户纸,或者采用打磨之后的海月贝壳,制作一扇蚝壳窗,但前者过于寒酸,后者则加工过于费工费钱,能用起的那是真的有钱人家。

v2 e94f81c6c6ceab45c1631b42a6776836 720w
瑜园船厅十字菱花套古钱灯笼图案蚝壳窗
v2 e67f00aa2bcaeedec36e61285c7d54f8 720w
以及用于蚝壳窗的原材料海月蛤蜊壳加工后的样子

所以当西洋平板玻璃开始以商品方式流入后,这种形状规则还透光的材料,就在性能上超过了同业竞者,受到了需要采光的室内场景欢迎。

比如说中堂、书房、卧室等等场景,这种西洋材料加以中式装饰艺术的组合,何尝不是一种折衷主义呢?

晚清道光年间《抚远纪略》就曾经记载过这样的记录

"粤中豪商,屋宇宏丽。西关潘氏园,窗嵌琉璃,光彻内外。其玻璃购自英舶,裁作方寸,彩绘花卉,价昂如金。"

其中潘氏说的便是当时十三行巨富,牙商潘仕成,他本人便以同修中西学文,经商的同时还引入了新式牛痘和玩紫砂壶出名,所以他家的宅邸比如海山仙馆等等用玻璃窗也就不新鲜了。

v2 fe2d72b7ab1e99022d0b3d812d99b067 720w
西关大屋中热衷于开玻璃天窗采光的岭南民居

而在满洲窗开始流行的乾隆年间,这种平板玻璃的定位还是很高端的,其大多采购于英国、法国和荷兰,《粤海关志》卷二十四·市舶·税则四记载

"咹咹哂国(法兰西)货:哆罗呢、嗶吱、玻璃镜、玻璃片、时辰钟表……"
"嘆咭唎国(英吉利)货:羽纱、呢绒、紫檀、玻璃器、玻璃片……"
"荷兰国货:珊瑚、琥珀、哆罗呢、玻璃片、大玻璃镜……"

至于平板玻璃在当时的售价,整理自十三行档案的《达衷集》也有记载,其中留档的一封两国牙商于 1781 年,即乾隆四十五年的书信记载

"今次贵公司船来广,所带窗玻璃片(Window Glass)二百箱,已悉数承购。此类透光平板,粤地宅院窗棂镶嵌之用日增,价银可按每箱四十五两结算。"

而这封书信发信人也姓潘叫潘振承,当时的西方人则更熟悉其另一个名字叫潘启官(Puankhequa),以出闽入粤,出海前往吕宋经商致富闻名,后来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十三行牙商,而他的兄弟潘振联,正是前文提到的道光年间豪商潘仕成的曾祖父。

v2 fdee98e38917cb35f63253d236553ca9 720w

当然这就又扯远了,结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记载,这样一箱子的窗棂玻璃是 50 或 100 片,根据规格大小决定。

"窗用玻璃(Window Glass)以‘箱’(Chest)为单位交易。每箱标准装载量:
- 若为 8×10 英寸(约 20×25 厘米)规格,每箱装 100 片;
- 若为 10×12 英寸(约 25×30 厘米)规格,每箱装 50 片。"
(注:此标准见于 1790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货品计价指南》)

而以西关大院中整整五十扇窗户,每扇窗总面积在 1m×0.6m 左右的规格,每扇窗户就需要半箱左右的原材料,这还是切割玻璃时没有损耗的情况下。

所以这种豪宅在窗户玻璃的花销上,动辄上千两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岭南杂记》里就有了这么个关于玻璃窗的段子,讲的是个老坦见了豪商家里的玻璃窗不认识的故事

"粤俗尚奢,窗棂必以玻瓈(玻璃)为贵。有客诣豪商宅,见其窗格透亮如无物,惊问:‘何以虚空防风?’主家笑指玻片,客惭而退。一窗之费,中人十户之产也。"

您想吧,普通人家其实见都没见过这种材料,还以为有钱人都不糊窗户纸呢,可见这也是一个奢侈品。


这里是浣熊君,一个在知乎撂地的闲散作者

有没有从中国传出去的农作物?欧洲国家的王室有没有和欧洲以外国家的王室通婚的情况?为什么印度人用点头表示否定,用摇头表示肯定呢?



https://feedx.site

同类信息

查看全部

茉莉花论坛作为一个开放社区,允许您发表任何符合社区规定的文章和评论。

茉莉花新闻网

        中国茉莉花革命网始创于2011年2月20日,受阿拉伯之春的感召,大家共同组织、发起了中国茉莉花革命。后由数名义工无偿坚持至今,并发展成为广受翻墙网民欢迎的新闻聚合网站并提供论坛服务。

新闻汇总

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blank rss-blank linkedin-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