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热衷于用火加工食物的主要动机是懒。
“简单直接地抱着生肉啃”只是看起来简单,啃生肉的难度高于啃熟肉,咀嚼生肉的纤维花费的时间长于咀嚼熟肉,生肉在胃里消化的速度远慢于熟肉。植物更是如此。你可以看看黑猩猩、大猩猩之类“我们的兄弟物种”每天花多长时间吃东西,跟你自己每天花在吃东西上的时间比较一下。
这里有许多回答觉得提问者有问题,其实是自然语言太难了,提问者大概是看了一些书籍和媒体在传播的“人类学会用火之后烹饪得来的熟食能给身体带来更多能量,之后身体更加强壮大脑更加聪明才有了今天”之类说法,觉得这里面的逻辑有问题,只是表达得不好。
用火烹饪食物并不是“身体更加强壮大脑更加聪明”的起因。不吃熟食的野生类人猿的身体同样很强壮。人脑容量的明显上升是从约 200 万年前开始的,早于任何形式的用火。
原始人并不是靠“钻木取火”开始用火的。人用火的历史可能有 100 万年以上[1],使用燧石等工具生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40 万年前,远早于“钻木取火”。在解剖学上,晚期智人广泛控制火的证据可以追溯到约 12.5 万年前。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不会钻木取火的部落。
原始人吃火烤的东西的历史可能有 150 万年以上——从野火烧死的动物开始。朝野火添加可燃物、拿着带火的树枝点新的火之类并不像钻木取火那样费力,可以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顺便捡些适合烧的树枝、木头、干草。在野火过后发现的食物往往并未被很好地加热,而是烧焦或未熟透的,这可能促使人们将未熟透的食物放在仍在燃烧的小片火焰或温度较高的灰烬上,并在食物被烧焦之前将食物取出。
50 万到 10 万年前,原始人烹饪食物的痕迹多了起来[3],人呼吸系统抵抗空气污染的特征也是在这一时期明显演化的[4]。
火堆产生的热量可以帮人们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持温暖,使他们能生活在气候凉爽或昼夜温差很大的地方,并驱赶夜间捕食者。火烧石头可以帮助加工石器,火烤的木质长矛前端会硬化[5]。一群人在山洞里围着火堆的时候在火堆上烤点东西是很自然的,既然石头和木材被火烤的痕迹都出土了,你觉得烤食物有什么奇怪的呢。
动物从食物中取得能量时,要先消耗较少的能量打破食物中的大分子,将其变成容易吸收的小分子。在自然界,为了获得同样多的营养物质,吃植物比吃肉消耗更多能量,吃生食比吃熟食消耗更多能量,生吃蜂蜜之类例外。反刍动物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咀嚼来切断草里的纤维,在多个膨大的胃或盲肠里借助微生物分解,才能将其较好地吸收。
高温烹饪可以打碎食物中的一些大分子,大大降低咀嚼、消化、吸收的难度,吃熟肉的吸收效率是吃生肉的 10 倍左右。铁、锌、维生素 B12 等东西也是在烹饪之后更容易吸收。原始人不知道这些,但他们感觉得到吃熟肉省力。
“基因里没有这一条本能”这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对动物谈论“本能”只是动物行为学的一项假设,“本能”的核心假设从未被证明。但熟食确实能让动物接触到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美拉德反应的产物,激活哺乳类舌头上检测新鲜肉类、糖类、脂肪的受体,让哺乳类自动趋向于吃这食物。这些受体有的是哺乳形类的祖传代码,有的能追溯到无脊椎祖先,都比人古老得多。
在假设“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爱吃的取得了优势”的时候,认为乐意吃熟食的个体产生的可育后代的数量较多就行了。没有出土化石显示“用火的部落积极消灭不用火的部落”。将自然选择想得充满“你死我活”是粗糙的刻板印象。